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間四月天 梘尾木柵行》
2017/05/03 14:35:06瀏覽2529|回應0|推薦5

積極在台北盆地南端找水源的郭錫瑠先生,1765年冬辭世之後,由長子郭元芬繼續工程,將陂堰從青潭溪移至碧潭,1769年完成瑠公圳,引水流出大坪林庄;運用木料設施〝梘〞,讓圳水越過景美溪,於焉而生「梘頭」「梘尾」的地名。

2017/04/15暮春時節,水利署第十河川局委託逢甲大學水利發展中心規畫辦理景美溪河川走讀活動,承辦團隊邀請居住在景美溪畔、擔任過景美溪巡守義工的我幫忙;由於報名者眾,所以由台北市文山社大「文山學」講師張秋蜜、何文賢和我共三人,負責當天的導覽解說任務。景美溪目前正在進行下游河段清淤工程,我們遂規劃由景美沿溪、循古徑走向木柵,一方面走讀兩地之間的自然與人文變遷,再者可以近距離觀察清淤作業,學習理解其中的道理。

*景美橋下,也有小小揚塵

「梘尾木柵行」的路線規劃跟2015年【台灣步道日 走讀文山情】的路線類似,該路線簡介請閱http://blog.udn.com/selin7777/25536995。今年的走讀重點在溪流,而除了正在進行的清淤作業之外,秋蜜老師和我在行前準備中,走到景美橋新店端,看見堤防邊河灘地面堆積了細沙,沙子看起來很乾涸,推測是缺乏水的滋潤,我們於是想:當風吹過這個河段時,就會揚起塵灰,因而增加空氣中的粉塵。看來,河流水量過低時,除了水中生物遭遇生存危機之外,也衍生不同程度的沙塵汙染,因此,認知「沙塵暴」課題不須遠赴濁水溪、卑南溪,我們在景美溪畔,就可以探討這個「吃飯攪沙」的嚴肅課題。

當天,我們在景美溪畔的試院里河邊運動場,聽第十河川局曾鈞敏局長和工程師報告治理規劃,他們說明這回規劃清淤的量是兩萬立方公尺,而清淤量是怎樣決定的呢?原來,水利單位在這裡每隔一段距離選一個橫斷面在兩岸釘樁做測量,每年都會進行測量,這樣就可看出河床的沖蝕淤積變化。根據測量數據加以分析,規劃課依分析結果研擬「疏濬計畫」,據以辦理疏濬工程。景美溪在此段的淤積產生的疏濬計畫,兩年前就已經提出,但因涉及用地,所以需要先行清查土地權屬,取得通行路權等;以這段工程來說,左岸新北市這側的防汛道路比較窄,沙石車無法行駛,所以必須取得台北市政府的同意,從景美這端運輸,我們因而看見景美溪上架了臨時性的橋;目前考試院對面的凸岸,經計算通洪需求後,已疏濬了5000立方公尺,但是居住在河邊的民眾仍舊認為河灘淤積得太高,充滿風險,所以第十河川局還會檢討再次疏濬的必要。水利部門的報告讓大家認知河川環境的經營管理要顧及河相、安全、自然與人文、土地利用規範、、等諸多面向,而「資訊公開和民眾參與」則是其中越來越被期待法制化的作業課題。

*溝仔口的〝溝〞在哪裡? 中興水廠的梅樹移到至善園了!

我們一行從辛亥路七段20巷轉向東行,巷口有中港抽水站,站體後方可以看見很大的排水溝,當地老人家說「溝仔口」地名就是這樣來的;抽水站一巷之隔原本有「中興自來水廠」,是在1955年由中興村各機關籌資興建的,水源來自景美溪,貯水庫則是設在「虎仔山」—今辛亥路六段東側「溝仔口」公車站上方;中興水廠被廢除後,土地隨之賣給民間興建12層樓的「國家山莊」,山莊大門口有一棵老雀榕,屹立之處在興建大樓不久之後,變成了雋刻的巨石;我曾聽擔任過青輔會第四處處長的王育群女士說,他們家曾住過這一帶,她記得自來水廠內有幾株梅花,後來移植到故宮博物院至善園了。

走經小徑、穿過光輝路來到位於下崙路34號的張秀卿祭祀公業,這座1934年的建築,使用的木料是從中國福州渡海來台的,當年船運的停靠站就在景美女中西側的景美溪邊,舊名港墘。換句話說,景美溪在八十多年前,還扮演重要的運輸功能;祭祀公業的張國春主委率隊準備水果點心接待,張義隆耆老為大家解說家族史,充分洋溢關心社教、重視倫理的情懷,讓我們覺得備受禮遇,十分感人。同時發現,地方宗族可以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實在很值得學習與效法。

離開張慶望祭祀公業後,我們穿越下崙路來到萃湖,投入湖畔濃濃綠蔭的木柵公園野餐,並在野餐之後,聽明興社區發展協會伍光祖執行長說明他們社區學習參與萃湖螢火蟲棲地重建、認養螢火蟲季解說任務的經驗,他們的付出,帶給大家很多的感動與希望。

*「梘頭–在新店」「梘尾–是景美」

瑠公圳完成二百五十多年後的2017年人間四月天,我們步行過梘尾木柵的古徑,走讀的尾聲來到文山公民會館,這是日治1927年興建的木柵公學校校長宿舍改建而成的,改成公民會館的決策過程有高度的公民參與,由此觀之,在這裡進行座談會饒具意義。(設立文山公民會館的民眾參與相關故事請閱http://blog.udn.com/selin7777/6178982《打開圍牆展視野 公民會館善緣牽》)。

越來越多跡象顯示,經由更多的交流溝通,多元腦力激盪形塑而成的公私協力機制,可以建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治理歷程;這樣的模式在目前還顯得無比地珍貴,猶待加以推廣。而走讀座談之後,我們持續深思「景美溪淤積」的課題。假若景美溪淤積的成因偏重在自然沖蝕因素的話,民眾可以做些甚麼?假若景美溪淤積的成因偏重在土地過度利用,我們該採取的作為又是甚麼?

梘尾木柵行之後,有一條學習的漫漫長路,鋪陳在前方,亟待牽手行。

完成於2017/05/01 播出日2017/05/03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10191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