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般若經507卷 第三分魔事品第十四
2019/03/29 20:41:30瀏覽293|回應0|推薦0
大般若經507卷
第三分魔事品第十四
**此為部分貼文,此品請恭讀全文 以警惕自身 生疑 退轉
具壽善現即白佛言:「何緣菩薩樂說法要,辯乃卒生,說為魔事?」
  佛告善現:「是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樂說法要,辯才卒起,廢所修行,故是魔事。
  「復次,善現!書寫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頻申欠呿、無緣戲笑、互相輕凌(別本有作「陵」者)、身心躁擾、文句倒錯、迷惑義理、不得滋味、橫事卒起,書寫不終,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復次,善現!受持、讀誦、思惟、修習、說聽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頻申欠呿、無緣戲笑、互相輕凌、身心躁擾、文句倒錯、迷惑義理、不得滋味、橫事卒起,所作不成,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具壽善現即白佛言:「何因緣故,有菩薩乘善男子等聞說般若波羅蜜多,忽作是念:『我於此經不得滋味,何用勤苦聽此經為?』作是念已即便捨去,受持、讀誦、思惟、修習、書寫、演說亦復如是。」
  佛告善現:「是菩薩乘善男子等,於過去世未久修行布施等六波羅蜜多,故於此經不得滋味,心不愛樂即便棄捨。
  「復次,善現!住菩薩乘善男子等聞說般若波羅蜜多,若作是念:『我等於此不得受記,何用聽為?』心不清淨便從座起,厭捨而去無顧戀心,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具壽善現即白佛言:「何緣於此甚深經中,不授彼記,而令彼類無顧戀心厭捨而去?」
  佛告善現:「菩薩未入正性離生,不應授彼大菩提記,若授彼記增彼憍逸,有損無益故不為記。
  「復次,善現!住菩薩乘善男子等,聞說般若波羅蜜多,若作是念:『此中不說我等名字,何用聽為?』心不清淨便從座起!厭捨而去無顧戀心,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具壽善現即白佛言:「何緣於此甚深經中,不記說彼菩薩名字?」
  佛告善現:「菩薩未受大菩提記,法爾不應記說名字。
  「復次,善現!住菩薩乘善男子等聞說般若波羅蜜多,若作是念:『此中不說我等生處城邑聚落,何用聽為?』心不清淨便從座起,厭捨而去無顧戀心,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具壽善現即白佛言:「何緣於此甚深經中,不記說彼菩薩生處城邑聚落?」
  佛告善現:「若未記彼菩薩名字,不應說其生處差別。
  「復次,善現!若菩薩乘善男子等,聞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心不清淨而捨去者,隨彼所起不清淨心,厭捨此經舉步多少,便減爾許劫數功德,獲爾許劫障菩提罪,受彼罪已更爾許時,發勤精進求趣無上正等菩提,修諸菩薩難行苦行方可復本。是故菩薩若欲速證無上菩提,不應厭捨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善現!安住大乘善男子等,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此大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若念國土,若念城邑,若念王都,若念方處,若念親教,若念軌範,若念同學,若念知友,若念父母,若念妻子,若念兄弟,若念姊妹,若念親戚,若念朋侶,若念國王,若念大臣,若念盜賊,若念猛獸,若念惡人,若念惡鬼,若念眾集,若念遊戲,若念報怨,若念報恩,若念諸餘所作事業,當知皆是菩薩魔事。魔以此事擾惱菩薩,令所作事不成辦故。

開智 演智
雲麓居士持《金剛經》跋
(摘自《靈峰宗論》藕益大師著)
《大般若》雲:“有菩薩成就開智,一句中解無量義。有成就演智,一句義作無量說。”所以般若一法,或說六百卷,或說三十卷,或說一卷,或說一章,廣略雖殊,與甚深般若相應一也。苟得開、演二智,多少無礙。若但作文字觀,只“般若”二字,已自葛籐,非直攀枝附葉者為有過也。
末世法師,心無實悟,徒向口耳邊起見,或喜繁文,或喜簡略,總名遍計情執,何由入佛智慧?佛智慧者,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荊棘林中,橫身直過。潔白地上,掉臂不留。又何捨一從一,始誇直捷哉?《維摩》雲:“無離文字說解脫。”《法華》雲:“言辭相寂滅。”故知四依大士,弘演科章,橫說豎說,皆與般若不相違背。未達者自繞葛籐,非說法過。設掃之,而眾生處處生著,於要言中,愈滯情塵。古人雲:“若以不立文字為高,只不立二言,即是文字。”廢多執少,癡執彌深。
願由《心經》一章,進之《金剛》一卷,又進之《摩诃般若》三十,《大般若》六百。於三藏十二部,透盡言說差別之旨,總歸理性般若之宗。則文字、觀照、實相,舉一即三,言三即一,左右逢源,不可思議。孰為根本?孰為枝蔓?視固守簡易,自稱直截明白者,不啻夜郎王矣。偈曰:
太阿藏匣已驚神,舉向當陽不用硎。錯節盤根迎刃解,虛空割碎豈留痕!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so168&aid=12528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