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代絲瓷之路除帶給我們對歷史的追溯,更多的是對香文化的思考--下
2013/05/19 12:41:59瀏覽613|回應0|推薦4

古代絲瓷之路除帶給我們對歷史的追溯,更多的是對香文化的思考

在上古時代,絲綢無疑是東西方之間陸上交通的重要象徵;而到了中古時期,陶瓷卻成了連結東西方之紐帶,是為東西海路交通之橋梁。過去外國曾因絲綢而稱中國為絲國(Serice),後來卻用中國(China)之名來稱瓷器,這些都是中西交通之佳話。難怪有些學者要把中外交通海路稱為陶瓷之路ChinaRoute)或絲瓷之路Silk-china Route)了。

 

唐代是中國香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不僅各種宗教儀式要焚香,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大量使用香料,並將合香、燒香、熏香、鑒香發展成為一門高雅藝術,後來傳入日本,演變為日本香道而流傳至今。宋代是香文化發展的鼎盛期,有多部香文化著作面世,如洪芻《香譜》,陳敬《香譜》,葉廷珪《名香譜》,以及南宋《居家必用事類》等。值得一提的是,陳敬《陳氏香譜》中所列香料已達80種之多,而其中產於域外者竟占三分之二強。當時著名的香料有龍腦香、沉水香、檀香、降真香、烏裏香、交趾香、乳香、安息香、蘇合香、雞舌香、丁香、鬱金香、龍誕香、麝香等。

 

上列諸香,除丁香、麝香原產於我國外,其他各品大都首先傳自域外。南亞、中亞、非洲、歐洲的各種香品沿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從西域和南方進入中原,而中國本土所產丁香、麝香等也伴著絲綢、漆器等貨品遠至西方。在這一往來過程中,各地特產香品雲集于絲路,交易的是香料,而人們真切感受到的卻是各異的香文化。當中國海船裝載著精美的陶瓷以及絲綢綾羅、名酒米粟、金銀鉛錫西運的時候,由西方東來的蕃舶或返航的中國船隻也絕非放空而駛。各國東航的船艙中,堆放得最多的商品要算是香料了。香料因可作醫藥用,所以又稱香藥,它在唐代以前已經入口。

 

《後漢書》已提到蘇合香之輸入,另南北朝時期的《太清金液神丹經》(或託為葛洪所撰)廣載了諸香產地:木之沉浮,出於日南。都梁青靈,出於典遜。雞舌芬蘿,生於社薄。幽蘭茹來,出於無論。青木天竺,鬱金罽賓。蘇合安息,薰陸大秦。咸自草木,各自所珍。或華或膠,或心或枝。唯夫甲香,螺蚌之倫,生於歌營、句稚之淵。萎蕤月支,硫黃都昆。白附師漢,光鼻加陳。蘭艾斯調,幽穆優鈸。餘各妙氣,無及震檀也。

 

唐以後,香料漸由權貴的奢侈品推廣到民間而成為社會必需品,因此進口量鉅增。

《宋史》卷一八五載,宋之經費,茶、鹽、礬之外,惟香之為利博,故以官為市,當時香料之收入竟佔南宋歲入的二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一。

1974年在泉州古港後渚出土的宋末或元初之海船,其所載的乳香、龍涎香、降真香、檀香、沉香等即多達四千七百多斤。

鑑於香料為中古時代中國進口貨之大宗,所以宋元時橫亙萬里的中西海上交通線,也被稱為香料之路Spice Route)。

 

總之,自唐、宋以降,海外交通在中外來往的途徑中漸升為首位。陶瓷西去,香料東來,香瓷之路Spice-china Route)的興旺,正是當時中西海路交通、貿易發達的縮影。中國的香文化則在文人騷客的推動下盡顯內斂的風雅,卻也透出浮華的味道。絲綢之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承載著歷史的運轉,而絲綢之路上的香料則在非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裏傳遞著一種香文化。世界各地香料集聚於絲綢之路,帶來多種香文化的交流和碰撞。香料貿易過程中各國各地區之間交換的不僅僅是物質的香料,還有各自精神上的香文化和審美取向。絲路香料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種對歷史的追溯,更多的是對一種香文化的思考。及至清末,由於頻年戰亂的原因,官僚腐敗,民不聊生,香文化漸次銷聲匿跡。到了民國初年,戰亂不斷,禮儀盡廢,風雅不復,諸如茶、香、花、書畫這樣高雅的文化傳承漸次斷滅,或者被視為封建糟粕而遭到質疑。文革以後,傳統意義上的香文化大陸上已然絕跡。但在香港、臺灣、以及東南亞一些地方,還多少得到一些保留。所幸古人典籍尚在,為我們重新挖掘整理、乃至弘揚提供了便利條件。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ndihsu33&aid=764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