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90216~0323 新慧念佛班師長結緣法語集]
2019/03/24 09:08:31瀏覽817|回應0|推薦0
[20190216~0323 新慧念佛班師長結緣法語集]

印祖開示:                                                                     歷史統紀一書,無論信佛謗佛者,皆肯看。以其是史鑒中事,(余勸其遍閱二十四史,擇其因果報應之顯著者,錄為一書。見續編歷史感應統紀序)較之一切善書,為得實益,為最切要。(續)復念佛居士書
雪公師訓---站住人格 
 雪公對青年學子最為護愛,指望甚是殷切,雪公曾特別為青年們,講解論語中:「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意義。  
     老恩師說這就是中國文化,可令天下國家皆得公安。並再三強調,孔子思想,是世間法最高的目標。
 雪公又說:「必先成了人,才能學佛、成佛。中國文化以『仁』為根本,這與佛法不相違背。汝今學佛,若人格保不住,如何學佛?
 如果將孔子道、德、仁、藝忘了,則不可能學佛成佛。佛法亦有次第,以人乘為根本。人天是基礎。今奉勸諸位學佛,要以人格作基礎。中國以前學佛成功者,皆是真正讀書人,早有中國文化基礎。
 汝等說話做事,只要於公家有妨害的,千萬勿幹。
 吾等學佛最大目的是『了生死』,有學問發大心者,可學大乘,犧牲自己利益眾生,辦一切事皆令眾生得好處。如華嚴經回向品所說。若能力不夠,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深信因果,老實念佛,亦能了生死。
 學佛交朋友,要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看那個不守戒律的則敬而遠之,否則日久薰習,隨之學壞矣!咱就算沒職業,也要保住人格,不論錢財多少,學問如何,有人格即是善知識。
 余之功課,無論多忙,必定要做。汝今學佛眼前求消災免難,將來則須求得一好結果,若眼前不能消災免難,將來不得往生,則是一場胡鬧。(文:庸德 )
印祖開示:                                                                     了然大師,從初出家,即志宗乘。苦參力究,得其旨歸。嗣後雲遊諸方,研窮經論,始知淨土法門,實為諸佛諸祖,究竟自利利人之甚深法海,遂生真信,而力修持。間有發揮禪淨理致,語語確切,發人深省,乃名之為禪淨雙勖。雖仍提倡禪宗,實則注重淨土。可令參禪未得悟證者,得其即生了辦之道。(三)禪淨雙勖序
雪公身教--- 學呆板合規矩    
雪公老恩師,行住坐臥,飲食起居,都是次序井然,絲毫不亂。比如最平常的穿衣穿鞋,都有一定的次第規矩,絕無錯亂,必衣著整齊了,才入佛堂或出門,用具也有定處,不輕易更換,數十年如一日。                                                                       雪公曾說:「我這裡的一切都是呆板的。」
印祖開示:                                                                     安士全書,覺世牖民,盡善盡美。講道論德,越古超今。言簡而該,理深而著。引事跡則證據的確,發議論則洞徹淵源。誠傳家之至寶,亦宣講之奇書。言言皆佛祖之心法,聖賢之道脈,淑世善民之要道,光前裕後之秘方。若能依而行之,則繩武聖賢,了生脫死,若操左券以取故物。與彼世所流通善書,不啻有山垤海潦之異。(正)與許豁然書(2之1)
雪公師訓--- 一天不死一天幹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心中有了歇止的念頭,學問、道業都將停滯不前,而有所退轉。                                               雪公老師在明倫美術班結業典禮的時候,告訴同學們說:學習是沒有畢業的,永遠不畢業,活到老,幹到老,一天不死,一天幹。沒有休息的。
印祖開示:                                                                        安士先生,姓周,名夢顏,一名思仁,江蘇昆山諸生也。博通三教經書,深信念佛法門。弱冠入泮,遂厭仕進。發菩提心,著書覺民。欲令斯民先立於無過之地,後出乎生死之海。故著戒殺之書,曰萬善先資。戒淫之書,曰欲海回狂。良以眾生造業,唯此二者最多,改過亦唯此二者最要。又著陰騭文廣義,直將垂訓之心,徹底掀翻,和盤托出。使千古之上,千古之下,垂訓受訓,兩無遺憾矣。以其奇才妙悟,取佛祖聖賢幽微奧妙之義,而以世間事跡文字發揮之。使雅俗同觀,智愚共曉。又著西歸直指一書,明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脫死大事。良以積德修善,只得人天之福,福盡還須墮落。念佛往生,便入菩薩之位,決定直成佛道。前三種書雖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此一種書,雖教人了生死,而又須力行世善。誠可謂現居士身,說法度生者。不謂之菩薩再來,吾不信也。(正)與許豁然書(2之2)
雪公師訓---新春敬為臺中蓮友進一言  
   民國四十八年
   雪廬老人  
一、朝暮二課若忙到萬分,晝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課不可不  做,若做即要萬緣放下,一心繫念。
二、抱定弘誓,自行化他,逢人談話,即勸其學佛,若不如此,即是失去悲心。
三、凡有助於正法宏揚,或利益眾生等事,皆隨分去做,須遵不疲不厭之經訓。
四、見人有善,不嫉妒要隨喜。見人有惡不攻擊要勸導,或守默。見人錯事,不指責要協助。
五、不借佛法求名聞利養,不在社團中播弄是非,不破和合眾。
六、無根謠言,意外毀謗,一切非理,皆要隱忍,寧捨身命,不退菩提行願。
印祖開示;                                                                    夢東云: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此一段開示,精切之極,當熟讀之。而夢東語錄,通皆詞理周到,的為淨宗指南。再進而求之,則蕅益老人彌陀要解,實為千古絕無而僅有之良導。倘能於此二書,死心依從。則即無暇研究一切經論,但常閱淨土三經,及十要等,仰信佛祖誠言,的生真信,發切願,以至誠恭敬,持佛名號。雖在暗室屋漏,如對佛天。克己復禮,慎獨存誠。不效近世通人,了無拘束,肆無忌憚之派。光雖生死凡夫,敢為閣下保任,即生便可俯謝娑婆,高預海會,親為彌陀弟子,大士良朋矣。(正)復尤弘如書
雪公師訓---贈 言    
 民國七十年暑期明倫講座,在 雪公恩師座下,親沐法雨。老恩師在結業典禮上,以三句話訓勉與會同學。(這三句話實在是處世修學的三件法寶。)
雪公云:
第一、遠離鬥諍;
第二、謙恭去慢;
第三、去疑生信。(文:淨宏)
印祖開示:                                                                     當以念佛為主,閱經為助。若法華、楞嚴、華嚴、涅槃、金剛、圓覺,或專主一經,或此六經,一一輪閱,皆無不可。(正)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雪公師訓--- 專念佛號 
 後學第一次拜見    雪公老師談話錄:
師:汝學佛幾年了? 看了什麼經?專念佛號嗎?
答:吾專念地藏菩薩聖號兼念觀音菩薩聖號。
師:汝念阿彌陀佛,就等於念了一切。
答:吾已誦過很多遍地藏經,念地藏菩薩很久了,一下子改過來,恐不太習慣。
師:汝可專念彌陀聖號,兼念地藏菩薩,專念的可以增加,兼念的不必增加,後來漸漸的就會專念阿彌陀佛了。汝念阿彌陀佛,地藏菩薩也會高興,地藏經也勸人念佛的。
汝應專持彌陀洪名,不可參雜或兼修,否則臨命終時用不上來。譬如兩軍打仗,敵人來了,武器這麼多,不知拿那一件好,一猶豫就完了。
師:汝早晚課做了嗎?
答:做了,但做的不好。
師:汝怎麼做課?
答:吾念往生咒一百多遍,打算以後念至千遍。
師:不必!不必!汝專念佛號就可以,有時間的話,功課可以這麼做─先念阿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或七遍,再專持彌陀聖號。
問:汝看了那些經?
答:〈吾看了……經〉。
問:看佛書不可雜。最初可看淨土三經,徹底看。阿彌陀經可看彌陀要解講義〈圓瑛法師著〉,多看幾次。再看行願品與勢至圓通章,淨土五經研究了,再有餘暇可看金剛經〈江味農居士注〉,若想弘法,應看之書以後有機會再說。(文:茂原)
印祖開示:                                                                     欲知禪淨之所以然,非博覽禪淨諸書不可。即能博覽,倘無擇法智眼,亦成望洋興歎,渺不知其歸者。是宜專閱淨土著述。然淨土著述甚多,未入門人,猶難得其綱要。求其引人入勝,將禪淨界限,佛力自力,分析明白,了無疑滯,語言顯淺,意義平實,為研古德著述之初步向導者,其印光文鈔乎。祈息心研究,當自知之。(正)復何槐生書
 
編者(李淨通)敬按:今為便利閱讀文鈔計,擷其至精至要之言,編此菁華錄一書。有志淨業者,如無暇詳閱文鈔,但將此菁華錄息心研究,而淨土文義,洞若觀火矣。
雪公師訓---臺中蓮社社風  
    雪公老恩師,在民國四十年台中蓮社成立之時,即手訂社風十條,勉勵蓮友精勤向道,老實修行。
一、真心奉行教義;用智慧上求佛道,用慈悲下化眾生。
二、力遵三皈五戒,雖末受戒,亦當發心守戒。
三、深信因果,多積福德,勿爭名利。
四、社內同修,不宜分黨分派,互相攻擊。
五、不得兼修外道,使邪亂正。
六、同教團體中,不問出家在家,凡有弘法事宜,必須讚嘆擁護,不許嫉妒。
七、除探討教義外,不議論同教中任何人之是非。
八、凡遭毀謗,平心自省!有改無勉,不與人諍。
九、要常覺知,自己道德,修持,學問,皆極淺薄,不可心生驕慢。
十、要精進修持,積德求學,不惜心身二力;布施一切,為眾生拔苦與樂。
後學請問老師,自雪公圓寂後,現在蓮社主持是哪位師父或居士?
又現各地均有蓮社,彼此可有相関或互動?
又上淨下空長老弘法時曾說是雪公弟子,他老人家的道場與我們可有相関或互動?
以上純屬関心.....
 阿彌陀佛!
《淨土詩偈》 雪廬老人

願堆四寶作方池,
澄靜無痕貯碧漪;
會得此中消息後,
許君便到一心時。

【注釋】
四寶:
講表中有「行法四訣」:
憶 (當前一念惟彌陀),
念 (唇舌齒牙喉佛音) 、
聽 (珍珠顆顆入寶缾)、
融 (水合水與空合空)。
「四寶」當指能使念佛一心的四種法寶、祕訣。
消息:指事情的祕密、訣竅。

【大意】
願意累積使念佛能一心的四種法寶,就像在心中建造一座方池,心中憶想當前一念彌陀,佛號聲聲出於唇舌,聽入心田。如粒粒珍珠般的水滴,滴入寶池,澄靜無痕融成一體,貯存清澈的水波。如果領會了這當中的祕訣,便是您達到一心的契機。

❲明倫月刊 第476期❳
雪公佛學問答:

問:西方極樂國是從何處去?(陳榮進)
答:從心上去,此須聽經或看經註,方能瞭解。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1)

自民國初年以來,在佛教界提起印光法師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佛教界盛傳印光大師是西方三聖之一——大勢至菩薩的化身。他的一部《印光法師文鈔》風行天下,教化遍及全國。楊石蓀居士在《擬尊靈岩大師為蓮宗第十三祖議》一文中這樣說:“弟子早年偶然讀到大師的《文鈔》,感覺內容平淡無奇,雖不敢妄加毀謗,心裡卻不當回事。這些年來,涉世稍深,重新展開《文鈔》,才發覺如獲至寶。每讀一遍,便得一分利益,心裡由衷地景仰大師。他的文字,正因為平淡,才更耐人尋味;正因為淺顯,才更見功力。師父的話,總不外乎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摒除惡念,真誠無偽),事實上,大師的教誨事理圓融,通宗通教,若非菩薩再來,誰能做到這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Alau3-7QTM
(3 hearts)熱熱剛出爐的包子...
奧斯卡獎最佳動畫短片,中國人最能體會的溫暖!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2)
印光法師,陝西省郃陽縣人。出生於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俗姓趙,名丹桂,字紹伊,意思是希望他像當地的商朝著名丞相伊尹一樣,光耀門庭。他出生後六個月,就得了急性結膜炎,幾乎失明,整天號啕哭泣,除了吃飯睡著,沒有片刻停過。後來雖然治好了,但眼睛始終無法久視,看東西時間一長,就視線模糊。在大師的一生中,眼疾一直困擾著他。大師應化示現在清末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這正是中國萬億同胞遭受人間地獄(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以及內戰、天災等各種悲慘生活)的苦難年代,他出生後就痛哭不停,以致染上終身不愈的眼疾,不能不說是大師對苦難同胞同體大悲的體現。
雪公佛學問答:
問:「南無阿彌陀佛」為何意?(丘高秀)
答:「南無」係皈依敬禮之義,「阿彌陀佛」乃為一尊佛名,其義為「無量光壽」等(等指智慧慈悲神通願力種種),此須看阿彌陀經方知究竟。如無此學力讀經,則「初機淨業指南」「歧路指歸」「學佛淺說」等小冊子,是要多看兩遍。如不瞭解,不但是為迷信,也易退轉。
雪公佛學問答:
問:修淨土的人,對何等方法修起,方是捷徑?(魏柏勳)
答:四法之中以持名為捷,所謂徑中徑又徑也。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3)
他自幼跟隨長兄學習儒家經典,和許多讀書人一樣,自命清高,甚至一度追崇闢佛的邪說。然而到了二十歲那年,善緣成熟,趁著到省城西安趕考的機會,他隻身投奔大雁塔慈恩寺,打算出家。不料,被大哥趙從龍發現,把他硬拉回來,但他出家的決心沒有改變。第二年,他來到終南山的南五台山蓮花洞寺,禮道純和尚剃度出家,法名聖量,字印光。
[20190301~0323 新慧念佛班師長結緣法語集]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4)
出家後第二年,印光法師來到陝西興安縣的雙溪寺,在印海定律師座下受具足戒。受戒期間,由於他飽讀詩書,善於寫作,戒期中所有書寫事宜,都由他代作。一份《禪林規約》就有二千餘字,數千份規約,令他日夜不得停筆。由於寫字過多,印光法師雙眼發紅充血,幾乎失明。他清楚地領悟到,這個色身正是痛苦的根源。他抓緊一切時間念佛,夜晚大眾師入睡後,他就起來坐著念佛;平時寫字也是心不離佛,雖然拚命寫字,還能勉強支持,不知不覺中,眼病得以緩解,他更深信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從此,無論是自己修行還是勸勉別人,總是指歸淨土。之後,他回到終南山,在太乙峰搭建茅棚隱修念佛,兼讀佛經,一住就是五年。
雪公佛學問答:
問:彌陀經有「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發願須具如何方式?(智海)
答:二課畢時,誦回向文,即是發願。惟此尚屬於口。若念佛時,放下萬緣,一意求生,此亦是願,乃屬於心。此外尚有具疏發願,口誓發願,均屬於特舉儀式者。
人生悲歌
~[功利社會,窮人沒有生病的權利]

看看以下連結文章,字字血淚,字字珠璣啊…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5)
印光法師二十六歲那年,聽說北京紅螺山的資福寺為淨土宗十二祖夢東老人(徹悟大師)的道場,就前往掛單念佛。在資福寺,除隨眾念佛,他歷任雲水堂、香燈、寮元等職事。四年中,堅持讀誦《徹祖語錄》,遵從徹悟大師的遺教。日後,印光法師在增訂《淨土十要》時,將《徹悟大師語錄》附錄其中。光緒十六年,印光法師來到北京龍泉寺,任行堂。這年冬天,他托缽行腳東三省,第二年住北京圓廣寺。
雪公佛學問答:
問:不吃長齋,可不可以家庭上奉敬三聖像?(李俊)
答:可供三聖像,但茹葷腥之時,宜用短幔遮住佛像,以免不潔。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6)
一八九三年,普陀山法雨寺化聞和尚,到圓廣寺請大藏經,因任務繁瑣,需要人手,大眾推薦印光法師。化聞和尚發現他做事精簡謹慎、道行高超,回去時請他一同去普陀,安單在法雨寺藏經樓,主理藏經,尊為法雨寺首座。每到夜深人靜,印光法師獨自念佛,數以千計的山鼠重重疊疊,趴在窗外,靜聽佛號,直到他念佛完畢才離去。大師勵志精修,寺眾咸深欽佩,以至被稱為全山模範僧。
雪公佛學問答:
問:習氣未能盡斷者,不知可以信佛念佛否?(蕭慧心)
答:為除習氣,始學念佛,為習氣未盡,正宜加工念佛。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7)
印光大師出家三十多年,始終韜光養晦,不善交際,也不願讓人知道他的名字。那時有一位天涯行腳的高鶴年居士,因化聞老和尚圓寂,到法雨寺奔喪,與大師相識,從此常來常往。民國元年大師五十二歲,高鶴年要了幾篇文稿,交給《佛學叢報》刊登,署名“常慚”。在北京政府任職的徐蔚如居士,讀到文章,傾慕不已,到處打聽常慚僧是誰,最後問出來是普陀山的印光法師。徐蔚如上山又要到了幾件信稿,帶到北京印行,題名為《印光法師信稿》。二年後,徐蔚如蒐集二十多篇信稿,重新印行,題名《印光法師文鈔》,印光大師之名,從此傳遍中外。弘一大師說:“大德如印光法師者,二百年來,一人而已。”
雪公佛學問答:
問:有人說釋迦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同為一體,是不是?(寬珠)
答:法身可云如是,報化則否。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8)
民國七年,浙江永嘉的周孟由兄弟帶著祖母來到普陀,再三懇求,堅決要大師收他們作弟子。大師觀察時機,已不可推卻,就為他們每人賜下法名,這是大師許人皈依的開端。而《文鈔》實為印光大師弘法的緣起。因為讀到《文鈔》而傾慕大師道行,渴求皈依的善男信女日益增多,有的跋山涉水請求攝受,有的鴻雁往來乞賜法名。二十多年,其海內外皈依弟子達二十多萬,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即為其中之一。1972年中日恢復邦交之後,田中角榮贈送中國一批珍貴的落葉松,周恩來總理指示在終南山印祖當年出家的地方栽植八十棵。
雪公佛學問答:
問:沒有吃素的人念佛能往西方嗎?(寬柱)
答:雖不吃素,亦要戒殺,方便食五淨肉,便不妨礙往生。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9)
大師在普陀山一住就是二十五年,直到民國七年,他五十八歲時,因為要到揚州刻經處印經,這才出山。民國十一年,定海縣知事陶在東,以及會稽道的道尹黃涵之,欽佩印祖教化一方,讚嘆大師的道行,上書給北京政府的總統徐世昌,頒給大師“悟徹圓明”匾額一方,銅鼓暄天地送到法雨寺,香花供養,熱鬧非凡。這在世人看來是難得的榮耀,大師卻處之淡然,不予理會。後來德森法師為大師校對經書,讀到馬契西居士寫的傳記,才知道有這事,趕緊叩問詳情。大師板下臉說:“我這種人離開悟還遠得很,他們居然說什麼圓明,簡直是瞎造謠言,平添我的慚愧。我只要得生西方,要傳記幹什麼。”大師往生前告訴德森法師:“光並無真實修德,你們要是頌揚光(我),簡直就是抓起大糞往我頭上堆,請您對一切有緣人說清楚。”
雪公佛學問答:
問:有一鄰人她信佛很久,對我說每月定期污穢時不可念佛,是不是?(瑞珠)
答:此是女子生理關係,並非有意不潔,淨法貴在相繼有恒,但念不妨。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10)
大師常到上海印經書,真達法師在自己住持的三聖堂的下院太平寺,辟了一間淨室,供大師安居。日子久了,上海佛教界人士都知道印光大師住在太平寺。於是,人來人往,太平寺出了名,也增加了他人事繁雜的困擾,大師急著找個清淨的地方歸隱。真達師與上海居士商議,找到了蘇州的報國寺,將這裡整修一新。民國十九年二月,大師七十歲,來到蘇州報國寺閉關。由於眾弟子追隨不捨,大師在關房中方便說法。大師體貌雄偉,道風峻肅,對人開示,直剖肺腑,哪怕是達官貴人,也絕不講交情,不遺餘力地弘揚淨土,弘法事業比從前更為興盛。
雪公佛學問答:
問:上課念佛時常雜念,尚不得清念,請教好的念法!(魏柏勳)
答: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如是心念口誦耳聽,俱要字字清楚,久而久之,自能一心。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12)
為了弘揚佛法,挽救世道人心,大師在蘇州創辦弘化社,捐出自己的香俸,又勸募籌款,廣印經書流通,多年印送的書籍,不下四五百萬部,佛像百萬餘幅。曾有居士針對當時的曠世浩劫,問:“師父流通的善書這麼多,各省都有,難道還不能挽回這個劫運嗎?”大師搖頭嘆息:“力量太小了,送出去一百部書,很難有一個人用心細看,就是看了也不夠,還要理解感悟,能照著書上的話切實去做,才有真實的效果,這樣的人太少了。但也不必灰心,我們送一萬部書,能有一個人認真閱讀,一個人照著做,利益就很大。我們只管盡心盡力去做。”大師不顧年邁病目,對於校印經書,每一頁紙的計算、一個字的錯誤都不肯放過,每一種書都親自校對,不願耽誤看書的人,也不肯對不起出錢印書的人。大師往生後,人們在檢點遺物時找到十幾元錢的郵票,原來大師給人寄書,常常自己代付書款和郵資,此事很少有人想到。
雪公佛學問答:
問:婦人生產一個月可以念佛嗎?用口念,或用心念?(楊金英)
答:念佛注重相繼,生產係生理自然,並無產婦不許念佛之說。心念固佳,如不能者,口念亦不妨。
大家好:大師兄告知今天晚上念佛共修因故暫停1次,阿彌陀佛!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13)
隨著七七蘆溝橋事變、上海八一三血戰,戰爭升級,炮火連天,蘇州城不能再住下去了。應妙真、瞭然、德森等法師的再三請求,大師搬到蘇州城外木瀆靈岩山。上山後,大師為靈岩制定各項規矩,為十方淨眾開闢全國第一的淨土專修道場。他依舊方便閉關,不參與事務。曾有一日本人問大師的“近來動靜”,大師回答:“自從上了靈岩,任何名勝都沒去過。因為我志在往生,不在意什麼名勝古蹟。”
雪公佛學問答:
問:每天念佛,依然妄想不淨,如何除法?(陳簡招福)
答:此是功夫日淺之故,時久漸能攝心,現在不可勉強。恐不得其法,愈除反覺愈多。但於念佛之時,此六字起於心要清楚,出來口要清楚,再入於耳更要清楚,依此而行,妄念自日滅矣。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14)
民國廿九年(1940年),大師八十歲,曾多次在信上講:“今已八十,朝不保夕。”“倘蒙阿彌陀佛垂慈接引,千足萬足。”對皈依弟子,大師特別交代:“我死後,只許你們認真念佛,自利利他;若為我樹碑立傳,就是我的怨家,千萬不要抓起大糞朝我頭上堆。我只要彌陀慈父肯垂憐,此外一概不願聞也。”十月二十七日,大師身體不適,示現微疾。二十八日午後,他召集在山全體職事和居士,到關房會談,大師說,靈岩住持,不能一直空著。他命妙真師接任,眾人都表示贊同,擬訂十一月初九升座,大師搖頭說:“太遲了。”改為初四,他還是說太遲。最後定在初一,大師才點頭稱可。
雪公佛學問答:
問:「觀經」上品上生之段,所示修行六念,是哪六念,抑即晝夜六時念佛?(大寬)
答:佛、法、僧、戒、施、天之六種也。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15)
十一月初一舉辦過妙真和尚的升座典禮,初三晚上,印光大師說:“淨土法門,別無奇特,只要至誠懇切,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此後,大師的精神逐漸疲憊,體溫降低。初四早晨一點半,大師從床上坐起來說:“念佛見佛,決定生西。”說完,大聲念佛。兩點十五分,他洗手完畢,站起來說:“蒙阿彌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發願,要生西方。”說完,就在椅子上,向著西方端坐念佛。三點多,他囑咐妙真和尚:“你要維持道場,弘揚淨土,不要學大派頭。”之後再不說話,只是動嘴唇念佛,將近五點鐘,在大眾念佛聲中,印光大師如入禪定,笑容宛然,安詳坐逝,享年八十歲,出家已六十年。來年二月十五日,印光大師示寂一百日,舉行荼毗典禮,得五色舍利珠百餘顆,精圓瑩澈,又有大小舍利花及血舍利等共一千餘粒。四眾弟子在靈岩山建塔供奉舍利。
雪公佛學問答:
問:鄙人念佛從未懸掛佛像,亦未焚香燃燈或舉行其他禮儀,有無對佛不恭之嫌?(桂引杏)
答:室中方便,欲懸佛像,本社可為贈送。如不方便,只面向西方,意存觀想,心存至誠,即有功德。至於禮拜一項,倘環境許可,尚是實行為妥,所謂低頭一拜,滅罪恒沙也。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16)
大師一生,由儒家進入佛門,主張儒佛融會,學佛先由做人學起,平日常以儒家倫理及念佛法門教人。他提出,佛法包括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應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和順。常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深信因果,老實念佛等語教人。不標新,不玄奇,所謂道在平常日用間。印光大師一生精修淨業,最後示現生西瑞相,更留下舍利,彰顯法身不壞之相。以上種種,足以證明大師悲願度眾生,弘願永無盡。
雪公佛學問答:
問:有某寺主向我呵斥,念佛是著相。不知如何回答?(惠亮)
答:居士可指其衣曰:寺主如是,豈非亦著相乎?請其答覆後,只依其答語而報之曰:吾亦如是耳。
這是眼科推出對黃斑部功能測試~

請對淺的顏色按下去~


1-16    眼睛有問題
17-21  有些問題
22-31  好
32-36  很好
37-41  更好
42-       超級好

隨時檢查你的視力~
16分以下就不要再玩手機啦!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17)
民國三十年,印光大師的弟子及上海僧俗大眾,在上海淨業社的覺園,成立了“印光大師永久紀念會”,刊印大師遺著,發行《弘化月刊》,宣揚淨土宗念佛法門,並且尊印光大師為中國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
雪公佛學問答:
問:我聽到很多人說:妻房睡因穢汙不能念佛,可是有時睡夢中念佛,不知有罪否?但我看到一本勸世文,行、坐、立、臥、閑、忙念佛。但這與有妻無妻有分別否?(方觀音)
答:臥房及污穢等處,不出口念,只用心念無妨。夢中念佛,乃薰習日深之表現,是好境界,並無罪過。在家居士多數有妻,夫婦同修,互相策勵,有何不可!
108年台中佛教蓮社將於3/30-4/1舉行春季祭祖活動,有要設臨時拔薦蓮位者,且以前未向末學提出者,煩請填寫附檔資料寄回,請在3/22前提出,謝謝!阿彌陀佛!
印祖的故事--初出家風波(1)
印光法師來到南五台山出家不滿三個月,大哥就找來,一頓訓斥,要求他先回家辭別母親,才能考慮出家。走到半路,大哥拿出一套俗家衣服,逼他換下僧服,遭到拒絕後,大哥紅了臉:“你今天要是不換,我非殺了你不可!”無奈,大師只好暫且脫下僧服。大哥說要把僧服裁剪了改作其他衣服,大師急忙想出理由攔住:“千萬使不得,萬一廟裡來人討回衣服,交不出來的話,只怕要惹官司!”大哥將信將疑,但也不再堅持裁改,僧服這才得以保留。
雪公佛學問答:
問:念佛念到法喜,是否得到了佛菩薩的一種感應現象(佛光所照或佛力加被)乎?(賴棟梁)
答:法喜是聞法修法,心中所得之一種欣慰之象。不必持佛現像,方發生也。
養眼良方

印祖的故事--初出家風波(2)
回到家,母親的態度既不贊成,也不反對。原來真正反對他出家的,就是和他相處最久的大哥。大哥不斷埋怨他說:“誰教你出家的?你以為可以自作主張,偷著出家嗎?往後再也不許動這種念頭,否則絕不輕饒。”之後,大哥帶上他到處應酬,處處嚴加看管,唯恐他逃跑。一次,親戚家有喜事,大哥帶上大師一起去祝賀,席間大師故意放開肚皮,大吃豬肉,大哥一見,喜出望外,以為弟弟不再想出家了,對他的防範日漸鬆弛。大師在家勉強呆了八十多天,終於有一天大哥探親,二哥曬穀,脫離監管的他占得一觀音課,內容是:“高明居祿位,籠鳥得逃生。”知道機會來了,他趕緊取回僧服,帶上路費,從家中逃出,回蓮華洞寺,對師父說:“弟子在這住不得了。”住了一晚就要走,師父給了他一塊龍洋,讓他雲遊參訪。
雪公佛學問答:
問:西方極樂境界常得現前,是否由法喜充滿而現乎?(賴棟梁)
答:只法喜充滿,未必極樂現前,但極樂現前者,法喜益為增上。
印祖的故事--初出家風波(3)
大師此番離家,終身沒有還鄉。在他有生之年,僅於1891年,從北京托一名同鄉,帶回家信一封,卻一直沒有回音,三十三年後,他才知道,家中親人早已不在世上了。大師出家後,直到老年,仍然親自灑水掃院子,並有一定的規矩。大師告訴別人,這是大哥教他的,雖然不能不出家,可大師對大哥的教導始終不忘。
雪公佛學問答:
問:心念佛心即是佛,不念佛心不是佛,那麼念佛的心都是佛嗎?有這樣容易事嗎?(王鳴)
答:佛非他事,只是覺心。心是什麼?不可言說。心在那裏?無處尋覓。必要追求,當知汝現前一念虛靈便是。若是佛緣而起的心,這心豈不就是佛心。否則就是他心,要從此處著眼,功夫方能得力。
(上)這是劍雲繳交的祭祖表單,感恩!
印祖的故事--掛單蓮花寺(2)
大師背著簡單的行李,由終南山南五台出發,出秦嶺,經過關中興安府(今陝西省安康市),走了一個多月,跋山涉水一千多里,隻影孤征,備歷艱辛而毫無退志。大師初次體驗了“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的行腳生活。遇寺掛單過夜,無寺則住最便宜的小店,錯過機會,還不得不露宿。經過陝西湖北交界的關埡子楚長城,就進入了湖北鄖陽府所屬的竹谿縣地界,兩省交界處的湖北一側有一座蓮花寺。山門兩側的對聯是:“祗樹園林,慧日照臨慈蔭遠;蓮花寺中,清風吹拂妙香多。”看來是一個清淨處所。大師走進寺里,到客堂向知客師打聽去小南海的路程,知客師告訴他,小南海遠在安徽黃山,還遠得很。大師行囊空空,身心疲憊,請求在蓮花寺掛單暫住。
雪公佛學問答:
問:近聞一事,有佛徒修行多年,忽被欲塵熏染,似此到臨命終時,能否障礙?(蕭慧心)
答:背覺合塵,已入污泥,還談什麼障礙。
印祖的故事--掛單蓮花寺(3)
由於他還沒有受具足戒,要想掛單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大師討了一個最辛苦的行單(行單就是專門負責基層勞作事務的出家人,如:飯頭、水頭、菜頭、粥頭、門頭、淨頭、園頭、鼓頭、茶頭等,這些行單不需要序職即可擔任),一身兼任柴頭和水頭,負責打煤炭,燒全寺四十多人要用的開水,日夜不斷保證開水供應。他得一桶桶把水挑回來,再把燒水用下的煤渣挑出去倒掉。大師自幼多病,又是讀書人,身體單薄,整天忙個不停,非常辛苦。但他並無怨言,知道以尚未受戒的身份,能讓掛單住下來,已算是慈悲了。大師一邊勞作,一邊心中不忘持佛名號。由於堅定的信念和三寶的加持,雖然又苦又累,還能支撐下來,他的心始終安定,不為艱苦所累。
雪公佛學問答:
問:念佛方法有多種,可否兩種兼行乎?例如持名,觀想並行?(智恒)
答:觀想持名,古人兼修者甚多,自蓮池大師以後,漸用一種方法,以其容易一心也。
印祖的故事--掛單蓮花寺(4)
方丈見他勤勞忠厚,終於讓他進單,住了下來。一次,管財物的庫頭師病了,大師又被安排代理庫頭一職。湖北的六月熱得厲害,盛夏的一個午後,香燈師們到庫房領取香燭燈油,大師為他們取物品。上樓不久,只聽一聲巨響,樓板劇烈震動,塵土飛揚。大家趕緊跑上樓,只見印光法師倒在樓板上,已不省人事。眾人七手八腳把他抬下來,一面幫他活動手腳,一面用冷水噴臉,忙亂了一陣子,他才甦醒。原來,蓮華寺的庫房,是一座“半樓”,樓上高度不夠,蓋著一層單瓦。正午時分,驕陽似火,曬透瓦片,熱氣進入室內完全透不出去,庫房就像一個蒸籠。大師是西北人,不耐高熱,一上樓就熱得暈了過去。
雪公佛學問答:
問:「禮拜」團體生活不得方便,念法不能合掌,高聲,只有默念而已。有時取出二寸的佛菩薩聖像,合掌點頭,是否如大拜頂禮的功德相同?(戰覺力)
答:佛法注重心誠,團體生活,不得自由,可以方便,默念更能收心,以心作禮,同有功德。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mmyk168898&aid=12523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