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朝聖 蔦屋書店 台北店
2017/03/20 23:12:13瀏覽1178|回應1|推薦26

當搜索引擎輸入「蔦屋書店」四字,映入眼簾的是許多人文氣息的複合式書店建築設計,以及「書店不是書店」的層次,筆者認為就是「見山不是山」的姿態吧。

在論壇文章或是報章媒體裡提到「蔦屋書店」,是一種「複合式」商店的集合,筆者趁著一日風光明媚,從南部上北部的一次面試機會,抓緊時間到台北店觀摩。

一開始依循著地圖指示,我來到了市政府捷運站,起初我以為蔦屋會在百貨公司一、二樓顯眼處,不熟悉此地,繞阿繞,總算在6次心灰意冷後,了解到所在樓層是位於5樓喔,因為日本的蔦屋書店外觀都好美啊,走近一看發覺有些落差。

蔦屋書店到了,腦中閃過「誠品書店」、「金石堂」、「紀伊國屋」等書店,再仔細端詳一番,書店的外觀有白色突起橫、縱條紋裝飾,類似竹編或是織毛線的紋路,然後書架則是採木質色系,一般書架大概到兩公尺,蔦屋書店連上方都有書架,書本變成一種擺飾。

筆者很喜歡這個展示書架,好想把家的角落裝潢成這種書架,展示產品在木質暖色以及燈光加持之下,顯得很美,好像在招喚消費者啊。

有趣的事情是,看到書店的陳設,在書店閱讀的消費者,需要注意到三項規定,不能食用WIRED TOKYO以外的食物、不能佔位置、不能抄寫攝影書籍內容。

蔦屋書店除了書籍以及生活產品的販售外,更重要的事情是攜手WIRDE TOKYO咖啡店,服務人員會提醒客人拿三本書到用餐區閱讀,筆者很想進去用餐,但是當日需要候位一段時間,便作罷,菜色部分可以參考<蔦屋書店WIRED TOKYO咖啡店菜單>報導裏頭有一些菜單內容可以參考。

這裡的商品種類多元,有衣服、包包等商品。

整體而言,這是一家位於百貨商場的實體通路商店抑或是餐廳的整合概念,店裡頭的看點便是能拿三本書閱讀用餐的機制,閒逛之中,發覺佔地比較多的應該是咖啡店,越靠近餐廳的地方,書架上的內容出現了比較多講食材、料理、日式烹飪的書籍,老實說在翻閱完那些食物、料理書再聞到食物的味道,筆者腦中產生很想要進入餐廳進食的意念,激發嗅覺與視覺感官的連結。

透過食物和書籍的連動,生成另外一種「人文精神場域」的建構方式,日本蔦屋書店也出現了旅館的商業方式。

台灣誠品或是日系無印良品亦有這樣的產業生活連結方式,詳見<無印良品書店>報導、<誠品行旅官網>。此外,戴勝益先生所成立的益品書屋,亦有其獨特的經營概念,詳見<益品書屋賠錢也要做>報導。

在一個紙本閱讀越來越趨於沒落的時代中,如何以「人」為本,創造出連動「閱讀」的方式,在蔦屋書店台北店裡可以看見用餐閱讀3本書的機制,如何持續聯動也是一個問題。

文末來看看台灣媒體的報導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9156092002&aid=97716898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3/22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