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番社雜詠,二十四首選五
2015/07/17 18:19:49瀏覽1290|回應0|推薦1

番社雜詠,二十四首選五

 

作者:黃叔璥

2015 歲時與風土/原住民風俗文化類選注

盛植檳榔覆四檐1,濃陰夏月失曦炎2。猱升取子3飛騰過,不用如鉤長柄鐮4。(猱採)
剉竹為椽扇縛筊5,空擎梁上始編茅6。落成7合社欣相賀,席地壺漿笑語高8。(作室)
未經牽手尚腰圍9,習慣身輕10走若飛。涼夜月明齊展足11,羨他貓女12願同歸。(鬥捷)
生兒出浴向河濱13,仙氣14長留冷逼人;三保15當年曾到處,南洋諸國盡稱神(浴兒)。
殊風雖陋尚堪論,卹老收窮16古意存;長者途逢皆卻步,朋儕17相見亦寒溫18(讓路)。

 

【題解】
本組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壹冊。番社雜詠二十四首,創作的時間當在雍正初為首任巡臺御史時所創作,二十四首詩歌各述一個與原住民生活風俗相關的主題,分別為文身、作室、種園、禾間、晝織、夜舂、捉牛、射魚、捕鹿、猱採、社餉、互市、樹宿、哨望、鬥捷、嘴琴、鼻簫、迎婦、浴兒、讓路、渡溪、會飲、賽戲、漢塾。詩的內容可與黃叔璥的番社采風圖相對應而觀,二者都是有計劃的針對原住民的風俗進行記錄。本選詩取三首,第一首詩猱採,記錄原住民在居屋四圍環植檳榔。原住民採摘檳榔子動作敏捷,如猿猱在樹稍騰躍,漢人如果要採摘則需用長柄鎌刀取之。這種定風俗之名為後設,說明原住民有這樣的生活習慣。第二首作室,描繪原住民建構居屋的材料與順序,建屋時合社通力,建成後會飲慶祝。第三首鬥捷,是番社比鬥速度的活動又稱為「走鏢」句中提到當時未婚的原住民箍腰,主要是能夠動作迅捷。這種比鬥活動在夜裡進行,番女也可透過這樣的活動擇偶。第四首浴兒,為原住民對於初生嬰兒的洗禮風俗,此詩中並結合了三保太監下西洋時來臺投藥的傳說。第五首,讓路,乃是對於原住民敬老讓長的風俗記錄。由上五首選詩中觀察,黃叔璥的描寫並不帶有批評或評價的味道,純然記存番社中的各樣的風俗習慣,反映原住民樸質的生活樣貌。

 

【作者】
黃叔璥(1666-1742),字玉圃,晚號篤齋,大興縣(今北京市)人。清康熙48年(1709)進士。學宗朱子,以誠敬篤實著稱。曾任湖廣道御史、浙江道御使等職。康熙61年(1722)以首任巡臺灣御史的身份東渡來臺。當時臺灣甫經朱一貴事件,黃叔璥安輯流亡,掃除朱氏殘餘勢力,並能博采輿論,尤其關心臺灣原住民處境,對地方建設貢獻頗大。閒暇之時,經常巡行各地,考察攻守險隘、海道風信。雍正元年(1723)秩滿,奉旨留任一年,將在臺觀察所得,列為〈海疆十要〉,以供後來任職者參考。回中原後,因流言所傷,遂落職。乾隆元年(1736)起河南開歸道,調驛鹽道,補江南常鎮揚道,以老致仕家居,年七十七卒。黃叔璥著有《臺海使槎錄》八卷,內分〈赤嵌筆談〉四卷、〈番俗六考〉三卷、〈番俗雜記〉一卷,共一百二十二目,為清代臺灣早期文獻之一,後來修志者,往往取以為參考。

 

【注釋】
1.
覆四檐:覆,覆蓋;四檐;檐,房檐,房頂伸出牆外的部分。
2.
濃陰夏月失曦炎:曦炎,太陽的炎熱照射,指居屋四圍盛植檳榔阻檔炎熱的陽光。
3.
猱升取子:猱升,如猴子一般攀爬;取子,取檳榔子。
4.
不用如鉤長柄鐮:此指原住民採檳榔攀爬躍升不用長柄的鉤形鐮刀來取。
5.
剉竹為椽扇縛筊:剉,砍;椽,音ㄔㄨㄢˊ,架在桁上用以承接木條及屋頂的木材;筊,音ㄐㄧㄠˇ用竹皮編成的繩索。此指番屋製作及扇形的房屋結構。
6.
空擎梁上始編茅:空擎,高舉、支撐;梁上,指先建成屋頂的結構;始編茅,編織茅草作為屋頂以代瓦片。二句言番社中建構屋舍的過程。
7.
落成:房屋建成。
8.
席地壺漿笑語高:席地,席地而坐;壺漿,用壺盛放飲料或酒;言會飲慶祝落成。
9.
未經牽手尚腰圍:牽手,原住民婚姻稱牽手,未經牽手,此指未婚的原住民;崇尚腰圍,番俗,箍腰使細的風俗,又稱細腰或箍肚。
10.
習慣身輕:箍腰使細讓行動迅速。
11.
展足:邁開腳步,指賽跑鬥捷。
12.
貓女:番女常以貓為名,此處貓女指原住民的女子。
13.
生兒出浴向河濱:為臺灣平埔族部份族群在生育上的習慣。於嬰兒出生後,進溪流中洗浴嬰兒,可保護嬰兒建康成長的風俗。
14.
仙氣:傳說,明三保出使西洋,到赤坎汲水,投御藥於澗中,番俗生兒,即入水洗,謂有仙氣。
15.
三保:鄭和,本姓馬,小字三保,明雲南人。明成祖時為太監,賜姓鄭,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東岸等處,開中外交通最遠的航路,宣揚威德,海外諸國爭來朝貢。時人稱為三保太監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
16.
卹老收窮:卹,撫慰、憐惜;體恤老者與窮苦的人,指原住民一種恭謹慈愛的美德。
17.
朋儕:儕,音ㄔㄞˊ;同輩的朋友。
18.
寒溫:噓寒問暖,指打招呼。

【延伸閱讀】
1.
孫霖〈赤嵌竹枝詞,十首之三〉,《全臺詩》第參冊。
2.
范咸〈題褚太守祿觀稼圖〉,《全臺詩》第貳冊。
3.
陸榮柜〈題黃侍御番社圖,二首之二〉,《全臺詩》第貳冊。

 

 

(鑑古知今,展望未來---心得與感想)

        隨著電影賽德克巴萊的熱映,讓不少人開始想要去深入了解原住民的文化與思維。但其實在清代的歷史文獻中黃叔璥撰寫於康熙、雍正年間的《臺海使槎錄》八卷,因為時間早、內容豐富,早已成為歷史研究者引用頻繁的重要史料。由於黃叔璥的學術根柢,就是講求親身見聞,廣收資料,並且兼顧歷史、地理、文學等面向。在臺期間,就開始搜集台灣的典籍、方志、地圖等資料,《臺海使槎錄》一書,多少反映他對臺灣事務的掌握與見解,而〈番俗六考〉更是認識清初台灣原住民社會文化的重量級文獻。

        翻開〈番俗六考〉,不難發現文獻價值相當高,黃淑璥大量蒐覽明鄭時期及清治以來台灣府志、縣志等文獻,並以實地巡視考察的心得,撰寫成此書,以供施政者參考,成為重要的台灣文獻之一。《臺海使槎錄》內容包括兩部份,一為《赤崁筆談》,蒐羅整理出關於台灣歷史、地理、物產、財稅、武備、風俗、宗教等文獻,以供施政參考。另一部份則是〈番俗六考〉,為台灣官方第一次有系統的調查及記錄台灣平埔族的文化。

        黃叔璥提到寫作〈番俗六考〉的動機:「番社不一,俗尚各殊,比而同之不可也。余撮其大要凡六:檄行南北兩令,於各社風俗、歌謠,分類詳注為《番俗六考》。」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官府動員人力有系統的對於平埔族各社群的分類記錄。 黃淑璥雖然只在臺灣待了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卻非常敏銳的注意到臺灣原住民迥異的特色,秉持著經世致用、崇實黜虛的精神,對臺灣的地理與人文環境進行了深入的考察,記述的方式採『風土志』的形式,凡敘述一地事物時,首先描述該地的地理形勢與特殊物產,接著記敘該地的歷史淵源、社會風俗與政治軍事狀況,也就是透過對地理的描述,達到對一地整體環境的綜合通觀。在他之前的官員或文人,雖然也有意識到原住民的分佈空間與風俗習慣似有關聯,但從來不曾有系統的整理。黃淑璥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一方面把空間觀念帶進來,另一方面注意到個別差異性,指出原住民的社會文化是隨區域不同而有差別的。〈番俗六考〉就是將居處、飲食、衣飾、婚嫁、喪葬、器用六大類作為紀錄的類別,完整呈現出各地原住民風俗習慣的內涵與差異

        至於巡台御史六十七鳩工繪製的《番社采風圖》,有圖有文,圖像的部分讓我們看到原住民的形貌特徵、髮型和服飾,婚姻、生死、家屋、生計活動等種種情態。簡要的文字,則指出與人物景象有關的地區或村社,能讓觀者對十八世紀原住民的生活樣貌有更深一層的了解。舉例來說,番社雜詠(猱採)中談到『盛植檳榔覆四檐,濃陰夏月失曦炎。猱升取子飛騰過,不用如鉤長柄鐮。』《番社采風圖》則以〈揉採〉圖來加以描繪敘述,揉採為諸邑麻豆、蕭壟、目加溜灣等社熟番,至七、八月揉採,名約採摘。〈揉採〉圖是一張充滿南國風情的圖,芭蕉、鳳梨、檳榔、椰子,都是南台灣的特產。在盛夏的七、八月,果物成熟,兩名男子矯捷攀爬在家屋前面採摘檳榔和椰子,樹下的人或指點或接收,一派悠閒輕鬆。與捕魚的男人一樣都腰配短刀,看來是男人的日常工具,功能多樣且從不離身。綠蔭環繞的家屋,立基於土台之上;竹牆茅頂,戶門洞開,顯得清爽宜人,寬敞清潔,正是西拉雅族村社典型的家屋。與文獻對麻豆、蕭壟等社的描述,可說完全一致。至於番社雜詠(作室)中談到『剉竹為椽扇縛筊,空擎梁上始編茅。落成合社欣相賀,席地壺漿笑語高』,《番社采風圖》則以〈乘屋〉圖來加以補充敘述,乘屋為台邑新港社熟番豐年收成後起蓋,其諸邑各社亦如也。原住民的家屋建築,會因應地形、氣候與生態,而有不同的形式。因此,純粹從家屋形式,也可以大致推知村社的分布所在或屋主的族群所屬。在〈乘屋〉圖,繪出新港社原住民編竹為牆,眾人合力結茅草為屋頂的實際景況,其中狀如履舟的干欄式房屋,眾人和歌工作的情狀亦躍然紙上。而立基高臺之上的家屋,正是典型的南部建築。屋內沒有隔間,全家共聚一室,起居作息都在其中。村社之中,某家某戶築屋,可說是全村的大事。眾人不分你我,合力完成後,再殺豬喝酒,群聚歡暢,最能顯現出原住民社會的特質。

        其實藝術所選擇的主題往往是有選擇性,社會文化體系中的重要態度與價值觀,不可能完全的出現在藝術的表現當中。因此,藝術的表現便不是純然文化價值的全盤反應了,要理解藝術的深層意義,也就往往要和社會文化的其他層面相扣連。而《番俗六考》所描述的平埔族文化風俗,幾乎已消失於現今臺灣的社會中,陌生的古文敘述,又缺乏經驗的聯繫,不易想像當時的景象,即便如此,仍替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文化留下了珍貴的記錄,為研究原住民所不可或缺的珍貴文獻。

        在過去的威權統治時代,為了便於統治,常會忽略生活在其間的土地與人群,以致於原住民如何在這個島嶼生活,如何組成自己的社會與文化,幾乎沒有特別研究。這些質樸而美麗的文化資產,其實是台灣人民生活的重要資產,如今往往被主流社會以異文化的眼光看待。在過去國定版的教材中,「省略」是課程教學中所呈現的文化偏見中最普遍可見的型式,包括了來自族群中心主義的刻意排斥、忽略與模糊化,造成課程教學上的隱而不見、普遍化、簡化和破碎孤立。教科書中雖能呈現部分原住民素材,但份量往往偏低,對於各族群文化差異的描述大多是普遍化、模糊化或根本省略不談。而「省略」問題最常出現於社會領域的「歷史」科中。至於選擇在特定的時機、節日、慶祝活動中,增加一些與民族有關的英雄、文化要素與其他個別元素在課程中,主要仍是以主流社會的標準,提供一個榜樣,然而卻因對文化內涵的詮釋不足,只介紹節日慶典和英雄人物,學生對少數民族的了解僅是片段、膚淺的,易導致對少數族群刻板印象及錯誤概念的增強。

        因此,我們應避免以整合和無衝突的社會文化觀念、單一的結構或整個結構觀念就想要了解原住民的整體文化。因各原住民這模糊不清的地帶,往往隱藏原住民面對文化時所真正呈現出來的態度。原住民作家的田雅各也曾經提過這樣一段話:「在漢族中心的教育政策下,不但不能凸顯原住民在台灣歷史的重要性,反而貶低原住民的形象,抹煞原住民特有的特殊性,而政府只在學制上給予加分、公費補助、減免學費等方法來改進,卻忽略真正需要被保護的族群特性。」台灣是多元的民族社會,每個人應學習尊重文化的差異性,各民族皆擁有豐富性、多樣化文化,每一個服飾、音樂、神話,美術、巫術、祭儀都有生動莊嚴的神聖寓意,各族群不僅要學習尊重不同文化,也必須避免以輕佻言語或影像圖文來作過當闡述或侵犯、褻瀆莊嚴文化、信仰。

        也只有透過深入探討,我們才有辦法確切知道這各族之間的文化差別與傳統習俗的差異。從事各民族研究時,更不能忽略掌握整個社會體系之性質的重要性。社會體系的基本了解,更不只是下田野而已,還需要很多的民族誌文獻對話,且應該尊重當地文化特色。各民族往往會因為社會文化傳統不同和迥異的歷史經驗,而形成其特殊的集體意識與傳統,也唯有透過掌握這些內外差異後,我們才能進一步檢驗我們所了解的同質性是否合理,也才能對原住民文化有更進一步完整的認識。唯有如此去探究與了解普同的知識,我們才能發掘不同文化體系所產生的不同的集體之差異。期許會有更多人追蹤原住民族關切的公共議題,關心當代原住民族的社會文化現象,掌握原住民族社會的脈動,勾勒未來原住民族社會發展的願景,讓社會大眾跨越文化、種族藩籬,用愛心彼此尊重,使我們的社會不但有多民族的共存,更能享受多樣文化的特色,也才能更了解原住民的生活樣貌,方能消弭對原住民原先的許多偏見與刻板印象。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8820572002&aid=2608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