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詩,朱景英的《食波羅蜜》
2013/09/20 23:44:25瀏覽2746|回應0|推薦8

上圖波羅蜜,引用自維基百科: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0/Artocarpus_heterophyllus_fruits_at_tree.jpg

讀詩,朱景英的《食波羅蜜》

朱景英的五律《食波羅蜜》,說來是一首相當有意思的詩,《全臺詩》第三冊收錄此詩,內容雖寫食用波羅蜜的原因和部位的口感,實際上卻帶有強烈的佛教信仰情懷,而詩人自己從食物中所領會的佛法奧妙之處,也見諸文字中。

全詩如下:

為愛中邊味,寧辭割蜜脾。
 餘香來佛鉢,再濯出清池。
 薝蔔風林現,醍醐露乳垂。
 三三勞說法,噉罷尚攢眉。

此詩寫朱景英愛吃波羅蜜,「為愛中邊味,寧辭割蜜脾」兩句,表示無論果實內外,為了享受不同的口感與滋味,所以詩人不把「蜜脾」(蜂巢其中的片狀物,形狀如脾,故稱「蜜脾」,如下圖)這蜜蜂所營造釀蜜的蜂房切割開來搭配著一起吃,寧可品嚐波羅蜜的原味。

小片蜜脾

接著,詩人品嚐波羅蜜果實的滋味,剖開的波羅蜜就像一對缽的形狀,因此有「餘香來佛鉢,再濯出清池」兩句,這裡切開波羅蜜的手上有「餘香」,濃洌的香氣從「佛鉢」(可指「佛陀所用的食鉢」,或「禮佛所使用的金屬缽」)一般的剖面中散發出來,這時波羅蜜的汁液從中滲漏出來,就像使用甘露洗滌一樣,一對金色的鉢中冒出香甜的汁液,簡直如菩薩滌清世人罪惡的清淨池水一般美妙。

如此的滋味,可以說是「薝蔔風林現,醍醐露乳垂」,此二句形容波羅蜜的甜美,猶如佛經記載的「薝蔔」花(梵語Campaka,「薝蔔」花香且美,可作為供佛之用,也稱為「郁金花」,花瓣艷黃、樹身高大)一樣氣息濃郁,風吹時香氣四溢。

此外,這樣的美味,也如同牛奶中提煉出來的醍醐(似乳酪狀的油脂的凝結物,口感甘美,質地溫潤滑順,「醍醐味」表示至上的美味)一樣,此處詩中寫「醍醐露乳垂」,表示波羅蜜就像上天餔育的母乳那樣滋味芳美,而波羅蜜的果實外形呈現橢圓或卵形,看起來如垂落的乳房,因此詩人將一對剖開的波羅蜜,用以象徵佛祖恩賜的油酥那樣美味。

三三勞說法」一句,佛家說「三種三昧」,意即「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所以稱之為「三三」,表示佛教的三種境界:

(一)「空三昧」指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無法說明或觀察世間的一切法則,但這樣的「緣」來自於虛妄或不實的想像。

(二)「無相三昧」則是將世間的一切形相視為虛妄,體會「無」的放空境界,那麼所有的法則也就變成虛妄而不實了。

(三)「無願三昧」也稱為「無作三昧」,則是秉持了「無相」的境界,認為觀察萬事萬物的生老病死法則,都認為是虛幻之外,自己在學佛後可以達到「無所求」的無欲境界,沒有願望,也不會有執念。

這首五言律詩,假借品嚐波羅蜜的味道,或觀察波羅蜜的外形,或嗅聞波羅蜜的香氣,來表達自己在修習佛法上的境界變化,然而,詩人吃了波羅蜜之後,還是無法理解這樣的思考,因為要參透佛法教義,並非如同食用波羅蜜那樣容易,因此本詩「三三勞說法」此句,顯露出詩人無法完全聽懂佛法教義,卻從波羅蜜之中領會佛教的意義,經歷了三種不同的感受,故而覺得心中思慮煩雜。

最後,詩人「噉罷尚攢眉」,波羅蜜都吃完了,可是大啖之後,「攢眉」形容朱景英的挫折感,就算品味過佛教的教義和洗禮,聆聽佛法的精深奧微,但仍不免皺起眉來,一臉憂慮不悅的神情。

換言之,此詩指出,佛教中說「般若波羅蜜」(脫離苦海、到達彼岸),其實對於詩人如同天書一樣,聽了或思索了也難以明白,朱景英本想理解「三三」這三種習佛之人的境界,但是深奧的佛法教義,怎麼也想不通,可一食用最喜愛的波羅蜜,滋味有如「佛鉢餘香」、「清池滌惡」,或「薝蔔林現」、「醍醐灌頂」等,這樣強烈的感受,更能體會出佛法精深。

朱景英的詩句,明面上寫吃波羅蜜,實際上還是自喟了悟佛教內涵,以致於波羅蜜終於吃完,仍只能愣在那兒蹙眉思索。

上圖波羅蜜的波蘭傳教士彩繪圖樣,引用自維基百科: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e/Flora_Sinensis_-_Jackfruit.JPG

這樣的詩句,需要參透「波羅蜜」的本來意義。

波羅蜜(梵文Panasa)是植物名,這種多年生常綠喬木植物,果實亦稱為「樹鳳梨」、「木波羅」、「菠蘿蜜」、「婆那娑」、「頻那挲」,最早來自於印度,隋唐時期隨大乘佛教的傳播而同時傳入中國,宋代改稱波羅蜜,咸信與佛教《心經》的流傳有關。

波羅蜜同時具有香蕉口感、芒果酸甜、鳳梨香氣,成為一種綜合口味,個人吃過之後,覺得製成果醬還不錯,無怪乎詩人朱景英覺得自己聽不懂佛法宣說,卻深刻瞭解並熱愛波羅蜜的滋味。

閱讀此詩之前,可以思考的是「波羅蜜」的意義。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闡述大乘佛教和般若思想的經典,又稱《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般若心經》、《心經》等,「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大智度論》所述:「因語言經卷,能得此般若波羅密,是故名字經卷名般若波羅密」,讓佛教徒「以佛法的智慧脫離人世間的苦海,到達彼岸」,也就是「到達不生不滅的解脫境界」。

「波羅蜜多」(梵語pāramitā)表示「抵達彼岸」,佛說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嗔、貪、癡),所以脫離苦海之後到了沒有這八苦的境界,就是佛教的圓滿成就,其思考就在於看破「三三」那「三昧」(佛教認為「修行者將心集中在一點的狀況」,表現出一種專注,可參照《成實論》:『心住一處是三昧相。』),就能達到佛的境界。

這樣的境界,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心經》那句「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專注於「無」和「空」的涅槃。

對詩人而言,佛法是難以理解的,換言之,整首五律認為「脫離苦海、到達彼岸」的方法,與其去領略難以理解的佛教諦聽,某種程度上,詩名「食波羅蜜」(諧音:是波羅蜜)的反語,就是朱景英認為從品嚐波羅蜜的滋味中,能更簡單快樂地悟出佛法,也能從果實的甘美體會學佛的崇高境界。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sylovesyou&aid=862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