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詩,連橫《江山樓題壁》
2013/09/20 23:37:13瀏覽9842|回應0|推薦6

讀詩,連橫《江山樓題壁》

連橫《江山樓題壁》,收錄於《劍花室詩集》,是一首氣勢磅薄的感懷之作。

詩題中名之為「題壁」,表示此詩主要是為了江山樓而寫,一般重要地標落成,或文人因社會風氣而聚會定題寫詩落款,或邀請名人專題歌詠,或以文會友,或以詩作慶賀落成,或簡單贈送幾幅楹聯,較為正式且有抒情寫景的駢文,通常會找具備文名的才子書寫雕刻在牆壁上,以示誌慶。

古人「詩以表功」或「言志」,許多詩詞會特別根據景物而生,現代人題字或題匾,也有類似的意義。

以連橫的作品而言,他寫了《江山樓題壁》歌詠江山樓,乃是以景寫情,用詩言志,不同於怡情的詩作,可說氣象萬千。

此詩如下:

如此江山亦足雄,眼前鯤鹿擁南東。
 百年王氣消磨盡,一代人才侘傺空。
 醉把酒杯看浩劫,獨攜詩卷對秋風。
 登樓儘有無窮感,萬木蕭蕭落照中

連橫,字雅堂,以《台灣通史》而著稱於世,此詩筆下感情濃烈動人,表現出文人的風骨,也懷抱著對於被殖民歷史的深刻哀傷。

如此江山亦足雄」一句,表示對題詩的「江山樓」所能見到的景致,連橫是有些自豪的,他認為自己是清奇磊落的文人,對眼前這樣美好的江山風光,生長在台灣是值得自豪的。

然而,清廷於甲午戰爭大敗,割讓了台灣之後,生長在此的台灣人已經被殖民統治,連橫看盡台灣歷史變遷,因此會有拿「江山樓」比擬大好河山的意味,明面上說的是日據時期的「江山樓」風光優美,感喟的則為江山盡落日本人之手。

「江山樓」創立於西元一九一七年(民國五年,日本大正六年),以吳江山這位經營者來命名,這樣著名的酒樓,風景依舊,人事全非,縱然「江山樓」外觀氣派華麗,精緻菜色名聞遐邇,出入的都是文藝界的名人,而且吳江山本人雅好詩文、交友廣闊,但「江山樓」卻變成富商聚會之地,平日杯酒笙歌,風月宴飲,可惜了這樣一幢建築和其旁襯托出的優美風景。

而「眼前鯤鹿擁南東」一句,則指臺灣島是控制中國南海與東海的東亞關隘,「鯤鹿」本來講的是臺南和鹿港,這些地區是來臺先民最早屯墾之處,這些從閩南來到此處的漢人,也是滿清江山的一份子。

但是即便如此,「百年王氣消磨盡」一句,講的就是清初康熙帝收復台灣以來,超過兩百年的統治,如今清廷氣勢自己「消磨」殆盡,屈辱的馬關條約,將中國人的土地割讓給了日本帝國,而滿清亡了,現在進入民國時期,台灣人必須看清自己的未來該走向何方。

在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殖民下,所以會讓連雅堂喟嘆「一代人才侘傺空」,如字面所說,「侘傺」講的是失意的模樣,也表示精神恍惚的茫然神色,台灣的知識分子有志難伸,因為沒有辦法發展長才,所以到了民國以後,台灣人才已經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就此「空」了。

對於連橫先生而言,這樣紙醉金迷的生活,他批判成知識份子的心靈「浩劫」,不但會消磨意志,還在時光流逝中頹唐喪志,在眾人皆「醉」而自己清醒時,看見這樣的時局就不免有些消極放曠,否則無法面對時代更替和遞嬗中的挫折感。

連雅堂認為自己是個有志之士,他不會沉迷酒色,而對自己有所期許,因此當「醉」為「浩劫」一般的考驗,而保持「獨攜詩卷對秋風」的愁緒,雖「對秋(愁)風」不免感傷,但他仍能「獨攜詩卷」而不放棄在精神和創作方面求取更高的境界。

登樓儘有無窮感」此句,同樣訴說著連先生滿心的感慨,他登上「江山樓」,喟嘆美好的江山落入日本帝國主義之手,知識份子也普遍不爭氣,民國成立了,大好河山還是不變,可人心無法振作,這是讓他最難過的事。

萬木蕭蕭落照中」這句詩,敘述的就是連雅堂先生的心境,人說「好木成林」,台灣不是沒有人才,也並非缺乏美好的景色,地理位置又如此重要,可是為何人們所表現出來的,卻是「萬木」都要落入太陽西下的黑暗之中那種景象?

「落照」有兩種暗示,一是象徵日本已經日薄西山,有氣魄的台灣人應該要重視自己的才能,不可以就此隨之沒入黑夜;此外,既然是人才,就要讓「萬木」也發出「蕭蕭」的聲響,表露屬於自己的蕭颯惆悵。

連橫這首《江山樓題壁》七言律詩,詩寫臺北大稻埕「江山樓」,實際上是藉著描述「江山樓」訴說自己心中的許感傷和文人寂寞憂患的情懷。

夕陽西下的「江山樓」,有「消磨盡」的「百年王氣」,更恨的是沉湎於「酒」而喪志的文人們,表現出一種自況與悲涼的被殖民哀傷。

此詩作者在憂的是「江山樓」成立於日據時期,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的台灣,文人少了家國情懷和民族氣節,在這樣情況下,連雅堂先生不免有感於此,寫出這樣氣象萬千的詩句。

古人詩中云,「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其實有杜甫《登高》的孤獨悲愁,兩者的心境可以互通,杜子美秋日登高,與連雅堂秋日登樓,說來都是些傳達心跡和自己這個人才無法得著發揮的哀愁作品,反映社會、表現人生,更可算是一種強烈的對照。

連雅堂的詩句到了最後,其實最沉痛的是「萬木蕭蕭落照中」,但也期許至少有那風「蕭蕭」的氣魄,可以隱約表述那「不盡」的志願,在屈辱的被殖民生活中,以文人的期許來發出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sylovesyou&aid=862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