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闡釋臺灣的焦慮──臺灣新文學史論叢刊13
2012/10/11 10:52:15瀏覽506|回應0|推薦1

書名:闡釋臺灣的焦慮──臺灣新文學史論叢刊13  
作者:劉小新
ISBN:978-986-6777-49-3
出版:人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9巷7號
電話:02-2337-0566
傳真:02-2337-0867
PChome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1975468.htm


書籍簡介

本書指出,「解嚴」之後臺灣理論界的種種分歧隱含著一種「闡釋臺灣」的緊張與焦慮,臺灣知識界如果不能回返到歷史、文化和政治以及人文價值的基本面,如果不能真正重構出一種有關秩序和正義的思想,這種理論的緊張和焦慮還將持續存在。

這本《闡釋臺灣的焦慮》是對這二十年間臺灣文學思潮的剖析。主要採取橫剖面的分析方式,按照作者的思考邏輯,從後現代、後殖民、殖民現代性討論到新左翼和寬容論述。他把解嚴前就已出現的左翼鄉土文學和本土化思潮也放在這二十年的語境中加以剖析,因此並沒有著重追溯這兩種思潮產生的歷史與時代背景。

本書討論的對象是「解嚴」(1987 年)前後至今臺灣地區的理論思潮。90 年代以後,大批人文知識份子捲入各種政治意識形態話語的生產、傳播與論爭之中,理論思潮構成了一個重要的文化場域。如何認識臺灣闡釋臺灣已經成為台島知識界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


作者簡介

劉小新,福建政和澄源人,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文學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文藝學和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著有《華文文學與文化政治》、《闡釋的焦慮》、《文學理論》等,發表論文百餘篇。


《闡釋臺灣的焦慮》代序──黯然回首,但要勇敢的面對新形勢◎呂正惠

  1976年下半年我服完兩年兵役,從軍中回到台北,愕然發現臺灣社會變得快不認識了。左翼鄉土文學潮流盛極一時,黨外運動的聲勢一天勝似一天,長期專制的國民黨應付維艱。第二年,國民黨對鄉土文學發起總攻擊,余光中發表聳人聽聞的〈狼來了!〉,一時風聲鶴唳,到了1978年,卻平安無事的落幕。1979年美麗島事件爆發,幾乎所有黨外政治運動的領導人都被逮捕。但下一次選舉,所有被捕領導人的家屬,凡參選的全部高票當選。這兩件事證明,國民黨已經喪失了掌控全局的能力。

  正是在這個充滿期待的時候,我逐漸感受到兩種令人隱憂的思潮正在逐步茁壯。首先是後現代,它先以後設小說及後結構之名出現,提倡文學的後設性及愉樂性,用以解構鄉土文學的使命感。其後,後現代之名堂堂出現,大言不慚的聲稱,臺灣社會已超越現代而進入後現代,除了歌頌臺灣的進步,還推出多元的價值觀,用以分散鄉土文學的聲音。另一項更令人不安的因素是,具有台獨傾向的本土化思潮日漸崛起,並以抨擊陳映真的大中國主義情結來壯大自己。到了1980年代末,左翼鄉土文學的勢力已極度萎縮,後現代與本土化思潮各據半邊天下。

  多年後我慢慢了解,這兩思潮都有人在背後指導,實際上是更大的政治勢力運作的成果(詳情不必細說了)。再經過一段時間,我又體會到,臺灣1970年代左翼勢力的沒落主要還不取決於臺灣的政治勢力,而是國際局勢演變的結果。1989年至91年蘇聯及東歐集團的崩解、1989年大陸政治局勢的詭譎多變,導至了世界左翼力量的大消解,注定了1990年代是資本主義大復辟的時代。說實在的,當時臺灣的左翼表現得也不好,但即使再好,也不能阻擋這種世界的大潮流。

  整個1990年代,臺灣的政局全由李登輝主導,應該說,本土化的思潮是在他主政下壯大,然後才可能產生2000年陳水扁的當選臺灣總統。如果要回顧1990年代的文學思潮,那就是臺灣文學本土論籠罩一切,而後現代思潮及其各種變體努力尋求對抗之道,至於統左派的聲音幾乎無人理會,這種情形到了陳水扁第二任的後半期,即2006-7年左右,才開始有了鬆動的跡象。

  這也就是說,從1987年解嚴到2007年的20年間,本土化思潮及台獨的聲浪由日漸成長而如日中天,最後開始出現頹勢。現代化思潮,以及相關的對抗本土化思潮的各種探索可謂五花八門,力求在台獨勢力之外另尋出路,而統左派的聲音始終不絕如縷。這大概就是這20 年間臺灣文學思潮的大勢。

  劉小新這本《闡釋臺灣的焦慮》就是對這二十年間臺灣文學思潮的剖析。他主要採取橫剖面的分析方式,按照他的思考邏輯,從後現代、後殖民、殖民現代性討論到新左翼和寬容論述。他把解嚴前就已出現的左翼鄉土文學和本土化思潮也放在這二十年的語境中加以剖析,因此並沒有著重追溯這兩種思潮產生的歷史與時代背景。這一點請讀者務必記得。

  除了第七章所論的「寬容論述」我當時並沒有注意到,其他關於後現代、後殖民、殖民現代性,以及脫胎於後現代的新左翼,當時確實是極為流行的思潮,並為一般知識份子所熟知。但我還是想說,我讀完了相關的各章,還是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劉小新把每一種思潮的來龍去脈都梳理得非常清楚,許多我原來不夠注意的地方,現在才有了進一步認知的機會。應該說,劉小新對資料的整理與分析,都是將來研究這些思潮的人一定要參考的。

  但是,我所以要為這本書寫一篇序,並不是要推介這本書,因為根本沒有這個必要,任何人只要讀完了本書的第一章,自然就認識到這本書的價值。這篇序的主要目的,是要表達我對這二十年臺灣文學思潮的看法,並從現在的時間點進一步說明其問題性。

  劉小新在本書的〈結語〉中說:

   當代臺灣知識界引入(當代西方)各種理論資源對「何謂臺灣」和「如何闡釋臺灣」這兩個重要問題提出了充滿歧義的觀點和看法,這形成了一種極其複雜的理論格局,也帶來了理論的緊張和焦慮。(335頁)

  在當時的我看來,這些所謂的思潮,不過是藉著臺灣問題在就他們所接納的當代西方思潮作一種理論上的「演練」,雖然他們自己認為與臺灣大有關係,我卻覺得根本就是摸不著臺灣的邊的無的放矢。我前面說,看了劉小新的書,我對當時的現象才有更多的認知,這是我要坦白承認的事實,因為很多文章當時就懶得看,覺得它們一點用處也沒有。1988年5月我曾在復刊的《文星》雜誌上發表一篇長文,題目是〈「現代」啟示錄—現代性的一則故事〉,內容是對於1980年代以後流行於西方的「現代性」理論和後現代思潮表示懷疑,認為這代表了西方思想的危機。而當時的臺灣知識份子卻大量使用這些值得懷疑的西方思想,企圖解決臺灣的定位問題,這不是癡人說夢嗎?應該說,那時候我確實是「閉關自守」,把充斥於刊物上的一切新理論排拒在外(當然,這並不是說,我一點也不讀西方著作。)

  但我對西方後現代思潮的懷疑,也並非一時心血來潮的胡思亂想。當時我先看了一些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書,發現他們都認為西方工人階級已經不革命了,因此,他們主張社會「異類份子」的反叛,主要是學生的反叛。這個反叛失敗了,然後開始流行後現代思潮。我的直接感想是這樣:西方社會已經非常發達,連工人生活都不錯(甚至好過落後國家的知識份子),而西方的思想家卻連這一點都沒想過,他們一點也沒考慮到除了歐美社會之外的廣大落後國家的貧困狀態。這不免讓我覺得,西方思想家怎麼一點都沒有從全球的立場考慮整體人類的前途,怎麼一點「民胞物與」的精神也沒有?這不證明,他們的思想已經不具有前瞻性,而陷入「富極而無聊」的思想泥淖中了嗎?因此,我就大膽判斷,西方思想界已經進入了一個整體性的、無能思考的危機時代。

  我當時的想法當然沒有人會相信,我的那一篇文章沒有任何回應,但我一直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此後,我一直透過大陸的翻譯,注意西方學者的思想動態。我主要的注意對象不是思想著作,而是歷史著作,因為歷史學者比思想人物對時代的變化更具敏感度。在歷史著作中,談到西方未來發展困難的並不少見。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2010年我買到一本厚達650頁的大書,里亞.格林菲爾德的《民族主義:走向現代的五條道路》(上海三聯書店,2010),書開頭她為本書中譯本所寫的前言就讓我欣喜莫名,她說:

   我們正面臨著一場歷史巨變。我們敢於如此斷言,因為促成這一巨變的各種因素已經齊備,我們只須等待它們的意義充分顯露出來。除非那個至少能夠消滅人類三分之一的前所未有的浩劫(按,指核子戰爭)降臨人間,否則沒有什麼能夠阻擋這一巨變的發生。這一巨變就是偉大的亞洲文明崛起,成為世界的主導,其中最重要的是中華文明崛起,從而結束了歷史上的「歐洲時代」以及「西方」的政治經濟霸權。   這一變化只是在新千年到來後的最近幾年才開始變得明顯……

  這也就是說,世界史上的「歐洲時代」(從十六世紀開始)即將結束,「亞洲時代」、坦白說即是「中國時代」即將來臨。格林菲爾德是一個專業的社會學家和社會人類學家,但同時具有深厚的經濟學、政治學和歷史學的素養。從1987年到2001年,十四年間寫了兩本大書,在前面提到的那本書之後,還出版了另一本《資本主義精神—民族主義與經濟增長》(中譯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她是一個具有歷史眼光的社會、經濟學家,不像我只是一個愛讀書的外行人,這證明我在二十多年前年的靈感,並不純是愛國心的表現。

  我猜測,里亞.格林菲爾德一定也像我一樣,被2008年美國的金融大海嘯所震憾。任何人都不可能猜想得到,就在蘇聯崩潰、美國獨霸全世界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會隱藏著這麼重大的危機。這個危機接著引爆了歐洲的經濟危機,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經濟學家敢於斷言,西方經濟可以恢復到以前的狀態。回顧起來,我們難道不是可以說,西方的後現代思潮正是對於這一危機的非常敏銳的、先機性的思想上的回應嗎?

  再說到臺灣。1980年代的臺灣,經濟上似乎生氣勃勃,「臺灣錢淹腳目」,大家得意洋洋,所以認為自己已經從現代進入後現代了。相比之下,大陸還非常落後,幾乎還停留在前現代,因此也無怪乎新潮思想滿天飛。大家沒有想到的是,臺灣經濟是標準的依附型經濟,沒有美、日就沒有臺灣,誰能保證後臺老闆永遠發達呢?當然臺灣的知識份子當時都相信,世界永遠是美國的世界。

  如果我們稍微敏感一點,就能體會到,臺灣經濟在李登輝的最後一任(1996-2000年)已經出現了頹勢。陳水扁的第一任(2000-2004 年)大家並不滿意,要不是兩顆子彈事件,他不可能連任。關鍵就在經濟,因為陳水扁在任四年,只有一次幅度極小的加薪,加上李登輝的最後幾年也沒加薪,大家都感到收入在減少。現在則非常明顯,失業率一直在提升,收入一直在減少,臺灣的中產階級很少人敢再作夢,臺灣的年輕人前途茫茫,這是大家普遍感受到的,根本不需要論證。如果把現在的心情,對比二十年前後現代思潮流行時的歡騰氣氛,能不令人黯然?因此我相信劉小新這本書,我們現在讀起來,一定很不是滋味。這就彷彿我們已經破落了,卻在反顧我們的輝煌時代。不過這種反顧還是必要的,這能夠讓我們體會到,在歷史的長流中不可以太短視,不然受到傷害的還是自己。這是我讀劉小新的書所想到的第一點。

  我想說的第二點,是本書中第六章關於後現代與新左翼思潮的討論。劉小新對於從後現代產生的新左翼思潮特別有興趣,這一章長達122頁,是全書中最長的一章。其中涉及南方朔、杭之和《南方》雜誌的「民間社會論」、《島嶼邊緣》的「人民民主論」,以及《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的「民主左翼論」。「民間社會論」的一些主要參與者,大都有本土論傾向,恐怕跟後現代思潮無關。《島嶼邊緣》和《臺社》具有後現代傾向的人我大都認識,我要談的主要是後面這一群人,尤其是跟我有深交的陳光興和趙剛。

  不管是人民民主論,還是民主左翼論,都被迫面對一個無法克服的現實問題:臺灣最大多數的人口是閩南族群,占臺灣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可以說是「人民」中的絕大多數。然而這些「人民」卻被本土論及民進黨所裹脅,成為「民粹威權主義」下的群眾,成為1990年代臺灣新霸權論述的基礎。我自己身為南部閩南族群的一份子,深切了解這本來是南北差距和城鄉差距的結合體,本質上是區域差距和階級問題,但由於國民黨長期的不良統治,卻形成省籍問題,最後上升為統獨問題。但我對此無能為力。也因此,我一方面希望讓人民民主論的人了解,如果不能理解臺灣南部的民眾,他們的人民民主也就落空了;但同時,我也非常同情人民民主論者,因為他們也是「人民」,然而卻在佔據四分之三人口的主要人民的無形壓迫之下,艱難的尋找生存空間。從這方面講,雖然我不贊成《島嶼邊緣》和《臺社》主要的思想傾向,但卻不得不佩服他們探索的勇氣。在臺獨派的「民粹威權主義」和右翼的後現代思潮(一味的頌揚臺灣的經濟和政治成就)之間,實際上只剩下極狹窄的空間,然而,他們堅持不懈的想要殺開一條血路。

  我完全沒有想到的是,這裡面最勇敢的兩個人,陳光興和趙剛,竟然逐漸接近陳映真了,而且終於把陳映真的第三世界論作為他們重新出發的起點,這真是大大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這說明,具有左翼精神的、想要探求真正的多元價值觀(相對於和稀泥的多元觀)的人,只要真心實意,確實可以走出一條獨立思考的道路。

  陳光興、趙剛,還有鄭鴻生(他跟我一樣,也是出身南部的閩南人),為了表達他們對陳映真的敬意,決定接受人間出版社的邀請,共同合作出版《人間.思想》雜誌,作為他們長期探索的另一個階段的出發點。這對臺灣思想界來說,是一個莫大的好消息。他們在〈發刊辭〉中說:

   西方各種流派的名詞概念不停地被翻譯成中文,組裝為各派反抗行動的套件,再貼上臺灣主體性的商標,於是就成為各派所標榜的進步知識品牌。憑依著它們,某種「代理人戰爭」一直在這個島嶼上樂此不疲地持續著。

  這真是慨乎言之。如果我們仔細閱讀劉小新這本書所討論的許許多多的所謂新思潮,差不多就是在印證這段話。

  正如我在前文已經提到的,里亞.格林菲爾德所說的,新千年可能預示了西方統治世界五百年霸權(如果從十九世紀中葉西方真正征服全世界算起,其實不足兩百年)的終結,那麼,新千年也是舊的知識結構開始失去功能、新的知識結構開始形成的時期。我們應該從這樣的起點來讀劉小新這本書,來認識到我們不久前還在套用西方沒落時期的理論來為臺灣的未來尋找答案,而且說得煞有介事;以此來對比我們現在的處境、我們現在的徬徨,這樣,我們就更應該提起勇氣,重新出發去探索新的認知方式,以及新的未來。

2012/9/4


目錄 
黯然回首,但要勇敢的面對新形勢(代序)/呂正惠iii 導論/1
第一章 後現代與後殖民話語轉向/15 
 第一節 「翻譯的思潮」?:後現代主義的興起/16
 第二節 「後現代」論爭/22 
 第三節 從「後現代」到「後殖民」的話語轉換/30 
第二章 臺灣後殖民理論思潮/41 
 第一節 從「依附理論」到「後殖民論述」/43 
 第二節 後殖民理論在臺灣的興起/56 
 第三節 後殖民論述在臺灣的諸種分歧/71 
第三章 「殖民現代性」的幽靈/99 
 第一節 「殖民現代性」概念的緣起/100 
 第二節 從「近代化論爭」到「殖民現代性」分析/104 
 第三節 「殖民現代性」分析與臺灣文學研究/113 
 第四節 「殖民現代性」的幽靈/124 
第四章 本土論思潮的形成與演變/133 
 第一節 「本土」的歧義/134 
 第二節 當代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137 
 第三節 「本土論」的意識形態化/143 
 第四節 「本土論」的反思與批判/148 
第五章 傳統左翼的聲音/155 
 第一節 傳統左翼的困境與復蘇/156 
 第二節 「內戰‧冷戰意識形態」與「臺灣社會性質論」/167
 第三節 「第三世界文學」論的提出與重構/ 174 
 第四節 「楊逵精神」:現代臺灣左翼傳統的重認與鍛接/180 
第六章 後現代與新左翼思潮/185 
 第一節 從馬克思主義到新馬克思主義/185 
 第二節 《南方》的「民間社會理論」/189 
 第三節 《島嶼邊緣》:後現代與左翼的結合/211 
 第四節 《台社》與民主左翼思潮的形成/269 
第七章 寬容論述如何可能?/307 
 第一節 「悅納異己」概念的「冒現」/307 
 第二節 「悲情意識」與怨恨政治學/311 
 第三節 容忍、理解與「大和解」/316 
 第四節 從「寬容」到「悅納異己」/318 
 第五節 「身份無解」與「世界一家」/322 
 第六節 「對他者的歡迎」/326 
 第七節 邁向「友愛的政治學」如何可能?/329 
結語/335 
參考文獻/341 
後記/351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njianpublic&aid=693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