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仍在苦苦跋涉──現代中國回憶錄叢刊003
2011/09/07 11:39:44瀏覽166|回應0|推薦3

書名:我仍在苦苦跋涉
作者:牛漢
ISBN:978-986-6777-36-3
出版:人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9巷7號
電話:02-2337-0039
傳真:02-2337-0867
PChome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09342873.htm 


書籍簡介:

牛漢把他的自傳命名為《我仍在苦苦跋涉》,不但說明了他(還有全體中國人)的過去,也表達了他對現在及未來的關切之情。牛漢的自傳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現代中國屈折的命運,牛漢的詩歌表現了幾代中國人在堅忍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發展的那種既沈潛又高昂的精神。

牛漢成長於抗戰時期,由於故鄉受到日本軍隊的侵占,不得不流亡他鄉,過著流浪的學生生活。他的青年時代,是和許許多多顛沛流離的中國老百姓同其命運的。為了戰勝這種命運,他加入了共產黨,參加了革命。革命成功後,他成為“胡風反革命集團”的一分子,此後二十年吃盡了苦頭。牛漢的一生,其實是許許多多現代中國人的縮影;牛漢的詩歌,唱出了歷盡千辛萬苦的中國人的心聲。這個生命,也許背負著常人所難以忍受的苦難,然而卻咬著牙關,終於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說是終於苦盡甘來,卻也未必見得。當然這不是就個人的得失而言,因為全民族的未來仍然有許多讓人憂慮之處。這本回憶錄,就是這樣寫出了他的經歷與心境。


作者簡介:

牛漢,原名史成漢,又名牛汀,山西省定襄縣人,蒙古族。1923年10月出生在一個有文化傳統的農民家庭。1940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寫詩,近二十年來同時寫散文。詩集《溫泉》或中國作家協會全國新詩集獎,2003年獲馬其頓共和國「文學節杖獎」,2004年獲首屆「新詩屆國際詩歌獎‧北斗星獎」。從事文學編輯工作五十餘年,曾任《新文學史料》主編、《中國》執行副主編。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名譽委員、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


序◎呂正惠

  牛漢這個名字,既有鄉土氣,又讓人感到親切,我在一長串的「胡風集團」作家名單中首次看到,從此再也沒有忘記過。然而,這個歷史人名逐漸成為一個具體的作家,對他的作品與為人逐漸加深認識,卻又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有一天,我想從周良沛的一百位中國現代詩人評傳中選出十六位、編成一本書在台灣出版,選來選去,竟然發現自己把牛漢列入其中。如果是現在,我還會把牛漢的名字往前提升,列入中國現代詩人的前十名。三十年前,這完全是不可想像的。對現在許許多多台灣讀者來說,這仍然是不可想像的,因為他們恐怕連牛漢的名字都沒聽說過。

  牛漢,本名史成漢,1923年生於山西北部的定襄縣。祖先是蒙古人,元朝時鎮守河南,蒙古人被朱元璋趕回漠北後,他們家改姓史,落居在中國本部。牛漢身材高大、體格強壯,極能負重耐勞,這一切無疑來自他的蒙古血統。單看外表,你絕對想像不到牛漢是個詩人;看到了牛漢你也才能了解,詩人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牛漢的詩是非同尋常的,多讀了幾首以後,你會懷疑「詩可以這樣寫?」接著你會進一步思考,「那麼,詩是什麼?」突然,你會發現,文學教科書對於詩的定義似乎搖搖欲墜了。本書最後附錄了牛漢的三篇名作,建議讀者先加閱讀,以便了解我的驚訝。為了加深印像,這裡再舉三個例子:

   北方,
   落雪的夜裡,
   一個伙伴,給我送來一包木炭。

   他知道我寒冷,我貧窮,
   我沒有火。

   北方呵,
   你是不是也寒冷?

   我可以為你的溫暖,
   將自己當做一束木炭,
   燃繞起來。……(落雪的夜)

這是一首口語化的自由詩,沒有韻腳,沒有考慮到每行、每節的韻律感,好像隨口說出;但誰能否認落雪、寒冷、木炭、火、燃繞這一系列意象所表達的極端窮困與火熱的心靈的強烈對照呢?

   啊,誰見過,
   鷹怎樣誕生?

   在高山峽谷,
   鷹的窠,
   築在最險峻的懸崖峭壁,
   它深深地隱藏在雲霧裡。(下略)

   風暴來臨的時刻,
   讓我們打開門窗,
   向茫茫天地之間諦聽,
   在雷鳴電閃的交嚮樂中,
   可以聽見雛鷹激越而悠長的歌聲。

   鷹群在雲層上面飛翔,
   當人間沈在昏黑之中,
   它們那黑亮的翅膀上,
   鍍著金色的陽光。(鷹的誕生)

本詩後兩節那種高遠的意象讓人沈醉、嚮往,但這是寫於文革期間作者在五七幹校天天苦力勞動、肉體備受折磨時。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長,
   向下,向下……
   我相信地心有一個太陽

   聽不見枝頭鳥鳴,
   感覺不到柔軟的微風,
   但是我坦然
   並不覺得委屈煩悶。

   開花的季節,
   我跟枝葉同樣幸福
   沈甸甸的果實,
   注滿了我的全部心血。

跟前一首的精神昂揚相反,這一首寫一種踏踏實實往下紥根、因而體會到生活幸福的充盈感。這三首詩所綜合表達的那種人生「境界」,既是那麼簡單、樸實,卻又那麼深沈,超乎任何理論,直扣人心。比起深奧難解的艾略特、里爾克等人,這種詩不是更能深深感動許許多多平凡的讀者嗎?難道這些不是極為優秀的詩嗎?

  去年年底,《牛漢詩文集》(五冊,人民文學)出版,牛漢的朋友為他舉辦了新書發表會。原本只能容納60人左右的會場,卻擠滿了近百人。發表會持續兩個多小時,發言不斷,沒有冷場,大部分發言者都可以隨口引述牛漢的詩作。其中,九葉派老詩人鄭敏(90歲)的發言讓我印象最為深刻。鄭敏上世紀四十年代畢業於西南聯大外文系,她的詩學習西方現代主義。她說,在西方,詩人是高高在上,備受社會尊崇,因此離群眾就比較遠。她很少看到像牛漢這樣的詩人,在中國各階層都擁有廣大的讀者群,這讓她對詩人在社會中的角色重新開始反省。這話講得很好。中國古代的著名詩人,都會寫出雅俗共賞的名作,流傳在歷代的中國人民的口誦中。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也有許多詩人繼承了這個傳統。由於中國現代歷史的特殊歷程,他們更進一步的成為人民的詩人,牛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牛漢成長於抗戰時期,由於故鄉受到日本軍隊的侵占,不得不流亡他鄉,過著流浪的學生生活。他的青年時代,是和許許多多顛沛流離的中國老百姓同其命運的。為了戰勝這種命運,他加入了共產黨,參加了革命。革命成功後,他成為「胡風反革命集團」的一分子,此後二十年吃盡了苦頭。牛漢的一生,其實是許許多多現代中國人的縮影;牛漢的詩歌,唱出了歷盡千辛萬苦的中國人的心聲。這個生命,也許背負著常人所難以忍受的苦難,然而卻咬著牙關,終於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說是終於苦盡甘來,卻也未必見得。當然這不是就個人的得失而言,因為全民族的未來仍然有許多讓人憂慮之處。牛漢把他的自傳命名為《我仍在苦苦跋涉》,不但說明了他(還有全體中國人)的過去,也表達了他對現在及未來的關切之情。牛漢的自傳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現代中國屈折的命運,牛漢的詩歌表現了幾代中國人在堅忍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發展的那種既沈潛又高昂的精神。

  前年(09年)五、六月間,我買到這本自傳,一口氣讀了大半本。後來要到北京,捨不得放手,就帶著走,一路讀到北京,終於讀完了。到北京後,住一對年輕朋友家,我跟他們介紹這本書。後來我又到東北去,把書放在他們家,一星期後回來,他們說,書已看完,真好看。確實如此,這是一本讓人看了就捨不得放下的書。我尤其推薦第一章和第十二章。第一章講童年,主要根據牛漢的散文編成,很少看到回憶童年這麼感人的,其中每一個人物都讓人難以忘懷。第十二章講牛漢在五七幹校時,如何在極端困苦的工作條件下,重新萌生了寫詩的衝動,這是了解牛漢第二次創作高潮的關鍵。一個人在極端困苦中,怎麼會產生一種精神的需求,這種經驗接近神秘,牛漢卻能夠講得那麼生動,我覺得,從這裡最能夠看出牛漢不平凡的個性與人生。說到這裡,突然又想起牛漢的一首短詩,就抄在下面,以結束這篇簡短的序:

   是的,火焰可以潑滅
   但仍然捕捉不住火焰
   看到的只是焦黑的
   被火焰燒過的痕迹

2011/8/19


目錄:
序/呂正惠 IX
第一章 「灰小子」的童年(1923年10月-1937年10月) 1
 1 灰小子 1
 2 我是個蒙古人 7
 3 成漢,快回家來,狼下山了……  11
 4 永恆的沉重 12
 5 母親是個很不簡單的人 17
 6 父親影響我的一生 19
 7 想不到,這就是生離死別 24
第二章 流亡大西北(上)(1937年11月-1939年12月) 28
 8 童年,永遠隱沒在黃河的彼岸了 28
 9 初中,畫「吹號者」:因為我相信號聲是祖國的心聲 31
 10 三舅是共產黨,我就跟定了共產黨 35
第三章 流亡大西北(下)──詩創作的第一個高峰(1940年1月-1942年) 39
 11 高中:寫詩與戰鬥融為一體 39
 12 不能拋頭顱灑熱血去抗戰,我就拋頭顱灑熱血般地去寫詩 44
 13 念念不忘的詩,終生難忘的人 46
第四章 大學年代(1943年-1946年) 50
 14 高大、光頭、冬天光腳穿草鞋,昂頭闊步地走路的大學生 50
 15 我已不是個做夢的少年 55
 16 在蕭何墓前第一次接吻 58
 17 獄外的歌聲和進軍,卻是屬於我們年輕人的 61
第五章 出生入死(1946年6月-1949年10月)  65
 18 在國民黨《正義報》的房間裡宣誓參加共產黨 65
 19 晚到二十分鐘我就沒命了 68
 20 天安門城樓是我第一個打開的 73
第六章 艱難的抉擇(1949年10月-1955年4月)  76
 21 又忙又累的招生工作 76
 22 我真要參加「保衛毛主席」的秘密組織嗎 80
 23 雪峰歡迎我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及詩歌界的爭論 82
第七章 我與胡風及「胡風集團」(上)(1955年5月-1958年2月) 86
 24 1955 年被捕前與胡風的交往 86
 25 在審判會上見到胡風,我忍不住為他辯護 92
 26 與胡風恢復通信 95
 27 與胡風重逢 99
 28 為什麼要批胡風和他周圍的一些人 101
第八章 我與胡風及「胡風集團」(中)  109
 29 從「拘捕」到「隔離審查」 109
 30 犧牲個人完成黨 113
 31 我的悲痛,不僅僅是個人的,是歷史的,社會的 115
第九章 我與胡風及「胡風集團」(下)  121
 32 在所謂「胡風集團」中,我最感念佩服的是阿壟 121
 33 路翎:文學史上應該留名的人 128
 34 曾卓:總是張開雙臂擁抱朋友 134
第十章 風暴前後(1958年2月-1969年9月) 140
 35 回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 140
 36 在平房,邊勞動邊寫小說 141
 37 我和雪峰共用一張辦公桌 144
第十一章 五七幹校(1969年9月-1974年12月) 150
 38 一幅真正的有血有肉的命運的圖像 150
 39 在五七幹校,幹活我不含糊 154
第十二章 詩創作的第二個高峰(1972年-1975年) 159
 40 我的生命有再生的感覺 159
 41 我今生今世感激這兩行詩 165
第十三章 平反前後(1975年1月-1979年) 171
 42 從資料室卡片抄寫員到恢復黨籍,發表詩作 171
 43 從籌備到主編《新文學史料》 174
第十四章 為《新文學史料》組稿 179
 44 蕭軍在顛沛流離的艱難環境中完好地保護了蕭紅的信件,我很佩服 179
 45 閒話趙清閣、端木蕻良、駱賓基、沈從文 183
 46 且說葉聖陶、朱光潛、施蜇存、趙家璧、卞之琳、陳殘雲、黃秋耘 187
 47 也說說周揚、夏衍、茅盾、艾蕪、孫犁、趙樹理 191
第十五章 複雜、曲折的變革年代(1980年-1988年) 194
 48 關於「七月派」和我的藝術主張:消滅了個性,還有詩嗎 194
 49 《中國》:從誕生到夭折 197
 50 丁玲比較複雜,中國的大人物都如此 203
 51 中國文學的老生代和新生代 207
 52 朦朧派、新生代詩人對中國詩歌的貢獻不可磨滅 208
第十六章 天安門事件前後(1989年-二十世紀末) 214
 53 「最後一課」、兩套叢書與第16 屆世界詩人大會 214
 54 一個讓人感動的、很特別的日本人—秋吉久紀夫 218
 55 寫《童年牧歌》,我迷上了散文 220
第十七章 最近幾年,我有一句座右銘:「有容乃大,得大自在。」(2001 年-) 224
 56 接受馬其頓的「文學節杖獎」時,我說,哦,偉大的詩神 224
 57 回到故鄉,感到太陽都不一樣,就連山都很親切,就像我的親人一樣 229
第十八章 我一生的詩友與朋友 232
 58 跟聶紺弩沒大沒小 232
 59 大徹大悟嚴文井 237
 60 艾青,我得回報你一個吻 240
 61 田間,他早年樸實的風格,戰鬥的風采影響了我一生 251
 62 馮至,對中國現代詩有大貢獻的、學者型的詩人 254
 63 何其芳,我所敬重的、比較複雜的詩人 255
尾聲:從熱血青年到熱血老年,我仍在苦苦跋涉 257
後記一 一部大書的前提和基礎/何啟治 270
後記二 洗禮/李晉西 273
附錄一 275
 父親/史佳 275
 咸寧五七幹校雜憶/史果 279
 牛漢:我的親兄弟一般的朋友/郗潭封 286
 一個被詩神看中的誠實的孩子—我心目中的牛漢/壽孝鶴 292
附錄二 303
 年譜/史佳.李晉西整理 303
附錄三 牛漢詩文 317
 悼念一棵楓樹 317
 麂子 321
 傷疤 323
 我的第一本書 325
 祖母的呼喚 329
 寶大娘 332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njianpublic&aid=56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