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小說 – 蓮塘春社〈上〉
2021/10/15 01:47:37瀏覽691|回應0|推薦46


棠邑縣(位於今南京市六合區有一個張十三,性格灑脫、不拘小節。這年清明時節,張十三上墳掃墓完畢,就在東邊郊外熟識的農家喝酒聊天,喝得有些醉意了這才告辭要回家。此時一輪新月剛剛升上天際,初春的夜裡還有些涼意,張十三獨自一人慢慢走著,就沿路來到了薛家蓮塘

 

此地距離縣城差不多還有四里路程,忽然見到路邊有一處小村落,周圍附近散布著一叢叢的樹叢,一條曲折蜿蜒的清澈溪流從村落旁流過,這邊蓮塘被難得出現的新月映照而顯得一片雪白,藉著反射的微光,可以稍微辨認出那村落中的房舍都略顯簡陋註x2。其中有一戶人家,大門上懸掛著二個白紗燈,上面都繡著篆文,合起來是「蓮塘春社」四個字。又有一名容貌極為艷麗的小婢女,拿著燈籠緩緩的開門出來,在門柱上貼上了一張小紅箋。張十三好奇的湊上前看,紅箋上寫著:

 

「廋語候教,香閣新成,靈犀暗逗,藉遣芳情則鼓應,否則無聲。」

 

大意是:因為此間女主人的新居落成,將舉辦猜謎活動,若有心領神會能答對者,主家將會以擊鼓相應,猜錯的就不會有鼓聲了。

 

這正對上了張十三的喜好,張十三最喜歡猜謎,就詢問小婢女:

 

「是哪一位出的雅謎?猜對了可有獎品相贈?」

 

小婢女笑著回答說:

 

「這是我家的大小姐親自出的題目,若是猜對了,一些香囊、白綢絹之類的獎品總會是有的。」

 

張十三又問:

 

「為何不將謎題張貼出來讓人先看看呢?」

 

小婢女說:

 

「大小姐現在正在用晚餐,況且還要等著哪些有學識的人們都聚集得差不多了,大小姐才打算要親自出面迎接各位並聽聽各位的答案呢。」

 

剛說完,就聽見門內傳出如黃鶯出谷般嬌滴滴的聲音呼喚著:

 

阿巧兒,來伺候大小姐梳洗。」

 

這個名叫阿巧的小婢女答應了一聲,就匆匆的關上了大門往屋內走去,只剩下些微搖曳的燈光從樹叢的縫隙中不斷閃現著。

 

於是張十三趕緊回家,邀請了二、三名猜謎同好一起往東邊的郊外而去,到了薛家蓮塘處則見到那戶人家的大門前已經團團圍上了許多前來猜謎的人,當中還有一個看似臨近村子書塾中教書的老學究模樣的人,正瞇著雙眼、口中喃喃念誦著謎題、背著手苦思冥想著謎底,一副窮酸文人的模樣。

 

張十三趕緊從人群之中擠上前要看謎題為何,但見一位年約十、七八歲的美貌女子,身穿小桃紅薄綿短襖、碧玉色的素羅裙,兩鬢插著一朵杏花與一支新鮮的柳穗,裙下微露著一雙白如嫩筍芽的三寸金蓮,端坐在一張斑竹製的椅子上,兩側各自擺放了四支精美的蠟燭照明,左右各站著二名小婢女,其中一人就是先前出門掛燈、貼告示的阿巧,另一位梳著垂髻、瀏海剛好遮蓋住額頭,兩名小婢女的姿色都美得不相上下。一人手執拂塵驅趕蚊蟲,一人負責拿著鼓錘等候命令負責擊鼓。在看那燈上貼上了三張紙條,上面都寫著秀麗端正的蠅頭小楷,第一張寫著「哭奏殿庭」,第二張寫著「上從湯沐邑回鑾」,第三張寫著「苦絳珠何事到人間」,三道謎題都要猜唐詩中的一句。張十三不愧為猜謎老手,略加思索便舉手說:

 

「第一條的謎底是『雙淚落君前』,第二條謎底是『君自故鄉來』。」

 

就聽得門內鼓聲隆隆,阿巧就拿出了獎品交給了張十三張十三高興得接過來一看,一個是用綠紗包裹著的一枚白玉連環,另一個是用彩色絲繩繫著的一個紫玉鎮紙。這反到讓張十三私下感到訝異,這位美人所贈的獎品未免也太過豐厚了啊!就在此時,與張十三一同前來的郝十五也舉手應答說:

 

「第三道題的謎底是『還將兩行淚』。」

 

又聽得門內鼓聲大作,美人笑著說:

 

「這位先生也算是有慧心之人。」

 

仍命阿巧送出一份獎品。郝十五接過一看,乃是一個紫檀木的匣子內裝的一方端硯,見其質地細膩蒼潤,應該是出自老坑的硯石所研製而成的。郝十五略表謝意,美人笑著還禮,解釋說:

 

「這三道謎題都是現成的迷面與謎底,並不困難,所以獎品也就比較普通了。」

 

接著,阿巧又掛上一條新的謎題「木蘭不願尚書郎」,仍舊是猜一句唐詩。與張十三一同前來的姜十七連忙舉手應答說:

 

「應當是『紅顏棄軒冕』這一句沒錯了。」

 

又聽見鼓聲大震,獎品則是五十枝斑竹毛筆、一盒壓印著雲狀花紋的紙箋、以及一個繡荷包。美人對於這道自己設計的謎題感到很得意,笑臉盈盈的說:

 

「這道燈謎與謎底不得不說是很自然的巧妙組合了。」

 

張十三連連點頭表示十分的贊許。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x2:「甕牗」,以破甕為窗,指貧寒之家。

「雲扃」,高山上的屋門,借指高山上的屋室、隱者或寺院的房門或房舍寺院,或形容被雲所遮蓋。

 

:「廋語」,「廋」音「搜」,又做「廋辭」。隱語、謎語。

 

:「紈素」,細緻光澤的白綢絹。

 

:「雙淚落君前」,出自唐朝張祜的《宮詞.故國三千里》: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君自故鄉來」,出自唐朝王維的《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還將兩行淚」,出自唐朝孟浩然的《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齊名。產自廣東肇慶市肇慶古稱端州,所產的硯台因此叫「端硯」。

 

:「紅顏棄軒冕」,出自唐朝李白的《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待續 -----

 

改編自 《夜雨秋燈續錄》

 

原文:

 

《夜雨秋燈續錄》.卷六.蓮塘春社

 

棠邑張十三,性惆儻。清明上冢,自東鄙農家醉歸踽踽,涼涼新月初上,經薛家蓮塘,地距城不過四里,忽見路邊有小村落,踈樹重重,清溪曲曲,粉塘雪映,甕牗雲扃。一家門首懸白紗燈二,上繡篆文字曰「蓮塘春社」,一雛婢艷絕,冉冉以燭來柱上粘一小紅箋,書云:

「廋語候教,香閣新成,靈犀暗逗,藉遣芳情則鼓應,否則無聲。」

張正觸所好,趨問婢云:

「誰製雅謎?可有持贈否?」

婢笑云:

「此吾家大姑手筆,香囊紈素諸物未嘗無些須酬答也。」

問:

「何不黏出示人?」

曰:

「姑正晚餐,候文人四集,尚擬親出蘭閨而聆才語。」

旋聞門內鶯聲喚云:

「阿巧兒,來為大姑司盥沐。」

婢匆匆入而燈則光搖搖出樹隙矣。

張急歸,邀二、三同好者出東郊,至塘下而雙柴已團團圍數重,村學究搖唇暝目、負手構思,作種種酸態。張自人叢睨之,見一美女子,年方十七、八,著小桃紅薄綿短襖、碧玉素羅裙,兩鬢簪杏花一支、新柳一穗,裙下露蓮瓣細如嫩笋芽,端坐斑竹几,左右列晝燭四、侍兩雛婢,一則掛燈者,一則垂髻甫覆額者,艷俱伯仲。一執拂子,一司鼓杖。燈上紙條三,作蠅頭楷,一云「哭奏殿庭」,二云「上從湯沐邑回鑾」,三云「苦絳珠何事到人間」,均射唐詩一句。張報云:

「第一條是『雙淚落君前』,第二條是『君自故鄉來』。」

門內鼓聲隆隆,旋以采敬。視之,綠紗裹白玉連環一枚、綵絙繫紫玉鎮紙一方。私訝美人之貽何其厚也!

同來者郝十五報云:

「第三是『還將兩行淚』。」

門內鼓大作,美人笑云:

「郎君有慧心也」。

采出,視之,乃紫檀匣端硯一方,細膩蒼潤,的是老坑。郝略申謝,美人笑云:

「此猶非底面,現成者,故贈不甚豐。」

又出一條云「木蘭不願尚書郎」,仍射唐詩一句,同來姜十七報云:

「當是『紅顏棄軒冕』。」

聽鼓聲大震,采乃斑管五十枝、雲箋一盒、繡荷包一個。美人頗自負,笑靨嫣然曰:

「此不得不謂之妙造自然也。」

張亦大稱許。

……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dhorse&aid=169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