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小說 – 青天白日《一》
2019/10/09 00:01:01瀏覽867|回應3|推薦57


浙江南宮認庵(「認庵」是他的字),自幼便跟隨著當官的父親南宮琥前往廣東南宮琥為官清廉,因此兩袖清風,家中沒有多少積蓄。南宮夫人先過世,而不久之後南宮琥也往生了。

 

在此之前因政風敗壞,當地官庫早就被那些不肖官員虧空了庫銀,南宮琥生前又不肯同流合污,因此當南宮琥過世後,這些不肖官員們便將虧空的罪名推到了南宮琥頭上,並要以其子連坐受罰為由要將南宮認庵關進大牢,企圖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南宮認庵知道有一個叔叔南宮璧蘇州(今江蘇省蘇州市擔任官員的幕僚(師爺之類的職務),就打算前往投靠叔叔。於是南宮認庵悄悄的火化了雙親的遺體,將骨灰罐小心的放在竹籠中背著,就徒步逃離了廣東。一路上只能吞嚥露水喝著風,忍耐著飢餓跋涉奔波,花費了一年的時間才抵達蘇州,可是打聽了多日都沒有叔叔的下落。

 

當時又遇到了蘇州農作欠收,使得南宮認庵的日子更加難過。於是南宮認庵一咬牙將身上所有的錢都拿了出來,也只能買得半畝大小的地,就將雙親的骨灰葬在該處,立了一塊石碑記敘著先父的事蹟,在墓旁搭了一個小小的茅草屋住在其中依禮守孝。蓬頭垢面又身無分文的南宮認庵因無謀生能力,也只能去當個小乞丐向人乞討剩飯殘羹,但他還是不忘將這些飯菜當作祭品先行祭拜雙親,然後再裹腹。

 

此時南宮認庵年僅十五歲,雖然生活窮困,但為人仍孝順(懂的追思、祭祀已故雙親)而且又聰明,身型雖然消瘦但看起來並不會憔悴。他聽到了當地的的孩童唱著江蘇一帶古時候是吳國的範圍)的歌謠,就將這些歌謠曲調學了起來,像古時候的伍子胥於街市中吹簫行乞一般,沿路唱著自編的歌謠行乞,這才得以免於繼續挨餓受凍。

 

白天時四處行乞,晚上回到墓旁茅草屋睡覺的南宮認庵,就這樣不知不覺很快的經過了三年。

 

這一天,南宮認庵偶然間倚靠在一處古寺大門、曬著太陽捉著衣服中的蝨子,對面正是一戶富貴人家的庭園,正巧見到一位美人站在樓上朝外眺望著什麼。過了一會兒,一名年約十五、六歲的小丫鬟,匆匆的走出了庭園並關上了門,然後往西方而去。走沒多遠,小丫鬟忽然在草叢中蹲了下去,片刻之後,小丫鬟起身整理好衣服後繼續出發。

 

南宮認庵明白小丫鬟剛才一定是內急,以為四周沒人便找了隱蔽處方便。正自覺好笑時,卻見到似乎有什麼東西從那小丫鬟的腰間掉了出來,軟軟的落在地上沒有什麼聲音。南宮認庵喊了一聲想要提醒小丫鬟,但她似乎沒有聽到,急匆匆的走遠了。南宮認庵穿好衣服走近查看,那是一個錦緞的小包袱,裡面包著金釵、玉環以及一些零碎的珠寶,還附有一封摺疊成菱形的書信,信中秀麗的字跡密密的寫著:

 

「十郎哥哥足下:妹謬以陋質,獲配清芬;親上做親,幸中之幸。牽牛西北,一水盈盈;孔雀東南,雙聲隱隱。盟深金石,妹喜嫁得梁鴻;劫轉滄桑,郎忽貧如司馬。然而鮑宣對挽鹿車,阮氏何嫌犢鼻。幸雞窗攻苦,卜鴻路飛騰。敢怨標梅,撫青春而未艾;唯祈折桂,脫白袷以來迎。逆知青眼頻更,紅絲欲斷。每聽狐語,似怨前度之冰;欲倩蜂媒,再接他家之酒。心石堅而不轉,辭簧鼓而須防。若真挾瑟改弦,定彈黃鵠;時擬傳箋布意,恨少青鸞。小婢娟奴,雖曰主僕,實同腹心。事已迫於燃眉,情實殷於刺目。遣尋一鶚,面展雙魚。奉上緘淚之句,斷腸之辭,婉轉十三行,預仿蘇娘織錦;附以纏臂之金,搔頭之玉,珍珠一百顆,聊為匡壁添光。不盡纏綿,泥中人再為嘵舌;未敢隕謝,爨下材急不擇音。敢布愚忱,伏惟憐鑒。某年月日。秦氏小妹貞璞。襝衽手肅。」

 

(按照慣例大致瞎掰一下)大意是:

 

十郎哥哥(「足下」是對他人的敬稱,或用於下級對上級,或同儕平輩間互稱)

 

妹妹我體質柔弱才能平庸,卻有幸能被許配給你;你我親上加親(所以應該是姑表親戚間的通婚),實是幸福中的幸福。那西北方天上的牛郎與織女,隔著那條銀河遠遠相望;結伴飛往東南的孔雀,隱隱傳來雙雙呼喚的鳴叫。我們之間的山盟海誓,勘比金石般堅定,妹妹我很高興能如梁鴻般的你;那裏知道世事多變劫難突生,十郎哥哥你卻忽然變得像司馬相如那般貧困了。然而,鮑宣的妻子桓少君能與丈夫同甘共苦一同推著鹿車(見《小小說 – 鮑宣〈二〉得賢妻共挽鹿車》)氏又哪裡嫌棄過他的丈夫的貧困呢?幸好你在書房中苦讀詩書,預料將能飛黃騰達。

 

我怨我處在這個剛能出嫁而未嫁的年紀,感嘆著自己的青春還沒停止;只祈求你能一舉中第,脫下白袷(「袷」音「夾」,雙層無絮的衣服,亦指平民的衣服)換上官服前來迎娶我。豈能預料那看上我的人不斷前來求親,令我倆之間的紅線幾乎被剪斷。每當晚間聽到屋外那狐的叫聲,都像是在埋怨先前替我們牽線的媒人;而家父似乎想要另找媒人,將我嫁給另外的人家。但即便是我的心如磐石般堅定不移,也必須提防媒人那胡累累(台語,虛假動聽的意思)的嘴。

 

若是家父真的要將我另嫁他人,我便決定隨你私奔而去;此時想要寫信告訴你我的決定,卻又苦於沒有青鸞(神鳥名,有女子、信使、鏡子等多種意義)代為傳信。我的貼身婢女娟奴,與我雖然名分上是主僕,實際上卻是我的心腹。而此事已經急如燃眉,情勢比尖刺扎眼還危急。我派遣機靈有才能的娟奴(「鶚」比喻有才能的人 。如舉薦人才稱作「鶚薦」、舉薦人才的表章為「鶚表」),當面呈上書信給你。奉上我含淚的話語、傷心斷腸的辭句,希望能如那蘇娘一樣,在織錦上織出婉轉十三行的迴文詩(見《小小說 – 織錦迴文璇璣圖》)。此外,隨信附上我的金手鐲、玉簪子、一百顆珍珠,以此略為助你緩解眼前的貧困。

 

纏綿話語說不盡,只盼「泥中人」能再為我多說一些;現在我還不敢輕易死去,但也如鍋灶下的柴火情勢危急而辭不達意。只能展現我的一片癡情,希望你能憐惜並明白我的心意。

 

某年某月某日。家小妹貞璞。恭敬的再拜(「襝衽」古代婦女的拜手禮,提起衣襟夾於帶間表示恭敬,後為女子文言書信末尾表示敬意的用語。)

 

南宮認庵匆匆的讀了一遍,驚訝的說道:

 

「真是可惡啊!趁著原先中意的東牀佳婿落魄之際,富家公子便前來逼婚,令芳心早已暗許的女子甘願冒著踰越禮節的嫌疑,用自己的積蓄要幫助心上人。如果這個包袱被別人撿去了,那麼這小丫鬟就算以死謝罪,這一對牛郎織女也依舊是相隔遙遠,再也沒有相會的日子,連鵲橋相會的機會都沒有了啊!我何不就坐在這裡等著看看情況再說。」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關於清朝時的火葬,滿族本就有火葬的習俗,在入關建立清朝後,初期幾位皇帝駕崩後還是火葬,到了康熙帝後,因受族土葬影響,火葬規定也逐漸改變為土葬,甚至還有嚴禁火葬的規定:

「嗣後除遠鄉貧人,不能扶柩回里,不得已攜骨歸葬者,姑聽不禁外,其餘一概不許火化,倘有犯者,按律治罪。族長及佐領等隱匿不報,一併處分。」

而故事中南宮認庵為了逃離當地貪官們的迫害,偷偷的火化了雙親的遺體收納入甕以便攜帶返回家鄉浙江。至於是請專業殯葬人執行火化,還是他親自動手,這就不必太過深究。因為古時候也常有客死異鄉者,同伴為了要幫助移靈回鄉而選擇火化處理。

俺個人以為既然是悄悄火化,再加上南宮琥生前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南宮認庵要請人處理一則沒錢,二則動靜太大就不能悄悄的,除非協助者是因為敬重南宮琥的為人而義務幫忙,或是情勢所逼,使得年僅十幾歲的南宮認庵自己動手……

  

:「孔雀東南」,出自於由南宋、郭茂倩收錄於《樂府詩集》的古詩《焦仲卿妻》,後人則常以《孔雀東南飛》為題稱之。內容是描述東漢末年、建安年間,廬江府的小吏焦仲卿的妻子氏,遭到婆婆強制離婚後發誓不再另嫁,但娘家人強逼其改嫁,氏乃投水而死。本還存著一絲復合希望的焦仲卿聽聞噩耗,也於自家庭院中的樹上自縊而亡。當時的人聽說此事為之感傷不已,因此做了這首古詩記敘之。

原文略長,置於文末,如有興趣,請自下查。

 

梁鴻(字伯鸞東漢詩人。家鄉有氏女,(名,字德曜。名與字是婚後梁鴻為她所取),膚黑貌醜、體胖又力大無窮,能舉起石臼,以德行見稱。曾有多人前來說親都被拒,父母問她要甚麼樣的夫婿,孟光說:

「德行要有梁鴻那般好的。」

梁鴻知道後很是欽慕,重才德不重皮相的梁鴻便迎娶孟光為妻。見《列女傳.續列女傳》.梁鴻妻:

時鴻未娶,扶風世家多願妻者,亦不許。聞孟氏女言,遂求納之。孟氏盛飾入門,七日而禮不成。妻跪問曰:

「竊聞夫子高義,斥數妻。妾亦已偃蹇數夫。今來而見擇,請問其故。」

鴻曰:

「吾欲得衣裘褐之人,與共遁世避時。今若衣綺繡,傅黛墨,非鴻所願也。」

妻曰:

「竊恐夫子不堪。妾幸有隱居之具矣。」

乃更麄衣,椎髻而前。鴻喜曰:

「如此者,誠鴻妻也。」

字之曰德曜,名孟光;自名曰運期,字俟光,共遯逃霸陵山中。

 

:「阮氏何嫌犢鼻」應是由「阮咸曬衣」典故延伸而來。見南北朝、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阮咸曬衣:

阮仲容(咸也。)、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

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㡓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

「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竹林七賢論曰:「諸阮前世皆儒學,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棄事,好酒而貧。舊俗:七月七日,法當曬衣,諸阮庭中,爛然錦綺。咸時總角,乃豎長竿,掛犢鼻㡓也。」)

 

:「雞窗」,代指書房。出自南北朝、南朝劉義慶《幽明錄》.卷四.宋處宗

晉兗州刺史沛國宋處宗,嘗買一長鳴雞,愛養甚至,恒籠著窗間。雞遂作人語,與處宗談論,極有言致,終日不輟。處宗因此言功大進。

 

:「折桂」:古時候的科舉考試大多在秋季(也有破例開放的春季大考),恰逢桂花開的時候,故以攀折桂枝比喻高中狀元。

 

:「挾瑟改弦,定彈黃鵠」:按字面解釋為:將彈奏中的瑟強行更換演奏其他的曲調,那麼演奏者一定會改彈奏《黃鵠》之曲。而「黃鵠」典故出自於漢朝的五言古詩《步出城東門》:

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路。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無樑。願爲雙黃鵠,高飛還故鄉。

 

:「雙魚」,即指書信。古時候在紙張尚未發明前,古人以白色絲絹為信,為了不在傳遞過程中遭到毀損,便將兩片竹片或木簡刻成魚型,再將該信夾藏於兩片竹片或木簡當中,故稱之為「雙魚」。

又,漢朝、樂府古詩《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則描述了婦人自遠方來客處收到了丈夫來信,並以「殺魚烹煮」來形容拆開裝著信的魚形木盒的樣子。

 

:「泥中人」,即泥人,用泥土捏塑的人像,多用於求雨、祈禱。此處則可指代為送信傳話的婢女娟奴

 

----- 待續 -----

 

改編自 《夜雨秋燈錄》

 

原文:

 

《夜雨秋燈錄》.卷一.青天白日

 

浙人南宮認庵,以字行,幼隨父琥宦於粵,清廉,窮其橐。母先逝,父繼卒。虧庫款,將繫獄。素審叔璧幕於蘇,欲往依之。潛焚兩親骸,以竹籠負之,徒步逸。餐風咽露,跋涉奔波,一載始抵。尋叔無耗。時蘇正歲歉,益困急。傾守囊錢,購半畝地,瘞之,志以碑,結茅若團瓢,守其側。蓬頭垢面,淪入乞兒,剩飯殘羹,尚知薦祭。時年僅三五,性孝且慧,貌臞不枯。聞吳兒山歌,學之,即當伍氏簫,始免餒。

朝村暮郭,倏忽三年。偶倚古寺門,向陽捫蝨。面即貴家園,時見美人樓上眺。頃一小環,豔年二八,出而反掩其門,行向西;忽伏草際,少時,整衣去。知為小遺。甫數步,即若有物墜地,軟無聲;呼告之,婢不覺。遂掩襟往觀,錦袱也。中裹金玉釵釧,珠寶零星,媵以魚函,折作方勝。書云:

「十郎哥哥足下:妹謬以陋質,獲配清芬;親上做親,幸中之幸。牽牛西北,一水盈盈;孔雀東南,雙聲隱隱。盟深金石,妹喜嫁得梁鴻;劫轉滄桑,郎忽貧如司馬。然而鮑宣對挽鹿車,阮氏何嫌犢鼻。幸雞窗攻苦,卜鴻路飛騰。敢怨標梅,撫青春而未艾;唯祈折桂,脫白袷以來迎。逆知青眼頻更,紅絲欲斷。每聽狐語,似怨前度之冰;欲倩蜂媒,再接他家之酒。心石堅而不轉,辭簧鼓而須防。若真挾瑟改弦,定彈黃鵠;時擬傳箋布意,恨少青鸞。小婢娟奴,雖曰主僕,實同腹心。事已迫於燃眉,情實殷於刺目。遣尋一鶚,面展雙魚。奉上緘淚之句,斷腸之辭,婉轉十三行,預仿蘇娘織錦;附以纏臂之金,搔頭之玉,珍珠一百顆,聊為匡壁添光。不盡纏綿,泥中人再為嘵舌;未敢隕謝,爨下材急不擇音。敢布愚忱,伏惟憐鑒。某年月日。秦氏小妹貞璞。襝衽手肅。」

南驚讀一過,詫曰:

「險哉!東牀落魄,富兒賴婚,鍾情者越禮冒嫌,進療貧方。若為他人撿得,則婢固命盡,即迢迢牛女,亦復睽違,鵲橋無日矣!曷坐以覘之。」

……

 

《孔雀東南飛》,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沒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疋,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髮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之慎莫留。

府吏長跪答,伏惟啟阿母: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阿母得聞之,捶牀便大怒:

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紜: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後人,留待作遣施,於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裌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瑇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纎纎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母聽去不止。

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媿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裏。

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

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牀,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出門登車去,涕落百餘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鄉,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

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盤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盤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

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

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無罪過,不迎而自歸?

蘭芝慙阿母,兒實無罪過!

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

雲(云)有第(弟)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謂阿女:

汝可去應之。

阿女含淚答:

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甯,結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

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雲(云)有第(弟)五郎, 嬌逸未成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

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為阿妹:

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得後嫁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住欲何雲(云)?

蘭芝仰頭答:

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牀去,諾諾復爾爾。還部白府君:

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

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視歷(曆)復開書,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語速裝束,駱驛如浮雲,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齎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綵三百疋,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鬱鬱登郡門。

阿母謂阿女:

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阿女默無聲。

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移我琉璃榻,出置歬窻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綾羅,朝成繡裌裙,晚成單羅衫。晻晻日欲瞑,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歎使心傷。

自君別我後,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願,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

賀卿得高遷。盤石方可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

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執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

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後單,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

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豔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歎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裏,漸見愁煎迫。

其日馬牛嘶,新婦入青廬。菴菴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屍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栢,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dhorse&aid=129925006

 回應文章

高手過招 - 英語電影劇本大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0/10 17:42

文武可可格主,您是自謙了,您這開頭第一篇的文字聲勢和篇幅,原本就格外的壯大!

我在谷歌搜尋清朝火葬資料,做得簡陋至極,您有意為「青天白日」本篇加以補註,實是您的鐵粉們(我們大家)之幸!
文武兩邊站, 可可疊羅漢(redhorse) 於 2019-10-11 10:04 回覆:

俺大致查看了一些網路相關資料,滿人雖有火葬習俗,但入關主政後受族影響,除了一些王公貴冑等還遵循著族訓傳統實施火葬,對一般百性似乎沒有那麼嚴格規定。

南宮認庵悄悄的火葬了父母遺體這個行為,比較有可能是真的為了方便攜帶遺骨移靈回鄉,而非遵循著滿清政府的規定。至於是他自己動手還是委託專業人員代勞,俺想既然是悄悄的,那麼也有可能是他自個兒動的手,畢竟面臨危機時是會被逼著發揮出潛能的。

俺再多想想怎麼掰註解再加進去,希望能在這篇故事全部掰完前完工.......

 Fox恭喜恭喜 

 


高手過招 - 英語電影劇本大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0/09 23:09

宣瘦梅的文字,果然委婉有緻得多了!我想,此類筆記小說的寫作,較忌簡略,總以鋪陳為上,細細道來,不覺嘮叨,但感有情,餘韻悠揚。

本段所敘,我對其中一句,稍有疑惑:「潛焚兩親骸」,意思就是說,他偷偷把父母親的遺體給火化了。這還是頭一遭在書中提及『火化』親人的事,以前讀到的都是自己用棺木收斂,然後挖土埋葬的,但實在不敢想像自己親手『焚燒』雙親遺體的情況。所以上網查了一下,想知道清朝時,一般火葬的情形是怎樣的。

原來滿族的傳統本來就是火葬的,康熙時便開始禁止火葬,乾隆時更頒佈了禁令。所以才想到了「潛焚兩親骸」的正確解讀,應該是他「沒有張揚」,便找了專為民眾從事「火葬」的行家火化了雙親的遺體,應該不是說他親自點火焚化的。

這樣的描述,使我想起『儒林外史』中的一段,提到高要縣(廣東)一名縣令為貫徹『不准屠宰耕牛』的禁令,將一名送了五十斤牛肉來賄絡的回教阿訇,判了站枷,並把五十斤牛肉,堆在枷上,結果弄出了人命。回民不吃豬肉,吃牛肉,若斷了牛肉,回民怕沒東西可吃了。可以想見,當時一般的屠牛業,大概都是回民在從事的。
文武兩邊站, 可可疊羅漢(redhorse) 於 2019-10-10 06:53 回覆:

可以將您考察到關於滿清火葬規定的這一段再加到註解中去,讓俺狐假虎威的壯壯文字聲勢~~~

 Fox想 

俺記得老蓋仙夏元瑜先生在怹的大作中有關於回民販賣牛羊肉類的描述,還有祭拜五路財神時怹老人家說不要用豬肉,因為其中一位財神是金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