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話的力量
2020/03/04 16:12:16瀏覽942|回應0|推薦9

我們築牆牆外與牆內,壁壘分明。夫妻因觀念對立、親子因行為對立、朋友因想法對立。從此,一住長江頭、一住長江尾,共飲長江水,日日思君不見君。這座被我們築的牆,裝著”灌輸、命令、指責、解釋、說教、迂迴等的磚塊所砌成教養不是策略而是互動;教養不是對立,而是對話;教養應是交流,匯流在彼此的心河,古今多少事,都應付笑談中。

 

感恩在自己快要按下「全面啟動」按鈕時,這本書讓自己免於暴走。那天,朋友造訪,談笑間,朋友抖出自己少一根筋的習氣,笑問孩子是否同感。自己信心滿滿,與孩子20幾年相處,本著「天下無不是父母」,應會勇悍相挺,孩子不假思索回答:媽媽更常反應慢半拍,不知已踩到別人地雷。雖然當下沒有吹鬍瞪眼、青筋暴起,當晚就和良人討論如何整肅此「對父母大逆不道」的態度,怎可不念父母恩,盡吹毛求疵批判父母? 況且在別人面前?太不給父母面子了!甚且要良人改進講話慣性,多多讚美別人,讓孩子學習更正向講話技巧。

 

原本要對孩子開戰,書讓我回到最平靜的原點,選擇不情緒對話,反而為孩子奉

上溫暖的晚餐。沉澱中,看見孩子,勇於表達對父母的真誠建議;看見自己,我

慢面相。懺悔無形中造的口業,感恩孩子為我懸崖勒馬。李歐納.柯恩:「生命都有

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契機。」接納彼此的殘缺,讓愛流入。陪伴彼此成為更好的

自己,而不是羈絆彼此成長。我們相遇在平凡,在交流中,我們因而壯闊。

 

「一個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到星空?」家是「愛的力量」養成基地,「親密關係」的練習從家開始,練習曲不在指責對、錯,更多的是停車借問,讓內心無臉男,從被忽略的情緒中現原形,溫柔解開內心密碼,當我們充分學會愛與愛人,才能福杯滿溢,幫助更多人,甚而利益眾生,愛的星空終將璀璨放光。

 

賀德芬曾說「當妳說話時要讓妳的話語發自於愛當你沉默時要讓妳的沉默出自於愛;當妳罵人時,要讓妳的責罵出自於愛;當你與伴侶相互保護時,你們彼此的保護也應該出自於愛;讓愛自妳生命裡生根,美好的事就會發生。」 麥田捕手讓我們站在危險的崖邊,抓住每一個跑向懸崖的孩子。這本書讓我看到墮入萬惡淵藪的自己,綑綁著過去包袱,孩子的純淨、澄澈,拉我們回到天堂。好整以暇,與孩子來場有力量的對話。然後,我們會大聲說:我們走在發生美好的路上。

 

李崇建,甘耀明(著)©2017寶瓶文化出版

夫妻間爭執一個觀念
親子間爭執一個行為
朋友間爭執一個想法
如果對話聚焦在問題或事件
人就容易被問題化(事件化)
也會忽略人的感受
不當的姿態與語態
帶著主見與價值判斷的說教
意圖讓對方符合自己的期待
也會變成單向的溝通
容易引起情緒的對抗
對話需要練習
是一個理解的練習

 

對話,幫助一個人看見自己的價值。與孩子對話,其實是和自己的情緒對話。
真正的對話,從傾聽開始,是對人的好奇,是接受彼此,進而激發一個人主動探索自己生命的價值。
怎樣才不會話不投機?怎樣才能愈聊愈開?愈說愈多?愈談愈深?甚至在言談之間就能推心置腹,引為知己。
人要改變對話的慣性姿態及語態,著實不容易!但有改變的開始,關係就隨之轉變。

【媽媽電子鐘】
通常指責、討好、說理與打岔,往往讓孩子創造新的情緒,情緒於內在翻滾,還要應付外在世界,哪裡有機會覺知,去看見自己的問題?
好奇引導孩子,讓他慢慢看見,他如何面對問題?面對困難的情境?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意識到自己所選擇的方式,是不是他真正想要的?這就是一種覺知的對話。

【對話的精神】
不帶著主見,只是好奇與觀察對方,有助於了解他人,也有助於他人了解自我。
一般人的對話,常常卡在情緒裡,雙方以情緒對抗,談不上彼此了解。
忽略了對話的精神,未覺察要先妥善自己的情緒,而且以單向的灌輸、命令、指責、解釋、說教、迂迴,甚至運用策略說服,這都不是對話。
只有單向的說話,充滿焦慮,語氣令人不耐,變成了指責與說教者。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他的命運。
專注和諧與孩子對話,孩子通常顯得寧靜專注。
對話的目的,並非滿足父母或師長的期待,那只是換個方式,令孩子聽話而已。
教養不是策略,而是真誠的互動。
對話不是命令、說服、或者說理,不是一味執著意圖,不是如何讓對方滿足自己的期待,這樣的對話會充滿情緒。
對話的目的,在於坦誠的認識自我,也能夠了解對方,讓雙方的內在更加連結了。
孩子若沉迷於網路,顯示的就是:家庭中幾乎甚少對話。
說道理也不是對話,說道理也是讓孩子聽話,聽從大人認定的道理。
建立健康對話的基礎,要先拋開成績議題,也要先拋開沉迷網路議題,從分享與互動開始。
當我們頭腦植入多元的概念,內在根深柢固的仍是舊慣性,就會產生困惑與衝突。
不同觀點的人,不同價值的人,如何表達自己?不同觀點的人,如何傾聽仔人?又如何共同談一件事?或者決定一件事呢?
對話的姿態、語態與停頓:肢體和諧、語態平穩寧靜、對話懂得停頓。
當我們願意用豐富的眼光,和諧應對,去探索孩子內在的資源,便能開發更多珍貴的寶藏。
過去年代的孩子,被強制要聽話而不是對話,欠缺表達的練習,也欠缺溝通的技巧。

【我撿到一顆石頭了――對話是最好的教養】
對話中不要期待、命令與說理。
教育不是輸入,不是把知識交給受教者而已,是幫助對方打開覺知的門,開啟通往愛的核心。
在對話中真心探索,理解對方,就是充滿覺知與愛的過程。
大人在回饋時,內容要溫暖,訊息要明確,聲調需和諧,可使他們的情緒較容易穩定。
成人的回饋要溫暖,不是單方面的命令,而是雙向互動對話。
孩子從對話中被理解,從對話中學習應對的態度,從對話中學習聆聽與表達,從對話中感到被重視,從對話中發現自我與世界。
當一家人和諧專注的對話,對孩子而言就是最好的教養。
家長可以有意識的與孩子對話,每天花費五分鐘的時間,在姿態、語態上都和諧專注,內容試著不說教、不命令。
愛的開始,覺知的互動,從對話中開啟。

【傾聽的藝術】
以前的我不善傾聽,只求他人傾聽,因此與人對話時,常陷入失焦,不知所云,或者陷溺爭辯的局面。
我發現人們談話,耳朵常常關起來了,使得對話不容易進行。耳朵關起來的動機,可能趁機思索對方的話語破綻、自我執念強大、或敷衍式聆聽。
人們沒聽見彼此,沒聽見對方的困難,也未聽見對方的需求,往往只想表達自己,或者只聽自己想聽的。
當自己有所期待,而期待未被滿足,對話常常就卡住了。當期待失落,也就無法傾聽了,又如何進行對話呢?
期待未被滿足,情緒加大,要懂得聆聽或對話,恐怕不簡單。這時要是一有一方懂得聆聽、懂得回應,結果就有所不同。
不只是期待未被滿足,彼此的傾聽會被封阻,要是彼此觀點不同,人們的耳朵也經常關閉,不懂傾聽,只想說服對方而已。
人們腦袋裡裝滿定見,騰不出空間裝下別人的想法,也就無法傾聽彼此。
如何才能傾聽彼此呢?當人們意見相左,還能傾聽彼此嗎?意見雖然相佐,仍舊能夠傾聽。
若是人們將行為、觀點等同於這個人,就會出現對立,無法彼此傾聽,當然也無法對話了。
人們若能關心,而非關注在人的行為結果,那麼傾聽就啟動了。
 “
關心人,而非關心行為:不是去看問題,而是看人的困難,若只是看問題,會將人問題化。若是看見人的困難,就會看到人的資源,看到人的力量,行為不是一個人的全部,轉化與溝通就有了可能。
 “
聰明的人,藉助經驗說話;最有智慧的人,根據經驗不說話。(希臘諺語)
 “
智者根據經驗不說話並非不說話,而是不急於說話,以好奇、聆聽、觀察的方式,與人對話。
對話的時候,沒有耐性就是攻擊性。不斷的攻擊和替自己辯護,無法安靜的看、聽和深入的感受。
對話的重要精神是傾聽,然而遇到對方不斷訴說,該如何是好呢?人們深恐他人不理解自我,便急於表達自己,讓他人知道自己。
停頓的基礎,在於先傾聽他人;並在回應時,佐以停頓,幫助他人也傾聽內在,也聆聽到你的回應。
 “
我們因相似而有所連結,我們因相異而有所成長。
只有懂得傾聽了,才有全然的好奇,才能在談話的節奏,發現從未發現的問題,看見從未看見的視野。

【對話的練習】
好奇人的選擇,不去批評與質疑,而是純然的好奇,就能發現人的豐富,為當事者帶來覺知,為生命帶來發現。
雙親上了年紀,一旦開啟某些話題,會習慣重複某一片段,夾雜著懊惱、抱怨、悔疚或自豪。
愈是著重聽話系統的教養系統,所生養出來的孩子,學不會對話與討論,喜歡不語、服從與爭辯。
從聽話系統長大的人,只要跟孩子對話,並依循過往的受教經驗,一出口就想要命令、說教、抱怨、指責,或者開玩笑……目的是要孩子聽話,彼此較少雙向交流。
利用短短的五分鐘,練習理解他人,學習傾聽、好奇與探索,這會使你漸漸改變以往的對話習慣,也會體悟對話的快樂。
在傾聽對方說話時,只要專注投入,會產生好奇,對觀察的對象充滿熱情。
有些人的對話出於好奇,卻令人不舒服,這是除了語態未注意,還有探察人隱私,或者質疑的刺探,指向的並非對人的尊敬。
對人的好奇,應該指向尊重,對生命的敬意。
有了好奇而不批判,懂得好奇而不說教。
對話時有意識的覺知自己,甚至有意識的停頓,都是必要的方式。
對話時聆聽,並且複述對方語言,是打破舊慣性,也是一種好奇的方式,更是積極聆聽與核對。
言談間充斥道理,彷彿對人灌輸觀念,少有人能聽得下去吧!
避開反射性的慣性語言,創造新的對話模式與氣氛。
複述語句使用得自然,就像照鏡子,能讓對方重新接受到自己講出來的訊息,進而確認、或減少誤會。
 “
為什麼你……你總是……你應該……誰叫你……我一再的強調……每次你都是……我早就告訴你了……我說過多少次了……我已經跟你說過了……你+否定(不要、不行、不懂、不可以)……跟你說幾次才會懂?……你知道你這樣很差勁嗎?……你這樣非搞壞自己不可……”
上述句子隱藏了期望別人聽話的語氣,或者有抱怨、指責意涵,而不是雙向交流。
在對話體系,使用。為什麼常讓人有質疑、不被信任等感覺。
 “
怎麼呢?” “還好嗎?” “發生什麼事了?” “我很好奇……” “怎麼辦?這幾個辭彙,帶有好奇與關心,卻也避開了質疑與不信任等感受,容易引導對方敘述事情的緣由,緩緩展開對話。
初次練習對話,宜落實在日常的點滴,比如練習分享生活,練習如何傾聽與好奇。
父母面對問題時,應該掌握關心人而非關心事件。以此來好奇孩子發生的事件,好奇孩子的選擇,好奇孩子如何面對這件事。好奇本身只是好奇,而不是為了解決問題。
先將對話成為一種言語的習慣,再練習如何和孩子討論問題
使用怎麼辦?,導向孩子思索如何為自己負責,尤其在具體傾聽、重複事件情況之後,問孩子怎麼辦?能引導孩子有所覺知。
切記不要說服孩子,那會形成在期待、觀點上拉扯,無助於解決問題。
 “
怎麼辦?會讓孩子想想自己的處境,以及如何面對困境。大人使用怎麼辦?句子,不與孩子對立了,也願意幫助孩子了。

【從感受中探索與安頓】
與人對話,卻自己卡住了,雖然對話仍在進行,卻暗示探索減弱了,也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安頓對方。
對話的目的是幫助對方覺察,自己先卡住,折騰反覆,想必對話的品質無法提升。
進入對方的感受,運用自我探索,幫助他人覺察,以及安頓他人情緒。
從聽話系統成長的孩子,多半發展出階級模式的世界觀,人為了要存活下去,會激發出求生存的能量,這種求生姿態:指責、討好、超理智與打岔。
傳統的主流社會中,父母總是教導我們以匱乏感作為動力,希望子女更上進。
 “
我必須永遠感到匱乏這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輩子擺脫不掉的感覺。因為永遠感覺不夠,我才會努力往前,否則就會怠惰而一事無成,這是一種恐懼軀動。
我們要有怎樣的人生?要孩子有什麼樣的人生?選擇什麼樣的世界觀、運用什麼樣的能旺、什麼感受?作為上進努力的動力。
要如何覺察自己的情緒,進而承認與接納?
憤怒的情緒不被覺知,憤怒就在體內亂竄,若不給憤怒一個名字,憤怒沒有名份,就無法安置了,也無法解決憤怒。
情緒騙過頭腦的認知系統,負能量卻使終奔流,在體內持續運作,自己始終有個情緒作祟而不自知。
在感受層次失去同理孩子,安頓孩子的情緒,不是試圖擺平事件,或者解決問題,而是真正的與孩子同在。
自己的狀態很重要,要覺察自己的焦慮、生氣與無奈,否則可能帶著私心,心懷一種只是想撫平情緒的目的,帶著不恰當的施恩布惠的態度,反而讓孩子起了反感,或者讓孩子隔絕了自身的經驗。

【在情緒裡對話】
人若學不會失敗、不知如何面對失落與挫折,將一連串的失落累積在心,成了一輩子的陰影。
若是詢問他人有無生氣?而語態未帶著接納、寧靜與和諧,很容易挑起對方更生氣。
父母一再講道理,道理沒有被接受後,演變成責罵。其實道理說多了,孩子不會更懂事接納,他們需要的是情緒被關照。

【李儀婷的回應】
姿態,影響著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係。

【我是我自己的第一位朋友】
指責的語言就是期望孩子聽話,而不是和孩子對話。

【回答與提問】
對話的精神是彼此分享,彼此了解,彼此給予,彼此交流,彼此尊重,彼此接納……根基於彼此
對話的本質在於關懷、欣賞與好奇。
若對話未展開,關心的則是問題,在意的是對錯、好壞,美其名為關心人,其實作執著於解決問題。
 “
對事不對人難道是不恰當的嗎?
我們日常行為裡,常常以情緒應對事件的發生,也就是聚焦在問題,以生氣、沮喪或無奈應對。指責某人做錯事,容易將人問題化,而不是關心人的處境。因為關注在問題之中,對話通常是指責的。
若關心的是人,則回饋規則、回饋我的訊息,而且態度保持平穩,不是上對下的傳達,而是對等的彼此
好奇是接納的開始,也是美的存在。
提問是基於好奇,是一種徵詢,也可以是核對。但有人將提問,當成是考題,用以質疑,淪為較勁的工具,那就不是對人有好奇。
少用為什麼詢問孩子,因為為什麼易讓人有防衛反應,也讓人除了答案以外,不曉得如何回應。
餵食答案,答案餵不完,因為知識的背後仍有為什麼,並弱化孩子的好奇心;餵食答案也可能讓解答趨於封閉,無法開啟更大的視野。
傳統的聽話系統,給答案是最簡單、最安全的方法,也是理所當然的模式。
長者和孩子討論問題,需要有基礎能力,最基礎的能力是對話。
青少年時期,他們都有了解決知識的能力了,這階段要是他們再詢問為什麼?可能帶著個人生命中的困頓,他們需要陪伴、理解或同情,這一種情感訊號。
對話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個人的脈絡。
定見沒有錯誤,每個人都有一套呼應世界的生存方式。但是不樂見的是,不斷以定見引起了衝突,以情緒傷害對方,也折磨自己。
夫妻之間爭執一個觀念,親子之間爭執一個行為,朋友間爭執一個想法,人際間爭執一個期待,爭執之後若是開展新風景,何嘗不好?但是爭執的代價,往往是賭氣、負傷與自責,落入破敗的人生風景。
我們還會好奇他人嗎?不是以質疑提問,也不是帶著尖刺,或者充滿較勁意味,而是為著共同的目標,為著生命的大目標,在找出共同的價值之餘,仍舊能包容彼此差異的對話。
關於自己呢?我的這份執著怎麼來的?
執著的觀點、期待、不被意識的傷害,是過去的經驗嗎?
為何談論的雙方,會引發自己的情緒呢?
我對自己的情緒好奇嗎?
在人們的經驗裡,有多少是不合時宜?有多少是源自受傷經驗,因而創造出各種的執著呢?只有坦誠的探索自我、重新思維與好奇,才能夠覺知真相。
我的執著是怎麼來的?為何聽見某個關點、某個期待、某個行為,會那麼的受傷、生氣、無奈,甚至恐懼呢?

【讓孩子擁有生命力的對話】
和孩子的對話,在的基礎上對話,和諧而平等的對話,而不是陷入問題的對話。
唯有建立在人的基礎上對話,不會只看見結果,而會看見人的歷程,看見人在歷程中的力量。
我們成長於聽話系統,常會忘記看待人的歷程。
親子之間的對話,若能讓孩子感受到愛,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對話就有了豐沛的能量,孩子容易擁有豐富生命力。
接納是生命的基礎價值,若是人連自己都無法接納,生命的力量就會被卡住。
當一個人有了深刻力量,即使面對失落、挫折、失敗、困難等,還是會願意堅持、願意努力、願意吃苦,就是人生的重要價值。
一般人的對話會糾結在事件問題,當對話在問題打轉,孩子會倍覺壓力,甚至有被指責之感。
真正的對話是以為主,對人產生關懷,關心人如何應對問題?既然以為本,就能接觸人的生命力,接觸孩子內在。
 “
生命都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契機。
對話是光,再怎麼樣受傷的生命裂縫都能透進去,能照進教室裡失去生命力的孩子,使人成長。
回到生命的基礎價值,關心孩子,接納孩子,看重孩子,我們才能引導久子看重自己,接納自己。

【不吃藥的孩子,願意吃苦了】
對話的精神是雙方溝通,並不是說服彼此,對話的最終目的,亦非導向大人的期待,而是覺知彼此的意識。
對話的程序:普通對話、深刻對話、討論的對話、面對問題的對話、冰山的對話。
效率常為大家所看重,但不一定能真正解決問題,或者不能擁有最好的效能。
對話的目標,不是導向我的期待,而是貼近彼此心靈,陪伴孩子探索困難。

【練習說愛】
語言裡充滿道理、期待與指責,男孩很難和爸爸接近。
父親長年的姿態,多半是說教、講期待,從未分享正向的欣賞。
親密關係需要練習,但心中有愛,人生處處是捷徑。
愛的力量,是可以把炭石變成鑽石;愛也要時時勤拂拭;練習說愛與擁抱,關係才不會生鏽。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adingclub&aid=13192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