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哪吒三太子由來及民間傳說
2019/11/12 20:20:13瀏覽9226|回應0|推薦2

佛教故事中,哪吒是一名青少年天神(原型可能是古波斯的神靈),法力高強,擁護佛法,是毘沙門天王的後裔,也是釋迦佛的弟子,稱哪吒太子那拏天等。民間的傳奇中受佛教故事影響,哪吒懷胎三年才出生,生於九月初九,出生九日即飛升到西天朝拜如來佛祖,被佛祖收為弟子,傳授佛法,後由於戲水時誤殺了龍王三太子,連累一家遭龍王圍困,憤而自盡,「削骨還父、割肉還母」,避免株連親人,佛祖同情哪吒的遭遇,六月初六以蓮花化身,將哪吒復活,終於修成正果。

道教中,哪吒姓李,父親是托塔李天王,上有二兄金吒木吒,排行第三。也是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之一,統帥五營神兵道教頭銜太子元帥中壇元帥火輪天王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3]等,民間一般尊稱太子爺三太子,哪吒是華人崇敬的神靈,於很多民間故事中出現,也出現在明代的神魔小說《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多部文學作品中,但《封神演義》將其改為太乙真人弟子。

哪吒的記載最早起源於中亞佛教,可能是來自於波斯一帶的神話。學者推測可能和《列王紀》傳說中的帕西地安王朝第七任國王的兒子努扎爾(Nowzar)有關。

佛教中有稱為那羅鳩婆梵語नालकुबेर,轉寫:Nalakuvara)的神明,為毘沙門天之子,在其他經典又譯為「那吒矩缽羅」、「那吒俱伐羅」等,隨後被簡化為「那吒」。「那吒」是毘沙門天王的第三子,常隨毘沙門天身邊,為護法軍神,也有經典載他是毘沙門天之孫。毘沙門天源自印度俱毗羅神,為梵天之孫,夜叉之王。

宋代太平廣記》中記載「那吒」護衛僧人與獻佛牙的故事,日本法師圓仁也記載了此事。禪宗也有「那吒」將骨肉還與父母,以蓮花化身的傳說,這時那吒故事已在中國民間流傳。

在宋朝時,「那吒」也成為道教護法神之一,《夷堅志》記載茅山道士以「那吒火球咒」來擊退石精的故事。

元代大都築城時,按《周禮》四面應各有三道門,但大都北面獨有二門,主要是採用哪吒三頭六臂兩足的造型,這個造型可能來自印度神話5頭3眼4手的大神濕婆

至明代,道教《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稱哪吒為道教神明。小說《封神演義》與《西遊記》基本上以《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故事為主,又加以發揮,之後哪吒廣泛受到中國民間信仰的尊崇。

 

《封神演義》中的哪吒,殷商末年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個兒子,金吒、木吒的弟弟,是靈珠子投胎。商朝末期時生人。母親懷孕三年六個月,生下一個肉球。李靖以為是妖怪,就用劍劈開,裡面的嬰兒正是哪吒。後來仙人太乙真人收他為徒。一次哪吒三太子在東海玩水,和東海龍王的三子敖丙起衝突,不但將其打死,還抽他的龍筋做為腰帶要送給李靖。

龍王到陳塘關興師問罪,為了不連累父母,哪吒三太子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當場自戕。而後,哪吒三太子在被其父李靖阻撓,復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給哪吒造了一個新的肉體。

重生後的哪吒助姜子牙討伐紂王。憑著高強的武功和法寶 (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多次立下奇功。更因為其是蓮花的化身而對感染人類的病毒能夠免疫。

在很多故事中,李靖被稱為「托塔李天王」,哪吒則被稱為哪吒三太子,因為其法力高強,成為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

§  現今哪吒三太子在民間,扮演的角色是「囝仔神」-小孩子的守護神,能夠庇佑孩子平安長大。

§  其為靈珠子脫凡轉世,正所謂「先天神」,掌管天、地、人三界,同時為玉皇大帝駕前「大羅金仙」。

§  一般民間廟宇都必供奉「哪吒三太子爺」,原因為掌管東、南、西、北、中五營,稱為「元帥」一般人統稱他為中壇元帥鎮守寺廟,統管五方兵馬。

§  計程車司機也會來祈求,原因為哪吒三太子腳踩「風火輪」,能護佑他們行車平安。

中國神話故事中,最年輕的神,首推哪吒,也就是神童的代表,古今中外偉人,大都有一個不平凡的童年,但要像哪吒這樣,不平凡中最不平凡的,實在不多。道教封「中壇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簡稱「中壇元帥」,亦稱「太子元帥」,民間暱稱「太子爺」或「三太子」,祂即是踏風火輪的「哪吒太子」,在李靖的三個孩子中排行最幼,故又稱為「哪吒三太子」。祂的尊稱還有很多,因其裝備特殊,有輪有圈,所以又有大羅仙、羅車太子、李羅車、羅車公、金康元帥、金環元帥等稱呼。其祂還有中營神將、中營大將、玉皇太子爺、及李哪吒等稱謂。太子爺的傳說,一般民俗云:中壇元帥是玉皇上帝駕前的大羅仙轉世,為中營神將,統帥五方營(東、西、南、北、中)神兵神將,所以又稱「中營神將」或「中營大將軍」;玉帝因感人間妖魔聚集,傷害生靈,因此派遣大羅天仙,下凡收妖伏魔,鎮壓凡間之邪魅,而降凡為李靖之第三子,名哪吒。按又傳說謂:太乙真人奉師父玉虛宮原始天尊的命令,送靈珠子到李靖家太子爺的傳說,一般民俗云:中壇元帥是玉皇上帝駕前的大羅仙轉世,為中營神將,統帥五方營(東、西、南、北、中)神兵神將,所以又稱「中營神將」或「中營大將軍」;玉帝因感人間妖魔聚集,傷害生靈,因此派遣大羅天仙,下凡收妖伏魔,鎮壓凡間之邪魅,而降凡為李靖之第三子,名哪吒。按又傳說謂:太乙真人奉師父玉虛宮原始天尊的命令,送靈珠子到李靖家出世的。傳說:太子爺,生下來就身長六丈,頭戴金環,有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風火輪(一說磐石),身佩飛帶,手腕套著一個金鐲(乾坤圈),肚皮上圍著一塊紅色的肚兜(混天綾),神力非常宏大,既能騰雲駕霧,又能呼風喚雨。據說只要祂大叫一聲,就能使烏雲密佈、下起大雨。

玉皇大帝認為,世間很多魔神,因此就以李靖之子的名義,把祂派到下界。原來殷紂王時代,有個叫李靖的塘關鎮守,(按唐代也有叫李靖者)李靖是一位勇猛果敢的人。祂生有三個兒子,長子金吒,次子木吒,兩個兒子也都是優秀的武士,三子哪吒卻與眾不同。李靖之妻姚氏懷孕三年六個月,生產時,卻生下一塊大肉球,李靖用劍剖開一看,不料竟是一個眉清目秀的白胖男孩。三天以後,來了一個長老,(有傳為太乙真人)為嬰兒取名哪吒,傳為靈珠下世,即天倉山金光洞鎮洞寶物靈珠子的化身,降為李靖之子。哪吒天生理解語言,自幼勇武絕倫,牠拜在乾元山金光洞的「太乙真人」門下,學習武藝。七歲藝成返家,傳說七歲時就已有了風火輪,自己坐在車上作戰,速度有如疾風。祂經常以混天環和火尖槍為武器,把混天環插進海裡就可拉起海底,用火尖槍洗紅綾布就能搖盪海洋。由於秉性極佳,一身功夫,確十分了得。哪吒七歲時,(一說十幾歲時)仗藝,去東海龍王宮討伐衛兵,(一說因天氣炎熱,帶幾個部屬到河邊沐浴,因哪吒身帶寶物,忽現奇瑞,起海嘯,振動龍宮,龍王大怒,派遣太子三人查看,乃與哪吒大戰。另一說哪吒有天入河沐浴,因身附神力,河浪大作,海嘯震盪,連海龍宮也為之蝦蟹不寧,龍王以為有人鬧東海,頗為發怒,就派遣龍王太子三人,各持神器,凶悍趕來,與哪吒衝突引發一場大戰。)並與海龍王的三個太子戰鬥,把他們三個都打敗,並且殺死了其中一個,凱旋而歸,還抽了他的筋。(一說還用箭射殺了石磯娘娘的徒弟)東海龍王為此大為憤怒,聯合南海、西海、北海的各龍王,共同討伐李靖復仇,可是祂們由於恐懼哪吒的武功,而不敢接近。哪吒闖禍後就逃到祂師父太乙真人那裡請示說:「我殺死了東海龍王之子,請問師父,我要如何才好?」祂師父回答說:「犯了這種滔天大罪,只有自殺,別無他策。」

過年拜財神,一般會想到五路財神或是土地公,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也可以拜「三太子」李哪吒?因為李哪吒是觀世音菩薩的護法,佛教稱之為「善財童子」...

中國近世神話中最具有反叛精神的三個英雄人物(這個近世是相對於上古時代來說的,上古有刑天執干戚而舞,刑天可能是最能打的上古大神了)分別為:孫悟空、哪吒三太子、二郎神楊戩。今天我們來談談哪吒的真正來歷,哪吒神話是怎麼形成的?

哪吒在兩部神魔小說中出現的最為經典,一部是《西遊記》,一部是《封神演義》,在《封神演義》中他和楊戩是主角之一,周武王大軍中最得力的兩員戰將之一,另一位是楊戩。

《西遊記》中對哪吒是如此描述的。

托塔天王李靖生此子時,他左手掌上有個「哪」字,右手掌上有個「吒」字,故名哪吒,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還了父精母血,一點靈魂,逕到西方極樂世界告佛。佛正與眾菩薩講經,只聞得幢幡寶蓋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將碧藕為骨,荷葉為衣,念動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運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廣大,後來要殺天王,報那剔骨之仇。天王無奈,告求我佛如來。如來以和為尚,賜他一座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那塔上層層有佛,艷艷光明。喚哪吒以佛為父,解釋了冤讎。所以稱為托塔李天王者。

哪吒的武器是六般兵器:砍妖劍、斬妖刀、縛妖索、降魔杵、繡球、火輪兒。

《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又是這樣的:

陳塘關總兵李靖夫人懷胎三年零六個月,一個肉球,滴溜溜圓轉如輪。李靖大驚,望肉球上一劍砍去,劃然有聲。分開肉球,跳出一個小孩兒來,滿地紅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鐲,肚腹上圍著一塊紅綾,金光射目。——這位神聖下世,出在陳塘關,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金鐲是「乾坤圈」,紅綾名曰:「混天綾」。此物乃是乾元山鎮金光洞之寶。

在他割肉還母,剔骨還父之後,又被師傅太乙真人用蓮花做成真身。「對比一下兩本書中記載,區別很大!

1,出生的不同:《西遊記》中哪吒出生時候左手掌上有個「哪」字,右手掌上有個「吒」字,故名哪吒。《封神演義》出生時是個肉球,右手套一乾坤圈,肚腹上圍著一塊混天綾。

2,師傅的不同:

《西遊記》中哪吒師傅是如來佛祖,,哪吒以佛為父,如來收哪吒為義子。是如來佛祖將他做成蓮花化身。

《封神演義》中他成了闡教元始天尊弟子太乙真人的徒弟。

3,武器的不同:

《西遊記》中武器是:砍妖劍、斬妖刀、縛妖索、降魔杵、繡球、火輪兒六件武器。【西遊記中的哪吒沒有火尖槍、乾坤圈、混天綾】

《封神演義》中武器是:兩根火尖槍、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金磚、九龍神火罩、陰陽劍,共八件兵器(因為封神中哪吒是三頭八臂)。武器的數量很符合邏輯。

4,《西遊記》中哪吒是佛家弟子,《封神演義》中是道家弟子。因為封神時代佛家還沒有出現,可能作者許仲琳就把哪吒改變成道家門人了吧。

5,《西遊記》中哪吒是三頭六臂,《封神演義》中他成了三頭八臂。【水滸傳中有一條好漢叫八臂哪吒項充,八臂哪吒的說法也是比較廣泛的】

《西遊記》成書在前,《封神演義》在後,都是明代寫成。《封神演義》對《西遊記》中哪吒形象的改變擴充了不少。

再往前推,明代早期有一本《三教搜神大全》收有的「哪吒太子」條文,記載了一個完整的哪吒神話:

「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駕下大羅仙,身長六尺,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因世間多魔鬼,玉帝命下凡,以故托胎於拖塔天王李靖,生五日,化身浴於東海,與龍王戰,殺九龍。手搭軒轅箭,射死石姬娘娘之子。父怒,哪吒遂割肉刻骨還父,而到真靈求全於世尊之側,世尊(如來)遂折荷菱為骨絲為脛,葉為衣而生之。故諸魔若牛魔王獅子魔王、大象魔王、馬頭魔王、吞世界魔王、鬼子母魔王九頭魔王、多利魔王、番天魔王、五百夜叉、七十二火鴉,盡為所降,以至於擊赤猴(花果山的孫大聖)、降孽龍。蓋魔有盡而帥之靈通廣大、變化無窮。後降魔有功,玉皇大帝封之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哪吒曾經降服九十六洞妖魔,其中就出現了《西遊記》中妖魔的不少原型——牛魔王、鐵扇公主(鬼子母)獅駝國青獅、白象、九頭蟲、孫悟空等。

所以,《西遊記》中最後降服牛魔王的是哪吒,這是有來源依據的。

\明代哪吒傳說已經基本形成了,已經出現在小說中了。那麼,哪吒神話可想而知,再可以往前推。一個神話人物的形成基本得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才能廣為流傳。

哪吒這個名字,不像中國傳統神話人物的名字。他是被如來佛化為蓮花化身的,實際最早來源於佛教傳說。

佛教中有一本典籍《毗沙門天王儀軌》記載「天王第三子哪吒太子,捧塔常隨天王。

這才是哪吒真正的來源!他本來是佛教神話中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個兒子,所以被稱為三太子。因為他爹真的是天王。

哪吒神形象的第一次巨大演化,當在南宋時期。作為毗沙門天王太子的哪吒 , 其演化是隨李靖演化為毗沙門天王而演化的。李靖演化為毗沙門天王 , 哪吒自然也就成了李靖之子。哪吒也由印度血統演化為中國血統 , 實現中國化。中國造神的一大特點 , 是將歷史人物神化 。

李靖是隋唐之際的風雲人物,著名的軍事家。在很多大戰中,屢建奇功。他東滅吐谷渾,北平東突厥、南攻蕭銑。功業蓋世,唐朝封他為衛國公。中國古代一直有將歷史人物演化為神仙的習慣,姜子牙、老子、關公等等,都後來成聖成賢。李靖在唐代就已經被神化了。到了宋代民眾對其立廟祭祀。佛教為了擴大自己影響力,就將李靖演化為毗沙門天王,自然而然的,哪吒本來毗沙門天王的兒子,也就成了李靖的兒子了。這就是為什麼哪吒會被稱為三太子。可知,他頭上可是有個玉帝呢,他不是玉帝的兒子,稱太子總有些違和的感覺。實際上,他本來就是佛教中天王的兒子,是當之無愧的太子。這三太子的稱呼正是為哪吒從佛教神仙演化為中國本土神仙留下了痕跡。

哪吒神形象的第二次巨大演化是在神魔小說《西遊記》中, 哪吒演化為孩童天神, 他是道教玉皇大帝的天兵統帥托塔李天王的太子和主要戰神,神通廣大,外道內佛。《西遊記》如此描述哪吒形象

玉面嬌容如滿月,朱唇方口露銀牙。

眼光掣電睛珠暴,額闊凝霞髮髻髽。

繡帶舞風飛彩焰,錦袍映日放金花。

環絛灼灼攀心鏡,寶甲輝輝襯戰靴。

身小聲洪多壯麗,三天護教惡哪吒。

描繪的完全是一位小孩神仙。《西遊記》 哪吒神演化是巨大的。他由佛教的護法神演化為道教的英雄神。他的最大特點是外道內佛,體現道佛融合的精神。他的法身是清奇神秀而法力廣大的孩童的神仙,內在是三頭六臂蓮花化身的佛教夜叉神本相。他已成為中國神話序列中非常著名的天神,呈現出一個很可愛的萌萌的倔強的小戰神形象。

相關資料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3%AA%E5%90%92

2.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6%A1%83%E5%9C%92%E8%AD%B7%E5%9C%8B%E5%AE%AE%E5%A4%AA%E5%AD%90%E5%BB%9F/%E5%93%AA%E5%90%92%E4%B8%89%E5%A4%AA%E5%AD%90%E7%94%B1%E4%BE%86%E5%8F%8A%E6%B0%91%E9%96%93%E5%82%B3%E8%AA%AA/202270339931830/

3.     https://www.sunfong.org.tw/?act=menuinfo&ml_id=20181109002

                   4.https://kknews.cc/culture/x53mbn9.html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adingclub&aid=130795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