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魔笛》,莫札特的共濟會歌劇(The Magic Flute, Masonic Opera)
2019/07/19 19:51:51瀏覽16213|回應12|推薦121

前幾天看了「魔笛,共濟會的歌劇」(The Magic Flute, Masonic Opera) 這本書,作者是Jacques Chailley,覺得很有意思,特別整理一些書中的觀點。先看看魔笛的劇情,以下摘自論文:《初探莫札特歌劇——魔笛》

第一幕: 故事背景設定在古老時代的埃及。塔米諾王子誤入夜后的領域, 被大蟒蛇所困而暈了過去,三位夜后的侍女及時趕來搭救;王子醒來時恰巧看到 捕鳥人帕帕基諾,以為是捕鳥人救了他,三位夜后的侍女立即出現告訴王子實情,並且告訴王子夜后的女兒帕米娜,遭大祭司薩拉斯托綁架,同時拿出帕米娜公主的畫像給王子看,如果王子願意前往解救帕米娜公主,夜后便會把帕米娜公主許配給他。王子一看到畫像中美麗的帕米娜公主便一口答應,因而三位侍女把「銀鈴」和「魔笛」分別交給帕帕基諾和塔米諾,告訴他們危急時這兩樣寶物可以保護他們。帕帕基諾和塔米諾分別展開行動搭救帕米娜公主。

帕帕基諾發現帕米娜公主,此時公主正受到一名摩爾人──摩諾史塔托斯騷擾。帕帕基諾嚇走摩爾人,並告訴帕米娜,他是來救她出去的, 且有一位王子己深深地愛上她。帕米娜和帕帕基諾都深信愛情是生命中的重要之物,男女雙方一起為神聖的愛而奮鬥是世上最高尚的事情。

在帕帕基諾遇到公主的同時,塔米諾遇見三名童子,引他至一樹叢中,前方有三座廟,分別為「智慧」、 「理性」與「自然」。一位上了年紀的僧侶請塔米諾相信薩拉斯托為好人,夜后才是壞人。廟中也傳來「帕米娜仍活著」的聲音。塔米諾興奮地拿出魔笛吹奏, 許許多多的動物聞樂而來,但獨不見帕米娜。

塔米諾雖然偶爾聽見帕帕基諾的笛聲,但也找不著他。帕帕基諾此時企圖帶帕米娜逃離,但遇到摩諾史塔托斯半途攔截;帕帕基諾想起他有銀鈴,樂聲迷亂了摩諾史塔米托斯和他的同伴,每個都跳起舞來並遠離了此地。但是薩拉斯托在此時出現,帕米娜向他表白她要離去,然而薩拉斯托原諒了她卻不放她走。此時摩諾史塔托斯抓到塔米諾,將他帶進來,塔米諾和帕米娜一見鐘情,薩拉斯托將他們分開,告訴塔米諾他和帕帕基諾必須接受一連串的磨煉試驗,才能帶走帕米娜。

第二幕: 塔米諾王子決定接受他的試煉以救回帕米娜,帕帕基諾原本並不打算答應這項考驗,但大祭司薩拉斯托告訴帕帕基諾,在完成考驗之後,他也會擁有一位嬌妻──帕帕基娜(Papagena),這時帕帕基諾才點頭答應。

首先,進行「沈默」 的磨煉。三位侍女勸兩人放棄,但王子意志堅定。這時,摩諾史塔托斯一直糾纏著公主帕米娜,趁她熟睡時意圖非禮,後來夜后出現阻止了他,並交給女兒一把短刀,要女兒殺死薩拉斯托,如果帕米娜不答應,夜后就不認她這個女兒。帕米娜心裡非常地煎熬與矛盾,夜后離開後,摩諾史塔托斯又出現,並且搶走了帕米娜的短刀,薩拉斯托及時出現阻止了他,並且知道了這一切,向帕米娜說明了和平和愛的神聖意義。帕帕基諾此時看到他生命中的女子,但一開始女子以老女人的姿態出現,然而帕帕基諾並不知道這就是對他的考驗。

帕米娜遇到塔米諾,但塔米諾仍在試驗當中──他不能說話,也無法表達愛意。薩拉斯托這時使他們兩個暫時分開。由於塔米諾的離去,帕米娜非常沮喪,三名童子前來安慰她,並帶她找到塔米諾。帕帕基諾滿心期待著他生命中的女子,但他一直不知道這名女子到底在哪,帕帕基諾於是有了輕生的念頭,三位童子及時出現告訴他,可以搖他的銀鈴,樂聲會為他帶來心愛的妻子。另外一方,塔米諾、帕米娜兩人再度聚首,同時接受「火」與「水」的考驗,魔笛保護他們通過考驗。於是故事有了快樂圓滿的結局。

引自:《初探莫札特歌劇——《魔笛》-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蔡毓純,議藝份子第十一期》

這個劇情歷來就被認為有很明顯的前後不一致,第一幕夜之后是好人,薩拉斯托是壞人,第二幕卻完全相反,所以很多人以為是拼湊而成的,常聽到「魔笛音樂雖優美生動,但劇本卻拙劣幼稚」這樣的說法。但作者Chailley並不認同,他憑著許多的資料及推斷,認為這其實是為了表現共濟會的精神,至於共濟會,這是一個相當大的跨國組織,到現在仍很活躍,許多各行業的菁英加入,也常聽到有人指證歷歷,說現代世界背後是由共濟會控制的,甚至林肯與甘迺迪都是被他們幹掉的...相信者不計其數。

魔笛的背景是在古埃及,劇情常有古埃及的儀式要素,常頌讚埃及冥王&重生之神歐西里斯與其妻子伊西斯,而描述古埃及的小說「賽多斯」,也是共濟會的重要讀物,魔笛的劇本受其很大影響,例如三個侍女這樣的角色。在此前其實埃及文化就在歐洲復甦,拉摩也寫了一齣芭蕾歌劇「歐西里斯的誕生」(1751)。

書中的扉頁,賽托斯的試煉碑文:「又再次看見了光,他做好了心理的準備,接受伊西斯的神祕儀式的啟示」


對於魔笛的創作起源,作者是這樣說的:

一般認為,歌劇魔笛的計畫是從1791年3月7日開始,但可追溯到1790年的9月5日,莫札特當時給劇本作者席卡內達的一封信。在這封信裡,已有暗示魔笛的創作,故事取材自維蘭德所編的小說集「金尼斯坦」中的故事「路路,或是魔笛」。兩人都是天才,又是共濟會員,一拍即合,1791年2月底已完成劇本,莫札特大約也是從此時開始作曲的。在這期間他還為了席卡內達劇場所屬的歌手寫了一些作品,包括為了即將在魔笛上演時演唱薩拉斯妥的歌手寫了K612(Per questa bella mano),也為未來將演唱塔米諾的歌手,以他的音樂劇角色為主題,寫了「為鋼琴的變奏曲」(K613),這變奏曲很有趣的,有帕帕基諾式的音樂風格。

至於傳聞所說,魔笛的劇情矛盾,是因為6月間席卡內德的競爭對手也上演了取材自「路路」的歌劇「吹低音號的卡斯巴爾,或魔法的豎琴」。席卡內德不願與他人重複,為此才把劇本改掉。作者認為這純屬子虛烏有,因為無論莫札特或席卡內達,對此事都不會很關心,莫札特甚至在給妻子的信中說,「這齣歌劇內容空洞。」何況如果真有此事,那已寫了超過一半的莫札特不會抗議嗎?那些他寫了一半被廢棄的樂稿又在哪呢?

七月底他被兩個作品的委託所中斷,一個是有名的「安魂曲」,另一個是為了王室所寫的「狄托王的仁慈」,導致他疲於奔命,直到排練的前一天,9月28日,才完成了魔笛的序曲&僧侶的合唱曲,30日由莫札特親自指揮首演,獲得大成功,第一幕的二重唱與銀鈴演奏的部分,還有第二幕三位童子的三重唱都被要求安可,一齣偉大又富童趣的歌劇就這樣誕生了。

莫札特與共濟會的關聯,似乎是從1784年加入開始,但其實在莫札特年輕時,就已有淵源。在莫札特十一歲時,為了感謝治療他天花的醫師,寫了「致歡喜」(K53)給他,但歌詞其實就有共濟會的要素了。後來他所寫的未完成歌劇「柴依德」(Zaide),其中男主角看到女主角畫像的那段與魔笛也有類似處(這齣未完成的歌劇很有趣,我有寫文)。

莫札特加入後三個月成為職人階級,一個月後又晉升為師父,到他去世。他還勸父親與海頓也要信。在1785年2月11日,海頓成為會員。在當天還有一件大事。就是傍晚海頓來到莫札特家。聽他新完成的弦樂四重奏,海頓聽完後對莫札特父親說:「我要在神面前坦白的說,令郎是我所知最偉大的作曲家。」不知是否與儀式剛結束的感動有關?

作者也認為在魔笛前一年所寫的歌劇「女人皆如此」,是一種對女人的輕蔑,魔笛剛開始也是如此。然而到了最後,帕米娜能夠上升到與塔米諾一起穿著聖職服,結尾反而頌讚女性,給了女性與男性平等的地位。共濟會剛開始也不接受女性為成員,但後來有的會所接受了男女平等這件事。

共濟會相當重視「從混沌到秩序」的概念。莫札特所寫的C小調四重奏「不諧和音」,剛開始序奏的慢板就充滿了不諧和音,然後用快板明確C大調的光明將之驅散,與魔笛的序曲相當相似。有趣的是這首四重奏剛好莫札特也是呈現給海頓,時間在1784年12月~正是在海頓被莫札特拉進共濟會的前兩個月。在當時,剛加入共濟會時必須把眼睛遮起來,帶到會所裡面後突然把眼罩拿開,如同見到光明。在魔笛的第二幕,塔米諾王子與帕帕基諾接受考驗時,劇本也要求他們在進場時要蒙住眼睛。(更讓人感興趣的是,作者說他在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第七號,與舒伯特冬之旅也有找到相同的證據,認為都是共濟會的神秘作品。難道他們也是共濟會員?)

魔笛的序曲剛開始就出現了五個降E大調和絃,作者認為五這個數字代表的是女性(雙數)與男性(單數)的結合,也就是2+3,象徵的是「結婚的女性」,並認為聖母像常常有五角星的光輝:

所以魔笛剛開始序奏的慢板部分,代表的是女性之國,也就是夜之女王的部分,代表的是陰暗與混沌,但後面的賦格中間出現的卻是不同的和弦:

這是3X3的形式,也代表三位一體,則是象徵男性與秩序,在後來塔米諾王子與帕帕基諾要接受考驗前還會出現。魔笛的內容,基本上是各種對比,日與夜,男性與女性(歐西里斯與伊西斯),太陽與月亮,或是中國人說的陽與陰,也就是大祭司薩拉斯托與夜之后的對比。另外的對比,包括象徵風或空氣,穿著羽毛裝的帕帕基諾,和象徵大地,地下黑暗的摩諾史塔托斯。而塔米諾及帕米娜,則是象徵火與水。火水地風,正是古代所謂的四大元素,有學過星座的朋友,一定知道十二星座分成四類~火象星座,水象星座,地象星座,風象星座(這題外話了啦)。

有趣的是,帕帕基諾最初是效忠夜之后的,而摩諾史塔托斯是效忠於薩拉斯托,但到後來帕帕基諾(風)投向薩拉斯妥(太陽),摩諾史塔托斯(大地‧黑暗)反而到了夜之后身邊,這就是一種元素的歸位。

整理一下,薩拉斯托~男性代表者,象徵太陽,與黑暗對抗。夜之后~女性代表者,象徵月亮,與光明對抗。塔米諾~名字的意義是「侍奉埃及神明的男性」,帕米娜~「侍奉埃及神明的女性」。而身為夜之后女兒的帕米娜,通過考驗,最後與塔米諾結合,也代表對立的結束。

帕帕基諾~代表風,以及輕浮者,沒有資格入會的平凡人,所以在劇中常常不能通過考驗。摩諾史塔托斯~膚色黑,代表與共濟會為敵的組織。他的名字可能來源於希臘語,是「孤獨人」的意思,也是對女性的輕蔑者。

帕帕基娜~與帕帕基諾穿同樣的羽毛裝,為帕帕基諾本身慾望的投射,由後面與帕帕基諾的二重唱,要生一堆小帕帕基諾看來,也是生育或大地之母的象徵。

三位侍女~為夜之女王的使者。在第一幕,她們蒙面,收取帕帕基諾的鳥,換飲食給他,又要塔米諾去救出帕米娜,接受考驗,整個看來屬於女性共濟會的前導地位。但第二幕,卻成為共濟會敵人的象徵,似乎有矛盾存在,這也不排除是夜之后為了對抗男性所造成的。其實這角色本來是五個人的,但因在演出上有困難只好減為三人。(但後來摩諾史塔托斯加入,還有夜之女王,加起來也是五人尷尬)

三位童子~屬於薩拉斯托,與夜之后的三位侍女成對比,又稱「三個精靈」。夜之后與三位侍女,都用面紗覆蓋,象徵他們無法讓入會者得到「真知」,這需要三個童子才能做到。三位侍女稱他們:「年輕又俊美,溫柔又聰明」,與共濟會所有會所標榜的三個支柱~「力量,美麗,知識」正好相符。這也是魔笛最後的合唱所標榜的。「堅強勇敢獲勝了…讚美的王冠,這美麗與知識永遠的王冠。」

兩個僧侶~大致是共濟會內的人物。

穿著鎧甲的武士~在火與水的試煉時出現,「他的黑色鎧甲上燃燒著火」,黑色~水的象徵,所以這角色就像徵著水火試煉。有趣的是,這象徵其實與中國的五行很類似。

魔笛~帶有魔法,為水火地風四大元素的象徵。

銀鈴~與木製的魔笛不同,總譜表明是金屬製的(本來寫是木製的玩具,但後來改掉),演奏時常用鐘琴,或是鋼片琴。這也是大地的象徵。它在第一幕用來吸引同樣象徵「大地」的摩諾史塔托斯,第二幕也在帕帕基諾受大地的試煉時出現,最後與帕帕基娜的二重唱,與笛子一起出現,相當於兩人各自代表的象徵~風與地的結合。

另外在入會時,必須經由一個死而復活重生的過程,使用象徵性的假死,好獲得重生。第一幕塔米諾在蛇前面,帕米娜在摩諾史塔托斯前面昏倒,帕帕基諾也被雷嚇到皆屬此類。後面還要經過反省小屋(要進殿堂前必須先來此,要褪去身外之物,塔米諾與帕帕基諾將魔笛與銀鈴都交出來了),然後是「沉默試煉」,為的是不要亂講話,共濟會是祕密結社,可不是開玩笑的(有傳言甚至說莫札特是因為洩漏共濟會秘密而被毒死的,但作者並不認同)。

還有四大元素的地(出現雷聲與地震),風(飛在空中的三個童子,擺宴席誘惑他們),火與水的試煉,共濟會認為這四大元素構成了生命,所以很重視用其淨化人生。無論日與夜,男與女,或是四大元素的對比,來源都很古老,也體現出與現代科學全然不同的理解世界方式,在我看來,與中國的易經與五行學說滿相似。

作者要我們特別注意第二幕夜之后對帕米娜說的話(雖然在演出時經常被刪除),她的意思可理解為:本來世界在她老公統治時並沒有男尊女卑之分,全都是合一的整體。但在她老公去世時,將所有財產要給她及女兒帕米娜,但七重的日輪--這可放出光芒,象徵智慧的東西卻要給虔信者薩拉斯托,因為他認為女性的地位,只在引導男性而已。這引起了夜之后的不滿,與對男性的敵視,也禁止女兒帕米娜與男性在一起。但帕米娜最後還是與王子塔米諾結合,日輪歸位,唱起了「太陽讚歌」結束歌劇,世界又回復過去的純凈,這的確是對魔笛哲學意義的最好解釋。

而夜之后第二幕著名的花腔詠嘆調(1:07:12),也表現出她對男性世界的狂熱復仇:

「地獄般的復仇在我心中燃燒

死亡與絕望燒盡我的身體!

如果妳不給薩拉斯托死亡般的痛苦,

那妳就不再是我的女兒。

妳我永遠斷絕母女關係,

永遠拋棄遺忘,

斷絕我們的血緣關係,

復仇的女神,請聽母親的誓言!」

魔笛初演的海報

作者詳細的論述還有很多,我覺得聽歌劇時去體會就好了,雖然魔笛有如此多的共濟會象徵與內涵,畢竟是一齣雅俗共賞的歌劇,這本書只是讓人更容易了解而已,也不用完全當成是共濟會的作品,重要的是莫札特的音樂能直指人心,能用簡單的形式承載深度的內涵。托爾斯泰在藝術論中,即使將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與華格納的指環批的體無完膚,但也不忘讚美個魔笛幾句,從初演到現在,那感人的力量還未曾衰減,莫札特晚年的事蹟,也永遠為後人所追思樂道。

延伸閱讀:莫札特的費加洛婚禮(Le Nozze di Figaro )

文:夏爾克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tsubery&aid=128153683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Lotus Amit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7/20 13:15

我以前看的莫札特傳中說, 夜后和大祭司薩拉斯托正邪對調, 是因為劇情和另一部上演中的歌劇劇情相似, 因為還沒寫到就改了, 所以沒有改掉的手稿.

莫札特寫魔笛是又病又窮, 他太揮霍了, 當時他的境遇十分悲慘, 卻能寫出如此優美和快樂的作品, 我聽魔迪時常會感歎落淚.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9-07-21 18:07 回覆:

夜后和大祭司薩拉斯托正邪對調, 是因為劇情和另一部上演中的歌劇劇情相似, 因為還沒寫到就改了, 所以沒有改掉的手稿.  

這本「魔笛,共濟會的歌劇」是反對這樣說法的,詳細理由文中有寫,不過我也會再做補充,我是聽到魔笛的序曲就很感動了,尤其尾聲部分的那種和諧的秩序。


巴拿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7/20 04:32

我很喜歡魔笛這部歌劇呢

由本文裡面提到三跟伍這兩個數字都有特殊意義

我也認為都屬於代表神的數字!

周末愉快!

巴拿巴+_+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9-07-21 18:02 回覆:

看來數字的象徵,中西皆然,最近也是有在看易經與河圖洛書,巴拿巴兄周日快樂。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