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布魯克納:黑格蘭
2014/03/29 21:50:43瀏覽1964|回應3|推薦59

 

 

雖然合唱曲「黑格蘭」(Helgoland,1893年)是大作曲家布魯克納最後完成的作品,也是他唯一的戲劇性音樂,卻常常被現代人忽略,其原因不是曲子不好,而是歌詞的內容太「扯」,述說在古代,歐洲北海的黑格蘭島,面臨著羅馬帝國軍艦的入侵,島民(應該是日耳曼人,也就是現代的德國人)向「全能之父」祈禱,希望能獲得幫助,後來「全能之父」招來暴風雨和雷電,將羅馬軍艦全數殲滅。

這情節當然是杜撰的,只是德國人寫來自爽,表現自我優越用的~但由布魯克納來作曲就奇怪了,因為這「全能之父」指的,是日耳曼民族的神,並非布魯克納本人所信仰的「上帝」,難道虔誠羅馬天主教徒的他,竟讚揚信仰異教神的行為嗎?何況被擊敗的,還是「羅馬天主教」的軍隊呢。

安東‧布魯克納 

歌詞是首詩,作者名叫 August Silberstein,是一位日耳曼人優越主義(或是德國民族主義)詩人,布魯克納與他是好朋友,兩人之前還合作過「日耳曼進行曲」(聽名字就知道了,非常典型),但這詩人所寫的詩常有誇大之處,且對德國民族主義過於狂熱,「黑格蘭」就是一個例子,然而對文學不甚熟悉的布魯克納,很佩服他的才華,進而拿他的詩來譜曲,由此可見,在他心中多少是同情德國民族主義的,事實上,這些人多半是他的支持者或朋友,後來希特勒崇奉布魯克納,是否也是嗅到了這個味道?

但布魯克納絶非德國民族主義者,他只是因為長期受到漠視,對別人的支持特別感動,想要有所回報而已。「黑格蘭」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那時他體力已很衰弱,還冒著第九號交響曲不能完成的風險(結果還真的沒完成),傾力為這首荒謬的詩作曲,從他原先想賦予的標題「交響的合唱」看起來,本曲與第九號交響曲不無關係,絶對是他充滿野心與自信的作品。

首演大獲成功,連蒞臨欣賞的奧匈帝國皇帝都熱烈喝采,還把布魯克納叫到座前褒揚,這是難得的殊榮,也是他生涯的一大勝利,但聽過此曲的人無不覺得驚訝:我想現代人聽到也是一樣~他使用純男聲合唱,分為四部,高音與低音各兩部,結果是缺乏中音聲部,高音又很高,低音也很低,音響不夠豐滿,旋律更是一堆險峻的半音,非常詭異難唱,完全是走極端。所以這曲子並不優美,那種大膽使用男聲合唱的方式,太過陽剛了,甚至有狂熱的侵略性,有人說在其中聽到了納粹軍隊的閃擊戰,我覺得也不意外~

至於那很「扯」的歌詞,就不全部介紹了,因為知道反而有害曲子的價值,只說個大概。看以下影片,一開始男聲合唱就強力唱著「黑格蘭島在北海邊緣,是狂風暴雨之處」,那劇烈的音樂非常寫實。0:57開始平靜下來,合唱描述日耳曼島民即將面臨羅馬的軍隊攻擊,一片悲慘恐懼。沒多久音樂就激動起來,島民開始向上天熱忱祈禱(3:28),這裡的轉調十分唐突,聽來很詭異。隨著長笛吹出漂浮的音響(3:58),島民念著祈禱文,要住在雷電與暴風雨之上的日耳曼神保佑他們,打敗羅馬軍隊。

隨著像電影配樂的節奏響起(5:58),島民開始詛咒羅馬軍隊被雷電擊滅,並開始呼喊全能的神(6:23),不知為什麼,我每次聽到這都有種原始民族迷信的感覺(當時的日耳曼人還是野蠻民族),但這正是此曲魅力之所在。    

7:49開始,合唱又描述猛烈的風浪,造成了船頭破裂、風帆飛走,弦樂劇烈的奏著半音階,伴隨著小號的高鳴,雷神出場了(8:39),他將毀滅這些來犯的羅馬船艦...

至此,日耳曼人已確定獲得勝利,進行了野蠻人的宴會(10:28),獻祭開始,銅管齊鳴,合唱則進行多聲部的錯綜複雜處理,氣氛極陽剛而殘酷~聽那一大堆必須用假音才能唱的極高音,真為歌手們捏一把冷汗,很怕他們破音...這樣的唱法會不會太狂熱了?曲子就在他們頌揚黑格蘭獲得自由而結束,羅馬人則是陰溝翻船,葬身魚腹了~不過總比被蠻族抓去獻祭好吧?...啜泣

聽完後覺得,要不是這曲子如此難唱,應該會成為納粹黨的最愛~而至今它仍然是獨一無二,無論在作曲手法與意境上皆然,也算是西方音樂的奇觀。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tsubery&aid=11906783

 回應文章

愛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31 03:44

夏爾克寫文章向來是深入精髓,讓人看了非常過癮。

我也很喜歡樓下格友好希望的回應。

雖然我對這音樂一點認識也無,讀完文章後倒是想到一句武俠小說裡常出現的“魔音傳腦”。

“洗腦”有各種方法,音樂也可是工具之一。

好吧,讓我看看有無科學理論,某個合弦或音階或音樂元素組合,會讓人腦產生特別反應。如果找得到,我就寫一篇“魔音傳腦”!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03-31 20:36 回覆:

愛馬姐:

妳的假設是合於科學理論的,你知道史克里亞賓的「神秘和絃」嗎?就很讓人產生特殊的反應,當然說「黑格蘭」是魔音我也不反對,那極高亢的男聲有沒有一種戰爭式的興奮與狂熱?那是可以洗腦,去鼓動人的,希特勒一向認為只有華格納與布魯克納的音樂最能代表日耳曼人的尚武精神,這點很值得重視。

下次我先來寫一篇好了~不,還是先讓妳寫好了,愛馬姐的文章一向別出心裁,千迴路轉。


深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30 15:29
聽了兩遍,還去維基百科瀏覽這個島嶼的歷史與地理,還真是個特別的地方。字面上黑格蘭的意思是「神聖之地」,若按這思路,把黑格蘭島喻為最神聖最不容侵犯的所在,可以是非精神上的亦可以是精神上的,這麼說來,擊退入侵的大軍,力守最後防線堡壘,也是可以這麼想像的。台灣最近為了服貿問題,朝野對立,協商破局,代表政府最高民意的立法院與最高行政的行政院先後淪陷,這個時候聽黑格蘭,頗有意思。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03-31 20:28 回覆:

好希望弟:

謝謝你來關心這首極冷門的曲子,以及這座台灣人感到很陌生的島嶼。黑格蘭確實是軍事重地,在這裡發生的戰爭不少,布魯克納唯一的戲劇性作品居然是戰爭音樂,這與他老實又弱勢的形象不合,也留給後世不少想像,我想布魯克納絕對還有更多值得後人發掘之處...

至於台灣的問題就嚴重了,兩邊毫不退讓,我可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像泰國那樣啊,但若繼續下去,內亂也是遲早的事。

 

 


冠慧~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30 14:05

日耳曼進行曲 聽起來   讓我感覺  是內心  吶喊

冠慧拜賞 好   多一份了 解   來你這裡 總能收獲 很多知識 

 

感謝你分享  祝福吉祥安康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03-31 20:22 回覆:

冠慧晚安

謝謝妳的欣賞,在這首曲子裡內心的吶喊似乎特別高亢,聽來近乎狂熱了,這也是我喜歡的原因,歡迎妳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