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習如何聚焦
2010/10/09 11:34:52瀏覽1828|回應17|推薦218
日子沒少過一件該忙待忙的事,但心頭的平靜輕鬆感,或許是最大的不同。自知是修持 ACIM Workbook 帶來的享受。此「享受」感,唯平安始能致之。

沒來由聯想到「志於道」與「游於藝」。以前認為這是兩回事,現在覺得是一體兩面。也許該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是四而一、一而四。不過現階段就老實承認,先管二而一、一而二可也。志之所之,亦游憩所之。心在哪兒、財寶也在哪兒。該苦其心志處,正是悠哉游哉處。呵…What a paradox of life!

*             *            *

隆重進入 Lesson 181-200 新階段。讀著導言,想起以往也曾來到這兒,可今昔何其不同!當年不知修個什麼,只照表操課有口無心?如今大約真是時候到了,總之紙上文字都躍動為呢喃耳畔的提醒。對此,只能說既欣喜又感動。

上路前叮嚀殷殷,提醒待迎向的是言詮未及的經驗。不禁注意語言、話語在此修持階段中的角色。雖然 ACIM 基本上是文字書本形式,但經由文字化為話語而為經驗,則是修持 workbook 所欲達致的成果。已完成將近一半課程的此際,不能說毫未臻至經驗的境界。不然,每日勞碌中的平安感從何而來?不過該承認,臭老九如吾,每慣於思辨且喜訴諸語言,尤其喜「落實」為文字。能化為文字,便像是可交代的成果……這點,顯然該學著勘破。接下來的功課,既在於實際體驗 what’s beyond words,則顯然該更放開些、自在些,輕鬆些。即使認真以對,亦不失遊之戲之的意趣。反正「志於道」即「游於藝」麼。而況修持 Workbook,原就不是為了寫札記用的。札記倘成負累,棄之可也。

今天的 Lesson 181,是此一偈:

I trust my brothers, who are one with me.
我信賴弟兄,他們與我為一。

這些天對「永恆的當下此刻」甚有所悟。記起伴渡神父描述其神晤經驗:「餐桌上的餐巾,鑲著閃亮的金光。」十幾年前初遇 ACIM,豈不正是如此?眼目所及,宛若泛著金光……連肉眼所見,都有如是的改變,這是慧見啊……

無怪乎 J 一直提醒,知覺經驗,取決於聚焦所在。改變焦點,經驗隨之改變。而決定聚焦何處,毫無疑問在吾方寸之間。J 不過伴吾用心於這方寸間的拿捏吧。當方寸掌握得宜,當下此刻的奧義瞬間畢現,連「眼」界都幡然一變。這正是「靜觀萬物皆自得」的重要緣由與成果……既是因又是果,只因一切瞬間迸現且畢現。…

改變焦點,經驗隨之改變

看到白鳥,便不可能看到黑鳥。
看到黑鳥,便不可能看到白鳥。
不同聚焦,所見即判然有別。
M. S. Escher (1898-1972) 的多義圖形,
常用來解釋「圖形與背景」的知覺原則。

左圖:解放(liberation);
上圖:木彫 (Woodcut, strip3)
圖片來源:PsyArt: An online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arts

在沒法不勞碌的生活步調中,面對看似紛冗的人事物,如何細品當下此刻未言無言的奧義?……這是新階段的課題。Lesson 181 此偈邀吾先從身邊人著手。不吝給予信賴,相信其善質,自能激發自身的善質。

當下此刻的奧義,其實始終鵠候就緒的心田,何嘗隱微?唯自困自迷的心不免需要點撥,此偈則提供一個平凡平常但再恰當不過的起點:就從身邊的弟兄開始,練習知覺焦點的轉換 (a shift of focus)

啊,J 這一招夠幽默!聖俗之別、淨染之辨,盡在此一心念之間。至為平常的身邊,即至為非凡的靈機,何勞遠求?所以,這是個學習如何藉生活周遭聚焦的新階段。

*              *             *

何以所志之道,即所游之藝?這世界並沒有「存心」苦吾心志者,有的只是邀吾悠遊其間的戲曲,聊供吾體會不同可能、馳騁不同想像。

道藝之分正如聖俗之別、淨染之辨,只在吾方寸之間。知覺焦點一旦轉換,經驗立刻跟著更迭、風景亦因之殊異。尋道,有須凜然以對的莊嚴,但也有悠然自得的閒憩。隨順因緣,亦道亦藝……呵…What a paradox of life!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ding&aid=4484087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分享高見﹗
2010/10/10 11:48
多年前大德開示﹕永恆與時間﹐在每一個當下生命的時點始終是交叉融合...﹔
又﹕專心就是禪﹗所以不論[志於道﹐游於藝...]﹐皆[本來自在﹐何假外求]﹗


沉潛(rading) 於 2010-10-11 17:54 回覆: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把遊盪在外的心收回來…就是學問。
夫子曾如是說。

問題是,人間多少所謂學問,不是愈學愈遊盪?

在下怵然而驚呀!

祝福張鳳老師。


荼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黑鳥白鳥一起看到怎麼辦?
2010/10/10 08:42
其實心智可以訓練為雙重聚焦或多重聚焦,在旅行時尤其容易達到。就是同時注意不同面向事物的發生,或兩種語言同是思考,容易疲倦,不過心智會敏銳極了。
沉潛(rading) 於 2010-10-10 09:27 回覆:

啊呀… 荼薇 跑到 戲台 背後,看到隱藏方程式了。
哈哈…非常感謝。的確。超越戲局,即可看出戲台本身。

在下得坦白承認,為了就合版面,過度縮小了 Escher 這兩幅圖,使之看起來不怎麼樣。因而很容易同時看到黑白鳥。其實原圖很精緻的。在下對不起 Escher。

不過若能因而能提醒 戲局其實可以超越,也還算對得起他的貢獻。

向 荼薇 一鞠躬!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分享
2010/10/10 00:47

的確要學習如何聚焦

我們正在推動A片產業合法化
很想聽聽您的高見
歡迎您來訪與留言
我們會將您的寶貴意見
在記者會舉行時表達

人民的力量能夠改變一切

 
http://blog.udn.com/wendy0930737311/4364732

沉潛(rading) 於 2010-10-10 09:29 回覆:

這個議題,在下生疏…
有機會,自當試著理解。

感謝來訪。祝福 國慶快樂。


Willtru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方寸
2010/10/09 21:28
這方寸是不是指心
學習聚焦在方寸
正因靈山就是方寸
何須遠求呢
自身中原本擁有的覺悟
好好開發
就是聚焦
因此, 志於道 據於德 依於仁 游於藝
只要先聚焦方寸
明心與見性
自然上述達到四合一的境界了

感謝您這篇精闢的見解與體驗

天地無私 來此人間遊歷 順逆皆是生命養分
歡喜仰受天命 行住坐臥皆自在~~
沉潛(rading) 於 2010-10-10 09:26 回覆:

感謝 Willtrue 來訪贈言。

就如同 悠遊音樂天地,有時 古典,有時 搖滾…
不同意趣、不同風貌,不同的生命激盪與想像。

能縱一葦之所如而不迷不失,正因心中有主有定。

祝福 willtrue 國慶快樂!


芸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聚焦和修心
2010/10/09 16:39
都知道人要學會聚焦,必先懂得取捨。但總覺得興趣很多,什麼都想做,就很難聚焦..,這也和如何修心有關。
沉潛(rading) 於 2010-10-09 20:04 回覆:

芸之晚安。就憑芸之的琴藝,以及音樂素養,
就知道芸之是個用心專注的姑娘…

興趣很多,什麼都想做……嗯,在已經成就了音樂素養之後,芸之無論對什麼事有興趣,在下都只有鼓掌叫好的啦。這表示 芸之 可以有多元的生活想像啊。

深深祝福。


鼻塞國度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學習
2010/10/09 12:23

我無腦無知識 識點字但是兼沒衛生

但是 我感覺是

聚焦 類似白話裡講專心 專注的焦點

把一個注意力放在一個面板上

類似凸透鏡具光線產生熱能 燒透障物

那 學習能夠如斯 應該也事半功倍


沉潛(rading) 於 2010-10-09 19:52 回覆:

鼻塞兄若無腦無知識 在下偶則無眼亦無珠,半斤八兩也。

都沒關係,就一起糊塗吧。

的確,專注即是聚焦…
要弄清楚什麼,不專注怎麼行?
注意力集中,所能產生的力量,非常強大。學習的確事半功倍。

而專注意味著選擇和排除。

常常我們誤用專注的力量,專注在使自己難以掙脫的困局中…
焦點總是可以改變的…就在一念之間啊。


夏慕沙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不同的解讀
2010/10/09 12:16

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解讀就會有所不同

看似壞事,轉個念...觀感也會有所不同

可以這樣解讀??

老師, 這文有些深奧難懂..

沉潛(rading) 於 2010-10-09 13:42 回覆:

親愛的迷你兔…

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很正常。
所以,除了學習 agree to disagree,
也可藉機明白我們會看到什麼,跟我們想看到什麼,有極大關係。

感謝陪在下靜坐一會。也請原諒,在下沒能更琢磨些…
如果迷你兔覺得「深奧」,一定是此文還有改進的空間。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