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啁啾四月天
2010/04/10 12:33:20瀏覽1077|回應8|推薦123

四月天。清朗的週末早晨。靜坐初畢。啁啾鳥聲中,望著灑落一室的陽光,莎翁詩句忽焉掠過心頭:

It was a lover and his lass,  少男少女
With a hey, and a ho, and a hey nonino, 嘿呵嘿呵 
That o'er the green corn-field did pass,   綠野嘹亮高歌
In the spring time, the only pretty ring time, 春光正好  
When birds do sing, hey ding a ding, ding; 鳥聲啁啾          
Sweet lovers love the spring… 情侶青春同樂。 

無疑是簡單清純的青春戀曲。僅四節的短詩,多半是循環重複的詩句,每節僅增添一行新句。就在這麼簡單輕鬆的音韻中,莎士比亞悄悄帶入「青春似夢、人生纖如花朵」的嚴肅思索…

And, therefore, take the present time  且把握此刻 
With a hey, and a ho, and a hey nonino,  嘿呵嘿呵  
For love is crown&grave’d with the prime  青春是愛情的冠冕與墳壑*  
In the spring time, the only pretty ring time,  春光正好  
When birds do sing, hey ding a ding, ding;  鳥聲啁啾 
Sweet lovers love the spring.  情侶青春同樂。
(譯得太板。無暇推敲。請諒。)

 "It was a lover and his lass" 輕快現代版

Paul Phoenix 於莎劇 As You Like It(皆大歡喜)中詠唱
 "It was a lover and his lass"
(1978年演出, Thomas Morley 古典版)

年輕時熟悉的詩句,此際重臨,別是一番滋味。全詩中最清醒冷洌的一句,當推 For love is crown&grave’d with the prime(青春是愛情的冠冕與墳壑)。在婚戀是人生大事的早年,對此自是有番思索。其實不乏比這更隆重更深刻的思索。但如今,真正在意且注意的,卻不過是 “And, therefore, take the present time.”(且把握此刻)這看似淡淡的、十分不經意的一句。

修練 ACIM Workbook,似乎就是在修練如何「把握此刻」(take the present time)。愈來愈感到每一課都像在邀吾神入於每個當下此刻。尤其是在靜參「天恩」的這些天……

*    *     *          *     *     *

Lesson 169: By grace I live. By grace I am released.
憑天恩,吾生。賴天恩,吾得解脫。

初臨 Lesson 169,即深感震撼。知道此課極其重要且關鍵。也愈來愈體會到 J 刻意許吾以「福地」的美意與用心。無疑,這些日子來參修的這些課,一直是針對課程目標。J 這位老師,切盼其生明白其苦心孤詣、言之諄諄、循循善誘所欲達致的境界究竟是啥?何以值得達致此境界?有多大的把握?……等等。猶記進入 Lesson 151 時,J 即言,這一階段是新的階段。來到這幾課,益感一課比一課逼近核心。心甚喜悅,卻亦懍然。雖在學期的倥傯中,可心中篤定踏實,未感忙迫。日常例事一件不少,學生未約扣門照舊,卻似乎總仍有點兒「閒」情做些不可思議的「閒」事。時間這玩意兒果真是主觀的。暗想,確應試著學習不計劃。多聽憑內在聲音,日子或許反而過得更有創意。

這一課又「說」了什麼啊?「說」在 ACIM,無疑是重要途徑。語言、隱喻、意象……是 J 選擇用來引導、闡明生命本質、天人關係的重要憑藉。所以才不覺然有此一歎:ACIM, for me, is a way of language and symbols to Truth….a way of language and symbols toward what goes far beyond language and symbols. (ACIM 為吾,是藉語言符號邁向遠超乎語言符號的真理之路)。曾幾何時留在扉頁間的眉批,此際讀來,仍戚戚焉。

這一課,無疑又透露了遠超乎有言有學的無言無學。J 著墨於「天恩」(grace)。可既然超乎有言,故能著墨的也有限。J 甚至似乎說天恩遠超乎經驗。事實上,天恩中亦無所謂慧見 (vision) 或所謂「基督聖容」(face of Christ);只因那已是最後一步,由上主跨出……當吾終於來到旅程終點,且已備好虔敬潔淨的心田。至此,世界何止隱退?根本已杳然無蹤、不復存在……而世界中擾嚷不斷的愛恨糾葛、恐懼焦慮……還真是南柯一夢、雲散煙消。

這顯然已非有學的、經驗的層次。J 明言。既學不來,亦無從體驗。可見完全沒有「我」的心識在其中。小水滴已溶入浩瀚汪洋,怎還有小水滴自己的意識?…所以,這已遠非語言書寫甚至思考所能及矣 (We cannot speak nor write nor even think of this at all)。既已由時空跨入永恆永在,時間亦告湮消。沒啥要救贖,也沒啥好寬恕的囉……連基督的聖容都無從想像。總之,是恆在永在的生命汪洋。愛的汪洋。可也正是在這兒,一切精進修為終於發揮其用且終無所用!

直到第十段前,J 確實頗費心「描述」那無以名之、僅能暫以「天恩」(grace) 稱呼的境界。尤其是第 5、6、7、8 四段。這四段讀來,震撼中卻有著深沉的靜謐,難以言宣,卻僅能暫以有限生命既有的體驗庶幾近乎……吾恍若來到波光粼粼的水岸,置身光輝遍灑的和風中……這本就是辭窮的境界,但 J 仍能以言詮示現之且感格吾。…這是無限之愛傾身向有限之想像期望的語言結晶。

Oneness is simply the idea God is.
And in His Being, He encompasses all things.
No mind holds anything but Him.
We say "God is," and then we cease to speak,     
for in that knowledge words are meaningless.
There are no lips to speak them,
and no part of mind sufficiently distinct to feel
that it is now aware of something not itself.
It has united with its Source. 
And like its Source Itself, it merely is.....

一,無非是「上主是」的概念。
其存有涵括萬有。
任何心靈,所持亦無非祂。
吾人一說「上主是」,旋即噤聲,
只因在此知中,話語已無謂。
唇舌無從談論,
心靈亦無從稍感逸離。
此心既合一於萬有根元,
遂亦如根元般,自在如是。...

即或如此描摩,言詮終究有時而窮。於是 J 也老實明告:世人無從理解的,其實無須費辭釐清,反正時機到了自然知道。於是,他似乎敲吾一記:現在可是有「活」要幹的……時間中人固能談論時間之外的事物,且能聆聽有關「未然係已然」的一切闡說 (words which explain what is to come is past already),重點卻是:這番闡說,對仍審時度日如吾,該如何藉之行住坐臥於每一當下此刻? 

J 自己顯然承擔此喚醒的救贖大業。費心「說」了這麼多,希望魯鈍如吾,多少能「懂」能「悟」能「神會」,並在「神會」之後,也參與且同擔此大業……原因無他,承擔才完成學習……若不承擔,吾對「天恩」的神會終將有限……甚至無從證入。而這並不只是為「我」自己。雖然不免常困於卑微之感,J 卻總是提醒:上主的圓滿,有賴「我」這一部份的參與;沒有「我」,天地甚且終將有缺有憾……

哎哎……來到這兒,豈只辭窮?只感受到這番生命神話實在太深邃也太神祕……但也實在太奧妙……這樣的生命視野確實完全沒有庸俗的凡塵味,同時予吾寧謐、沉著的自在感卻又自知積極行動與互動對生命玉成的重要。這確實兼融了目前吾所能知的不同信仰傳統甚且超越吾所習知的既有格局與想像……不論卑微如吾所能領悟者何,重要的是,深獲吾心啊…。

無怪乎扉頁間有著不知幾年前留下的眉批:這一課讀來令人悸動。

*    *     *          *     *     *

修練 ACIM Workbook,其實就是在修練如何「把握此刻」(take the present time),尤其是在靜參「天恩」的這些天……。啁啾四月天,灑落一室的陽光喚醒莎翁詩句的記憶。但記起的,並非已然無謂的青春浪莽或徬徨,卻是當年不曾稍瞥的一句:

And, therefore, take the present time 且把握此刻 
With a hey, and a ho, and a hey nonino. 嘿呵嘿呵…

--------------------------------------------------

* 在許多版本中,此句皆只是:For love is crowned with the prime. 如此,則應譯為「青春是愛情的冠冕」。本文引用的版本是 Sir Arthur Quiller-Couch 所編,牛津大學出版的 The Oxford Book of English Verse: 1250–1900。本文中引介的演唱曲,不論是現代輕快版或莎劇古典版,歌詞都是 For love is crown&graved with the prime.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ding&aid=3930067

 回應文章

巧妙 喜歡上帝的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優美的歌聲
2010/04/15 23:16
寫得很精彩
沉潛(rading) 於 2010-04-16 13:23 回覆:

感謝留言勉勵。

祝福巧妙  順心適意。


天路(今日當如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僅用我的程度來回應......
2010/04/14 11:38

青春 愛情  四月天

青春,是人一生最頂尖的生理時刻, 成熟但全新, 全無勞損.

愛情,則是人生最高峰的心理時刻, 歡愉且振奮, 幸福洋溢.

四月天,是造物主的設置 , 生命孕育其中, 汲汲成長欣欣向榮.

這三樣湊合在一塊兒; 是怎得一個好上加好?!!

沉潛(rading) 於 2010-04-14 20:00 回覆:

詮釋得真美啊。
其實…這詩不過就是這樣咩。

謹附上一段影音。女伶精妙地表達戀愛當下的心情…近似您的詮釋哩。


光的時間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take the present time
2010/04/13 10:35

Take the present time, yes, the sunny day today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Anjali

沉潛(rading) 於 2010-04-14 20:10 回覆:

Thanks for leaving this warm message.

Indeed. In each and every activity we happen to find ourselves,

there is this particular sweet, sunny, dawning moment for us to grasp....


止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Grace 和「恩」
2010/04/12 00:45
抱歉!抱歉!前面回覆詞不達義,造成誤會。我的意思是 God 和 Grace 意思之分和陰符經經中「天」與「恩」意思之分是一致的。

我的闡釋只是很簡單直接的感受﹐可能脫離天主教義甚遠。

「天」就是無為的自然而然﹐萬物本元。這是「天」和 God 的意思。而生命是上蒼自然而然的付與﹐解脫更不得一絲一毫的人為意識。這都是天和 God 的本來。這似乎是這課的隱意不是明示。如果是﹐就直接說 By God I live. By God I am released.

這一課似乎更在強調 Grace 和「恩」的觀念。修進過程是人的心態的調適和轉化﹐這就是 Grace 和「恩」意思。這就和前言所述的感激﹑讚美﹑懺悔﹑和謙卑的心態是沉定心神的過程。 Thus, By Grace I live, By Grace I am released. 這裡的「live」是修行精進的活。這裡的「release」是放下塵俗負擔心性的解脫。

只是一些淺見分享 ﹐請繼續指正。

誠摯的祝福
沉潛(rading) 於 2010-04-12 13:56 回覆:

>Thus, By Grace I live, By Grace I am released. 這裡的「live」是修行精進的活....放下塵俗負擔心性的解脫…

兄台此處所言,在下完全同意…… 兄台亦詮釋得十分優雅精當。可見幾番來回討論,確有助於釐清。在下的領會,畢竟相符應於吾兄所見。

或因拙文主要聚焦於所謂「最後一步」,前言中才會看似抬槓。其實,修程中若沒有「grace」的感受,恐怕沒有人熬得過為道日「損」(ego-reduction) 過程中的種種挫折困頓惶惑--不論那些到頭來是多麼虛幻。Amazing grace(奇異恩典)那首歌之所以盪氣迴腸、扣人心絃,正因修行精進的活、回歸的活,是如此人性共通共同的經驗。

>「天」就是無為的自然而然﹐萬物本元。這是「天」和 God 的意思。.......

神奇的是,這點在下也並無任何困難,事實上大有共鳴。對在下而言,整部創世紀不過只是在說,人類,以及宇宙萬有,有其共同根源--共同的無私與厚生根源;一念無明,使人背離此一根源,於是得重覓回歸的路。

就只這樣。其他都是可以割捨的添加,或者說是用以闡明詮釋的隱喻與神話…

制度組織的權威詮釋,可作為佐參或提醒,不過不是絕對…這是在下對一切「教義」的態度。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
2010/04/10 23:45

您真是善感而有情細膩之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

也因此和詩人的心相通~~

沉潛(rading) 於 2010-04-11 08:06 回覆:

感謝 avenchen 兄台不吝美言鼓勵。

偶若能熬出像樣的詩來,大概半夜可以笑醒矣。


止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God and Grace
2010/04/10 22:52
我覺得修行人﹐尤其是證道的修行人﹐選字用詞﹐應該很精準﹐而且有深意。

這裡用而 Grace 而不用 God﹐和陰符經中的天和恩兩字﹐所指之意應該不同。要不然就改成 By God I live. By God I am released.

天無恩而大恩生;佛無言而真言至。

我完全了解大德體悟的描述﹐所以會有前言。


沉潛(rading) 於 2010-04-11 08:02 回覆:

感謝止善兄再度留言切磋。

關於 grace,在下翻譯時頗有些躊躇。天主教曰「恩寵」,基督教曰「恩典」。的確並不混同於天、上主。

選擇「天恩」,本來只想迴避慣性的思維或爭論(例如「成道在聖德」或「成道在恩寵」之辯。--此有些類似頓悟漸悟之辨…)…嘿嘿,看來沒法迴避,反而混淆哩。

在下所能說所能寫的,純粹基於個人有限的理解與體悟。終竟仍在學習中。只能老實承認不足,豈敢妄行闡說。不過此課言 By grace I live. By grace I am released.  不言 By God I live. By God I am released. 其意為在下言確屬必然必要。欲突顯者,應為上主之「愛」,而非「上主」也。

BTW...The question is sure interesting. Kindly parden me for scribbling a few lines here.... I am now at school and will be bound the whole day for an intensive activity.....

沉潛(rading) 於 2010-04-11 19:26 回覆:

謹續今晨匆忙回應的疏陋。

應該說,是「聖德在努力」或「聖德在恩寵」啦。
在下久疏天主教教義,一時想不清楚。請諒。

照教會的觀點,只有例如未失樂園的亞當,天真未鑿,才有素樸的聖德,
不必操心究竟是「聖德在努力」或「聖德在恩寵」…至於芸芸眾生,這成了必要的大問。…

不過且不管這恩不恩寵,吾兄言及此課所謂「天」和所謂「恩」,應不同於陰符經。在下欠學,剛剛好不容易 google 到《陰符經》,暫時囫圇一下。

的確,道家的「天」,是不同於位格父神形象的 Christian God。所謂的「恩」,內涵確實於不同於基督信仰的「恩寵」概念。

不過 ACIM 中的 God,雖沿用位格父神稱謂(Father),理念內涵與二元觀的傳統基督信仰已有差別。其恩寵觀,照在下理解,強調的應是生命皆源自「愛」,而生命的律則亦無非愛的原則…… 或許此「愛」,其理念內涵簡單說應該是「無私」、「厚生」。

請原諒沉潛所言,只能代表自己的理解體悟啦。

在下反正無人間師。但求順心適性、自在恬適而已。不無近似陶淵明。不求甚解,未嘗「勇猛精進」也。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怎麼辦?
2010/04/10 21:39

樓上格主您

樓下格主甲

倆人對言 氣魄

我該怎麼回ㄚ

終於知道

書到用時方恨少

那我就啾啾唱吧在畫吧~~送您

沉潛(rading) 於 2010-04-10 22:11 回覆:

感謝火花不辭辛勞。
沉潛無德無能,卻如此連累火花。
萬分慚愧啊。

其實火花只要維持本有的光熱,
就大夠特夠囉。

偶老是囉哩巴索廢話連篇,
早該閉門思過的。

謝謝這番啾啾。四月天增色不少。


止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
2010/04/10 15:27
拜讀大作﹐或許是在下還無法體會 ACIM 的深意。覺得大德闡釋的境界似乎比 Lesson 169 更深入一些。

感激﹑讚美﹑懺悔﹑和謙卑的心態能沉定心神﹐這是 Grace 的涵義。但是這還是在修行中由有而無的過程。而大德所言無言無學的體悟更接近《陰符經》所言「天之無恩而大恩生」的意境。

誠挈的祝福 
沉潛(rading) 於 2010-04-10 19:36 回覆:
感謝止善兄台留言勉勵。
有言的領域,果真都是合該寬恕的領域啊。
請原諒也請忘掉沉潛的一切「胡說」。
但此處,仍請容在下暫時筆墨遊戲一番:

>感激﹑讚美﹑懺悔﹑和謙卑的心態能沉定心神﹐這是 Grace 的涵義。

吾兄所指,應是為道日「損」、由有而無的歷程。
本課所言的 Grace,應是指此一過程已然熬過、告終,才得而臻至的境界。
因而應已超乎一切懺悔與謙卑,甚至感激……

暫容在下說,「讚美」在 Grace中,可能始終仍洋溢且迴盪著罷。
畢竟,「讚美」似乎是「愛」的必然副產品。

在下孤陋,未嘗與聞《陰符經》。但「天之無恩而大恩生」的意境,在 ACIM 而言,應只是不同語彙與不同方式的敘說而已。

依在下目前的理解,所謂「無恩」或「大恩」,無非是因應吾輩慣習的說法。
吾人錮於私我,偏好特殊性,易從私我角度論斷天恩的厚薄或有無。料想這是《陰符經》何以有此一言的緣故。

但願在下的語言功夫,有助於釐清。再度請原諒也請忘掉在下一切可能的「胡說」。 不勝惶恐之至也。
沉潛(rading) 於 2010-04-10 20:38 回覆:
兄台若有興趣,何妨逕訪此課,自行印證便了。
這樣,在下也不用擔心自己僭越瞎說啦。
http://www.acim.org/Lessons/lesson_select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