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性論-解脫大道品四
2008/04/03 16:27:27瀏覽2065|回應2|推薦30

               法性論 解脫大道品四

佛乘宗第三代法傳人 李善單 導師

法門無量,總旨不二,即是解脫一事;由悟入証,名之為覺。是覺不可思議,古來行者畢其一生之力,傾盡身心所用,但為解脫大道耳。

解脫密意,不外由無相解脫而後大定而後空中不空得本如來藏。

若觀無相三昧,於內外法界或身或心或法或世或氣。觀身無常,和以動養身;觀心無常,淨以定養心;觀法無常,應以智養法;觀世無常,緣以善養世;觀氣無常,行以德養氣。自來行者多有枉費功夫,不知無相之中便是空中妙有,更不知解脫法門無所不通,無常之中有其正常。

正常便是佛性。亦即,唯住大自在自性佛位,方是行者自力脫離三界即生成就不二之法。

就身而言,我此肉身雖是四大假合因緣而有;但無此身命,又復何言修行慧命?我佛釋尊出離山林,受牧羊女供養羊乳以滋身體,而得以菩提樹下圓覺性體,是所示現,便是性相一如;肉身為道因,法身為道果,諸緣增上妙,因果平等道。是知肉身不執卻有必要,而其成就法門,則在和協。

和協精義非是死寂,而是動無所礙;身之生理既能無礙,內法界即無病苦惱心。內法界無所困窒,則相應無相解脫三昧;無相此名本義,無有非法之相、法界無不是實相、無所有相能束縛也。

復言心識,我此意念生生滅滅,或由外感或因內動,老是捉摸不定,反覆輾轉雜念併起。來時不自主,去際無蹤跡,一個妄字總名概括。是心識無常變異,然而無此心識何言悟道?三界內外,不過是當下一念長短。經云:轉境成識,轉識成智。所謂轉者,不轉也。何故轉是不轉?一合相中無有對立,境即是識即是智,即是佛性本心。

問曰:何以得此成就?答:內法界清淨而不為外法界事相變異所動。難乎?細想從來,種種念生不過是無所依循,自淨不得何言定力?若能以法入心,萬般想像皆由此起,則念念相應續深,定於其中不可撼搖。是時,心淨意定,一切相無不是我佛說教。

觀法無常,無有一定法;世間諸法後論,世出佛法則源首不執。於法若有執則有量,有量便是相;次第解証向上一路,自在才究竟。自在者,法性也。經云: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又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所差別。佛性、法性本自具足存在一切,不可以有限相定;復而一切大成就者,皆以無為隨緣各自得証。是為,解脫之途各殊差別,証道之事卻是無別。

是以行者修法,於無縛中精進上証,當直契相應於大自在自性佛位中,不起意識活動直接心智功用。萬法圓通,門門可入;無常即是常,常即是無常。所有佛法精義佛乘旨要,一攝法界佛性本際,便此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八字。明了至此,法無常便無不是常法。

驗世間事,興衰起伏正如奔浪,千變萬化恰似浮雲。然則三界內眾生在三界內,世法無常亦有其慧命福資;否則空法難行於身心困頓,更難普度眾生於所繫。行者觀世無常同時,等量需了世法正是佛法功用處;一切變異無不是心悟法門,五蘊八風恰巧合自性初機。是故吾人欲在三界內直超,不二法是世間世出圓融,圓融勝義唯有一切緣中一切善。

且思量一生經事,緣起緣滅莫可奈何者眾。倘若行者能深入善識,一切無常世事皆為一大事因緣;是時世間便即道場,十方入存一心。佛所教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其所法要:自淨其意,淨者正是有善無惡;以此面對無常世法,便莫不是如來寶藏自身發掘。

終論觀氣無常。氣者,自身修行之能量、成就也。行者用功,內法界自隨心性轉變而生身之生理變化;況復禪功任運,動靜皆不止息故,是氣於身中千變萬化,可謂總合前四:身、心、法、世。此氣不定於世出打坐念佛、禪定修持,亦影響於世間起心動念、日常生活。若道其無常,乃在內外法界因緣錯縱龐雜,非可以一言定,亦非以一人規;恰似眾生個個因緣有異、時時因緣變動也。然則,修行若無自內法界自性啟出大能,又何言自力往生淨土?其所憑著,僅妄寄于他人過往証明爾。

行者若欲自身成就圓滿,法界諸佛菩薩唯有一不二法門,此法門名行德大!德大之行,即是佛性顯現。古來多有行者不知此妙義,枉費千百功夫,坐破蒲團幾十、看破經卷上千,臨終猶是一心茫然。吾人當知,氣於自身是小心眼,德行法界方是大能用;無常可為常,皆因心廣大,眾生同我身,法界一心圓。

如是身心法世氣能証覺悟無常正常用,修行可謂得初基矣。

行者已得無相解脫三昧,自應更深入性體不可思議、不可動搖本處;此廿四時皆安定於法,相應不斷,是名身心大定解脫三昧。此解脫三昧法門殊勝難言,自是八道內凡所眾生自力直超三界,即生印証諸佛淨土之真實。倘能功行圓滿,則生死自在身心安然,所謂立足之處便是佛土。

如是解脫門不可思議,其所旨要為二。一者清醒作為,於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無時不定住於法中思想行事。其間微妙心法,念念見一切諸相為實相,實相則只見佛性光明圓滿與善,復以十無量心建構思惟身隨力行,進而圓修十度立法身基石。是間深密變化,無論身心皆以佛法僧師自性五寶為自己度量。行者欲能廿四時皆定,首要是清醒無不時皆能行法;行得,則可論睡覺作夢之修行也。

身心大定解脫三昧之第二者,即睡覺作夢之修持。娑婆眾生以其生理之故,不得不有睡眠調身。然而眾生日常習氣作為及其意識活動無主亂起,是眠時眼耳鼻舌身暫呈稍靜,以令意識自由奔放,其所顯現即謂之為夢。

行者欲超得三界,首要明瞭睡覺生理和協及夢境層次。以生理而言,和協為要;和協初旨,則在五臟六腑減少功用。試以例舉,眠前勿食則生理自適,不激烈動則心肺自舒,少說話語則口舌聲帶鬆。生理之事乃重在日常生活隨緣保任,細密處留心,正進境成就。切莫枉學古德不得已,任意斷食受寒、避居山林,宜當清心而不乏生理之適有。

行者已能掌握睡覺基本生理,除和以動禪練氣化形,尚需明白睡眠三層境界。名為:清淨己夢,自主無夢,眠醒同等。

睡覺之時欲得清淨夢境,首見發機於行者日常用功,特別禪坐深定之身心變化;其最微妙者,禪定時眼耳鼻舌身意各處氣脈理絡隨緣應變,坐時歷歷分明了知,起際則空空清明無念;復坐之時,旋復應顯如逢舊知,起坐再是一片空明。設非因緣際會,當用印証於師或弘法於眾,則無一念記憶。其能自知進境者,則在每回禪坐中之變化益精,往往微妙非意識所能惴測,而定中顯現之際又油然對起自性不思議之讚嘆。

行者修得此境,則相對夢境亦為之清淨,無有雜惡,皆為善根發相之妙境也。

修行既能清淨己夢,更當精進正證,切莫以少為足流連善相,自令身心拘受安境。更上之事,應當明瞭善相亦相,法體自在而無有限。自在者,自主也。夢境設非能自主空無,則亦表意識作用仍續;若此識神還是活潑,成就便受身阻心礙。自主不得,則三界亦無可自力直超。

吾人當以何法而能自主無夢?總括萬端無它,唯有日常法行,一心無我;無我而非偏空;便是心繫眾生慧命大悲願力成就之,稱名為人。

學佛行者宜當淨心深思,日中有我意識行為,夜中如何自主無夢作用?倘能四大威儀無有我所,則日久自淨,心唯與自性圓寂相應。意識不作,自然一念不動,不動一念,夜眠安然入息,身心得大和協!

修持成就自主無夢猶未足也。無夢之中雖然身心得大安頓,然而睡眠時光猶嘆可惜;行者自是一鼓作氣奮力精進上學圓覺,直証眠醒同等方是學佛者義。

何謂眠醒同等?答曰:自性本是時空統一,萬法圓通。睡眠修法,成就當與醒時等量;睡眠心智,亦當與醒時同等功用。猶有甚者,睡眠如入深禪定,六識止息沈寂,內法界任運於無功用中自在圓覺,此方可謂大自在。

此境界已是脫離三界精妙難言,吾人何以致之?法不超傳,然法亦為眾生而開而示而令悟令証,稍可點明極密心要處,即是自性亦名法界,一切上品華嚴。行者若能明瞭此十二字精微妙義,修持可謂登堂入室矣。

吾人若已得前二解脫三昧,是起大法喜大精進心行遍德大,以萬德莊嚴自身。是莊嚴初基圓滿則隨順自在入於法性,於法性中無有一法可修;無一法可修亦有自性任運,任運之妙是為出法身超証八地果位。是如來藏名為,空不空解脫三昧。

空中不空,空中妙有;空有一如,俱如來藏。無始劫來一切成就佛果菩薩者,無一例外於此法,經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便是此意透徹。是法深密無上,為一切經典無載,除諸佛菩薩無能知者;若能有傳,非証出法身亦無可能。此法因緣廣大,累劫根性不足亦絕不可聞,其間僅可露明於三界,唯有一字:師。

行者悟得即是証入,便大自在解脫三昧。倘能得此聖境,管它修與不修,不理千經萬論,必出法身,無有妄言。

解脫一事!便是法界大事;吾人用功學佛,當學佛心佛行為始,成就法身佛果為終。大道一路,法途千萬,但歸總結身心,不過五寶一如。

五寶者,佛、法、僧、師、自性也。

引用: http://www.sundon.net/BOOKS/fa/4.htm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bat405&aid=1750165

 回應文章

007
2008/06/29 00:13
昨天畫了大能典的化神-----我感覺 到沒有導師我什麼也都不是
今天畫了大能典的還 實-----我感受到導師的加持,只是一念而已,我就超越突破了.

東陵(qqbat405) 於 2008-07-12 19:10 回覆:

嗯~感謝師的相大弘法~讓佛法可以實相方式啟迪教化眾生~^o^~

非常感謝師兄的來訪與推薦~歡迎隨時有空多來逛逛喔^o^~


達卡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諸法空相~~~~~~~~~~
2008/04/04 18:30

來也空空~~~去也空空~~~

東陵(qqbat405) 於 2008-07-12 19:10 回覆:

非常感謝您的來訪與推薦~歡迎隨時有空多來逛逛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