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經第十品釋解 -莊嚴淨土分第十
2008/03/19 06:02:18瀏覽2101|回應0|推薦7

金剛經第十品釋解 -莊嚴淨土分第十

佛乘宗第三代法傳人 李善單 導師

金剛經三十二品三十二幅畫作,
因佛法而生。
以線條與色彩詮釋金剛經精義,
同證觀者的自性。
以何觀?如是觀。


題名:金剛經第10品—莊嚴淨土分
年代:2007
素材:油彩‧畫布
尺寸:100x80 cm (40F)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釋迦牟尼佛之師為然燈佛,當時跟隨然燈佛修行,而得成就,乃至於成佛。到底有沒有得到什麼法?須菩提回答沒有。佛性,在任何地方具足一切。以無論在那裡──就算是法界最高之佛──佛性,在你本身具足一切的佛性,就算在佛之面前也無多一絲什麼可得!佛性已俱足一切法,所以萬法圓通,所以「於法實無所得」事實上沒有得到半個法!我們統攝回來,想想自身、想想自身在傳法、自身在修行學法,亦是一樣。你的佛性具足一切,你現在在學的任何法,你的佛性都知道,而且圓滿。

那你又為什麼要學呢?你在學只是在學著,掩蓋住你自己自性、自己佛性的那些無明,如何把他清除掉。修行學佛是在做這件事。你的學佛並不是你不是佛,而學著去做佛,那是不對的;而是你本來就是佛,你不知道,你不會應用你佛性的力量。所有的法,都是為了清淨無明;所有的法,並不是為了創立佛性。這兩者在心法的悟証上有很大的差別!你所學的每一個法,是為了要去除掉無明,你的佛性本就具足一切,你現所學的法,也都在你的佛性裡面,都有他。修行學佛按照次第,身心方面一步一步的修行,學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藉由這個方式,將掩蓋住佛性的這個無明,把他清淨掉,而露出你的佛性出來。當你能夠一直做,做到將所有無始無明完全清淨掉時,你就成佛;所有一切所學的這些法,在你的佛性,也都有。只是你自己被無明所障沒辦法知道該如何去做。是以需要有實証之善知識,他們來告訴大家,這個法應當是如何?藉由這個法,你在自身修行,尋找出你的自性,從住於自性──住於你的自性佛位、住法性之後,而出你的法身,就是修到初地。再往上修,修到成佛。

從善知識──所謂的師,師的法從那裡來?師的法從佛而來!而一切佛的根本本體都是為了十方眾生,也就是「僧」。所以從佛之傳承,藉由法統傳承力,在師之身上,將此法廣佈給十方眾生,自己的心量,也為十方眾生。自他兩──內法界、外法界完全圓融一合相,從這裡讓眾生尋找他的自性佛位。眾生入於自性以後,就如同六祖和五祖之間對話:「和該我度汝。」六祖對五祖說:「迷時師度,悟了自度。」為什麼?我的自性已經統攝圓融於一個法界中。所以他說,在佛性而言,事實上並沒有任何一個法的存在,因為任何一個法之存在,就是對立之狀態,就是一個生滅的狀態,就是一個因果的狀態。法不常存,沒有一個法是永恆存在,所有的法都是方便說,方便說就有時空限制;有時空限制,所有的法都是相。既然所有的法都是相,都沒有辦法代表本體,他就是一個生滅,一個生滅就是一個因果,佛性那裡有生滅與因果?既然沒有的話,那裡有法?當然也沒有!一切的法說出來就是一個生滅,既然是生滅就是因果,佛性是不生不滅。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什麼叫菩薩莊嚴佛土?菩薩就是指一個修行者,在他一直修行到成佛的過程裡,他的佛土怎麼出來呢?就是他所度化的眾生,都是以後他所成就淨土裡面的法眷屬,這是菩薩莊嚴佛淨土之意思。從一個修行者到成佛的過程裡他也許度化無量的眾生,這些都會變做他的法眷屬。他就在問這句話──一個修行者到成佛的過程裡面,他是不是有度化無量的眾生,無量的法眷屬,來成就他往後所變異出來的淨土,都會統攝到他淨土來呢?須菩提告訴他說:「不是的。」為什麼?又問:「什麼樣叫做真正的成就自己的淨土呢?」

在修行、教化普渡眾生的過程,「莊嚴佛土者」,怎樣是真正成就自己的淨土?是沒有任何對立相,沒有任何特別特別相的來做莊嚴。也就是說整個法界眾生都是他要度化的對象,整個法眾生都是他的法眷屬,當這樣子的時候,他才是真正成就了他自己的淨土,整個法界都是他的淨土,這樣子才吻合佛乘大法,才吻合大自在王佛之常寂光淨土的意義。整個法界都是大自在王佛的淨土,都是常寂光土,你如果還有心念在想我有怎樣的佛土,我要成就怎樣的佛土,我有多少的法眷屬,有這個差別相在,剩下的眾生就不是你的法眷屬的時候,就變成是對立相!真正以佛乘的心量、以上品華嚴的心量、以成佛的心量,所有的眾生、整個法界眾生,都是我的佛土,都是我所莊嚴的目標。既然如此,就沒有特別的如何做。所以「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此句之意是一個修行者他成就他的淨土,並沒有法界中任何一個眾生的對立存在,而是整個法界眾生,都是他的淨土,整個法界十方眾生,都是他的法眷屬。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釋迦佛說:「你說的沒錯。」所以所有的菩薩──指修行人之法稱,摩訶薩指証初地菩薩以上的。「應如是生清淨心」你應該怎麼做呢?基本上修行人最根本的觀念,就是不要有任何的對立;要生清淨心,就是要生出一合相的心,整個十方眾生都是我所要度化之對象,既然這樣,就沒有對立相。沒有對立相就不因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色、聲、香、味、觸、法這六識、六根、六塵六者,就是對立相之存在。清淨心代表是一合相,你應該用一合相的心,而不該有任何對立相的心,當你能做到這點的時候;應無所住,沒有住在任何的對立相的時候,就是一合相。應無所住──即是一合相之意思。無所住是沒有對立相。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在一合相裡,你的本體佛性就會顯現,因在一合相裡你已做到了統一和協、自由自在。你的德也自然具足。禪宗六祖聽到此句即明心見性!所以我們要認知的是,整個法界,十方眾生,都是我們要度化的對象,當你的心念在這裡時,而守住此心念不退,你就與佛性相應。簡單言之,你守住普度眾生,你就與佛性相應!「應無所住」即是沒有任何差別相,「而生其心」這個心你要守住他,自然就是慈悲平等。

佛乘宗的門規,很了不起!佛制現代化,整個現代化的佛教制度在那裡?就在佛教佛乘宗之戒條,即是佛乘宗門規前三條,這三條十二句,在任何的時間、空間都可運用。在地球乃至於整個宇宙,任何一個星球、任何一個生命形式,都可運用,不會有時間、空間之差異。整個佛乘大法的制度是應用於整個宇宙,而不是只有地球,能夠應用於無始劫前到無量劫後應該是沒有時空之限制,時空統一才是佛性,才是佛乘大法的制度。佛教現代化的制度十二條即:尊師重道、護持五寶、圓修十度、誓証佛果、慈悲平等、普度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立活命、奉獻公益、群己和協、無我為人。整個宇宙佛教制度就是這十二條。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釋迦牟尼佛問:譬如有個人身體像整個銀河系那高大,你認為他大不大呢?須菩提回答說:「大啊!」銀河那麼大,跟我比起來,那真的大很多啊!但是真正的大,那是「無相身」,無相身就是大身;因無相就是「空」,即是與整個空間、整個法界、虛空,一樣大的「空」,這才是真正的空,才是真正的大身!任何有相的大,都還有虛空的存在,虛空一定比他大,法界所有的相,都是在虛空之中浮沈,而不是虛空被法界的相所分割!這個很重要。就好像你覺得這個房子被牆壁分割起來,再做一道牆,再做一道門,就是把虛空、空間分割掉了,不對的。這個房子、這棟大樓乃至於整個地球是在宇宙中浮沈,沒有任何物件是在分割虛空的。所有的物件都被虛空所包容。你要把觀念確立起來。所以,無相身就是大身,無相是空大。既然是空大,就是跟整個法界一樣大。但是真正的超越這個大、小對立比較的這個「大」,還有形相可形容的大的身,就是無相身!法身無形,法身沒有任何的相,因為一心圓法界,整個法身就是包含整個宇宙。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bat405&aid=1707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