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禪宗講錄』讀後
2009/09/04 08:48:59瀏覽1146|回應0|推薦0

  蟄居寶島,屈指九春。每欲尋索一些禪宗的書籍讀讀,頗感為難。各地流通較為一般所習見者,殆只有『永嘉大師禪宗集』、『傳心法要』、『頓悟入道要門論』、『唯心五講』,以及『六祖壇經』『金剛』『楞嚴』等經的註解而已。這些典籍,雖然也都是直指心要的聖典;但對於修學的方法與步驟,每使初機學人,有『可望而不可即』之感!
  本年正月,承惠光老法師,賜下『禪宗講錄』一冊,覺得該書內容,甚深微妙,法味重重。且具文句簡捷,明晰切要,實為禪門中一部簡明、扼要的津梁著述。筆者不揣鄙陋,謹就管見所及,略陳該書梗概於後;以為欲知禪宗之大旨者,介紹勸讀。
  (一)『禪宗講錄』一書,乃淨白老人惠光老法師所著述。
  惠老於清光緒。戊子年冬月生於湖南湘潭。俗姓李,名鶴松字家桃。四歲皈依三寶,十一歲出家。先後曾親近第一流大德高僧大善知識,凡二十七位。海內外名山寶剎,多曾參訪朝晉。去年應基隆大覺寺靈源老法師之請,始來寶島。
  (二)該書之付梓行世因緣──據該書自序雲:『……庚寅四月來港,於大嶼山的法林寶蓮寺「打七」數次。茲與復仁和尚禪定和尚……等,良會有緣,深談宗法。近因法海法照……等,諸位禪德,命講禪宗旨趣。摧余數次,辭不獲已。而將過去已於諸方所講過了的,於觀音洞一一重演,詳加解答。聽眾記之,集成一部禪宗講錄。以便行者入門就序,調治有方。……』
  記錄者為:維靜、果安、恒一諸德。佛曆二五○○年卯月出版。
  (三)該書境地:有理有事,有高有低。不取二邊,不捨二邊。廓然『中道了義』之機,而猶不住中道,不住不住中道,駕乎『中道』與『住』『不住』而上之者也。離四句,絕百非,無以為之取擬名相,只能說它是『最上乘法語』!
  該書之析理論事,質疑問難,所有開示:均能因人施教,因時施教,因地施教,因事因物……施教。就其文字方面而論,學養豐富者,雖可一讀便通,但仍不敢目為淺鮮。而學養疏淺者讀之,亦不致苦其難明。
  本書之更大優點:乃是它能以極為簡明捷要的字句,使人能夠很容易的對『宗門一法』獲致一個全盤的概念。
  尤其它對於初機入門的修學法要:諸如調飲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以及對治各種病相等,都有很具體而剴切的說明。
  (四)宗門的初學行者,每多侈談『頓悟』,而忽棄了『漸修』功夫。該『禪宗講錄』一書,雖亦持『宗門頓悟』之旨,但它也承認『頓悟乃由漸修而來』。使知沒有多年乃至多生之漸修,便無一時當下之頓悟。從而打消,空談頓悟,而不躬行實踐者之『躐等僥倖』心理。
  (五)初步學禪的人,每易流於『疏狂』,不拘儀節。本書劈頭就說:『……宗下一法,全仗戒律。……』(見第七頁)。並且強調:『律儀』不僅為宗門行者之基礎,且亦為大小各乘之基本行履(見七○,七一各頁)。所謂『戒為無上菩提本』,『戒』乃佛教徒的人格基準也。
  本書舉措,義正詞嚴。不啻給予那般浮妄之輩,當頭一棒!
  (六)有等禪人,抱攏一堆『知解』,尊尚『空談』,而無篤實踐履功夫。本書處處訓誡吾人說:『空談幾句機鋒轉語,於本分上,功夫上,毫無交涉』。並且說:『……別人說來,是別人的,不是自己參悟出來的。聽來者是假的,自悟者是真的。人說一尺,不如自行一寸。一尺是假,一寸是真。……』。
  由此可知,不但自己空說的『口頭禪』,毫無半點用處,就是別人把他真參實得的說給你聽,仍無你的受用。
  王陽明所謂:『真知必須力行,力行始能真知』。若不真參實悟,刻苦修行,如何會有成效?
  (七)本書對於『八識』學說,有簡要而明晰的介紹。並用圖表說明了『染、淨』的道理;以及『返本還原』修證的次第境相。使人可以一目了然。
  (八)本書對於佛教徒不應食肉的道理,『打七』的意義,臨濟的『八棒』,五十種陰魔病,以及釋尊降生年代,……等,均有簡確的考證與說明。
  (九)對於修禪的功夫次第,本書並有『三關』表說等,極為簡明。
  (十)本書對於『禪』『教』的界域,它主張『不立文字,不離文字』。『宗即無字之教,教即有字之宗』。因宗明教,藉教觀宗。『教以語言文字,漸悟妙解。宗離語言文字,頓悟一心』。(引用虛雲老和尚法語)。
  (十一)本書對於『禪』『淨』兩宗的觀點,認為:『念佛即是參禪,參禪即是念佛』。『念佛參禪,本非二用。妄想分別,故名二用。……念參不一,而本不二』。
  它指出了禪淨兩宗,不但可以『並行不悖』,而且可以『會兩歸一』。它沒有『入主出奴』的偏見。該書第五三,五四,六六……等頁,闡述甚詳。
  『夢東禪雌遺集』及『淨土精華錄』等禪淨融會的道理,本書亦所含攝。
  (十二)對於禪功深淺境地,本書曾舉出實例,警勵學人。──它說:『……全身坐脫,年久不壞,髮爪自長。到此地步,猶是未悟本性,奚脫輪迴』?(見該書第六五頁)。有此定力,猶是生死凡夫。使讀者意味之下,益知所謂:『頓超直入,當下解脫』的到家功夫,真是『談何容易』?後來禪人,可不警惕乎哉!
  (十三)『看話頭』(參話頭)是禪門中的很普遍的功行。在『看』『參』的時候,原是要從那『念頭』尚未起處,去觀照追究的。所謂:『一念未生全體現』;要把那『一念未生』處把握住,蔡有幾分辦法。但一般人每易落在『語尾』上作估計,而變成『參話尾』『看話尾』了。
  本書對於此種錯失,曾力予糾正。它說:『……這個不動的本心就是話的前頭。……在不動體中動一念,一動!就是頭的後……』。又云:『話從本心生,心是話的頭,念從本心動,心即念的頭。話頭即念頭,念念不離頭。萬法由心造,心是萬法頭。……』(詳見第四九,五○等頁)
  至於參究的著力功夫,他則告誡行者:『……請你離心意識的多多參悟,若有深進的功夫,方有辦法』……。
  (十四)本書著述人惠光老宗師,他對於接引群根開示學人的舉措,極具『觀機逗教,應病與樂』的靈明手眼──事蹟散見全書。
  總之:此『禪宗講錄』一書,實為一部極高深而亦平易,雖言簡而又義賅的初機禪學指南之作。然其最高境界,卻又為至高無上,惟深為微、惟精惟妙的究極之談。凡我教友,均有一讀以拓心界之必要。
  聞該書已所存無幾,最近即將修纂再版。若果能早日完成,廣為弘通;則宗門幸甚,眾生幸甚!

發佈日期:2009年09月04日星期五上午8.48a.m
資料來源:原載民國四十八年第三卷第九、十期合訂本中國佛教月刊
     原載『禪學指南』──民國四十九年十月十五日、基隆大覺寺出版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tt1&aid=328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