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噪音與病人安全
2010/02/05 15:25:42瀏覽2253|回應0|推薦3

噪音(Noise Pollution)是一種公害,對病人安全或許沒有直接太大的影響,但往往會造成病人的不悅,或忍無可忍卻是不爭的事實!

很多人在生病時,甚至醫院員工在情緒不佳時也同樣是受不了周遭的雜音,而變得脾氣暴躁,此時噪音常會加重一些隱藏著的風險而成為犯錯(如給藥錯誤)或抓狂的誘因。

從根本原因分析(RCA)的經驗中,我們偶而還是會發現,噪音即是危害職場(工作環境)安全的主要人為因素之一。

儘管國情不同(國人對噪音的閾值Threshold顯然與先進國家不同?比較能忍),噪音的忍受度本來就有個人差異,相信常到歐美或日本旅遊的人一定同意台灣的街頭巷尾,白天或晚上確實都比他們的吵鬧許多。

自從行動電話普及到人手一機以來,噪音問題更加嚴重!

公共場所包括醫院內的各個角落,都有氾濫使用鈴聲,且大聲談私事的莫明其妙人士(這也是最怪的事了)! 我們在此暫不談手機的問題,只談台灣確實是個"很大聲"的國家,任何公共場所包括醫院的Noise level也比人家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的醫院毫不在意院內廣播的次數,頻頻廣播找人,服務精神旺盛的代客尋找走丟的小孩,或急找自己人去救命(999或119)也就罷了,其實平常都沒有用廣播來擾亂安寧的必要。

有的醫院電梯內也學高鐵車內,英語、國語、台語、客家語通通各講一遍,是很親切,但真的有必要嗎?連"請勿嚼檳榔"還要用英語廣播,請問您曾在全台灣看過幾個愛吃檳榔的老外呢?

此外,常常有些廣播:XX先生/小姐請到XX診間,這也有冒犯病人隱私的問題,並非病安領域的常識,不宜這麽做吧!

自付差額住在VIP病房的病人,也常因噪音向院方投訴因為睡不好、血壓更高、傷口更痛(?)。

安靜的環境有助於療養疾病及傷勢恢復(Healing)似乎是沒有爭議的,多花了好幾千元的病房竟然得不到安寧,難免會讓病人或家屬不甘心,院方不該自我檢討嗎?

到底醫院的主要噪音來源在哪??至少有可能來自於以下十幾個地方:
1、提高嗓門及提高音調講話的外人及自己人,尤其深夜在走道上
2、工作單位的電話太多及音量太大
3、廣播系統=Overhead paging(次數太多)
4、手機的氾濫使用(惹人厭的歌曲或超刺耳的鈴聲)
5、病人及家屬愛用對講機(叫人鈴)
6、修繕人員愛用無線電話或修繕工作本身敲敲打打
7、病房/ICU的各種儀器如呼吸器、監視器(EKG)、警報器、保温箱、自動心臟按摩機(Thumper)
9、訪客尖峰時段的人潮
10、送餐及轉送病人時進進出出
11、院外的雜音(救護車、賣東西與選舉造勢的宣傳車、垃圾車等)

醫院畢竟沒有使用像五星級飯店的高檔氣密窗及隔音牆,因此期待太多真的會失望!

WHO所建議的Noise level在病房應維持在35dB,夜間的Peak(最高值)也要求在40dB以下,而美國兒科學會則接受在NICU的上限為45dB。

然而多數醫院實際測得的數據都在45-68dB,通常儀器的聲音加上工作人員的講話聲往往就可達70-75dB,這與一般餐廳的噪音狀況相近。

書本上寫著,普通大的雨聲約是50dB,醫院裡最不受歡迎的電鑽(Drill)聲可高達100-110dB,而車流量很大的雜音則是85dB,這也是通常一般人可以忍受的上限,但長期處於這種環境可能對聽力有不良的影響以外,還可能出現其他壓力大的症狀如高血壓、頭痛、疲勞、消化不良等等。

美國的NICU平均有80-90dB的噪音,因而有醫院(Women's Hospital Newburgh, IN)引進SONICU的電腦系統,每5秒鐘測量噪音程度並自動以綠、黄、紅三種顏色的燈光閃爍警告知工作人員,如何配合控制噪音。

他們把紅燈的Trigger設定在60dB,黃燈在48dB以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給小小Baby們,此外也有其他醫院的護理團隊很講究降低噪音的細節辦法,終於成功地使噪音從96.5dB降至77.5dB。

綜上所述,台灣地區的噪音問題應該比想像中嚴重,且醫院絕對不會是例外!由於院外的噪音不易也無法有效管控,醫護人員如能取得共識,仍可藉由院內軟硬體的强化與自我約束,營造一個真正以病人為中心的就醫環境,因此改善噪音問題即是邁向病人安全,希望醫院為了內外部顧客的舒適愉快,盡力減少不必要的廣撥並宣導各項細節以符合當今文明國家的國際趨勢!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tsafetyrm&aid=374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