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空氣栓塞與病人安全
2018/05/17 11:52:09瀏覽6003|回應0|推薦0

空氣栓塞被美國健保負責單位CMS,鎖定是第2常見的醫源病( Hospital  Acquired Condition,HAC),而且因為它導致殘廢或死亡,早就被NQF明訂是28種Never Events之一(2002)。

2009年CMS更把它認定爲Serious Reportable Event的醫療合併症之一,除了必做RCA(根本原因分析)檢討改善以外,另一特色即是公告實施「健保不給付」,英國也有同樣的政策, 因為醫院被認為沒有用心預防,所以必需吸收相關的醫療費用,影響層面可想而知。

格主近年在病安訪查輔導時,經常會查看受訪醫院的「警訊事件」管理辦法,但印象中很少看到有醫院把它納入警訊事件密切關注,也很少在目標(八),中心靜脈導管CVC的置入與移除SOP中看到,要提防空氣栓塞的書面資料,只能連想到國人對它不夠重視的事實!尷尬

希望藉此再次提醒,沒有將它視為警訊事件或重大事件的醫院,應該要檢討原因,到底是為什麼?懷疑


空氣對人體而言,是一種異物,目前已有更多科學證據認為即便是小量的空氣,一旦進入血管內,就有可能造成相當程度的血管及器官傷害。傷害嚴重度與症狀,通常要看造成阻塞的部位,而決定其預後。

異常進入血管的空氣,通常會隨著血循環 ,沿路破壞血管內璧,導致內皮細胞的浮腫及發炎,以及局部白血球和血小板的活化,進而阻塞肺部微細血管造成肺動脈高壓,右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尖叫


一般認為,從末梢靜脈進入的空氣,如果只有少量可能會被吸收,如達1mL/kg則會產生低血壓,確實有不少文獻都提到血管內的空氣量如高達100-300mL,就有可能致死。

新生兒是罹患此病變的其中一個高危險族群, 但特別值得強調的是,正常大人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據說其心臟的卵圓孔(Foramen Ovale),仍處於開放的狀態且未被診斷出來。此外,其他先天性心臟病患如ASD,PDA也都有罹患空氣栓塞,而導致腦中風的潛在風險。

醫療上可能發生空氣栓塞的情形,原則上算是罕見,但如細心研讀以下文獻,並加以瞭解其形成的機轉(陰錯陽差?),應可發現有相當龐大又多采的資料,讓自己覺得知識不足。害羞

光是「血管內」空氣栓塞,在2007年的美國麻醉學雜誌(Anesthesiology)中,就已被提到近30年內有多達4千篇論文談論過這個主題,美國有名的賓州 (PA)病安機構( PS Authority)的資料庫中,在2004-2011期間也有74例發生。

另有非常聳動的延伸閱讀文獻(後述),特為全球每天有一人死於與中心靜脈導管(CVC)相關的空氣栓塞,而提出警告。

其他實際案例包括: 從末稍血管打點滴(IV therapy)時、大量輸注血品時、血液透析、腹腔鏡(氣腹術)操作中、ERCP內視鏡檢查、肺部切片檢查、有打顯影劑的CT檢查、開心手術、操作葉克模ECMO或體外循環時,剖腹產、骨科手術如髖關節手術、頭頸部手術,採坐姿(sitting position)的開顱手術, 或當Open vein所在位置是5公分高於心臟時。

此外,也有單純因醫療儀器的操作不當而發生,這些常用的Device包括三方活栓(3-way stopcock),輸液加溫器及輸液幫浦。

ClearLine MD是通過FDA,並贏得Patient Safety Movement Foundation 主辦的2017創新獎(Innovation Award),可自動監測 並持續移除Air in  IV lines的新利器。這是格主在2月底參加倫敦病安高峰會議時,偶然發現的一種新科技,格友如有興趣,可直接上網(www.clearlinemd.com),一探究竟。 微笑


總而言之,面對空氣栓塞,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但預防的學問很大,病安工作人員本身必需多方面學習,才能具備稱職的專業條件,至少先要懂得它的重要性,致於嚴重案例的搶救細節,並非本文之目的,僅此割愛。


<延伸閲讀>
*Air embolism
*Central Line Air Emboli: one death every day?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tsafetyrm&aid=11204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