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視眼直視TVBS「奮起台灣」
2013/05/08 15:57:54瀏覽6834|回應1|推薦19

我總是亞洲上空飛著忙。上週起,才開始看TVBS寄來的「奮起台灣」光碟。
沒了李濤、李豔秋,這次TVBS打出應該算是專業知名度相對高由新聞總監詹怡宜召集,「十大主題」將要宏觀探索台灣今後前景的名號!最初我一邊揉眼睛,一邊單純想說,「這不都是歷來為了瞄準「金鐘獎」或其它各種新聞卓越獎項而來的嗎?」
但這回TVBS特別為此,煞有其事的召開了邀請馬總統在內藍綠陣營諸多政治人物一起站台的記者會,顯然這並不是一檔單純新聞節目的「單純宣告」。
TVBS與我聯繫的公關行銷解釋,這是「開台20年的巨作」;且老早就來問我能否在當天出席,並且暗示我,無論能不能來,能否幫忙寫點東西「推薦一下」?
但我後來得知當日記者會發佈的「大拜拜」規模陣仗如此之大,台灣各大政經「神佛諸大咖」當日現場繚繞,我就是去也是飛蛾撲香火,根本也不可能與包括詹怡宜在內的專題製作人員仔細探討專題的構思。於是,我就先忙手邊事,寧可先慢慢來當個友情觀眾先。
更何況,還沒看到這個巨作的「貨色」究竟如何,豈知夠不夠「好」?就算與詹怡宜是老交情了,但怎麼推薦?


這幾天我也一邊從網路上,以大眾視角繼續看TVBS上傳到Youtube的「奮起台灣」系列。昨天剛上傳的第二集,探討「台灣人才缺荒問題」。
專題至今整體來看,「編、拍、寫、剪、後製」的花費力氣確實不少,乍看之下做的也還有模有樣!
但平心而論,TVBS這個系列,卻還是一如過往的「議題式電視新聞專題製作」水平,並沒有真正讓人「一醒、一擊、一凜、一思」的新觀點或新角度。
特別是和台灣媒體經常共同面臨的那種「坐在井邊看井底」的狀態一樣,始終並沒有從「現象觀察視角」或「問題思考方式」上,打破「井內觀天」的桎梏關鍵。
雖然只是第二集,但一路看下來,幾乎就可以推論,一切都「還是一樣的」!那就是:
永遠都是從那些台灣經常可見的、且不出所料的,永遠總是同樣從台灣內部的「那些官員、那些學者、那些業者、那些企業、那些企業家、那些品牌、那些品牌模式、那些觀察方式、那些思考方向、那些歸納結論」去構思這麼一個「思考台灣當下與未來出路」的大議題!
這當中我並沒有任何奚落的意思,倘若TVBS如此宣稱「開台20年大慶」也就只是此等專題呈現的水平,台灣其它家媒體老闆恐怕甚至連下決心做一個類似TVBS這個系列專題的「一半預算」都捨不得給呢!(如果沒有政府單位或產業提供置入預算的話)


只看了兩集,就下了初步結論,並不是我一向評論的習慣。因此不妨接下來,從幾個角度,繼續去看看TVBS「奮起台灣」的系列策劃,有沒有觸及到:
1.台灣實力的亞洲定位?
除了引用一些八手傳播的數據;
專題中有沒有去訪問一些亞洲著名的投資銀行家、趨勢戰略家、經濟學家,從整個亞洲的態勢真相,去看待或描繪台灣的競爭處境與可能的優勢機會?
2.台灣產業競爭的真實較量?
除了永遠會訪問的台積電和台達電、王品和捷安特,以及引述施振榮先生的看法;
專題中能不能比較真實的去描繪,台灣產業在全球市場或亞洲市場中的競爭較量的實況?去真正的多挖掘及整理出一些台灣不同產業至今正在「殺出重圍」的模式?
3.台灣人才的流動現況?
除了之前輿論炒半天、風聲一過又沈寂的「高等、技職」教育機制結構的討論;
專題中可不可以訪問一些台灣之外,從亞洲產業人力仲介的視角,去看「進出台灣」的產業人才現況與問題?
比如,台灣究竟有多少電信人才,被對岸「華為」大舉挖角去開發歐美、中東,甚至非洲的國際市場?而這些台灣資深人才倘若不離開台灣,在台灣根本難有舞台發揮與存活?
4.台灣市場機遇的歷史錯失?
市場的關鍵本質,在「時機」的掌握!
李登輝、陳水扁,乃至一路至今馬英九政府,以「兩岸政策」為核心所錯過的,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所有亞洲及國際市場的「台灣缺席」,是全世界趨勢研究者公認台灣最大的政策敗筆,成為無以逆轉的「歷史錯失」!
TVBS這個系列是否有刻意「迴避媒體批判」,錯謬的以為「不批判才是媒體正能量」?能有多少力度去審視及檢討,將會決定整個系列是否還是「隔靴搔癢」。
5.台灣產業政策究竟何去何從?
我不清楚TVBS的這個系列,有沒有比照許多「政策行銷置入」而申請了經濟部或任何政府機關的「專案補助」。
但政府迄今全然未明的產業結構定位,財經部會的政策方針也永遠只是在「救火」而不見真正擲地有聲的「超前擘劃」;TVBS有沒有能力透過訪問整理,去建構一個從國際市場的角度「環視台灣政府產業政策」的論述?或者,最終還是那一些熟面孔的「業者、學者的呼籲」?


這一次TVBS這個「奮起台灣」系列,不同記者採訪撰寫,信息與風格難免差異,倒也不是太大問題。雖說都是較為資深的記者操刀,但畢竟是一個「節目型態」,就屬於「電視專題製作」的專業層面,我認為應該要改善的則包括:
1.整體稍微缺乏引人入勝的可閱性。
財經類的電視專難以灑狗血渲染,但仍要儘可能的找到更多且能產生共鳴的「人性表述」。「個案」切入是基本功夫,但不能失焦,且要能巧妙的扣住主題,產生思考的餘韻,還是要有強大的專業功力。
2.「內容結構」與「信息量」太繁雜。
這往往牽涉到處理專題的記者,本身往往因為自己在整個過程中東寫西改,自己已經「反覆消化」;因此反倒錯估了大量信息以時間序,去表述議題式的旁白、圖表、意旨的種種信息量,對於觀眾來說其實太複雜!
3.看完專題,觀眾無法以「簡單一段話」,據此形成結論歸納。
每個專題中,真正應該「緊緊扣住的」且擲地有聲的那一個「問題」或「解答」是什麼?電視議題式報導的「問題拆解」與「答案推論」,非常需要精銳的文筆與畫面。
這方面,詹怡宜自己本身倒是功力還行!她始終擅長一種「影像與文字相互交錯輔助」傳達一種「冷靜理性的煽情」。
但到目前看來,由採訪記者自行撰寫的「奮起台灣」的內容中,並沒有最後「敘述基調的風格一致」,沒有必要的「廢話、廢畫面」基本上還是太多!尤其內容議題鋪陳也都還是傳統「階梯式寫作」,機關槍叨叨絮絮的,並不符合有效閱聽的「鬆緊節奏感」。
4.配合議題論述分析,專題的「影像魅力」被犧牲。
看完兩個專題,卻沒有任何一個「畫面」能被深深的打動或記住!由此顯示了若非拍攝者的模糊急躁,就是剪輯者缺乏設計組織;當然,最大的可能,是為了遷就文字記者的敘述結構,文字記者說:「這個畫面和我寫的無關,我不要!」
5.受訪者及受訪觀點,沒有任何驚喜!
幾乎都是台灣島內,所有報章雜誌上的背景材料構成的,完全「可以被預期的受訪對象」!幾乎沒有跳脫台灣慣性之外的觀察角度,這實在很不應該。


當然,對一個電視台來說,「議題思考」類型的專題節目,要遠比幾位名嘴看看資料、耍耍嘴皮,要投入更多、更大的人力資源規模。
面對著這幾乎是「電視產業」本身一場「收視率不成比例」的投資結果,TVBS這次若非經營高層的有心支持,與執行人員的戮力投入,恐怕連這十集的基本碗糕也都不會有!
因此,對於願意投資去進行這次專題策劃的「動機初衷」,這是光燦可佩的。
而從這些我以個人或從亞洲新聞電視製作的專業來看,整個專題確實「內容還不夠好看、探討還不夠準確」的這個TVBS「奮起台灣」系列,我當然相信,這不會是今後TVBS唯一的一次「有心投資」!
因此,既然是認真做專題,今後也應該在專題製作前,花更多時間去策劃準備,找出一個真正「新的結構、核心的提升」,而不是「發包給多位資深記者」去想辦法做出來!
而我身為TVBS當年的開台元老之一,花上自己寶貴時光,以略微嚴格的角度的提出這些「專業建議」,也就無可厚非了。


(BTW, 雖然記者會場面盛大,但媒體自身的宣傳希望「靠其它媒體介紹」,無異緣木求魚!瞧瞧網路搜尋的慘烈結果~  麻煩TVBS讓大家多從網路上「能搜、能連、能看」到更多一點這個大專題投資的結果吧!)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7597500

 回應文章

陸比歐(沈兩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 朱 找 李濤 當不分區,搞不好 票還會 好看一點。
2016/03/14 11:59

TVBS 國內主要政治人物聲望調查
訪問時間:2016年 3 月 1 日至 4 日晚間 18:30-22:00

柯文哲聲望小幅下滑至 57%,由 第二 下跌至 第四
;張善政(54%)排名第五,是「藍軍」中排名最高 。

新聞:林鳳營熱賣 味全股價攻頂

『味全宣布啟動全新「酪農4.0」計畫』

想當初 蔡錦隆 委員 也喊出 「西南屯4.0」,可惜還
是敗選。

九靈澤:Lubio 飾

原是怪販妖市之人,後被判神殛等勢力背叛而逃離
,輾轉進入 白沙書院 中成為“都”教授。

蔡錦隆委員 就該 和 九靈澤 合作,才能完成「西南屯4.0」


We are at war and we will w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