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但願孩子們別「啃老」啃到底
2010/03/24 17:24:59瀏覽14899|回應17|推薦60
工作好?還是賺錢好?如今成年的我們,都知道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特別是在股市投資的風氣興起後,菜籃族媽媽們這才明白,雖然沒有「工作」,在家其實還是可以「賺錢」。
和周遭的台灣年輕人聊起來,他們大多只想看在哪兒找到一份「工作」再說;只不過,青春可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呢!「賺錢」對他們來說,似乎不是最主要的事。
而如今歷經生涯起伏的成年人應該都會同意,如果可以「又有工作,又能賺錢」,那應該是最棒的事了!到了退休,若是每月領「退休金」、又還兼有其他「工作」,一些投資又能額外「賺錢」,那就真是人生之大奇、天下之大妙了!
這些幾乎就是台灣普遍對於「工作與賺錢」的態度!
只是,回頭看看此刻也仍在其中庸庸碌碌的我們大人,在教育下一代時,我們竟然沒有想過,應該幫助孩子搞清楚「工作與賺錢」的概念;一如對於「性」,好像他們長大,就會懂了。
我們甚至可能自始至終,完全沒有培養孩子們擁有「工作的習慣」與「賺錢的能力」。我們會說,他們什麼都不用管,從小到大只要「好好讀書」就行了!
於是如今,當孩子們一路唸完大學或研究所畢業,終於找不到工作了,也不知如何賺錢謀生!我們卻開始擔心他們就這麼「啃老」啃下去,抱怨著他們「不夠積極,整天窩在房裡上網,對未來一片茫然」!


這段期間,有許多面對未來不知所措的年輕人,因緣際會的來到眼前詢問或哀怨著未來,這總會讓我想起我一些「猶太人」或「溫州人」的朋友。
猶太人從小培養孩子對「數字、金錢」的觀念,一如他們對「宗教、藝術」的執著度,是久遠的歷史。猶太人的家庭,甚少讓孩子「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猶太人若不是從小要求孩子,要以家裡的「工作勞務」或「學業成績」來換取零用錢,便是要求孩子為長輩服務,或思考解決某個家中的問題,來換取額外的金錢報酬。
大陸溫州人則是鼓勵孩子們在同學朋友間批些貨、做些小生意,這是很普遍的地區文化。儘管成長的文化環境略顯粗糙,在概念上卻也類似猶太人。
於是一整個班上,我賣你鉛筆、你賣我玩偶,他賣我們點心!最重要的是,溫州的小朋友們分別會想盡辦法去找到當地「最便宜的源頭」批貨,並且算出雖比外面價格低,卻仍有「利潤空間」的賺頭;這是溫州小孩很普遍的能力。
相較於我們在台灣的教育文化與習慣,聽這些別人從小就在搞「數字與買賣」,實在會很不可思議!
但從教育的角度觀察,無論猶太人或溫州人的這些孩子們,他們透過基本「商業往來」的過程中,確實包含了體會出許多「工作與角色」、「賺錢與計算」,甚至「勇敢與思考」之間的潛移默化。
同時回頭想想比較一下,我們這裡似乎只懂得給我們在台灣的孩子們,所謂的「教育與文化」與「興趣與休閒」而已。


中國人社會對於「學校教育」的獨尊,如今看來,學校所學的一切,也已經越來越無法適應這個快速變化又多元競爭的全球化環境。
台灣的學校教育其實並不多元,概念上大多是一種「演繹法」,只在學科的局部中鋪陳出一些基本的架構知識;教育課程中往往很少去強調現實社會所最需要的「歸納法」,欠缺一種尤其需要強調在「時間期限的壓力」下完成一些計畫。
所有的壓力,幾乎最後都是為了集中在「升學考試」!也只習慣升學考試!而對於考試之外的其他現實壓力,全然沒有處理經驗。
幾乎孩子們從小的學校教育,只追求「成績表現」的度量標準,而鮮少針對「性格與能力」的培養,更不會去考慮「工作現實」與「賺錢方法」的現實。
即使如今「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如此之高,也從來沒聽說各家大學院校,有認真檢討究竟怎麼回事?以及該如何改進?學校的「教育內容」與社會「生存能力」毫不相干,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
因此,對於孩子「工作」與「賺錢」的教育責任,父母如果沒有及早擔負起來,最後孩子長大之後,「業力」還是回到父母身上,整天巴望擔心著兒女繼續在家「啃老」下去。


對於孩子的教育,「找份工作」與「努力賺錢」,其實是兩碼子事。
「工作」,是一份特定領域的能力或專業,被某個事業單位對象所「需求」而成。
這適合比較追求安定與保守的孩子,去從小學習體會。
培養孩子對於工作的認知,首先需要「形成一個角色」、發揮角色功能,並且要擁有責任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目標。
工作有時並非只是一件事,而是一些事情的組合要陸續完成,因此要有耐心並且思考,不能隨心所欲愛做不做。
至於「賺錢」,則是一種尋找需求的「差異」,並且能將一切換成「數字」的思考能力。
這特別適合讓積極進取、愛冒險挑戰的孩子,從小去嘗試體會。
首先,在讓孩子能對於「數字的增長」有正面的成就感,將一切人事物背後的數字意義找出,並且開始導引孩子去觀察人們的各種「需求」。
賺錢是一種透過「時間差與空間差,透過高低價值的架接,完成一場供應與需求的過程」。賺錢的方法與奧秘各有擅場,點點滴滴都是各自的經驗累積,這是連郭台銘也傳不了給他兒女的,最終還是要靠每個人的親身體會。


身為家長的我們,如果自己無法參透「數字金錢」的增減變化,也可以是一種類似音階的曲調;乃至「工作勞務」的角色體會,也可以是一種等於色彩的構圖。我們自身對「工作與賺錢」的矛盾或誤解,當然就會徹底讓年輕孩子們,無知於這些被誤以為只是「太銅臭」「太世俗」的能力!
如今的生存環境,所旋動不止的絕對勢力,可以說是以「數字」為價值核心在運作的社會。倘若無法瞭解自我工作的目標,無法洞悉金錢運作的法則,幾乎只能在「邊緣」苦苦追趕。
我們雖然不一定要讓孩子工作成就多高、或者多有錢!但倘若他們因為對於工作與賺錢的無知,反倒徹底受到他人與金錢的擺佈,這必然更是讓人難以忍受的悲劇呢!
工作與金錢,當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也實在不宜故做輕蔑,來強調情操高尚。真正的重點並非工作多好、錢賺幾多,而是有沒有相對真正做好工作與努力賺錢的「能力」。
猶太人在全世界將「工作與金錢」徹底掌握成一種洞悉的藝術,溫州人則至少發揮成在全世界的商業脈動中的一支有預知能力的族群。
在台灣,若是有父母們能夠真正警覺於此,是否也才可以教育出某個,面對今後現實人生能「游刃有餘」的下一代呢?
或者至少,能不致像現在,有無數無望又無奈的,只能「啃老」啃到底的年輕一輩呢!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3882343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深刻體認!
2010/04/26 02:33

這篇寫的真是中肯阿!

從小懵懵懂懂照著父母的意思唸書

卻也沒唸的好

想讀職校,父母苦勸之下,還是唸了私立高中

大學沒考上,不想增加家裡經濟負擔便出社會工作了

社會打滾了十餘年,才深刻體認到金錢觀念的養成有多麼重要

好不容易存了人生第一桶金,在想藉投資基金獲利卻遭腰斬的深刻體認......

真的,家中對金錢的概念就像尚智大哥形容的那樣

好像不在意金錢就比較清高一樣 (老爸尤是這樣的念頭)

無論自己走錯過多少路

僅希望下一代不重蹈覆轍,啃老一生! :)


Guangl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期盼正面鼓勵
2010/04/02 20:17
請老年人不要老是拿草莓族,啃老族之類的名詞污辱我們,你們走了以後,這個國家可是要靠我們的。希望大家多給年輕人正面的鼓勵。

文案Stell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不知道算不算年輕人呢.....(笑)
2010/03/27 11:55

嗨尚智大哥,

去年在華梵的高中職部落格頒獎典禮上與您有一面之緣.不過一直以來我都是默默在閱讀您的文章.

大學畢業至今已經快3年,在同一間公司工作也即將邁入3年. 不同階段的365個日子, ,我的成長及磨練,一直隨著年歲而一同遞增. 我同意孩子不應該從小只會讀書,生活的重心若一直只在書本上,那麼進入社會初期,可能會面臨非常大的窘境,即是這個世界怎麼和我要的想的這麼大不同?

從小因為家庭經濟的關係,所以從高一到大學生活,舉凡不同種類的服務業打工經驗,都培養出我對環境的抗壓性及對金錢管理的能力. 但由於我不是百分百專心念書的孩子, 欠缺及不足的能力還是有影響到我的組織邏輯性(行政能力上無法又快又好).  所以最近我常在想, 其實從小的學習過程, 如果能夠能多角度的接觸體驗,  面對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社會, 是不是才有相應的生存能力?   

但同時我也認為, 在多元的知識領域下, 一定要在最後找到一塊自己最有興趣,願意花時間努力苦練的興趣, 因為是興趣, 所以做的同時會很快樂也有成就感, 並讓這些活動引發自己的內在技能, 應用在工作上.  

前陣子我讀了"多少才夠"(作者艾倫.艾貝)這本書, 他提到先有快樂才有錢;做喜歡的事, 才容易賺錢, 但前提是你必須要願意花時間去培養你的技能, 你真的很在行的技能, 雖然不一定會賺"大"錢, 卻會讓你的財務狀況比較安全. 因為你喜歡你的工作, 所以會不斷創新,創新的人比較容易賺錢.

我覺得我們這一代的問題是, 大部份的孩子從小被保護的很好, 很會念書, 因為父母要孩子這麼做, 所以沒有自己的想法. 因為沒有自己思考過, 所以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愛什麼喜歡什麼對什麼有興趣,  也因此做的事情可能往往是"社會覺得做這不錯", 而不是自己打從心裡覺得認同,(可能根本沒問過自己認不認同), 因為被照顧得很好,  所以容易怠惰容易挫折容易逃避, 希望天塌下來時撐著的不是自己, 所以無法吃苦無法被責罵被批評, 因為一直處於自我感覺良好的環境, 所以沒有機會去反省, 到底自己欠缺的是什麼樣的東西?

當然!也就不會有真正工作&賺錢的能力!

所以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我因為出生在需自食其力的家庭, 所以讓我可以免於當一個草莓族, 但現在的父母願意放手讓孩子從小吃苦當吃補嗎?這又是另一個問題...



政橄大頭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點現實的殘酷...
2010/03/25 21:10
雖然是事實,不過孩子們某一方面來説,似乎也該學著斷奶!

王尚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多元觀點
2010/03/25 18:09
多謝大家分享的觀點。尤其是海外的一些教育經驗。
對我也有啟發。

當然,唯一的可惜是,比較沒有年輕人的現身說法~
畢竟咱們這個UDN部落格,年齡層是偏高一些的啦。

crystals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覺得
2010/03/25 16:00
在台灣,職業與技藝教育不夠受重視,太重學校的講授的理論,實習課程也很少提到。在德國只有三分之一的高中生會選擇上大學,大學生也不一定會畢業,也有轉到職技學校的學生。

舉個例子,在德國的空中小姐不需要有大學文憑,只要有職業訓練學校結業證書就可以到航公空司應徵工作。他們的英文都很好,以專業英文而言,甚至比台灣的大學畢業空中小姐來得強。

秘書小姐也是這樣,不需要大學文憑,賺的錢也可能比大學生多。

對金錢理財的認知是我們從小在學校中學不到的,出了社會才知道懂得太少,可是有很多作生意的父母會教導小孩這方面知識。我也是老大不小才知道理財的重要性,嗚嗚嗚,晚啦!

阿 Joe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沒錯!沒錯!
2010/03/25 13:00
完全認同

udb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版主說的是錯的
2010/03/25 12:35

我是補習班的員工

以前我會認為現在的孩子不禁摔 後來發現我錯了

他們比我們這一代更重視工作及未來

一票大3大4拉警報學生每天一下課就是來我這兒補高普考或國考

我有次問一個可當模特爾的同學為什麼不去賺好賺的 來拼這個 錄取率很低耶

她說:她幹過show girl一天3,000但沒尊嚴而且淘汰率抄高

賺的錢都貢獻給化妝品等等了 跟本存不了幾個錢

「寧可賺的少 賺的久」「考上個執照不執業也能借牌,而且終身有用」

我說你是對的 ! 我都沒想到國考還有這個妙用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3/25 11:25

很多家長擔心台灣的教育制度,一個個花金錢精力把小孩送到國外,因為國外的教育制度比較完善,但結果呢?我12歲就到加拿大讀書,現在已經大學畢業並已就業快兩年了,根據我的觀察(只是觀察,不是深入的研究),把所以時間花在讀書上的人就算可以所好的大學畢業,也很難找到工作,很多人一個個找不到工作最後就回台灣了,我也聽說有在美國拿到雙碩士學位的(電信和MBA)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也回台灣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感同身受
2010/03/25 11:20

現在的小孩不會賺錢,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太寵小孩了,只要小孩聽話和好好讀書,什麼吃的喝的玩的穿的樣樣都買給小孩,小孩根本不需要學習如何賺取金錢,更別談如何做金錢管理,理財規劃等等。

 

第二,「萬般皆下品,為有讀書高」這個從古中國流傳到現在的觀念深深的影響我們現代的教育,只要誰書讀的多,誰就得到較高的評價。古時候一個讀書人寒窗十年考上了秀才、舉人、進士,就可以光宗耀祖,相反的一個農夫辛辛苦苦的耕種十年,不知道收成的作物可以養活多少人,但農夫就比較不上讀書人。

 

很好的一篇文章: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0152,這篇文章提出了光是讀書不足以讓一個人成功的一些研究,很可惜台灣被傳統的教育觀念影響太深,就算有科學的研究也不足以改變我們現在的教育觀念。我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有研究來證明「萬般皆下品,為有讀書高」理論,如果有哪位網友找到,請讓我知道。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