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他站在那解脫的門邊微笑著
2009/06/20 23:55:01瀏覽2631|回應1|推薦27
總要這麼對待朋友吧!專程的,思前想後準備好。
但他連我送來的杏鮑菇,都拒絕了。
他說他已經很久沒有「開火」,平時他只煮白飯,然後配自己門前種的青菜生著吃。
不知怎的,我相信他應該營養充足吧!儘管五十多歲的他,沒有吃維他命或鈣片。
他住的這個山邊,從門前大地長出的一切,都非常茂盛肥沃。
不遠的鄰居農人,偶爾也會送來一些花生什麼的。
毫無疑問,一切入口都是「有機」的。說不定比我平日吃的還更健康呢!
反正他過午不食,每天就兩餐,很簡單的。


我在泡完溫泉之後,依照慣例,回程繞進山中來探望他。
山中由金黃暮光跌入暗黑夜色幾乎毫不遲疑,他打開唯一的一盞省電燈泡的檯燈,笑盈盈的看著我。
距離我上次探望他的半年前,如今首先映入眼中是他身上的衣服。所謂的「百衲衣」,早已經破破補補到快撐不下去了。
我定睛的、仔細的望著他的臉,他也回望著讓我看;我感覺他更清瘦,有一種清瘦到快要發光的感覺。
我特別注意到他額頭中間,長年因為拜八十八佛拜到破皮、癒合、又破皮,又癒合,然後這一次,已經成為一抹黑色像繭一般的長橢圓狀。
我說,法師,你已經快要變成漫畫裡的「三眼神童」了!
然後一如往常,我們聊起來了!


他叫平因師。我們前幾年與後來的相逢,有一些緣分無語的巧合。
於是,他成為我每年偶爾打開的一幅,如同古畫常見的「探訪空山幽谷,僧俗秉燭而話」的山水畫。
像我這種在不同的國度領域出沒,尤其在媒體與名利符號的流轉中衝浪的俗人,對於紅塵坊間各種看似精神飽滿的「大師」、法袍排場莊嚴的「上人」種種,早已嫻熟能詳。
然後,對於一位真正避居山中,隔絕紅塵與社會資源到最低,特別是能夠依著佛陀教理以「療病」自視而非以「弘法」自詡的出家人,反倒成為我心上偶爾會想專程探望的對象。
能夠有一位在紅塵方外的朋友,即使需要費力的爬出心境顛簸,還是很值得的。
以前對於這種出世修行,頗有一種流浪的浪漫懷想。如今則是抹去那「宗教情懷」,純粹以人生價值的抉擇,與力行最真實環保的生活形態,來平常心看待。
最重要的是,這些年來,我們完全是以「朋友」般的真誠對待與遙遠相伴。


還記得多年前,他以嚴謹威猛的修行個性,堪稱不留情面到「拒人千里」。
一切,依照戒律而行。
有一回我來探望他,談論完佛法即將離開,我奉上供養的紅包,他當場拒絕!
他慎重的表示,依照佛制戒律,對於比丘的供養應該在「求請開示之前」而為;而不是事後因為「講的好,才給紅包」。
我趕緊解釋,我沒有這種刻意不禮貌的意思,只是不知道這個順序。
但他還是嚴謹的堅持不收。
看他非常堅持,而且我想起當初介紹的朋友說,他以前的個性是走「苦行」路線的修行,脾氣很拗呢!以人世間連法師們都去喝素食下午茶享受的觀點,這位法師完全是「自虐」程度呢!
於是我靈機一動,揮手告別,走出了大門。
然後回身又敲門進來,說:「法師,我又來了!」
「我們進行第二回合吧!」我似笑非笑的慎重說著,「在此之前,依照佛陀戒律,請先接受我的供養,讓我種些『福田』吧!這是你做為比丘的責任。」
他定睛望著我,微笑無語,最後只好聳聳肩,讓我再度進門。
他後來說,我是第一位能依照戒律,打破他做事習慣與思考方式的人。


這些年的僧俗對話,我們分享天涯兩端,各自的思索、探討與心得。
他對於經典所記錄的修行,一切親身力行,不斷的「對付自己」,從不馬虎!
而我每回來到這裡,像是一個心靈紀錄片的拍攝者,不斷的紀錄他每個階段,是如何的找到癥結,然後努力突破。
對於佛法與修行,我是一個很好的「發問者」;以「問」切割,以問聚焦,以問而答。
而一旦進入清淨的場域,也是一個如同面對鏡子或湖水,可以好好自我觀照的時刻!

特別是當今各方環境中,即使在各大道場寺院團體中,確實已經很難找到那種「離口舌是非、人我明來暗去爭議」而具備真正戒行清淨的所在。
我的叛逆性格,即使在佛門出沒,也不願意遷就那些遠離經典義理的「佛門裡的人情世故」呢!
越是名聲資源越大、徒眾人事越多的,越發讓人難以忍受。
而來到這裡,只有一位修行的出家人,以及一盞檯燈。連招待的開水也沒有。
於是,我除了可以在這裡好好「薰一下」所謂戒律的無形清香「戒香」,更可以在這處相對潔白透明的場域所在,一眼即洞悉如今自己的「污濁度」如何,「染污點」最嚴重的又在何處。


友直、友諒、友多聞,而他還能「友清淨」。真好!
而真誠的僧俗對話內容,也經常能毫不吃力的,觸發一些關鍵的答案!
平因師每回兀自分享他的修行心得,也很自然的會恰好「對應」到我此刻的問題狀態,成為「意在言外卻句句入骨」的提醒。
至於我則分享我這些日子的八方遊歷,所見到的「各類眾生」與所屬機緣,以及他們的身心環境、苦難,與某些平凡卻真正超越的智慧。

這回他與我分享,他說他最近終於懂得自己的「懶惰、懈怠,與放逸」。
1.他說他的懶惰,是一種不自知也不自覺的擱置,因為愚昧。
2.至於他的懈怠,是一種明知該為卻再三折扣的行為,但至少保有些許罪惡感或自我譴責的自覺。
3.而所謂的放逸,則是本該努力作A,卻自尋理由去作不相干的B,儘管時光並沒有真正浪費,卻難以解決機緣發展的先後順序,而最終還是要回到原點。

我則回饋了近日的三個有趣心得與建議。
1.首先,我分享了施食的進一步心得,包括如何施食給其他宗教的無形眾生界。我也建議法師要持續保持施食。
2.我解釋一些如何在人們的「我執、習氣,與善根」之中的出入與轉化技巧,特別是如何與人們心中的「苦諦」打交道開始。
3.分享我在異國如何以「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的念佛方式,與包括回教等其他宗教的無形眾生交流幫助。


僧俗兩人的朋友,能夠在「出世、世間」的能量坦然分享,非常平實而充足。
於是,終於不再有佛門裡經常會出現或聽到的那種「絢爛又澎湃」的感動,也沒有那種把自己搞得「懺悔又感恩」的情緒。
讓所有的對話,一片片安然落實到心中;並且如同坐在天空,咀嚼雲朵一般,讓那些自自然然落入的「領悟」,而非刻意去放入「感受」到心頭之中。
所有最神秘或最玄異的部分,也都在「如幻與無常」的凝視中,無啥波瀾。
因為最重要的部分,已然「水落石出」。
那就是,如何從繫縛的煩惱中,解脫;如何從人生本業的得失疑惑中,解脫;如何從生命機緣的去來取捨中,解脫;最終,如何到達生死彼岸,解脫。


送我出門時,平因師說,他今年種的蔬菜比往年茂盛青翠許多,鳥兒也多了。
我看著他此刻笑盈盈的樣子,想起前兩年每次來,總要聽他憂心忡忡的說起地球暖化後的環境生態變化,連他的青菜都長不太好。
「是因為有鳥叫、整個環境動植物生態平衡的關係嗎?」然後法師突然開口,「還是你覺得,是因為馬英九選上之後的關係呢?」
我沒好氣的翻了白白衛生眼,回瞪了平因師一下。
法師沒再多說了!我們彼此都鬆了口氣。
而我透過車裡後視鏡越走越遠的最後一眼,看著他站在那充滿安然解脫心境的門邊,微笑著向我揮手再見。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3061479

 回應文章

奈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一位在紅塵方外的朋友 很有福報
2009/06/21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