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媒體人的飄零之路
2008/11/16 15:22:35瀏覽4635|回應6|推薦23
週末仔細閱讀新聞前輩戎撫天先生,連續幾篇對中時集團「遭到」旺旺集團併購的評論。
然後連天下雜誌,也不禁要為這個台灣媒體經營環境,具備獨特意義的「里程碑」,表達一下關切。
旺旺畢竟是廣告大客戶,因此外界大多都只是對中國時報未來的風格走向,委婉的表達「擔心之意」。
在我看來,何必這麼謙謙客氣呢!
怎麼可能整個中時集團的新風格,不會很快的,就整個集團所有工作同仁,大家一齊伸手,好好的來一聲「旺旺」呢?
(知交好友張以明先生,你要叫大聲一點喔~)

很難想見一個媒體一旦換了經營者,還能夠保持原有的特色。
經常是經營者一個分心不注意,部門權力支配模糊,媒體內部運作很快就亂成一團。
中時,想要保有原來風格,應該是絕對不可能的吧!
蔡衍明是一個連他自己也坦承的粗人,儘管他自認在管理上粗中帶細。
所謂直率粗人的經營邏輯,投射到媒體也不會太複雜。就是:
人家這樣做賺錢,我們幹嘛這麼不做?讀者觀眾既然愛看,幹嘛只做你們記者編輯自己喜歡看的?風格可以當飯吃嗎?可以換錢嗎?那你們在家裡自己看自己不就好了?

這些話,將是一陣凜冽長風。
如同深秋季節,站在清境農場的沿路槭樹旁。總有些這麼樣的時刻,一道凜冽長風直直穿進領口,讓人週身顫抖。
寒風撩動滿眼豐碩卻無奈的金黃,這才想起,當初俯拾即是卻從不珍惜的綠意盎然。
對於中時集團,乃至很多媒體人,實在是畢竟到了媒體人這般的飄零季節!



對一個從台灣走向大陸,並且在群狼環繞中能賺錢的霸主,而不是在一種「社會責任」的意識型態下牽強自豪的蔡衍明,外界刻意去期待他去負一個媒體品質的責任,也未免太不公平。
因為媒體至今,始終是「本身市場結構的變遷」問題。

如同媒體整個產業,自從網路「自由輻射」特性,取代了傳統「循序傳遞」的大眾媒體功能;同時又加上數位科技的潮浪推擁,從根本上「解放」了包括「書寫拍攝、影音剪輯」等傳統媒體人據以自詡自期的獨佔功能。
如今,媒體的價值,如同一位走入夜市的貴公子;輾轉成為落入市井產業之中,同樣被無情「論斤計價」的經營環境裡,無奈嘆息的黃花之客。

至於媒體人也從根本上變遷著「角色價值」的差異。
過去媒體人從掌握「知的權力」的聖殿守門人,如今彷彿成為街頭隨處晃悠的說書人。
這當中最明顯的,是再也沒有所謂的獨家新聞,可以是真正的「獨家」。
獨家只是三分鐘前,比人先報導出來。
大家隨後就跟上了!所以觀眾看誰都沒有差別
而在此同時,電視、廣播、報紙、雜誌卻還要與所有的娛樂休閒消費,一起競逐著人們有限的時間與注意力。

於是也再也沒有非看不可的新聞了!
天大的消息,事後總是可以搜尋的到。這讓尤其過去在截稿壓力下產生「時間」價值的新聞,成為隔夜濕軟的餅乾,吃不吃都無所謂。
更不用說,在寒冷經濟景氣之下,因為廣告萎縮所造成的「昏眩問題」。
沒有如同血液一般的現金在體內流動,再高壯的媒體巨人也只能癱軟膝跪。



媒體的發展環境,總會有一些飄零酸澀的味道提前來到。
對於某些人來說,也必然是極少數,飄零氣味被嗅到的,也許是新機會。
於是,提前啟程自行摸索飄零,或者被迫在成熟卻也開始枯萎的環境摧折中任飄零,只是「時間先後、主動被動」的問題。

上個月我到安徽合肥的省電視台,巧遇一位正在電腦螢幕前剪片子的製作人阿福。
每次在大陸遇見來自台灣媒體圈的朋友,同鄉人在異鄉,總讓我欷噓又欣慰。
阿福從台灣來到大陸合開製作公司已經九年多,靠著幫安徽省台做娛樂資訊節目,此刻收入穩定無虞,也坐擁「大陸妻、兩岸子」早已多年。

這讓我想起時間更早或地位更鮮明的一群人。
自然是鳳凰衛視那一幫的吳小莉、稍晚的曾靜漪,以及後來的胡一虎。
還有,我自己。
在這之中我們的任何人,當初一旦決定要「提前離開」一個熟悉無虞的媒體環境,誰不是得要「說服」身邊多少朋友家人,甚至說服自己?
別人無法理解,為何要選擇離開,特別是風華正熾的生涯時節。
但屢屢事後再回頭看,總會感慨的犒慰自己彼時的「莽撞或勇敢」;如今才能夠不致在原本風華、如今卻倉皇的媒體環境中張望或嘆息。

而「電視媒體人」的飄零之路,這些年看來,如今早已層次清晰了。
最初台視、中視、華視的老三台,在那還是年終獎金十幾個月的獨佔年代,一場新冒險是加入「衛星有線電視」。
而當時能去的只有香港的「衛視中文」或「TVB(TVBS)」。
然後,當台灣衛星有線頻道開始打敗老三台,卻最終連24小時的新聞頻道在這座小島上也竟然一大票時;除了從這一台,跳槽到另一台,一場新冒險是「兩岸」。
能去的還是香港,而發展中的「鳳凰衛視」成為首選。
少部分媒體人,尤其是戲劇節目類,則直攻北京、上海的電視台。



如今兩岸三地的華人媒體發展甚速,選項很多。
但其中「地域性的侷限」,已經成為難以跨過的鴻溝。

台灣的媒體人,若是從台北被派往高雄,就要哇哇叫抗議了!
更遑論能孑然一身,坦然開心的「進軍香港」或「移居大陸」?
台灣媒體人在「島嶼思路」的內化與制約上,比能夠自覺所及的還要更深;這也是我私下認為,台灣媒體報導而內容和角度,之所以非常狹隘且集中的原因。

在這期間,十多年來海內外各種媒體環境,大幅變遷並成熟。
即使連原本落後保守,包含大陸地區在內的華文媒體,在整個媒體市場大幅躍進期間,一度非常深切的「求才若渴」。
但台灣的媒體人才,並沒有在這場擴散潮流中,找到機會移轉或生根。

直到如今態勢已過,上海、北京甚至即使青島、大連的電視台,何必再高薪挖角一個啥也不見得更懂得台灣媒體人才呢?
儘管不過才幾年前的光景,這些大陸電視台可是在多方接觸中,尋求帶來新概念與新經驗的人,並且曾經如此禮遇且期望能引進更多「台灣媒體人才的專業與能力」。

唯一的特例,是在兩岸三地之外的第四地新加坡。
近來因為華文成為政治環境到文化意識的主流,加上新加坡原先是ESPN體育頻道的運作基地,頗有些台灣主播、製作人前來。現在包括張恆芝在內的新聞主播,都還在新加坡(但鄧國雄卻回台北了)。



除了島嶼思路的限制,「國際語言能力」,是台灣媒體人的另一大門檻。
這包括做為記者、特派員為主的層面,以及媒體經營管理者的層面。

要能夠如同在外商公司服務(或基本上就是在國外工作),全然能以英文在媒體工作的人,台灣媒體之中,幕前的主播記者都很少了,更遑論幕後工作人員。
台灣基於新聞發展的自由,以及媒體創意的多樣性,從中產生國際性的媒體創意或管理人才,原本其實是可以被期待的
特別是對國外媒體來說,現今對於中國大陸為主的華人世界進行採訪瞭解,生涯市場非常大。但目前幾乎都是香港、新加坡的華人「全碗捧去」。
原因無他,台灣媒體人基本上英文都很差,遑論還能有其他多國語文的能力延伸。

或許我不沒必要多談自己。
但像我這般四處闖蕩的媒體怪咖,無論從台灣到香港到大陸,甚至有機會能跨足日本、東南亞的,最關鍵的能力,除了抽象的膽識與專業,關鍵還是語言能力!
即便我此刻在負責一個電視媒體計畫,就算有心從台灣找些好的人才,也被這台灣媒體人才的「島嶼心態」與「語言能力」兩項門檻給卡住,無法多所拉拔。

台灣現今的媒體人,在整個思考自己的生涯前景上,還是就是「這台到那台」、「這家到那家」嗎?
有沒有導播或製作人,曾經想過可以去杜拜做節目?可以幫澳洲的電視台在北京跑新聞?有沒有企圖心進入福斯電視的亞洲節目投資團隊?
我想,或許只能先建議,年輕一輩的小朋友若想要闖蕩媒體,真正的有心人應該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如何培養自己真正在整個大媒體市場上的專業能力。語言方面尤其要多多加強!



媒體人自己若不尋求生涯結構性的改變,那就只好讓市場潮流來推動改變。
比如台灣的報業及雜誌環境,這些年所因為「蘋果、壹週刊」而產生的改變。

但我從不認為,那是「古典媒體責任」主義支持者所說的,單單是「狗仔文化、低俗報導」的結果。
影劇版的狗仔及捏造,甚至政治社會新聞的捕風捉影,歷來皆然。
事實上,「圖片視覺為主,取代文字表述」、「揭露真相的手法更加直接」,這才是黎智英帶來的媒體變革,我認為這也是與網路發展同步的必然趨勢。

至於台灣的電視媒體環境,在擁擠的小島上有那麼多家全天候的新聞台,且日夜播放著重複相似的新聞內容。怎麼可能最後不把自己折磨死、競爭死到反正搞死?
台灣電視以新聞來說,本質上就是一個「供需過度失衡」,或者「市場成熟到開始腐爛」的發展必然。
電子媒體特別是高投資的電視產業,產業在市場價值上相對的「希罕性」一旦失去,不都是從廣告時段到最後連電視台本身,都在跳樓大拍賣嗎?

俯拾皆是的記者一旦加起來比夜市攤販還多,人才水平能夠到達何等地步?
這般的報導水平,媒體工作本身,又能贏得多少敬重呢?

這些都是台灣媒體市場發展的必然動線與實質結果。
人才沒有能力跳出地域的框架,也受限於語言能力的基本而與國際媒體市場需求脫節;最終也只能在有限的飯碗或市場小餅中,啃蝕著逐日縮小的媒體尊嚴了。



我相信旺旺集團的蔡衍明,必然改變中時的文人報風。
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且必然不遠。
針對這個具有「典範意義」的時報集團,在新的財團進入後其轉變與發展,我猜可是沒有啥的「資深媒體人」會加以分析或抨擊的!
蔡衍明不會是梅鐸。媒體經營者一旦只有自己真正對媒體從裡到外有興趣,而不是只對擁有媒體之後的虛名以及媒體運營的收入有興趣的人,才有機會成為媒體大亨。

此外,我有百分百的把握預測:蔡衍明真正有興趣的是時報集團的「電視」區塊。因為電子媒體在「兩岸」的概念與交流中,才是真正在市場經營上可以上桌談判的牌。
報紙及雜誌,受到區域閱讀習性及文化的制約太大,內容不容易擴大複製。只有電視,能夠讓旺旺在本業中加值。
就算在國際媒體產業中,跨足到電視產業,也才有資格稱得上是「媒體集團」。

我推估蔡衍明會將時報體系下的文字媒體,縮小預算規模到維持。
另方面,他會在電子媒體中加大掌控的力度。
不過商人本無情,從走出古代青樓到走進當代媒體皆然。
能經營下來,那就好好幹!若還是發現喔,虧得很,那他可一定會快快賣!
特別是他手下,也沒有真正的電視經營團隊;所以團隊想必還是從台灣別的頻道東拼西湊的「老面孔」為多。

因此,我預測的結論就是,中國時報的報紙母體本身,將會被縮小規模,並且被要求一定程度的「蘋果化」;報紙這在蔡衍明眼中甚至是可有可無的。
關鍵的是時報的電視體系,包括我的好友張以明,才應該皮皮挫!在此同時,一些埋沒或者默默表現,特別是我猜想我的好友群中,這些年穿梭在兩岸三地並且打下市場江山諸如黃寶慧之類的人物,想必將可望正式擔綱大任呢!



如此來看,中時體系的開始流俗,也是很自然的推演吧!
在我看來,真正會將台灣媒體帶入流俗品質的,豈是這些「中學畢業」的跨業經營者如黎智英或蔡衍明?
相對於他們尚且尊重基層人心且基於市場取向的經營法則,媒體中真正低俗的向來不是報導「手法」,而是包括如今資深媒體人或名嘴之類,那些在螢幕前誇口陳述與扭曲價值的表現「動機」。

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時報或今後中視、中天的媒體朋友也無須太過感嘆!
你們只是台灣媒體環境被搞爛的過程中,當初「最後一波」還能在歷史光環中,有幸緬懷與觸發我們同聲感慨的最後倖存者,如今依著潮流所驅,同赴飄零流離之路的「新報到菜鳥」而已吧!



但也等著瞧吧!電視媒體嚴格來說,就是一種「把錢每天灑在天空中成為無形訊號,卻無法保證收入」的奇妙產業呢!而報紙,就是「瞬間價值,看過就用來當包便當剩菜的廢紙,論斤賣廢紙」的古老產業呢!

當「媒體」終將繼續連結且信守著人們的「知的源頭」,這可是一種無以言喻只有宗教可以譬喻的奇妙能量所在。
所有純粹想要透過「搞媒體,來搞數字」的人,古今皆然,最終無一不被神秘掌控因果的智慧女神,給踢下媒體經營的神聖寶座呢!
邱復生、王令麟,當今各媒體集團中,還有哪些老面孔呢?彼時的老面孔,如今又在何方呢?
難道真正開始飄零的,會是一路開心啃著米果,如今走進媒體虛幻大觀園的「新媒體人」蔡衍明嗎?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2389460

 回應文章

Share
請許我們一個<美好的>未來媒體環境…
2008/11/20 17:13
.
沉淪的媒體環境
讓我們的下一代生存競爭力薄弱
這是我們不想要現象與結果…

每個媒體人都可以是種子的…
您們的建議與行為…可以轉為力量…
圈子就是這麼小,就只有您們身在其中…
責任是共同的…不是經營者一個人的…
看衰、看壞經營者也不是正面的態度…

每個媒體人…都該協助自己媒體的經營者…
讓<獲利>與<美好的媒體環境>共存….

請許我們...一個未來美好的媒體環境…
.
.

Share
不肯放棄自己的人永遠有力量…
2008/11/20 16:52
版主兄:
我不知道媒體人定義裡的<飄零>是指什??
是<落跑走路>??.....還是<淒慘落迫凋零>??.....或是<大風吹遊戲>??...
但不論是何者?或者皆不是…
用<飄零>來形容未來的媒體人的發展,這心態是不可取的…

我們都知道、也承認…
<態度決定一切(包含工作的高度、廣度、深度、座標、成敗…)…>…
這態度不該只是<工作認真的態度>
它應該還包含著<心態>、<心看待事務的態度>、<心克服困境的態度>…


有本書<<<心態致勝;Carol S. Dweck著;大塊文化翻議出版>>>就談到這觀念…
<人們採取什麼樣的心態,往往決定了他會是什麼樣的人。>
<你對自己採取什麼看法,深深影響著你的生活方式,也決定了你是否能成為符合自己期望的人、以及能否完成自己看重的事情,這就是心態。>
<心態解釋了我們為何是樂觀或悲觀,心態也塑造了我們的目標,對工作、人際關係,以及養兒育女的態度。它甚至預測了我們是否可以成就自己的潛能。>

此書把人的心態分為<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
<成長心態>讓人樂於接受挑戰、相信努力不會白費,面對挫折堅忍不拔,而且獲得更多成功。
<定型心態>認為在凡事定型的世界裡,失敗是指你遭遇挫折、成績不理想、沒拿到錦標、丟掉工作、遭到拒絕,這表示你不聰明或不行。
但在另一個世界,失敗是指你沒有成長,不極力爭取自己珍視的事物,這意味著你並未充分發揮潛力。
你選擇了其中一個心態,就此進入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不是媒體人
但對於身在媒體的人,卻如此灰色看待自己的工作,有著深切的無法理解???
希望不是在您們自己手上嗎??
您們自己不是就是台灣媒體未來的希望嗎??
有誰比您們身在其中的人,更瞭解知道台灣媒體未來的康莊大道在那裡??
您們自己都不認真思考,找出關鍵,化為行動,解決自己的問題??
有誰能比您們自己更專業??更瞭解問題??更能幫您們解決問題??


要搬離逃到那裡去?能搬離逃到那裡去?
從台灣搬到上海?…再從上海搬到廣州??…
再從廣州搬到四川??…再從四川搬到蒙古???
心態不改變,搬離解決不了問題的!!…


我們受的教育,讓我們感受到種種全球化競爭裡,邊緣化、弱勢的風險…
對於這樣的危機…
我們的心態應該是正面的!!
<批判>解決不了事情,我們該也不須要<看衰、看壞>的自以為先知!!
務實的集思廣義,運用智慧,找出屬於自己職場領域的藍海…
唇亡齒寒…
從己身改變做起,迎接挑戰,克服問題,創造自己與台灣媒體未來的機會和成功之路…
這樣的人生態度是不是較有價值!!???



只要我們努力…
我們終將生活於我們所共同努力開拓成長出來的淨土上…
.
.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8-11-26 01:52 回覆:
閣下情懷,真正令人敬佩呢!
感謝您書寫了甚久,表達強烈的驅策之力。

媒體工作者,與這個社會任何一份工作角色,並無二致。
尤其對於媒體從事者而言。
就整個媒體產業工作的演變與法則,媒體本身並非能夠特異於其他,市場與景氣的殘酷,也無法讓媒體不食人間煙火的運營下去。

產業本身或個體從事者的遷徙飄零,就職場生涯來說,是很正常的事。
一葉掉落逐流,究竟是不幸或幸運,只有當事者能知。
媒體社會責任的這個「擔子」,到我這個資深經歷與年紀,已經從「熱情推動」還原歸納成「專業本分」。
畢竟,媒體的角色與功能並非「革命」或「改革」,而是「敘述」與「呈現」。
台灣社會的推移,是寧靜或鮮明,那將是一個萬般機緣綜合化學作用的結果。

Share
<同一個中國,同一個未來…>!!
2008/11/17 18:32
.
樓下desertfox兄所言甚是…

歷史無價…
政治決標…

<…One World One Dream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
2008奧運廣告詞,清楚宣誓昭告…
早早寫在<北京城>大街小巷的每個角路…

做為第一個大張旗鼓進軍台灣的中國企業…
歷史已紀錄
政治已然決標!!…
蘋果化怎可能??

<同一個中國,同一個未來…>將是廣告詞,也是指導原則…
.
.
http://blog.udn.com/vinwu/2359280
.
.

Yuki柔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媒體不飄零,寄望在兩岸
2008/11/17 15:33

曾在東森廣播訪問過您~~我是東森廣播2003的創意總監

您現在大陸地區是嗎?我在上海

是1995超視開播時,新聞部的第一批開台元老

和張照堂同任新聞部監製

1981進中視作[90分鐘]迄今,也算媒體老兵

老兵不死,唯願為時代留下記述

我是2005到上海摸索新的媒體機會

很願意跟您交流或加入您的媒體佈局

雪柔:rowsnow@yahoo.com.tw

手機:13681647494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8-11-26 01:53 回覆:
我暫時不在大陸。
我這裡是廿四小時以「英文」行住坐臥的媒體環境。

desertfox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蔡會成功的
2008/11/17 13:31
蔡會走現實路線; 以兩岸的發展為中軸, 異軍突起. 他可以聰明到知道什麼東西好賣, 甚且他會更固守新聞道德, 以來彌補人員素質差的弱點. 大家且拭目以待!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8-11-26 01:54 回覆:
hope so.

燈籠大叔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論述精闢吧大家不敢說的事實一一闡述
2008/11/17 09:59
說的的確一針見血..上次沒去印尼這次應該有空摟...再度失業中...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8-11-26 01:54 回覆:
加油ㄋㄟ~

我才剛又寫完更狠的文章ㄋ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