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賢 慧 婆 媳 的 典 範
2011/09/02 13:52:18瀏覽170|回應0|推薦3

       2011829日於溫哥華

  黄阿軟及阿娥是我最敬重的兩位婆媳,都是侍奉婆婆如自己的母親,視自己的媳婦如女兒。賢慧溫良,善體人意,待人寬厚,克盡孝道,處處為人著想,事事都願自己付出,最重要她們都有一顆慈悲善良的〝愛心〞!舉一個小例來說:她們兩位在外辛勤的工作,所賺來的錢居然同樣的都是交庫,交給婆婆統籌支付家用,當今的社會,鳳毛麟角,已經極為少見了。跟她們相處多年,看到這兩位婆媳很多的善行義舉,令人感佩萬分!

  軟是內子的三嫂,雲林縣二崙人,虎尾女中畢業。三哥黄x江與三嫂早年在台北三重的菜寮,一起開裁縫店,內子第一次帶我去看她們的時候,那已是近五十年前的往事了。大侄子阿鎮經常留在虎尾,交由我的岳母照顧。民國五十三年我跟內子結婚,當時我的待遇菲薄,為了節省開支,互相照顧,我跟三哥三嫂在台北市民權西路明德新村的眷舍,每月房租新台幣六百元,曾經合租了兩個房間同住,我們的房間稍大,就兼作餐廳,床鋪也兼作座椅,我們吃飯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三嫂就像我的姊姊一樣的照顧我們,感念不已,一直懐念那段快樂的日子。二侄子小龍是我們住在民權西路時出生的,在他剛唸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三哥不幸中風,遭此巨變,千斤重擔全落在三嫂的肩頭,那是黄家最艱難的時刻!我們把小龍帶到我家由我們撫育,三嫂為了維持家計,到台北一家成衣工廠工作。她賺了一點微薄的工資,竟然悉數交給我的岳母支付家用,這絕非一般常人所能做到的。三哥去世後,三嫂寡母孤兒,含辛茹苦,撫老育幼,處境的艱辛,可以想見。一直到我的大侄子阿鎮完成台北體專學業擔任教職後,三嫂的重擔才稍釋負。

後來,阿鎮在台北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成衣工廠,三嫂又到這家工廠幫助她的兒子創業,每天忙著趕出口,辛勞備至!由於我的岳母因捨不得遠離家鄉,一直獨居在虎尾。在得知她患輕微的中風後,我們馬上接她來台北治療,病癒後留她在台北跟我們同住。幾年後,岳母年紀越大,身體越差,因我和內子白天都要上班,三嫂不放心,接岳母回新莊去跟她們同住。我們每個週末都去探望,跟岳母歡聚在一起,圍爐話家常,阿鎮陪我喝一點老酒,品嚐阿娥的拿手好菜,那難忘的一幕,永遠值得我們回憶。大侄子跟侄媳創業維艱,兩人共同打拼,產品享譽全球,十分不易。她們既要經營工廠,又要照顧我的岳母。尤其老人家在病中,三嫂及侄媳噓寒問暖,侍奉岳母無微不至,孝心感人,天下已很難看到這樣的媳婦了。三嫂侍婆如侍母,而對待自己的媳婦,就像自己的女兒,關愛之情,溢於言表,婆媳間之融洽,難得一見,堪為典範。

 內子大哥的兒子阿林是虔誠的慈濟人,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四日岳母九十二歲辭世,很多的慈濟人自動前來悼念,使我深受感動。因此,三嫂及我們先後都做了慈濟人。受證嚴法師的感召,三嫂十多年來全力投入慈濟工作,並已晉為慈濟委員,每天都去台北市松山區慈濟連絡處做志工,慈悲為懐,奉獻眾生,她已找到了自已人生最正確的目標,所以她感到非常的快樂。

 我的侄媳阿娥,台中市人,逢甲大學企管系畢業。民國六十八年三月十八日跟阿鎮結婚,恩愛相隨,共創事業,已展現她卓越的才能。她每月的薪水同樣的也是交給婆婆支付家用,最難能可貴的,她的為人處事,設想週到,熱忱厚道,樂於助人,是她最大的優點。尤以對我的岳母、三嫂的孝順,我極為讚賞!

 2011820日,侄媳陪同三嫂遠從台北飛到溫哥華來看我們,我們高興的不得了。8月31日他們又飛回台北,總感到停留的時間太短,沒有好好的招待她們而引以為憾。我們陪她們遊覽溫哥華很多著名的景點,內子還陪同去洛磯山脈旅遊,三嫂雖已八十高齡了,但身體硬朗,旅途極為愉快。值得稱道的:她們在溫哥華期間,台北及海外的侄輩們有的人sent e-mail,有的人經常打電話來關懐,這些心意的表達,長輩們十分的窩心!

 阿娥侄媳就是一位最為善體人意的人,那怕是她照顧三嫂一個很小的動作,一舉手,一投足,都可看出她用心、細心、細膩的地方。例如,住在我們溫哥華的家中,內子本來安排三嫂獨自住一個單人房,侄媳說:「不行,剛出國,一個人獨住不放心,她要住在一起照顧她。」又如,看到三嫂打開藥盒子,她會馬上端一杯溫開水來;摸到三嫂的手有一點凉,她馬上給她加一件外套;當三嫂要出門,她馬上彎下身子給她去穿鞋子;當三嫂在外面走路時,她總是小心翼翼的在旁攙扶著。這些很小的動作,不勝枚舉,我們看在眼裡,感受在心頭!這種〝心意〞自然的流露,絕對不是金錢、財物可取代的。 

 因為工作環境的變遷,子女即使無法與父母同住,但是切記:再忙,也要抽空經常去看看老人家;即使一點空也抽不出來,也不要忘了每天打電話。我覺得三嫂及侄媳都是一個值得效法的榜樣,她們的作為是具有很深的教育意義。

 過去,曾聽到一個故事:從前鄉下一位阿公過世,父親跟兒子拿著竹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ulhsu333&aid=560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