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24日公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對國際戰略格局演變、亞太安全形勢、中國國家安全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國際軍事競爭等做了戰略判斷,點名批評美國調整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挑起和加劇大國競爭,加快提升核武、太空、網路、導彈防禦等領域能力,損害全球戰略穩定。

針對台灣和香港問題,北京發出比以往更嚴厲的措辭,警告「搞台獨就是死路一條」 ,稱「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結合北京近來相關言行,不難看出,在美國極限施壓下,北京地緣戰略上的焦慮不斷增長,戰術上也顯得越具進攻性。

中國近來在地緣軍事焦慮,主要表現在幾方面:一、體現在新時代國防白皮書中。針對美、日和澳大利亞加強在亞太地區軍事聯盟和相關舉措,白皮書認為,美國在韓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嚴重破壞亞太地區戰略平衡,並指日本一直重新解釋二戰後憲法,欲放寬對軍隊限制,而澳洲通過加強與美國聯盟和軍事接觸,尋求在地區安全發揮更大作用。北京看來,美日澳軍事聯盟,是對中國主權維護的嚴重擠壓和遏阻,令其十分不安。

台灣問題上,白皮書說,「反分裂鬥爭形勢更加嚴峻……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如果有人要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軍隊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予以挫敗,捍衛國家統一」。說法凸顯北京對近年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無解,特別是美國加大支持台灣力度、提升美台關係層級,頻頻觸及北京紅線的背景下,北京對台態度急速轉硬,不斷趨於進攻性。

就東海、南海問題,白皮書稱,中國在南海島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部署必要的防禦力量,在東海釣魚島海域進行巡航,是依法行使國家主權,繼續強勢表現中國在該問題的堅定立場。去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南海舉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海上閲兵,超過1萬名海軍官兵、48艘戰艦和76架戰機接受校閲,是北京在該區域「進攻性戰略」持續推進的表現。

二、體現在對待香港亂局的態度上。北京國防部發言人吳謙24日回答記者嚴厲表示,部分激進示威者的行為挑戰中央政府權威,觸碰「一國兩制」的原則底線,絶對不能容忍,「東方之珠」不容玷污。對解放軍是否介入,吳謙表示,「在駐軍法的第3章第14條有明確規定」。該條款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在必要時可以向中央人民政府請求香港駐軍,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北京針對香港「反送中」抗議示威態度日趨嚴厲,表明對問題極度焦慮不安。

三、表現在對亞太地區的戰略規畫上。近日中、俄兩國空軍轟炸機和預警機,編隊在東北亞實施首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引發美國亞太兩大盟國日本、韓國軍機攔截。中俄聯合巡航被普遍視為是「前所未有」的新動態,表明中俄嘗試挑戰美國在地區的影響力,挑戰二戰、冷戰後形成的東北亞戰略格局。

另外,美國稱,中國已與柬埔寨簽署秘密協議,將允許中國軍隊使用西哈努克附近的一個柬埔寨海軍基地。為了突破美國在亞太地區對中國的軍事擠壓,北京顯然加快與周邊國家軍事合作,與俄國的戰略夥伴關係更具進攻性,直接挑戰美國強調的「印太戰略」。

面對美國戰略擠壓,北京基於對習近平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即國際力量加快分化組合、世界經濟和戰略重心繼續向亞太地區轉移、「美國地位衰落」和新的潛在軍事強國崛起的戰略判斷,賦予解放軍在「戰役戰術上」的主動進攻授權,不再囿於戰略防禦的框架之下。

針對這種大變局,北京認為中國有必要首先實現其既定的國家統一目標、恢復傳統主權疆域,並走向深海和世界,這也是北京在香港、台灣問題上表現極強硬,並在防禦戰略中強調遏制戰爭與打贏戰爭相統一,強調戰略上防禦與戰役戰鬥上進攻相統一的原因。

然而,北京戰役戰術上更趨進攻性,對台港和東海南海問題強硬表態,有些僅止於語言恫嚇,反而引發亞太國家不安,強化美日澳聯盟軍事抗衡的必要性;萬一真發生摩擦,須靠實力見真章時,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