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我們從美國的大紐約區出發,趁著去西雅圖參加侄女婚禮之便,就近取道加拿大的溫哥華,遊覽有名的加拿大洛磯山。我們這次旅行,有特殊的安排:去時參加旅行團,坐大巴士,參加大部隊活動;回程時,脫隊獨行,搭乘加拿大有名的金葉觀光火車(GoldLeaf Rocky Mountaineer),返回溫哥華。

溫哥華屬於加拿大的卑詩省,是加拿大西北部的第一大城,住有不少中國人。卑詩省的英文名叫:不列顛哥倫比亞(British Columbia),簡稱B.C.,先民多說粵語,B.C.省以粵語發音,即成卑詩省。卑詩省的東鄰是亞伯達(Alberta)省,洛磯山是南北走向,位於兩省的交界之處。不久前,亞伯達省的麥梅利堡鎮(Fort McMurray)發生森林大火,因此在洛磯山的國家公園裡,抽菸是有管制的,戶外只有在設有菸灰缸處才能吸菸。

•鮭魚灣 鮭魚洄游產卵

我們一大早坐上一個華人旅行社的54人大巴,從溫哥華去洛磯山的班夫公園(Banff National Park),路程850公里,要在橫貫加拿大東西的一號公路上開兩天。洛磯山脈呈長帶狀,北起加拿大的卑詩省,中間穿過美國的黃石公園,最南到新墨西哥州,全長4800公里,但最寬處僅480公里,也有窄到110公里的。

鮭魚灣(Salmon Arm)是我們在進入洛磯山區前一晚的休息站。每年秋天,鮭魚由大海洄游,到出生地產卵後死亡。秋天時,鮭魚灣裡滿是各種鮭魚,但去時不是季節,一條也沒有。導遊說,鮭魚灣的海鮮什麼都能吃,就是鮭魚不能吃。洄游到出生地的鮭魚,精疲力竭,皮膚變色,身體變形,肉質也變差,除了熊和印第安人外,一般人是不吃的。

人類不會記得剛出生兩、三歲時候的事情,鮭魚卻能牢牢記住自己的出生地。雖然到大海中生活了三年,出生四年後,身上彷彿裝有「鬧鐘」,時間一到鮭魚就自動且準確地洄游到出生地。這個奇特的能力,科學家到現在都無法解釋。有人利用這個原理,把新鮮的鮭魚受精卵,移植到沒有鮭魚洄游的河流去孵化,不出幾年,這條河就會有鮭魚洄游,如此鮭魚的產量可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