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懂張愛玲
2010/04/26 06:19:51瀏覽1989|回應0|推薦183

老實說,到現在我還是看不懂張愛玲的小說。

學生時期看了很多那個年代的小說,除了張愛玲的小說外,王文興的[家變]],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異域],龍應台的[野火集],林語堂的[京華煙雲],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等等等不屬於我的年代的文學小說。更老實說,我只對王文興的[家變]情有獨鍾。其餘的多半有看沒有懂,半看半不懂。可是,如果提起張愛玲的[半生緣],[怨女],與前年轟動的[色戒],隨著電影電視舞台劇的潮流,可以跟朋友吹噓說我看過讀過。

但是張愛玲小說文字裡所表達的什麼,她小說背後的時空背景,五0年代上海的時局是什麼?民國三十多年大中華的動盪,老實說,除了歷史課本告訴我們的之外,其餘的我一無所知。 1947到1949是現在被稱[外省仔][老芋仔]的老兵們不能忘記的年代,也是現在省籍分歧的源頭。

在小時候,我就常聽人家說過為什麼外省仔可惡,二二八的故事已經聽爛了,必須從奉令接收台灣的七十軍團抵達基隆港那刻說起: 當台灣人民慶祝脫離日本五十年統治,興高彩烈擠在大街迎接祖國國軍時,所看到的卻是一群腳穿草鞋,身穿破棉衣,背著鍋盆兒的中國國軍,看慣日軍軍容的台灣人心裡有了鄙夷,蘊釀成日後的省籍問題。

然而那時站在大街上的台灣鄉親並不知道這支七十軍團打過武漢會戰,南昌會戰,長沙兩長會戰,浙贛會戰,閩浙會戰,1945年十月行軍千里剛趕到寧波,尚來不及回神,又接到命令要來接收台灣。不習慣坐船過海,昏昏沉沉的登上基隆港,也不及整裝扮容,就匆匆促促登上歷史性鏡頭,又怎知道這幕畫面停格在多少台灣人的心中,久久不去。 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洗禮,老實說,我不懂那時候看到中國軍的衣衫襤褸,邋褟不堪有什麼不好?我很多朋友同學是外省人,個個都跟我很好啊,為什麼就非要彼此分出竽仔蕃薯?

就如同我對張愛玲寫的金大班時的上海是否有國共的較勁有什麼厲害關係,這些都離我遙遠而難以想像。那時間,那空間;不是我,不是你,不是朋友間打屁的話題,這些似乎只是文字,只是文學,只是故事電影情節罷了。

然而,當我曾站在北京紫禁城,隔空想像溥儀與婉容皇后在宮中打網球,賣國寶。當我在長沙市大街想過這裡曾經有過激烈的長沙會戰。當我在西安市郊驪山想過楊虎城,張學良追捕蔣介石時的歷史畫面。當我在重慶仰望濛濛天空想像大空襲。當我在上海黃埔江邊想這一切一切都曾經驚天動地,真實地發生過,都曾經影響時事的變遷,一幕幕的舞台場景替換後,才輪到2010現在的我們坐在光鮮精緻的咖啡屋內,說說警察摔西施,大炳又吸毒,談瘦身美白,聊魚翅牛排的蘋果八卦。六十年多前的大動盪,大時代,橫屍遍野,血淚交錯,生死離散編寫的大史詩,不過幾十年的光景,似乎已經悄悄地收藏在書本中,默默地等著談膩了八卦的有心人,偶爾拿起書來翻翻那幾頁倉桑。 那是一筆歷史的債,沒人理會,因為人們多半不了解他們的歷史,凡不了解的,就不在乎了。

而張愛玲的小說,老實說,有幾人能懂呢!

(2010,4,14寫在(大江大海1949)讀後感。)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kamomo&aid=3976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