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里杙的故事:【一】爽文造反出征
2014/12/24 07:32:46瀏覽4136|回應0|推薦8

小時候住在台中縣大里鄉鷺村房子是坐西北朝東南的傳統三合院房子後方臨著未改道前的舊旱溪前面庭院可遠眺霧峰內山的九九峰四周稻田竹圍間常有白鷺鷥飛翔覓食這樣的田園風光是我夢寐之鄉國

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孕育了1786-1788年間震動清廷的林爽文事件

根據連橫《台灣通史》之〈林爽文列傳〉: 「林爽文,漳之平和人。來臺,居彰化大里杙莊。墾田治產,家頗饒。莊距治二十餘里,逼近內山,溪流交錯,植竹為藩。近鄉多巨族,時起械鬥,蔓延數十村落。爽文亦集眾自衛 群不逞之徒,亦出入其間,眾至萬人 爽文因民之怨,二十七夜襲大墩。軍覆,文武俱沒。進攻彰化。城兵才八十,不足守。二十九日陷之。 十二月朔,陷廳治 眾擁爽文為盟主,遵故明,建元順天,駐彰化縣署。」

「杙」字音驛;《說文解字》說: 「劉劉,杙。」根據註釋,「劉子」是一種山中的果樹,後來「杙」衍為河邊繫船的木樁。因此,「大里杙」也就是水道之「大里驛」或「大里站」的意思。十八世紀漢人移民來台墾殖,橫渡黑水溝後在鹿仔港登陸,可以換小船溯俗稱大肚溪的烏溪下游東上。大里杙有屬於烏溪水系的草湖溪、大里溪、旱溪等支流,因溪流交錯,遂成為墾民落腳墾殖的地方。這些墾民,有許多是來自於福建漳州平和縣的林姓宗族,其中包括我的先人大里林家以及後來風雲台灣的霧峰林家當時大里杙人口逐漸稠密,成為全台大聚落之一,號稱「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竹塹、五諸羅、六大里杙」。大里杙是鹿仔港貨物轉運的主要腹地。

自平和渡台至大里杙的林姓族人祖先均可上溯自中國晉朝的林祿(289-356)林祿世居濟南從晉元帝南渡明帝三年奉敇守晉安郡(今福州)歿後追封晉安郡王我大里林家族譜自林祿起十九世之林和孝遷居平和始霧峰林家族譜則自林祿起二十一世之林子慕始而林子慕之祖父即為林和孝之弟林和義故大里林家世系要高於霧峰林家兩代大里林家自林和孝起十七世之林簪於1745年渡台霧峰林家自林子慕起十四世之林石則於17461754年兩次渡台兩家同在大里杙墾植

前不久,我在台中林氏宗祠搜尋林氏各族族譜,翻查到林滔的名字,名下用括弧括著「爽文造反出征」六個字。

林爽文擁天地會眾起事據兩家族譜所載林簪與林石均力勸不聽

「乾隆五十一年有大里杙土豪林爽文倡亂公止之不聽遂集鄉中子弟協力拒守不許越雷池一步(大里《平和阪仔/銅壺林氏族譜》)

「爽文遂謀起事。太高祖知之,大驚;嘆曰:『此滅族事、胡可為』!往晤爽文止之,不聽。太高祖曰:『人生欲得富貴爾,吾今幸得稍溫飽,終不忍視汝及禍;能從吾言,毋妄動,願割產之半俾汝,且以一子為汝子』。聲淚並下。爽文意動,願解眾;而眾不從,乃竄於深山。然亂勢已成,終莫遏。」 (霧峰《林氏族譜》)

亂事經福康安平定當年林簪與林石先後亡故清廷為安撫這些巨族林簪獲錄功行賞追贈六品軍功職銜而林石則或因族長之故受牽累繫獄致死雖終亦獲贈六品軍功,後人仍不得不遷離大里移徙霧峰

渡台時林簪十六歲林石十八歲1773年渡台之林爽文亦僅僅十七歲這些風華正茂的同宗少年遠離家鄉遠涉重洋在山水交錯的大里杙莊墾殖荒陬引領風騷,展開了滄海百年的故事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lnimest&aid=1979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