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巴菲特報告】 I.O.U.S.A.
2009/04/19 23:34:27瀏覽1576|回應3|推薦2


I.O.U.S.A. 意為 I Owe You, USA (美國的賣身契),是由 Warren Buffett 贊助拍攝的影片。其實片中 Buffett 並沒有報告太多事,可能是他太忙了,中文片名有點誤導民眾。

這部片子足以讓人看了心驚動魄:欠債「
三級跳」是如何的輕易達到天文數字:美國建國初由數億美元起跳到現在已欠數兆美元 (Trillion=1,000,000,000,000)。

I.O.U.S.A. 是在2007年間拍攝的,那時美國的國債已相當驚人,達到8.7兆美金,規模相當於中國大陸建國以來,全國上上下下,扶老攜幼奉獻出巨大的環保、時間、人力資源,累積換取外匯的五倍;進入2009年,美國國債老早升到11兆美元。


影片具體說明目前美國的財政面臨四大赤字:預算赤字、儲蓄率赤字、貿易赤字和領導力赤字 。

自美國1776年建國以來,一直到1789年憲法通過,聯邦赤字為美金七億五千萬。這個債務嚇壞了建國菁英,使他們竭盡心思開源節流,讓聯邦赤字一路下滑。成功地在1835年歸到零點,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惟一聯邦赤字為零的年代。

隨後南北戰爭開打(1861 - 1865),聯邦赤字再度上揚,並且突破10億美元;戰爭結束後,赤字下滑,但仍高踞不下。

1913年,美聯儲成立,負責美國的貨幣和金融政策。此時所得稅制度亦成立, 收入大增,讓聯邦赤字降到GDP的7%。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1919) 期間,聯邦赤字上升到GDP的 35%,不過彼時因美國為世界軍火工廠,大量供應軍需品使經濟成長率高,聯邦還債能力也強勁。戰爭結束後,赤字馬上下降,社會經濟欣欣向榮,柯立芝總統猶如坐擁金山。

柯立芝之後的胡佛命不是很好,莫名其妙遭遇經濟大蕭條 (1929-1939),直到羅斯福上台,採取了一連串重大公共支出措施,才避免社會破產案像雪球引起雪崩般不可收拾,此時聯邦赤字因公共支出,上升到 GDP 的44%。

不久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39-1945),美國這次參戰,聯邦赤字達到歷史新高,居然佔到 GDP 的 122%。這時全國軍民激發出強烈愛國心,人人購買公債幫助政府渡過難關。經過這段艱苦的日子,隨著戰爭結束,赤字下滑,經濟扶搖直上,美國國力達到巔峰。

六十年代初,雄心壯志的甘迺迪遇刺,詹森接任總統,越南戰爭啟動 (1965),聯邦赤字再次上推到 GDP 的 47%。同年二項影響美國財政的重要法案,Medicare 和 Medicaid 通過生效,此兩法案遂開始侵蝕美國財政的根基。

1980年雷根擊敗花生農夫吉米・卡特,當選總統,開啟了另一個嶄新的財政時代,由傳統「凱恩斯主義」轉成「供給面經濟學主義」,採取全面減稅策略,美其名藏富於民,實為劫貧濟富。聯邦赤字也不客氣從佔 GDP 的 33% (9090億美元) 一路飆升到 1988 年雷根卸任時 GDP 的 52% (2.6兆美元) 。接任的老布希,繼續雷根經濟主義政策,到1992年下台時,聯邦赤字翻兩番,高達4兆美元。

1993 年優雅斯文,會吹薩克斯風爵士樂的柯林頓上台,開始採用平衡政府預算的方式,縮減政府開支,於是聯邦赤字下滑到 GDP 的 57%,
到小柯卸任為止其間出現五年財政盈餘。聯邦政府預算破天荒產生盈餘,毫無欠債,讓國債鐘失去警示用途,在全國信心鼎沸的掌聲中,第一次宣布關閉。

2000 年小布希擔任總統,.COM網路榮景泡沫破滅,經濟景氣丕變,但小布希仍傻傻的不客氣重回雷根經濟政策,實行減稅政策。葛林斯潘也敲邊鼓,美聯儲接連持續降息,刮起信用膨風,以債養債。不久後美國國債鐘再度宣布啟用。

後續發生911事件,美國發動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使赤字飆到 11兆美金。

回頭看看美國的儲蓄率,從 1960 年代的 12.4%,到 2000 年代逆轉為 -2.9%。下滑的主因和90年代鼓吹的「快易得信用」 (Easy Credit)、「活在當下」 (Live Today) 和「消費導向」的社會經濟 (Consumption-Oriented Society)思想有極大關係,這也是次貸風暴持續膨脹形成經濟大海嘯的原因。

巴菲特在這裡,要「粉紅豹」史提夫馬丁(Steve Martin)在短片中不煩其厭反覆的說:「有了錢,再買東西」。這可不是用信用卡先刷了買再說哦,而是沒有真實的錢,就不要買。

在全球224個國家中,貿易盈餘前五名國家分別為中國、德國、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和日本,最後五名分別為美國、英國、歐盟、西班牙和印度。美國2007年國債持有者,前三名分別為日本 (6230億)、中國 (4770億) 和石油輸出國 (1330億)。在蘇伊士運河危機時,美國曾運用持有大筆英國國債力量,威脅兌現英國儲備黃金,讓英鎊大貶,使債務連連的英國破產,迫使英、法兩國退兵,而駐兵真空帶便由美軍填補。

也許是有前車之鑑吧,歐巴馬當選總統後,馬上先來個加印美鈔救經濟,促成美鈔名目不貶,實質已貶的事實,來收回國債,使中國和阿拉伯產油國家吃了個啞巴黃蓮虧。

此時,歐巴馬折腰向全球前五大獨裁者 - 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阿布杜握手,美國國會和美聯儲不再到處告狀訴說中國操縱匯率,實在是有點心虛。反正已經貶值了,占了便宜,不太好意思還要賣乖。不過中國可不是省油的燈,好戲還在後頭。

在這些危機中,以領導力赤字最為嚴重,影片首先懷疑小布希總統處理財政能力的問題,也是對共和黨奉行不渝的雷根經濟主義的質疑。美國的建國先賢,能夠在那時候國力不強,英國虎視眈眈,國家建設百廢待興情況之下,還能平衡赤字,奠定國富兵強的基礎。現在美國人口眾多,卻無法拿出像樣的成績,在領導力方面真的出現了赤字。

想起來,台灣目前遇到經濟問題,還需要小馬哥回鍋兼黨主席,顯示政府在領導力方面,彷彿
出現了赤字。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anoclub&aid=2866332

 回應文章

behapp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家都應正視問題
2009/04/21 06:24
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不應為財團綁架.
NAPA(nanoclub) 於 2009-04-21 11:35 回覆:
說實在老百姓最可憐,辛苦了一輩子,老是被哄騙成為政客的籌碼,貨幣戰爭的砲灰。

客旅貞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以債度日
2009/04/21 03:34
在美國生活多年﹐我一直無法明白和消受的是一些美國人以債度日的習慣。負了債﹐怎麼還能安心度日﹖但是金融海嘯把這個生活方式徹底曝露出其病態。消費導向不是不可以﹐但沒有錢﹐還要奢侈消費﹐享受﹐就真的是瘋狂了。我初來美國時(八零年代初)﹐信用卡很難申請﹐一九九○年代以後﹐連不懂事的少年人都可以用(父母的副卡)﹐而且有的人用低利率的信用卡付高利率的卡債﹐以債付債﹐循環之後﹐經濟不崩盤才怪﹗
NAPA(nanoclub) 於 2009-04-21 11:43 回覆:
青少年申辦信用卡需用父母附卡原因是美國有法律保障未成年人;若是他們一旦足齡,馬上給他們辦正卡,鼓勵花費,再鼓勵以卡養卡,這樣發行信用卡的投資銀行才有債務資產及營業收入,包裝化成證券,再上市發行,賺的才多。

tracy's sho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待價而沽"的白宮
2009/04/20 12:20
是想"騙"誰買單哪
NAPA(nanoclub) 於 2009-04-20 12:24 回覆:
 哈哈,這棟白宮沒有「待價而沽」- For Sale,而是被「法拍」- Foreclo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