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一背唐詩,揠苗助長或打好基礎?
2015/10/23 15:46:20瀏覽960|回應0|推薦6
【文/路仁教授】

「才上小一,學校就要小孩背唐詩50首、七言絕句30首,2個月驗收,沒過還要重考,」有家長抱怨,聲音經媒體放大。耳聞後,校方急解釋:「是要增加學生課外知識、並未強迫,且以闖關遊戲進行,不會造成壓力,」可家長仍不滿意。

小孩排隊闖關畫面浮現我腦海,想像有小孩獨坐座位、拒絕參與。「小一學生不會這麼勇敢,」我抹去想像畫面,點頭認同家長所擔心的孩子壓力。「那只是遊戲,」校方堅稱,我則搖頭。兒童自己玩闖關是遊戲,當有大人在旁核算誰過關、誰沒過,闖關仍是測驗。

「過關後有獎狀、獎品,以培養興趣,」校方繼續說,我再搖頭認為路已越走越偏。「培養登山興趣,會在山頂放獎品、獎狀,讓人去爭取嗎?」我問。登山興趣培養自過程,唐詩宋詞的興趣,也應來自吟詠與分享。

該校的推廣模式,其實是台灣文化活動縮影,一切無非比賽與頒獎、絕少分享,從文學獎、音樂獎,到戲劇競賽,頒獎歌頌聲不絕於耳,文化種籽卻一粒粒枯萎,讓台灣至今仍靠製造業拼經濟,不見文創開花結果。

「不獎勵,孩子會想背唐詩宋詞嗎?」有人問。其實孩子天生都愛朗誦韻文,特別集體朗誦時,更會經驗到像看棒球,一起吶喊的歸屬感,因此老師該常帶孩子一起朗誦詩歌。老師更應創造機會,讓孩子上台,用他的方式與感情吟詩詞,並從台下回應中得到滿足。

外國人吟英詩,人人吟得不同,在吟詠時放入自己感情,台灣人吟詩卻像在默背,也許起於兩者學詩歌的不同經驗。而傾聽孩子分享後,老師不必獎勵,但要鼓勵。頒獎者,臉上表情常是冰冷,說鼓勵之話的人,臉上表情卻越來越豐富。孩子最想要的,其實是讚美的話、欣賞的表情。

讓孩子在分享,而非在競賽中,培養唐詩宋詞的興趣。聽古典音樂,耳朵細胞起共鳴,發生美的經驗後,就會沉迷;唐詩宋詞音韻優美,常朗誦也會讓腦細胞起共振,帶來美的體驗,讓孩子愛戀。當孩子識字更多,就會從音韻之美的路,走向文字之美的門。

詩是用最少的字,雕刻最豐富的經驗,乃文學殿堂的明珠。很幸運地,我們來自古老民族,得以在數千年歷史中,累積如此文字瑰寶,怎可不敲門而入?特別在步入青春期後,對異性的想望,更只有詩歌能詮釋透徹,怎能不登堂入詩,滿載而歸?

「才上小一,就要測驗小孩背唐詩50首、七言絕句30首?」我想校方太急了。在文學群山峻嶺前,不必急於算孩子已爬過幾座,但要讓孩子尋到文學真興趣,他一生便會一座又一座,自得其樂地爬,連攔都攔不住。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8&aid=3389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