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懷念中小學歌曲(2):菩提樹
2009/09/05 21:42:23瀏覽20092|回應4|推薦22

懷念的中小學歌曲系列

懷念的中小學歌曲系列(手機版)

(許多以前我們在中小學唱過的歌曲都是源自於國外,
在這個系列裡,我們試圖為這些懷念的歌曲探源。)
本篇是懷念中小學歌曲系列的第二支歌,
本篇的倡議者及主筆:mushiner,
資料提供:mushiner,十里,李四,最愛小提琴;
美編:十里;
(十里為這個專欄設計的美編已經無法使用,好可惜)

(音樂:菩提樹 - 北京天使合唱團)

〈菩提樹〉的中文歌詞
譯詞:佚名 作曲:舒伯特

井旁邊大門前面 有一棵菩堤樹
我曾在樹蔭底下 做過甜夢無數
我曾在樹皮上面 刻過寵句無數
歡樂和痛苦時候 常常走近這樹
常常走近這樹

彷彿像今天一樣 我流浪到深更
我在黑暗中經過 什麼都看不清
依稀聽到那樹枝 對我簌簌作聲
朋友來到我這裡 你來找求安靜
你來找求安靜

冷風呼呼地吹來 正對著我的臉
頭上的帽被吹落 不忍轉身回看
遠離開了那地方 依舊念念不忘
我常聽見簌簌聲 你會找到安靜
你會找到安靜

這首〈菩提樹〉是大家在小學時學的歌,
大部份的人都知道這是歌曲之王、大音樂家舒伯特作的曲子,
和第一首的〈靜夜星空〉的不知來源正好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典型。
既然大家都已經知道了〈菩提樹〉的作曲者是舒伯特,
那麼還有探源的需要嗎?你也許這麼想。

把〈菩提樹〉拿來探源一番的原因有二:
其一,想利用這個機會,
介紹一下舒伯特和他寫的聯篇歌曲「冬之旅」,
其二,也想替〈菩提樹〉正名一番,
因爲這首歌也許不應該叫做〈菩提樹〉。

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是浪漫時期的奧國作曲家,
他生在維也納,在維也納長大,也死在維也納。
差不多在他出生的前後,
比他大27歲的貝多芬也從德國搬到了維也納,
兩個一樣偉大卻截然不同的音樂家有30年住在同一個城裡。
貝多芬的觀點和作品是世界性的,
維也納則是舒伯特的全部的世界。

舒伯特的音樂在他的生前不受到重視,
因此生平極爲潦倒,生活極爲困難,
幸虧他有一些朋友可以偶爾接濟他。
舒伯特極其敬佩貝多芬,
他死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要葬在貝多芬墳旁
(按: 貝多芬死於1827年)。
一直到他死後,維也納的音樂界才發現舒伯特作品的偉大,
也照他的願望,把他葬在貝多芬墳旁。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舒伯特和他寫的藝術歌曲是分不開的。
其實,舒伯特是一個完整的音樂家,除了歌曲之外,
他也寫了八首交響曲以及著名的“未完成”交響曲;
寫了許多室内樂,包括大家都很熟悉的鱒魚鋼琴五重奏,
以及被法國人選為他們最喜愛的古典音樂的
第二號降 E 大調鋼琴三重奏。
他也寫了許多歌劇,舞臺音樂,宗教音樂,
以及很多鋼琴曲,獨奏的,以及無數的四手聯彈的曲子。

至於藝術歌曲(lieders),列在目錄裡的有二十首,
以及三部連篇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
和死後出版的《天鵝之歌》。
《美麗的磨坊少女》和《冬之旅》都是以
奧國詩人繆勒 (Wilhelm Muller) 的詩集譜成的連篇歌曲集。

尤其《冬之旅》是舒伯特晚期的作品,
年方三十的舒伯特,卻是心力交瘁,
在這種心情極其低落的情況下,
完成了這份藝術歌曲的極致之作。
對舒伯特極有心得的 墨菲兄這樣形容:

「《冬之旅》所描述的景色非常地暗淡,沒有轉折的劇情,
只以一位男歌手跟一位鋼琴家這樣最單調的表演型式,
唱出一幕一幕浮現跟凋謝的短曲。
但是精緻的寫景手法帶著聽眾馳騁想像的冬之野,
並且對映到旅人的內心世界,
音樂中豐富的感情猛烈襲向聽者,
讓聽者感同身受一樣的痛苦,
尤其是旅人跟作曲家那種人生中無止盡的絕望。」

〈菩提樹〉是《冬之旅》聯篇歌曲中24首歌曲的第5首,
墨菲兄如此地解釋 〈菩提樹〉一曲:

「這是《冬之旅》裡最弛緩的一首,回憶到美好時光。
歌詞跟樂曲都無限的舒情,
少年向菩提樹傾訴心中的情感,
菩提樹報以溫柔的慰藉,
並且隨時等待少年再回來。
於此同時,則是狂舞的寒風,
與漸行漸遠的少年。」

舒伯特招集好友來發表他的《冬之旅》時,
陰暗憂鬱的曲風,讓大家聽了都一時講不出話來,
〈菩提樹〉是唯一的一首大家贊同覺得好聽的曲子。
這首也是舒伯特的最出名的曲子之一,
幾乎所有人都唱過或聽過。

現在一般大家傳唱的菩提樹是簡化版,
少掉寒風吹走帽子的第三節,
這節屬於寒冷的感受,旋律有高低變化,也較難演唱。
此外,在一般歌唱中都大幅簡化的鋼琴的部份,
在原曲的前奏、間奏、跟尾奏中
要彈出寒風在晚上快速吹過菩提樹葉,
扮演了跟歌唱者一樣吃重的角色。

〈菩提樹〉及《冬之旅》中的其他歌曲
原來都是為男高音而寫,但是舒伯特在世時
就曾把他們換調,來讓他的男中音好朋友演唱,
至今「菩提樹」為大家喜愛,
被換成別的聲部演唱自不在話下。

至於在前文中,我曾說這首歌也許不應該叫做〈菩提樹〉,
因爲在德文原文中,這首歌叫“Der Lindenbaum”,
Lindenbaum中文叫「椴樹」,它的葉子,葉緣成鋸齒狀,
椴樹被日耳曼人敬為愛情與幸運之女神費里婭。
以前中歐的很多地方每條村落中心都有一棵椴樹,
是村莊的活動中心,五月初的舞蹈節大都會在椴樹下舉行。
椴樹分佈很廣,除了德國外,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也有。

至於菩提樹,它的葉緣光滑,葉端細長成尾狀。
是熱帶及亞熱帶的樹。
在印度被認爲是神聖的樹,也是他們的國樹,
叫做Pipal (peepal, peepul, pippala, pimpal),
除了印度,在中國西南部、中南半島和台灣都有,
各地的名稱不一,像 bawdi 或 Bodhi 等。

那麼舒伯特的「椴樹」歌
到了中文,怎麼變成〈菩提樹〉呢?
我的猜想是這樣的: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開始教育現代化,
1909年(明治42年)日本文部省
推行現代化音樂教育時,大量引進了世界名曲,
這首“Der Lindenbaum”也包括在内,
在日文中Linden和Pipal都叫做菩提樹,
所以舒伯特的這首歌在日本就以「菩提樹」為名。

中國人從日本引進這些世界名曲的時候,
把「菩提樹」的歌名原班不動地搬來用,
不知道這首歌的日文〈菩提樹〉
指的是 Linden,而非Pipal,
翻譯成中文,應該是「椴樹」才對,
從此將錯就錯,一錯錯到底了。

中文歌詞和底下的英文、日文歌詞都相當接近德文的原文。

(音樂:菩提樹 - 鮫島有美子)

〈菩提樹〉的日文歌詞
譯詞:近藤朔風 作曲:舒伯特

泉に沿(そ)いて 繁(しげ)る菩提樹(ぼだいじゅ)
慕(した)い行(ゆ)きては うまし夢(ゆめ)見つ
幹には彫(え)りぬ ゆかし言葉
うれし悲しに 訪(と)いしそのかげ

  今日もよぎりぬ 暗き小夜中(さよなか)
真闇(まやみ)に立ちて 眼(まなこ)とずれば
枝はそよぎて 語るごとし
「来(こ)よ いとし侶(とも) ここに幸(さち)あり。」

  面(おも)をかすめて 吹(ふ)く風寒く
笠(かさ)は飛べども 棄(す)てて急ぎぬ

はるか離(さか)りて 佇(たたず)まえば
なおも聞(きこ)ゆる「ここに幸あり。」

  はるか離りて 佇まえば
なおも聞こゆる「ここに幸あり。」
「ここに幸あり。」

《The Linden Tree》 的英文歌詞
譯詞:Walter A. Aue 作曲:舒伯特

At wellside, past the ramparts,
there stands a linden tree.
While sleeping in its shadow,
sweet dreams it sent to me.

And in its bark I chiseled
my messages of love:
My pleasures and my sorrows
were welcomed from above.

Today I had to pass it,
well in the depth of night -
and still, in all the darkness,
my eyes closed to its sight.

Its branches bent and rustled,
as if they called to me:
Come here, come here, companion,
your haven I shall be!

The icy winds were blowing,
straight in my face they ground.
The hat tore off my forehead.
I did not turn around
Away I walked for hours
whence stands the linden tree,
and still I hear it whispring:
Youll find your peace with me!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1956年的西德電影《Die Trapp Familie》
台灣叫做《菩提樹》。這可以説是後來的舞臺劇和電影
《真善美》的前身和德國版。
在片尾,他們逃脫納粹的迫害去到美國,
在移民島上,卻被邀請他們移民的經紀人放鴿子,
結果就是靠著唱了一曲〈菩提樹〉而圓滿入境。
底下的錄影即是這一片段。

(電影片段:Der Lindenbaum in Die Trapp Familie)

(音樂:Der Lindenbaum_Nana, 女高音獨唱,簡化鋼琴伴奏版)

(音樂:Der Lindenbaum - Ian Bostridge, 男高音獨唱,完整鋼琴伴奏版)

(音樂:Der Lindenbaum - Matthias Horn, 男中音獨唱,完整鋼琴伴奏版)

(音樂:Der Lindenbaum - Wiener Schubertbund, 無伴奏合唱版)

《Der Lindenbaum》 的德文歌詞 作詞:繆勒 作曲:舒伯特

Am Brunnen vor dem Tore
Da steht ein Lindenbaum:
Ich träumt in seinem Schatten
So manchen süßen Traum.

Ich schnitt in seine Rinde
So manches liebe Wort;
Es zog in Freud und Leide
Zu ihm mich immer fort.

Ich mußt auch heute wandern
Vorbei in tiefer Nacht,
Da hab ich noch im Dunkel
Die Augen zugemacht.

Und seine Zweige rauschten,
Als riefen sie mir zu:
Komm her zu mir, Geselle,
Hier findst du deine Ruh!

Die kalten Winde bliesen
Mir grad ins Angesicht,
Der Hut flog mir vom Kopfe,
Ich wendete mich nicht.

Nun bin ich manche Stunde
Entfernt von jenem Ort,
Und immer hör ich´s rauschen:
Du fändest Ruhe dort!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ushiner&aid=3290912
 引用者清單(1)  
2010/09/14 15:01 【flyinghi 的部落格】 懷念中小學歌曲(2):菩提樹

 回應文章

newk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像回到小學時期
2011/04/17 14:13

聽到舒伯特這首

菩提樹

好像回到小學時期

當時在合唱團裡練過

成為此生之難忘回憶

若能惠賜琴譜以供練習

感激不盡


王國新
急診醫師
台北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教育部定助理教授
大阪大學外科醫學博士

醫林漫話 http://blog.udn.com/wangkwo

牛仔3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聲合唱的欣賞Lindenbaum
2009/09/07 13:44

movie "Family Trapp"的片段歌聲的美妙真令人愉悅

尤其"Lindenbaum"有一小段童音高音部份

直覺想起即將訪台的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歌聲

mushiner(mushiner) 於 2009-09-08 11:03 回覆:

嗯,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好久沒聼過他們的演唱了。

這部西德版的“菩提樹”電影和後來美國版的“真善美”講的都是同一個家庭,不過我覺得西德版的比較寫實。那段菩提樹的合唱的確好聽。


泡桐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中學時唱過中文版三重唱
2009/09/06 22:21

非常感謝版主和幾位市友們的用心,提供這麼詳盡完整的資料~

有關原著的背景、來源,以及中、英、德、日文,大同小異、

不同版本的詞曲供大家分享。讓我聽得不亦樂乎...很讚!

這首歌小弟特別喜歡,可以說百聽也百唱不厭...

中學時曾代表學校到外面比賽三重唱,因此曾經練唱過一、二百

次以上,至今詞曲都很難忘記...

不過當初我們唱的曲,版本大致與版主提供的最後一首~

(無伴奏合唱曲)一樣。也就是說,在中文版(有簡譜那張)

的第一段歌詞第二句:「我曾在樹蔭底下,做過甜《夢無》數」,

"夢無"兩字唱的音,上載是簡譜的432,而我們唱的是542,呵呵...版本不同也。

但是,下一句:「我曾在樹""上面,刻過寵句無數」,這個"枝"應該是

"'',大概是打字印刷的錯誤吧...ccc

而在文章下半部,整段中文歌詞部分則是正確的~

再度感謝分享~

mushiner(mushiner) 於 2009-09-08 10:59 回覆:
謝謝泡桐兄的鼓勵,還仔細的查看過文裏的資料,的確是細心的人。這些資料都是群體合作的結果,的確,這是個城邦裏的集體創作,以後也歡迎泡桐兄的參與。

behapp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記得小時候看過菩提樹這部電影
2009/09/06 11:24
不記得內容,只記得是黑白片和有名的主題曲.
mushiner(mushiner) 於 2009-09-08 10:55 回覆:

記憶或許會退色,但是音樂卻是歷久彌新,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