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底迷宮
2011/04/18 06:05:43瀏覽259|回應0|推薦8

    你可能聽過倫敦,但是你一定不知道,世界上有兩個倫敦,一個是地上的倫敦,另一個是地下的倫敦。別會錯意,我說的「地下的倫敦」,指的是真正藏在地底下的倫敦,不是見不得人的倫敦。

    倫敦從中世紀建城至今,前後經過千年之久。原先羅馬人規畫的倫敦市,規模不大,經過千年來的經營變遷,逐漸形成今日的大倫敦。倫敦與法國的巴黎,構成有名的雙城。英國小說家狄更斯筆下的《雙城記》,寫的就是發生在巴黎與倫敦兩城的悲壯故事。女兒初抵倫敦,英倫盛事,突然間圍攏而來,文彩風流盡收眼底,雀躍興奮,不言可喻。我則三訪倫敦,前兩次行程匆忙,只可用管中窺豹來形容。因此,倫敦算是我的新交,不能說是故友。這一次攜女負笈倫敦,有較充分的時間窺探、拜訪和流連,對地上的倫敦,才有一個比較鮮明的輪廓。

    我們所以能對地上的倫敦有一個鮮明的輪廓,則完全仰賴地下的倫敦。這話怎麼說呢?如果你曾經旅遊國外,一定知道,認識一個城市的風貌,最方便最迅捷的交通工具,不是陸上巴士,而是地鐵。因此,就讓我們先從倫敦的地鐵說起吧。

    英國佬稱她們的地鐵為「管子」(Tube) ,正式名稱為「地底下」(Under Ground) ,有別於法國的「美拙」(Metro)和美國的「傻胃」(Subway) 。整個倫敦地鐵共有十二線重鐵及一路輕鐵,最老的是中央線,建設至今已逾百年。十三線地鐵縱橫交錯,上下盤結,宛如一個巨大的地下蜘蛛網幅射開去,將大倫敦的六大區盡擁入懷。倫敦地鐵,有時一線一站,有時數線同停一站。最有名的國王十字站,共有五線地鐵在此交會,外加一線鐵路。早晚上下班尖峰時段,只可用摩肩接踵,萬頭攢動來形容。雖說是同一站,但各線分屬不同樓層,不同地點。有時為了換車,往往電扶梯連接樓梯再連接電扶梯再連接樓梯,上下百公尺,方圓數十丈,需時數十分鐘才能抵達。初見此倫敦地網,真教人驚恐有加,舉步維艱,不知停所當停,止所該止。等到熟悉後,又為英國佬竟能在百年前,就有建設地鐵的真知卓見,感佩不已。

    嚴格說起來,倫敦的「管子」,規模大於巴黎的「美拙」,但是特色不如巴黎地鐵。「美拙」每一站都有自己的特色,或是藝術,或是人文;或是裝飾,或是展望。「管子」則無。台北的地鐵,雖然年紀尚輕,也在逐漸構築自己的地鐵文化。「地底下」在地下穿梭日久,一副老態龍鍾的模樣,不禁讓我有年華老去的感覺。話說回來,「管子」仍是世界地鐵的鼻祖,雖然外貌不揚,自有其領袖群倫,不可一世的氣慨。「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依我的看法,倫敦地鐵只會在陰暗濕冷的地底下逐漸年老,卻永遠不會停止其繼續奔馳的雄心。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teagle3threemail&aid=5105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