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身如束筍骨如柴—吃鴉歌
2013/09/20 18:44:15瀏覽3427|回應2|推薦50

http://news.takungpao.com.hk/history/oldpic/2012-11/1250745_2.html

王孫巨賈   人模人樣吸鴉片

 

http://www.txsz.net/xxc/sh82/tpzl/6-3/%E5%90%B8%E9%B8%A6%E7%89%87.jpg

骨瘦如柴吸鴉片

 

blognow.news.com  日據時期 吸鴉片特許證

***

***身如束筍骨如柴—吃鴉歌


吃鴉歌      鄭用錫


莫吃鴉,莫吃鴉,吃過了鴉似人羓。

膏粱美味不去吃,只要一枝斑管對燈花。

口中吐煙霧,榻上臥雲霞。

身如束筍骨如柴,遇著好友當姻家。

爾一嘴,我一嘴,彬彬禮讓靜無譁。

此是黑甜飲,安樂窩。

有業有錢都拋棄,無日無夜昏欹斜。

設逢報道雷霆急,且遲遲,再吃些。

勝似一枕邯鄲夢,又如劉邕癖嗜痂。

迨至財已盡,癮愈加,哮聲類虎狀類蛇。

到此日,悔念差,怎奈無錢沒處賒。

空床裡,只搔爬。墮淚來目睫,流涎出齒牙。

有誰哀進王孫食,垂頭搖尾不自嗟。

求奶奶,拜爹爹。敢望爾,賜煙渣。

但望爾,賜癬疤。乞得一撮來,賽過黃金奢。

速將滾湯下,卻不管中有土泥沙。

嗚呼,人生憂患死安樂,何苦自尋毒鴆爭吃鴉。




 

 


【作者簡介】 


鄭用錫(1788-1858),原名蕃,字在中,號祉亭,原籍福建漳浦,明末遷居金門浯江,乾隆39 年(1774)其父崇和移居臺地後壟,嘉慶11 年(1806)徙竹塹落籍。鄭氏立志青雲,道光3 年(1823)中進士,為「開臺黃甲」 。道光14 年(1834)入京任官,簽分兵部武選司行走,次年補授禮部鑄印局員外郎兼儀制司事務,精勤稱職,雖獲肯定,但乏再上層樓的官勛。道光17 年(1837)春,乞養歸里。建學宮、修橋渡、賑飢寒、恤孤寡,樂善好施,為地方重要仕紳。曾任明志書院 山長,栽培後進,不遺餘力。道光22 年(1842),英艦來犯,招募鄉勇抵禦。咸豐3 年(1853),漳泉械鬥紛起,撰〈勸和論〉開導村民,挺身勸解,獲保全者不少。逝後,同治11 年(1872)獲祀鄉賢祠中。詩作版本有二,其一,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所藏《北郭園詩鈔稿本》;其二,次子鄭如梁委託福建舉人楊浚編修《北郭園全集》,同治9 年(1870)刊刻,為北臺灣最早出版詩文集。

( 以上錄自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

 


別吸食鴉片,別吸食鴉片!吸過了鴉片,人變成經過加工的大塊乾肉。
精美可口的食物沒胃口吃,卻只要點燃一枝煙槍,對著煙燈芯上的火花。
躺在榻上,口中吐出煙霧,四周好像圍繞著雲霞。

身子彎曲,瘦骨如柴。精神恍惚,遇見好友把他當成姻親。
你一口,我一口,交換吸食鴉片,彬彬禮讓,安靜而不喧鬧。
這好比是讓人迷糊酣睡的飲料,也是安穩快樂的所在。沉迷其中,不分白天黑夜,歪斜半躺著吸食,昏昏入睡倒臥不起。原是有錢財有事業的,都不在意的擱置不顧了。

如果遇到重要急迫的事,先擺在一邊,還是再多吸幾口鴉片吧。
吸鴉片的感覺勝過作個虚幻
不實的邯鄲夢!又如同南朝劉邕有個奇怪的嗜好,特別喜歡吃瘡痂,以為味道比鰒魚肉還美。

等到財產用盡,鴉片癮頭愈大。哮吼之聲似老虎,身形細瘦如長蛇。

到此時,才後悔以往作為的偏差,奈何已經一文不名,無處可借貸賒欠了。
只有在空床裡,搔爬摸索。毒癮發作,不自主的揮淚不已,齒牙間流出口水來。
有誰哀矜而施捨他貴族王孫才吃得起的東西呢?唯有低頭獨自埋天怨地,又擺尾乞憐了。
厚臉皮求奶奶、拜爹爹。能不能賞賜一些煙渣呢?只希望您給鴉片煙的碎屑啊。

乞討得到少許,覺得比奢華的黃金還好呀!迫不及待快速吞下煙渣,卻不管其中參雜土泥沙。
唉,人生在憂患中因警醒而圖強求生,安於逸樂反而招致滅亡。又何苦自己找來毒藥,爭著吸食鴉片呢?


此詩為雜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陸冊。

鴉片(opium)俗稱大煙、阿芙蓉或福壽膏。唐朝時,罌粟由大食進貢傳入中國,在四川種植罌粟。

早期吸鴉片工具有煙簽、煙燈、煙槍等。將生鴉片加工成熟鴉片,然後搓成小丸或小條,在火上烤軟,塞進煙槍的煙鍋内,翻轉煙鍋對準火苗,吸食燃燒產生的煙。熟鴉片可發出強烈的香甜氣味。煙癮小者每天吸食時至二十次,重者百餘次;如今吸毒者直接吞服鴉片小丸,或將鴉片溶於水作靜脈注射。

鴉片可作藥物,長期或過量使用則有依賴性;吸食如毒物上身,起初得快感、精神渙散、生幻覺,久之,身心不穩,體弱無力,若無嚴格禁止或戒斷,中毒日深,或可致命。吸毒成癮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整個十九世紀,鴉片在英國、歐美多國被廣泛用作麻醉劑及鎮痛。英人視中國人因享樂而吸鴉片是「獨特的東方習俗」,卻又以治病名義濫用鴉片。

二十世紀初,法國作家Claude Farrere如此形容在上海法租界抽鴉片的經驗「我知道隔壁其他有知之士也同時沉浸於飄飄然的醉意中,這使我的靈魂充滿了博愛的愉悅、情感的安全。鴉片真的是一個祖國,一種宗教,一種強烈又愉悅的連結,緊緊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西方國家傾銷鴉片到中國,逆轉西方世界對中貿易逆差(而後中國自行生產鴉片),華人吸鴉片,清政府無力禁止,又無法限制鴉片成癮人數,許多人淪爲孱弱的「東亞病夫」。

此詩寫作正是西方傾銷鴉片到中國、賺取高利之時。

鄭用錫運用淺白類似打油詩、以及俏皮又沉痛的口語,生動勾勒出吸食鴉片煙者悲慘的情狀;從看似悠閒享受,到陷溺上癮而無法自拔,以致頽廢萎靡,身心俱受損,且傾家蕩產、無以為繼的過程,清晰反映吸食鴉片之嚴重毒害,誠懇告誡大家千萬保持神志清明,勿受鴉片的蠱惑而無法翻身。

詩中描繪鴉片吸食者營養不良,形如肉乾。吸煙姿態則是「口中吐煙霧,榻上臥雲霞」那般瀟灑陶醉,有若神仙。更反襯下一句「身如束筍骨如柴,遇著好友當姻家」的病態瘦削、糊塗失智及荒謬可笑。

奇特的是以「彬彬禮讓靜無譁」形容吸毒者的狀態。想來鴉片價昂,長期吸食者多為王孫巨賈富有之輩方能負擔,而且半臥欹斜,靠人點煙,渾身慵懶,當然無須喧嘩而顯得彬彬禮讓了。沉溺於此道,萬事皆休。終於煙癮發作,病痛纏身,床頭金盡,嘗受苦果。

全詩長短句夾雜並押韻,可打竹板應節拍傳唱。未曾賣弄詞藻、引用典故,寫來真實鮮活,情態逼真,如在目前,用字貼切,有警世之效。

1860年,中國政府被迫接受《天津條約》將鴉片改稱「洋藥」,允許鴉片貿易合法化。

日據時代,由日本進口大量鴉片,臺灣總督府更下令在種植罌粟、製造鴉片,榨取民,更腐化台臺灣士紳抗日鬥志、戕害臺民身心靈健康。初期,日人利用專賣制度,官方統一掌控全臺產業貨源、價格及收支,增加財源。1897年,首先施行鴉片專賣制度,兩年後擴大專賣項目1900年台灣總督府開始核發特許吸食鴉片執照,積極設廠製煙,抬高價格,專賣壟斷。1901年民間組織「鸞堂降筆會」,擴大戒煙運動,傳授扶鸞戒煙方法,成效良好,鴉片專賣收入銳減,日本總督府強力取締,鸞堂降筆會功敗,但已在推動下成功戒煙者有3萬多人,成果尚可觀。

鴉片實為國貧民弱之毒害劉家謀「鴉片鬼詩云:「形骨猶存精氣死,雖曰生人鬼而已。地獄變相一十八,古來閻羅不識此」,直指吸鴉片令人變成行屍走肉,那種鬼就連閻羅王都不認得他。

戒煙運動造成日本政府剥削臺民收入減少,於是總督府重新開放登記,連年增加核發特許證,至1903年又增十七萬人。

日據後期,喚起民族自覺,抵制鴉片逐漸有成,專賣進帳日減。當時由三井物產獨佔臺灣鴉片進口。 19291月,臺灣總督府頒布《改正鴉片令》,重新發給吸食者許可證,激怒全臺有識之士。

後藤新平臺灣島鴉片漸禁論原是殖民帝國為掩飾台灣鉅額鴉片收益的醜惡伎倆,允許已成癮者登記購買鴉片,但不准日人及未成癮者於非醫療用途使用鴉片;鴉片價不斷提高,可獲暴利,因此臺灣總督府表面上說導正臺人吸食鴉片,卻一再敷衍虛應。直到一九三零年代受到國際輿論壓力和調查、臺民洞悉總督府「鴉片專賣制度」本質,收入銳減,而且已知由鴉片提煉藥用嗎啡及杜聰明發明低痛苦戒癮法後,情況始改。

十九世紀末,特效新藥發明,並明瞭疾病成因,歐美醫學界破除對「鴉片治百病」迷信,方才加以限制。目前鴉片主要用於醫療麻醉劑與染色,不再是民衆陷溺沉淪的普遍毒品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mty1223&aid=8623233

 回應文章

思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05 05:53

以前我娘家阿公就吸鴉片

還好沒破產

我沒見過我阿公

看您PO圖想像他吸鴨的姿勢

還真享受啊

難怪‧‧‧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02 09:16
懷念日據時代的人,應該讀讀這一篇
謎謎-溜滑梯(mmty1223) 於 2013-10-27 12:24 回覆:

最好大家都能瞭解這段史實,而非只是引用日人留下

或純粹以日人角度來看待的資料編寫而成的臺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