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道左耶穌最誘民—臺灣竹枝詞
2015/07/29 07:31:15瀏覽1382|回應0|推薦79

http://www.leeleelin.com/2009/07/blog-post_16.html

高雄旗山聖若瑟教堂- By LeeLeeLeen

聖若瑟天主教堂為仿歐洲聖堂樣式,由戴剛德神父親自設計興建

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萬金天主教堂,清同治年間由西班牙神父郭德剛所建。自民國49(1960)重修至今一直維持現狀,是臺灣最古老教堂,列為三級古蹟。同時榮獲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批示為「聖母聖殿」,其地位僅次於羅馬梵諦岡教廷大教堂。

http://rayblog.tw/bankin/     瑞媽咪    2014.08.13   攝影

臺灣天主教發源地,位於高雄市區的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

小鄧攝影       維基共享資源

位於新竹市區聖母聖心主教座堂(北大堂)

—阿佳攝影Kikuchi —維基共享資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R0011104.JPG#/media/File:R0011104.JPG

New York Saint Patrick Church 位於紐約市區

新哥德式建築      1878年建成-筆者攝影

道左耶穌最誘民—臺灣竹枝詞


臺灣竹枝詞  —丘逢甲

                                                                                   

門闌慘綠蜃樓新

道左耶穌最誘民

七十七堂宣跪拜

痴頑齊禮泰西人

 

【作者】

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號蟄仙、仲閼、倉海君等,祖籍廣東嘉應鎮平(今蕉嶺),生於淡水廳銅鑼灣(今苗栗銅鑼)。清光緒十五年(1889)中進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辭官還鄉,主講各地書院。乙未割臺,任副總統兼民軍統領,日軍登陸六日,西渡返回鎮平祖居。民初,被選為廣東省參議員,四十八歲病逝。丘逢甲詩作成就廣受肯定,梁啟超稱「詩界革命鉅子」,柳亞子讚道:「時流競說黃公度,英氣終輸倉海君」。在臺詩作有《柏莊詩草》,離臺所作編為《嶺雲海日樓詩鈔》。—(節錄自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 

【詩說】

路旁門闌深綠色的西式教堂,是傳教士勤於宣揚耶穌教義的地方。他們用種種方式,吸引民眾聽道入教,因而一齊盲目偏執的隨從西洋人信奉洋教,成效似乎很好。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拾伍冊。除了陳述國人趨於信洋教的事實以外,可由詩中遣詞看出作者傳達並不以為然的訊息。

開頭描繪街道上的教堂建築,門闌深綠。印象中,以往見過的教堂外貌不似所述,也許昔時與今日的教堂樣貌色彩不同。只見早期某些臺灣天主教堂圖片,窗戶邊框呈墨綠色。

以「蜃樓」形容西式的教堂樓閣,表示五顔六色的窗玻璃射光線的如幻似真,還是另有用意的暗喻洋教說永生及天堂地獄的虛幻,難以明瞭,民衆卻最易受引誘而相信,令人惶惑?

末句「癡頑齊禮泰西人」,「癡頑」應是指癡迷固執或癡傻愚頑、不費腦筋的那些人,一同禮遇洋人,願意親近及信仰洋教。既然用「癡頑」二字代表受引誘的人,便是明言此做法並不恰當而心存疑慮。

「耶穌最誘民」,一定有吸引一般民衆的特殊因素。丘逢甲內渡後,在廣東提倡新學,吸收西方文明,但對於西洋宗教的傳入,或許由於文化背景、立場及感受不同,則不易展臂相迎。

丘逢甲作此詩,年方十四(另一說是二十二歲),詩中所見當是西元18641878(或18641886)之間、仍在日據前的社會印象,正值基督宗教二度傳入臺灣之際。丘逢甲對於西方殖民者以傳教「從事文化侵略,從精神上麻痹、害中國人民」,早有警覺。內渡後雖積極宣揚新學,但強調「學其有用之學,非學其教也」。

丘逢甲《臺灣竹枝詞》,應丁日昌所作,原有百首,今僅存四十首,內容廣泛,詳盡涉及臺灣歷史、風土民情等,足見才子之名不虛。丘逢甲觀察西方人來臺傳揚基督教,對東方傳統儒學文化衝擊強烈,憂慮基督教盛行,民眾由精神、儀式的薰沐教化,盲目信洋教而失去儒家傳統美德,疑惑之餘,不免焦急。

須知基督教文明是西洋文化的精神骨幹,因傳教而帶來的其他效益,不能全然抹殺。具有傳統漢學根底的知識份子,見外來宗教傳道儀式規範理念,與我國固有思想習俗有所差別,誤解不可能全無,卻有值得明辨深思之處。

十六世紀初,明朝天啟年間,基督教傳入臺灣。荷蘭傳教士向臺灣原住民傳教,成效頗佳。崇禎二年(1629) ,宣教士先自費辦學,又得印度公司臺灣總督資助,多處設立學校 ,以教育為輔,順利傳教。不久 ,新港社西拉雅族人大都歸信基督教。 明亡,鄭成功復臺 ,傳教暫停。

自鴉片戰爭後,簽訂南京條約與天津條約,傳教中國更受保障。臺灣安平、淡水、基隆、高雄各港先後開放通商,歐美傳教士大規模前來。早年因基督教一神教信仰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抵觸,中國文化及中國人排斥西方宗教的持續表現,顯示禮儀之爭議、後來不平等條約的負面影響並未完全消除,尤其知識份子的反應更為明顯。

入臺宣教初期,民眾排外,視基督宗教為「蕃仔教」,是殖民勢力一部份,宣教士和本地基督徒也被視為西方帝國主義同路人,自然受阻。宣教士長年藉醫療、教育、文字、社會服務等關懷人群的需要,化解敵意和偏見,教會日益茁壯。以「醫療傳道」,最為有效。長老教會入臺,即以此奠定往後成功基礎。宣教士馬偕數十年開診所、辦學堂、建教會,貢獻尤大。

採用多種嘉惠民生的做法吸引信眾,譬如生病獲免費醫療、生活得到關懷濟助等,因而受到宣教好處者,心存感激感動,則容易逐漸入教。這也是丘逢甲擔心之處,雖然短詩數句未直接説明何以洋教傳入與中國文化不合,但可想見尊孔祀祖的丘逢甲,怎能忍受基督教嚴格不許拜偶像的戒律,深恐受洋教洗腦之後,影響固有傳統思想的維繫與保存。 

就禮儀風俗而言,忠孝仁義是傳統固有思想,尊孔祭祖是讀書人及社會習以為常的風氣,如果基督教禁止拜偶像而反對祭祖祀孔,要打入中國社會就比較困難,尤其在尚未廢科舉之時。

丘逢甲是詩人、教育家、抗日保臺愛國志士。生長於具愛國愛鄉傳統家庭,正義感和愛國精神濃烈,特重鄉土之情。其時中國外患頻仍,故鄉臺灣衝擊甚大,因此更加關懷國事。既悲愁中國內憂外患:「自從互市來,門庭據非族,偏災多澇旱,元氣待培育。禍機伏眉睫,患氣延心腹。」(得友人書述懷奉答四十韻),又見列強環伺,覬覦臺灣,益生警惕:「壓城海氣晝成陰,洋舶時量港淺深。蛇足談功諸將略,牛皮借地狡夷心。開荒有客誇投策,感舊無番議采金。我正悲秋同宋玉,登臨聊學楚人吟。」(臺北秋感之三)洋船壓境,氣氛陰沉,狡夷居心不良,而我只能悲秋。遂慨然立志改革維新,注重吸收中外新知。

中南半島及南洋深受佛教及道教影響,宏偉佛寺道觀林立,即使淪為殖民地,依然拜神禮佛。丘逢甲南遊詩中對此頗不苟同。(西貢雜詩之九):「可憐膜拜西天佛,管領真歸大法王。」用「可憐」一詞感歎民衆只知虔誠祀佛,祈求好運,命運卻取決於法國統治者手中。一味膜拜神佛,不務根本,徒見蒙昧,毫無實益。又耗鉅資興建富麗堂皇寺廟,更覺浪費。「諸天也借黃金力,變現西方九品蓮」(遊阿易意淡觀音閣,次壁間韻),諷刺仙界佛境的虛謬與迷信妄想的不智。

丘逢甲南遊詩中提及西方宗教傳播亞洲情況。澳門是天主教遠東最早傳教中心,「天主堂高十字支,築從新教未行時」(澳門雜詩之七)。目睹「逢著人天安息日,亞當親挾夏娃來」(澳門雜詩之六),洋教大行,實難忍心痛。

丘逢甲堅信儒家思想,獨尊孔子儒教,肯定孔教足以維繫人心:「有教則人心一而國體固」。(道君岩之一),寫華人傳統信仰在西方強勢逼迫下的無力感:「獨憐混沌年年鑿,談道難教劫運回。」因此,十分反對捐款建神廟教堂,直斥「此以有用之財為無益之用也」,大力呼籲星洲華僑合建孔廟及學堂。他告知華僑:「孔廟之建則尊教也,而即以保種保國,明大義者皆知之。此不言福而福自及者也」又指出:「曷若於本洲建孔廟,開學堂,以有用之財為有益之用,人才濟濟特由此出焉」。

由丘逢甲諸多詩中可知,他誠誠悃悃,念玆在玆,欲糾正民間迷信歪風,極力主張建孔廟,設學堂,以開啓民智,富強國家,培育人才。他早懷凌雲之志,疾惡如仇,曾有詩云:「我不神仙聊劍俠,仇頭斬盡始升天」,「仇頭」即指據臺的日人。他應是服膺民族主義、務實盡心,而且自信自律、既不隨仙佛起舞,亦不追基督癡迷,尊重傳統倫理,不講究虛無鬼神,努力現世、著重現實的儒學實踐者。

丘逢甲平日最厭惡迷信、鴉片和賭博,早年詩詞中一再提及那是中國人的三大積弊,更明指鴉片殘害國民,而這惡習卻被視為時尚,他有先見之明,提出警戒。

另一有意義的發現:客籍人士與其他人相較,不容易接受基督教,有兩種可能,由於客家人多保守,傳統力量大,阻礙外來宗教的傳入;另有一說認為在早期傳教過程中,宣教士及傳道人多不會講客語,傳教起步慢,也不甚積極之故。恰巧,丘逢甲是客籍,有「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的祖訓,重視文教,努力傳承儒家文化,應用於為學與做人,因此比較硬頸」固執吧。


參考:

丘逢甲在南遊詩中所表現的心態——陳金樹

基督宗教在臺傳教史  —— 簡鴻模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mty1223&aid=26529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