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到梵林墩去的人》一條虛無的鐵道
2019/06/04 15:45:55瀏覽718|回應0|推薦7

……到底他們去了哪裡?——也許他們到梵林墩去了。"

 尉天驄個人風格代表作〈到梵林墩去的人〉與胡波〈遠處的拉莫〉都不是第一次就懂的藝術性作品。相同的是,他們都站在自己的土地與時代,寫出自己的東西。閱讀理解上,取決於讀者的同理與經驗以及對時代的體認與想像能否投入其中,去瞭解就是好的開始。文學作品提供這樣的撞擊,甚至被迫拉出封鎖的空間,不論是慣處的安樂窩或積勞之地,都有不同命運的表情。對創作者來說,是回應世界、告別過去,也是信仰。

梵林墩、拉莫都是個想像的地方,一處象徵,並與真實世界有微妙的連結。經由姚一葦的精彩評析,解釋虛無主義作品特色,從榮格心理學中的集體潛意識出發,把象徵歸結成許多基型。其中之一,便是樂園型。

小說主角嚮往或以此樂園為前往的目的地,歷盡各種難關與阻隢。〈到梵林墩去的人〉中的年輕人,到車站想買一張到梵林墩的車票,但老售票員卻不知道有這樣的地方。前者是年輕世代想離開無法生存的現實——鬼也要餓瘦的地方,他的山苟伯告訴他,「你不該躱在屋角裡一個人哭,年輕人該到梵林墩去。沒有甚麼地方的風像梵林墩的那樣柔」。但老售票員卻對年輕人指向烏托邦的想像,玉米田、水壩、礦苗、閣樓,最後嘆氣,「透西一定野到山裡去了,真該有人告訴他不該忘記老人家。」

看似鬼打牆似的各說各話,象徵新舊世代對話間的障礙,兩方不斷對比著過去與現在。年輕人覺得這地方爛透了,積極逃脫;可是老售票員沉浸在過去的美好,卻被遺忘在此。三十分鐘後火車在不遠的地方鳴聲,但年輕人被一群惡人抓了回去。

梵林墩似乎就是一個美麗的新世界,通往梵林墩成了一條虛無的鐵道。

尉天驄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虛無反而讓我可以表達自己也許可以講我個人不太贊成虛無主義,楚戈批評他,你不要批評得太過分了,有時候虛無可以揭穿社會的虛偽,權威人士的虛假。虛無過了以後,總該找住真實,活著的意義、存在感,即西方存在主義,他們如何在規範、高壓、貧窮、落後,找不到希望的中間,怎麼找到一個東西。」

……這種聲音在不斷安慰我的妻子。……看樣子他已取得我家裡每一個人的信任,也許我死了之後,他會坐上我的位子。……我的孩子將跟著他長大,一輩子把他當做恩人。

〈被殺者〉中的F鎮,描述一名醫者鞠躬盡瘁的死亡與眾人對未知的兇手的猜測。透過王鼎鈞對結局層層剝皮的分析,可以學習到寫作技藝上的安排,也對當時的島嶼肅殺的氣氛有所想像。壓卷作〈唐倩回台灣〉回到現實的轉捩點,反思文潮後的知識分子,以回應陳映真批判知識現象的〈唐倩的喜劇〉。書後,收錄了廖任彰專論節錄,深度剖析全書的創作理路,幾乎篇篇都有導讀,就不贅言。許多短篇小說集,鮮少有收集眾多知名評論學者對各個短篇的評析,對於理解作品有極大的幫助。

書名:到梵林墩去的人

作者:尉天驄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2019/5/22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ssthink&aid=12709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