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蔑視市場機制愚不可及
2008/12/21 13:17:51瀏覽201|回應0|推薦0

此次金融海嘯的近因,雖是因次貸金融泡沫而起;但有許多人認為,遠因與之前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為了解決2001IT泡沫破滅,而採低利率政策,並坐視所謂金融創新的衍生性商品氾濫有關。事實上,更遠的肇因,則與美國不斷以美元及美元金融商品交換亞洲消費商品,長期貿易失衡有關。

這樣的情形也反映出,美國負的超額儲蓄率現象;以2007年的資料為例,美國儲蓄率只有14.1%,而投資率卻有18.6%,也就是說,美國人把八成六的所得拿去消費掉,剩下的根本不夠投資,只好印鈔票與借據跟亞洲國家借錢。但我們現在看到美國再把利率降到幾乎是零的水準,儲蓄存款者成了大傻瓜,預期未來美國儲蓄率可能還會再降。 

這真的是解決美國問題的好方法嗎?看來,葛林斯班的錯誤經驗,還是沒能讓美國人清醒一點。在不景氣時,只要以救市、救景氣為名,似乎什麼事都能做,所有的市場機制與原則,似乎也都可以拋諸腦後。不僅美國如此,全世界政府也都顯現一副花錢有理,花得不夠多不夠兇,就會被評為不認真不賣力。

過去馬政府上台初期,在油價的議題上,不斷地高喊回歸市場機制,之後似乎再也沒有聽過政府提及市場機制四字。我們認為政府舉債花錢,只要民眾了解與認知到這些錢,並非白吃的午餐,而是需要由未來子子孫孫納稅償還的,那麼或許爭議較小。

但倘若政府把影響力明顯地介入到市場正常的運作機制,那就值得商榷了。以因應失業為例,我們早在7月份便提醒政府,不要浪費資源在救股市上,救也救不起來,留下政府資源以因應未來可能的失業;雖然當時我們能看到失業率數據,是前五個月還算處於低檔的失業率。

我們的思維是,政府省下資源以備直接協助失業者,而非去要求企業不要裁員;現在政府雖有三挺政策,但目前企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需求及訂單,請問政府及銀行能夠協助企業填滿過剩的產能嗎?如果不能,又怎能期待企業在勞動薪資與數量上都不調整?

憑藉著台灣人的智慧,想出了無薪休假的隱性薪資調整機制,也減緩了失業數量。企業之所以採用無薪休假制度,而非直接以裁員方法來度過難關,主要的理由還是在於勞工的解雇與再雇成本,高於留下員工但少支付一些薪資;這樣的方式,算是在不景氣下企業、勞工雙方少輸為贏之舉,倘若政府能再給予暫時性的補貼,更能使勞資共同度過難關,這才是政府真正挺企業之舉。 

倘若政府什麼錢都不想花,只是希望透過銀行借錢給企業發薪水,要求企業不減薪不裁員;結果,當實質薪資縮減的路被堵死後,只有裁員一途。但當企業開始裁員,媒體出現的標題,竟是馬蕭籲業界放下屠刀。什麼時候裁員的企業變成了屠夫?當因應不景氣的經濟勞動議題,被無限上綱至道德訴求,那麼又與中國大陸實施的勞動合同法有何差別?   

【經濟日報2008/12/20摘要】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249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