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雄中鋼 空污王 中火 花蓮亞泥居次 前10名危1185萬人健康
2019/12/14 00:57:08瀏覽101|回應0|推薦0

時序進入冬季,國內空污越來越嚴重。為找出污染源頭,《蘋果》獨家清查比對去年下半年業者首度申報的懸浮微粒和細懸浮微粒等粒狀污染物排放資料,發現高雄的中鋼在半年內排放118萬公斤是全國最多,其次是台中火力發電廠和亞泥花蓮廠,前10名集中在鋼鐵、電力、石化、水泥四大產業。

 

 

Dvořák - Cypresses B.152 Romantic Song-Cycle (Century’s recording : Prager Streichquartet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z9z-k7fl0Y

 

【摘要2019.12.11.蘋果】時序進入冬季,國內空污越來越嚴重。為找出污染源頭,《蘋果》獨家清查比對去年下半年業者首度申報的懸浮微粒和細懸浮微粒等粒狀污染物排放資料,發現高雄的中鋼在半年內排放118萬公斤是全國最多,其次是台中火力發電廠和亞泥花蓮廠,前10名集中在鋼鐵、電力、石化、水泥四大產業。環團籲政府正視老舊工廠排污問題,還給民眾乾淨的天空。

懸浮微粒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態粒子,來源包括沙塵、汽機車廢氣、工廠排放等,粒子直徑在10微米以下為懸浮微粒(PM10),在2.5微米以下為細懸浮微粒(PM2.5),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一級致癌物。

環保署去年起要求全國8千多家固定污染源廠商申報粒狀污染物空污費,《蘋果》比對各縣市申報資料,發現去年下半年粒狀污染物排放最多的是高雄的中鋼,同屬鋼鐵業的中龍及海光則分居第5、第6

電力業也是空污排放大戶,包括排第2的台中火力發電廠,還有桃園大潭電廠、花蓮和平火力發電廠、高雄興達電廠,水泥業則有亞泥花蓮廠和台泥蘇澳廠,石化業則有台塑六輕麥寮一廠。環保署說,這些產業大多的懸浮微粒排放主要來自生產製程,此外取料過程中的採取、運輸、貯存等作業時,粉塵逸散也會造成污染。

以縣市區分,空污嚴重的高雄10大污染企業聚集最多區域,有3家設在高雄,這3家去年下半年排放168萬公斤粒狀污染物,台中市也有中火跟中龍2家大戶共排放124萬公斤。總計前10大業者半年共排放逾450萬公斤粒狀污染物,因空污會影響鄰近區域,估計這些業者讓高屏、中彰投、桃園、花蓮、宜蘭、雲林共1185萬人口籠罩在空污中。

南部反空污大聯盟召集人陳椒華說,過去環保團體或政府把精力集中在電廠污染上,中鋼造成的污染被輕忽,中鋼的煉焦爐是粒狀污染物排放的大宗,由於風向關係,高屏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因中鋼保留鋼鐵業古老製程,應淘汰已使用40多年老舊煉焦爐。

中鋼回應,會配合行政院推動空氣污染行動方案,積極規劃改善計劃,預計明年可減少每年粒狀物排放119.95公噸,而新建煤礦封閉式建築已啟動第一期工程,煉焦爐汰舊換新等工程正加速進行中,預計花27億元改善。

10名中包辦3名的台電表示,目前各電廠都已逐步進行機組的空污改善,其中台中電廠將進行510號機組的改善,也將興建2座室內煤倉,避免室外儲存所造成的揚塵。

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長蔡孟裕說,鋼鐵業已在推動空污防制區的污染物排放削減,電廠部分則已在空氣品質不良時期,要求電廠依照空氣品質預報減少排放量,而環保署也要求台電各電廠進行機組空污管制的改善。

 

氣候變遷表現下跌 台灣須轉型了【摘要2019.12.11.蘋果 徐光蓉】《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5次締約國大會正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1210日看守德國(Germanwatch)、新氣候中心(New Climate Institue)與歐洲氣候變遷行動聯盟(CAN-Europe)公布評估全球57國與歐盟的「氣候變遷表現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CCPI)年度報告。

可喜的是被評估的57國有31國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已開始下降。排名部分,主辦單位與往年同樣不認為有國家表現值得列入前三名,名次從第四名排起,台灣排名從去年倒數第六慘跌至倒數第三名(59)。

2015年《巴黎協議》簽署前,台灣通過含2050年目標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也公開宣布2030年前的自願減量方案(INDC),但為何國際表現評估卻是年年後退,快退到谷底?

癥結是台灣的相關規範沒有被認真實踐,設置的目標與國際趨勢相比差距太大;加上越來越多國家因為利多於弊開始認真減少排放;以蝸牛步伐前進的台灣因此距離國際越來越遠。

台灣早從20多年前就開始關注氣候變遷,但減量目標沒有越來越積極反而一再往後拖延。1998年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訂2000年為基準年,2020年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將回歸基準年排放。2007年民進黨與2008年國民黨政府一致將目標年延後為2025年。2015年將排放量比2000年多出近兩成的2005年改為基準年,目標為2050年減半,2025年減10%

但根據能源局最新資料,這兩年僅算能源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都比2005年溫室效應氣體總排放高!沒有看到政府提出可控制2025年排放量比新基準少1成的計劃,難不成屆時再度修改基準年或延後目標年?台灣為什麼排放不減反增?

過去20年來,歷任執政者不分黨派都沉溺於340年前以高耗能產業帶動經濟的發展模式,畏懼財閥們批判,只知盡所能地設法填補他們「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需求,怯於規範;導致工業部門和石化為主的非能源部門持續消耗6成以上進口能源,導致二氧化碳排放居高不下,近年甚至不減反增。為政者只迴護少數業者利益,忽略社會與環境資源應該合理分配與永續經營──是台灣許多問題的根源,氣候變遷因應問題是其中之一。

2015年《巴黎協議》以「控制增溫遠低於2,追求增溫不超過1.5」為目標,需要「在本世紀中人為排放要和自然吸收相當」;去年10月跨政府氣候變遷研究群(IPCC)發表「1.5特別報導」指出,如果全球沒有快速大幅減量,2030年以後就不可能控制增溫在1.5內。上月底出刊的聯合國環境組織「排放差距報告」建議從明年起到2030年全球必須每年減7.6%排放才可能將增溫控制在1.5內。

極端天氣愈來愈強、愈來愈頻繁,未來會有更多的意料之外,氣候變遷問題已是高度急迫,亟需立刻用強而有力方式處理的緊急狀態,「每年減7.6%」、「2050零碳排放」困難,但卻是不得不用的處方。

如果各國的氣候變遷因應都和排放量第21的台灣相似,全球環境不久就將病入膏肓。台灣在「氣候變遷表現指標」排名,凸顯台灣在氣候變遷因應策略與行動遠遠落後絕大部分國家。

台灣希望被國際看見,被國際社會接納,應該盡速提出更具野心的減量目標與策略,認真地執行。一味要求政府補貼才能維繫的企業,根本缺乏競爭能力,政府惟有放手才可能刺激企業改善體質,才可能開始產業結構調整,台灣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減量才可能落實。

 

超越孤島觀點【摘要2019.12.11.中國時報 謝錦芳全球暖化加速,威脅人類文明的存續。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COP25大會中呼籲,全球領導人應正視氣候危機,必須在希望與毀滅之間做出抉擇。然而,美國在川普的主政下,斷然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大幅護航煤礦與石化產業的利益。川普所作所為一切從孤島觀點、自我利益出發,卻危害全體福祉。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夏默指出,現行資本主義下,個人與企業將自家利益極大化,創造了沒有人樂見的結果,產生三大鴻溝,包括生態鴻溝(人類消耗地球資源已超過地球所能負荷,環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社會鴻溝(貧富差距擴大)、精神鴻溝(人們過勞與憂鬱程度有增無減)。

夏默將生態鴻溝,歸因於自我與大自然脫節,社會鴻溝是自我與他人脫節,精神鴻溝則是自我與大我脫節,亦即今日的我與未來的我脫節了。夏默共同創辦u.lab,希望協助個人、企業、NGO與政府部門打開思維、心靈與意志,進行一場創新之旅,深入剖析問題的根源並提出解方。

面對眾多的鴻溝,夏默指出,目前政治與經濟上的機制無法有效地回應複雜的挑戰。現行體系欠缺一個平台,讓各個利害關係人齊聚一堂,心平氣和地進行討論。其次,欠缺一個機制與工具,讓不同團體可以放下各自的本位主義,提升至共同協作與創新,共同解決問題

目前最大問題是,面對棘手的挑戰,大家都知道必須改變,但卻拒絕改變。透過u.lab可以讓個人從不同利害關係人、邊緣人的眼中看見自己的缺點,讓個人、團體打破本位主義、孤島觀點。

面對氣候變遷議題,最邊緣的人就是尚未出生的下一代,我們汙染了土地和空氣,我們加速暖化,讓下一代所處的環境難以生存,我們幾乎毀了下一代的未來。這是從本位主義出發的結果。

以氣候變遷為例,如果各國從自我利益觀點出發,全球減碳協定將無法達成。許多政客與企業界抱持短視近利觀點,因此,《巴黎協定》簽署之後,全球二氧化碳濃度依然飆新高。

愛因斯坦曾說,「用製造問題的思維想要去解決問題,是行不通的。」夏默以手機作業系統為例,當利害關係人齊聚一堂討論解決方案時,並非只局限在作業系統範圍裡面,今日面對的複雜問題必須跳出框架,進一步更新作業系統。至於該如何更新作業系統?唯有靠自覺與努力。

夏默提出小我與大我之別,來自東方思想;然而,在現今資本主義功利掛帥之下,政客與企業界短視近利,早已把傳統中華文化所強調的世界大同拋在腦後。如今這套東方思維透過西方學者再傳到東方,著實諷刺。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3124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