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檳榔」V.S「喬治」~失根或生根?談海外華人文化何去何從
2018/08/24 06:06:05瀏覽3214|回應0|推薦18

在馬來西亞華人聚居的地方,閩式風格的建築、宮廟,都讓人有身在台灣的錯覺。然而當裡面的廟祝、賣香的阿婆彼此用英語交談的時候,卻又難免讓我們這些台灣人感到相當錯亂。

幾天在檳城(George Town)勾留,一個深刻印象是英語的通行。雖然馬來語是「國語」,但是在華人、印度人比率高的地方,馬來語並不吃香,人們寧可選擇殖民時期的共通語言「英語」來交談。檳城華人比例不如新加坡高,很多華人的華語講得也不流利,於是公共場合和會議上,通行語就是英語了。幾天下來,也就慢慢習慣在傳統閩南、客家風格的古老建築下,講英語,看英文。

然而,不管如何習慣成自然,英語畢竟是歐洲語言,在這遙遠的亞洲國度,殖民者已經遠離,除觀光客外鮮少白人族裔。而亞洲人仍繼續使用英語,確實是件值得玩味的事。

我有兩個感想。一是英語無疑使人們更容易國際化,和外國人溝通暢通無礙。但相對另一方面,人們還是無法脫離固有的民族慣性,族群意識根深蒂固。矛盾之下,英語畢竟是外來的東西,很難成為各民族發展文化的載體,英語與母語之間有種奇妙的拉距。比如,華人如何用英語發展新文學和詩歌呢?如果走傳統的路,這樣的環境,又如何能與純中文的地區競爭呢。

台灣和大陸大可理所當然投入自已的文化藝術。但是為數眾多的「華僑」,究竟何去何從?如同陳之藩當年寫「失根的蘭花」,留下一個感性卻又堅定的答案:身家可以飄泊,傳統卻不會消亡。在某個階段,移民成為飄泊異地的蘭花;看來像是失根的;但經過若干年後,他們並不成為另一種人種,而是頑強的落地生根,成為母民族文化的前延。

也許台灣人是沒有必要為海外華人多心,我只是抱著慣有的探索和好奇。東風將興,風已滿樓。面對磁吸,下個世代華人可能面臨和今人完全不同的認知和潮流。但這其中並沒有什麼可喜或可悲,它不過是這無常世界的一段風景罷了。

(楊忠衡/20180823)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yang2008&aid=11441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