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齡官的影射原型之謎
2019/04/16 10:38:43瀏覽522|回應0|推薦10

齡官的影射原型之謎

作者: 隨風飛舞瀟灑人生

 今天這一篇來繼續說說齡官。
  可能很多筒子們不明白,為什麼我會把金釧兒與齡官放在一起來寫呢?在紅樓夢書中,這兩個人可是一點交集都沒有的,完全沒有什麼關係。
  可是呢,大家有注意到了嗎?書中第三十回在剛寫完寶玉調戲金釧兒,導致金釧兒被打罵趕走,寶玉逃跑。在這之後緊接著的下一段,寫的就是寶玉看見齡官在薔薇花架下畫薔的情節了。
  我們都已經知道,紅樓夢作者在情節鋪排順序上,目的性是很強的。經常是看似隨意而寫的情節,其實是巧妙的鋪排,暗含深意。例如前面說過的釵、黛探病的順序安排,還有更早時候曾寫過的一篇關於迎春與妙玉之間神秘關係的文章,都顯示了紅樓夢的這個特點。
  因此,作者剛寫完金釧兒,緊接著就寫齡官,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作者為何要這樣安排?這個套路,很像是釵、黛探病的那樣一個順序呀。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那是否意味著齡官是在影射某個明朝方面的與阿巴亥地位類似的人物呢?
  得出了這個假設,接下來我們就需要去求證一下,看能不能找到證據來證明。胡適不是說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嗎?
  其實一直以來,所有研究紅樓夢的人都是先大膽假設,再來求證的。區別就在於到底是小心求證,還是胡亂求證罷了。很多人由於本身假設的就不對,當然也就怎麼也找不到有說服力的證據,最後走入死胡同。只好生拉硬套,胡編亂造。
  例如胡適的曹雪芹作者說就是這個樣子。明清小說的作者一般都不會署真名,憑什麼紅樓夢會例外?而且紅樓夢中除了曹雪芹這個名字外,還有吳玉峰、孔梅溪、棠村這些名字。如果後面的這些都是化名,憑什麼曹雪芹就是真名?更何況書中明明白白說的是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明確說他只是增刪改編者,不是作者。
  事實上胡適也沒找到直接的證據證明他自己的觀點。僅有的一兩條證據都是非常間接的證據,是孤證,可信性不高。胡適這一派的主將俞平伯晚年也發現研究不下去了,並作了深刻的反省和徹底的修正。
  俞平伯具有一個學者所應該具備的求真務實的治學態度,知錯就改,承認自己的不足。這種精神令人欽佩。比起許多只拿紅學混飯吃的所謂專家強多了。
  其實,胡適、周汝昌、俞平伯這些人當年研究紅樓夢的時候,局限性是非常高的,資料少得可憐,更沒有現代這麼強大的網路資源。胡適在得到十六回的甲戍本之前,甚至連紅樓夢抄本是有大量批語的這一點都不知道。他們當然也不可能有紅樓夢作者的這麼豐富精湛的學識,所以他們看不明白紅樓夢很正常。
  可是在我們今天,仍然把這些人的觀點奉為經典,就很值得反思了。中國人的儒家思維根深蒂固,太保守了。喜歡迷信權威,迷信老祖宗的東西,不敢質疑和創新。
  最典型的就是中醫。幾千年來,中醫的理論居然一直沒有創新和改良。到今天醫學已經有了這麼多的發現,中國人居然仍舊相信幾千年前古人寫的理論。不敢對它提出質疑。
  我不否認中醫對某些病症的有效性。但是,為什麼就沒有人去研究中醫為什麼有效?在什麼條件和情況下有效?其起作用的現代醫學的機理是什麼?
  在我看來,中醫的局限性其實蠻大的。它對於天花這一類由於病毒等外來因素引起的病症基本無解,對心腦血管疾病等人體自身的重症也作用非常有限。普普通通一個小感冒就能要人的命。我在研究紅樓夢的過程中真是感受太深了。
  即使條件很好的古代皇家,皇子公主的夭折率也高得驚人。大人的病亡率也不低。比如天啟皇帝就很可能是急性腎炎死的,順治帝可能是得天花死的。還有董鄂妃、董小宛、冒辟疆、納蘭性德…等等一大堆名人,莫不是年紀輕輕就隨便得個感冒就死了。另外還有努爾哈赤可能是傷口細菌感染而死,皇太極、多爾袞可能是腦溢血而死,等等。
  而傳統的中醫理論體系裡面,根本沒有病毒等等這些概念。靠錯誤的理論體系,怎麼可能對症治病?能用中醫治療的最有效的病症,應該是一些由於自身血氣不調而引起的小病。例如什麼上火熱氣啊,痛經啊,腸胃不適啊之類。中醫起作用的原理,很可能就是以毒攻毒。通過在身體製造新的損傷點(或中毒點),調節人體的免疫系統和氣血重新分佈,使原先的病症處的症狀減輕。並最終通過人體的自身抵抗力使疾病痊癒。
  例如為什麼針灸、拔火罐等能減輕某些病痛,就是這個原理。西方古代的放血療法,也是這個原理。但如果你要迷信它能包醫百病,那就悲劇了。
  好了,中醫和紅樓夢,都是永遠爭論不完的話題。題外話就不說太多了,現在讓我們接著回到分析齡官中來。
  我們都知道。紅樓夢中的很多人物,每一個身上都總有那麼幾個很奇怪的謎團的,齡官也不例外。
  例如,齡官在三十六回之後就完全銷聲匿跡了。到底是病死了,還是離開了賈府?作者一點都沒有交代。
  其次,書中的正文一直就是用“齡官”這個名字。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在庚辰本、楊藏本、甲辰本、己酉本、列藏本這幾個版本中,第三十回這一回的回目,卻是“椿靈畫薔癡及局外”。齡官的名字變成了“椿靈”,太怪異了。只有蒙府本、戚序本這兩個版本的才是“齡官畫薔癡及局外”。另外程高本的是“椿齡畫薔癡及局外”。
  顯然,作者的原稿應該就是用的“椿靈”兩個字。程高本知道這兩個字有問題,才改成了“椿齡”。至於寫成“齡官”的那兩個版本,有可能抄寫手的問題。抄手以為原稿寫錯了,自作主張給改了,這個我們就不去糾結。反正接下來大家就會知道,這兩個字絕對就是“椿靈”的。
  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步步來揭開齡官影射的原型人物以及上述這些謎團。
  首先,如果齡官真的是影射明朝方面的,與阿巴亥地位相似的人物,那肯定應該是皇后級別的人物。因為阿巴亥是努爾哈赤的大妃,地位在所有後妃中最高,相當於皇后。
  那麼,難道是天啟皇帝的皇后嗎?天啟帝朱由校的皇后叫張嫣,她的知名度不高。但有人評價她居然是中國古代五大豔后之一,生得很漂亮。並且還很賢慧,也是有名的賢后。她一直活到崇禎十七年,北京城破時自盡殉國。這個張嫣皇后,雖然既漂亮又賢慧,名聲也很好。但是,她就是一個嚴守本份皇后,並沒什麼特別的事蹟可值得一書的。而且,跟書中的齡官在各方面都對不上號。齡官顯然不是影射她。
  既然如此,除了她還能是誰呢?不知道有人猜到了沒有,天啟皇帝的後宮之中,地位最高的可不是張嫣呀。還有一個人,可是淩駕在皇后及所有后妃之上,受盡了皇帝的寵愛,皇后都被她欺負得很慘的。這個人,當然就是天啟皇帝的乳母,被封為“奉聖夫人”,跟魏忠賢對食(即宮女和太監結婚)的客氏。
  如果齡官是影射客氏的話,那確實就有這個可能了。既然王熙鳳這樣的主角之一就是影射魏忠賢,那跟魏忠賢沆瀣一氣,禍亂後宮的客氏當然也少不了呀。
  客氏本來只是天啟皇帝的乳母,地位低賤。可是,明朝皇子的極端不科學的養育制度,令朱由校從小得不到母愛。於是,客氏對他就成了母愛的替代品。朱由校長大後,再也離不開客氏。本來按規矩,朱由校大婚之後,客氏作為乳母就再也沒理由留在皇宮了。但由於朱由校對她非常之依戀,硬是把她繼續留在宮中,並賜婚給魏忠賢。從此,這兩人就串通一氣,把皇宮搞得烏煙瘴氣。天啟皇帝跟客氏也是不清不楚,很可能也有某種不倫之戀。

據史載,客氏由於嫉妒別的妃子有朱由校的孩子,就通過種種手段把這些妃子或孩子害死。例如張嫣懷著孩子的時候,有一次腰疼,讓人來按摩。結果被魏忠賢和客氏派過去的人把胎兒給按死了。還有如裕妃張氏,懷著身孕的時候,由於得罪了客氏,就被囚禁于宮中活活餓死。還有另外朱由校的另外兩個孩子也是從小就夭折了。
  所以,天啟皇帝一直到死,都沒有留下子嗣。而客氏跟魏忠賢就企圖從宮外帶進懷孕的宮女,假裝成天啟的遺腹子。不過史書上說,張嫣堅決不同意,僵持很久後,最後終於立了崇禎為帝。
  崇禎登基後,客氏就再也不能居留在宮中了。史載,九月初三日離宮的那一天,客氏早早地起床。五更時分,身著哀服,入熹宗靈堂,取熹宗幼時的胎髮、痘痂及指甲等物焚化,痛哭而去。兩個多月以後,客氏被從私宅中帶出,押解到宮中專門處罰宮女的地方浣衣局,嚴刑審訊。並在浣衣局被活活笞死,挫骨揚灰。
  大家看到,史書上的客氏跟魏忠賢一樣,形象是很惡劣的。而書中的齡官形象並不差,只是很有性格而已,似乎齡官不大像是客氏。但是,我們也知道,史書上的魏忠賢形象更差,但書中照樣把王熙鳳寫得神采飛揚。可見作者不見得完全按史書形象來描寫紅樓夢中對應人物的。只要是女孩子,作者都會把她們寫得很可愛。
  而且我們也知道,後來崇禎朝就是東林黨主政了。他們刻意醜化魏忠賢與客氏也不奇怪。史載中記載的客氏謀害后妃皇子的種種惡行,有一些也沒有直接證據,是後人推測出來的觀點。
  那麼齡官真的是影射客氏嗎?我們來看看書中關於齡官的描寫。
  首先,齡官進賈府,是因元妃省親,被採買進府。而我已經分析過了,元妃省親,大觀園建好,影射的是天啟帝登基。齡官也恰好這時進府,那這就對上了。客氏就是在天啟帝登基後正式走上歷史舞臺,在皇宮中各種大戲上演。
  其次,齡官首度出場,是十八回中為元春省親唱戲,元妃很喜歡她,叫太監賞了她,“齡官最好,再作兩齣”,賈薔要她做《遊園》、《驚夢》二齣,她因不是本角的戲,不肯做,定要做《相約》、《相罵》。賈薔扭不過,只好依了她。
  既然齡官定要唱《相約》、《相罵》,我們不妨看著這兩齣戲的出處。這是出自明代人寫的《釵釧記》。說的是書生皇甫吟與富家女史碧桃先前有婚約。皇甫吟家道中落,史家便有悔婚之意,欲將女兒改嫁樞密使魏國相。碧桃不願毀棄婚約,便命丫環雲香約皇甫吟於八月十五夜前來史家花園幽會。雲香並未見到皇甫吟,只是托其母李氏轉達口信。後來種種的陰差陽錯,種種波折後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
  大家看一下,史碧桃與“皇”甫吟前有婚約後有私情,然後又被指婚“魏”國相。皇甫吟的母親姓“李”。這個真是太巧合了!客氏就是既和“皇”帝前有哺乳照顧之情,後有男女私情,也同樣被指婚“魏”忠賢,而且天啟皇帝的皇太后也是姓“李”!
  再看《相罵》這齣戲,是說碧桃久等不見皇甫家前來迎娶,十分焦急,催丫鬟雲香前去問訊。雲香見到皇甫吟的母親李氏。兩人因誤會,各不相讓,大吵一場。實際戲劇表演時,雲香毫不客氣坐了李氏的椅子,然後又被擠下,兩人爭搶位置。
  同樣的,歷史上的客氏也是淩駕于後宮,毫不把太后皇太后放在眼裡,事實上搶了後宮之主的位置。再看回齡官,她也同樣不買元妃的帳呀。三十六回的時候,她就說進宮時,皇妃讓她唱戲她還不唱。
  第三,為什麼齡官這麼像林黛玉?我相信這是作者把天啟皇帝的某些元素也給影射到齡官身上了。天啟與崇禎是兩兄弟,當然長得很像!而且天啟也極喜歡看戲,他甚至自己親身上臺表演唱戲玩的。
  第四,齡官的最重頭戲,就是三十回中哭著在花下畫薔。我相信這一段就是影射前面說的,客氏在被趕出皇宮前,在天啟的靈堂哭祭天啟的那一段記載。
  為什麼書中反覆強調“薔”字有十八畫?因為客氏恰好是十八歲入宮當乳母的。一入宮中就基本上再也沒出來。為什麼畫的是“薔”字?大家請留意,當時齡官是在花架下,泥土上畫的“薔”,薔字草花頭的下面是“嗇”字,再加上“土” 字旁,不就變成“牆”字嗎?
  所以這就是暗示客氏18歲一入宮牆就沒能出來的意思。然後在後面還描寫賈薔用一兩八錢銀子買了鳥籠,逗齡官開心。這也同樣呼應了前面的這個意思。“一兩八錢”暗含了18這個數字,鳥籠也跟宮牆有類似的含義。
  我們再仔細看看齡官畫薔裡面的細節。作者特意指出,齡官畫薔用的是一根“綰頭的簪子”。可見這時齡官很可能是批頭散髮的了。接著還描寫下雨了,齡官“頭上滴下水來,紗衣裳登時濕了”,還是在反覆呼應和暗示齡官頭髮是披散的。
  為什麼作者要暗示齡官披頭散髮呢?其實大家肯定有印象,所有影視劇中的犯婦,全都是披頭散髮,不准戴髮簪的。
  在古代,這種情況叫做“退簪”。古代髮簪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例如“世代簪纓”。而一個人犯了罪,就不能再戴的了。后妃犯了罪就得“退簪”。周宣王的姜后有一段“退簪勸政”的佳話:說的是周宣王一度沉溺安逸,荒疏了國政,明曉大義的姜后為了規勸丈夫勤政,就退去了髮簪和耳墜長跪於永巷,表示自己有罪,周宣王知道王后的心意後感到羞愧,於是開始勵精圖治,開創了周王室的中興局面。
  我們再接著看。為什麼要描寫齡官的衣服被雨淋得濕透呢?因為客氏是在“浣衣局”被笞死的呀。
  好了,我相信上面的證據已經足以證明齡官就是影射客氏。那麼現在,我們就來解答一下本文最開始提出的關於齡官的兩個疑問。
  第一,為什麼齡官在三十六回後,就再沒出現?這當然是對應客氏在崇禎上臺後就被趕出皇宮,緊接著兩個月後就被笞死。所以齡官的實際結局也應該是先出了賈府,後很快就死了。作者不想寫得這麼明顯和累贅,所以乾脆就直接不去說她了。
  第二,為什麼回目中要用的“椿靈”二字?椿靈,其典故出自《莊子•逍遙遊》:“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冥靈的五百,加上大椿的八千,是八千五百歲。
  那麼請問大家,魏忠賢有個什麼稱號?沒錯就是“九千歲”。客氏呢,她可也沒落後啊。她自稱是“九千歲老太太”的!自古以來,皇帝稱萬歲,皇子公主后妃等成為千歲。唯一敢自稱九千歲的,就只有魏忠賢與客氏了。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icchi169&aid=12562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