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研院不是噤聲集中營  文:丘延亮
2010/07/05 18:36:49瀏覽906|回應3|推薦25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長陳垣崇(左)因涉嫌圖利,日前遭檢調約談。資料照片

.資料來源: 2010年07月05日蘋果日報 

丘延亮(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


七月二日入夜九時起至七月三日午夜,連續六次在電郵中接到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轉來陳垣崇所長給院士及全體同仁的公開信,一次次重複閱讀,更加憂慮越發不得心安。以本人為正義公平的知識人權抗爭四十餘年的經驗,當然敏感到它可以是一種手段拙劣的施壓;但身為中研院的研究人員,我不得不表示一個知識人的認知和看法。


中研院是中華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它的任務在官方網頁上明定:「一、人文及科學研究;二、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三、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院方復宣示:「未來,本院仍將秉持良好的學術傳統與研究基礎,開發新的科學知識、培育更多年輕優秀的人才,以及研議良好的政策建議,並持續加強對當代社會、人文與世界的關懷,藉以豐富人類的文明,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自一九二八年六月九日,蔡元培首任院長以來,中研院無疑是以知識與學術為終身志業者的安身立命之處。儘管近年來疾速發展下,研究成員立身處世的認同分化出了向下衍生的層次:志業到專業、到職業乃至於生業;但單純地認為它是一步步的頹化,也不盡然!


中研院中,文、史、哲、理、數、醫無一不備,目前分為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科學三大區塊。同仁們多為真誠的知識探索者,愛惜羽毛、時以學術倫理為念。


學問成「攀貴」工具


然而,這個長年建立的知識生態體系,卻在近年引入的營利營收「誘因」下深受衝擊,使得原先各有所從、各有所非、各持有所不為的操守,一一快速貶值崩壞。功利主義與管理主義雙重箝制下,學風驟墮澆薄之世,每下愈況;學問變成爬梯攀貴的工具、知識成為追求短視利益的橋段。


儘管如此,所幸、士人之志不撓、多數學人仍能在無欲則剛的自持下,力拒利誘不逮後的折損與怨懟。中研院仍非鐵板一塊的奴工生產線,也非無議無論的噤聲集中營。
這個事實集中的表現在反對開放研究主管擔任企業CEO的爭議上。不少遠慮之士屢次諍言萬萬不可造次。他們甚至被譏為手中未曾握有專利,沒有資格發言。但是,大家心知肚明,這次「利益衝突」事件,乃意料之中、遲早必將露頭的冰山一角。


這個原理非常簡單,研究的工作與身分,在公帑資助的研發下、是不容與一己的(或與藕斷絲連的前老闆們的)利益相掛鉤的。CEO的名分也是不可以跟研究機構的行政主管之職責水乳交融的。


多重身分易惹紛爭


我們從來未曾疑心陳垣崇院士努力及作為的目標;也從未質疑他的知識良知。但他多重的身分和角色本身就是一種摻雜與混淆──或說是一種自我構陷下的「一人多窟」困境。檢調機關以搜索之方式進行的偵查,其對象當然不是院士陳垣崇;他們調查的是疑有不法利益掛鉤的陳垣崇;這是不容混同的,也是不關中研院作為一個學術機關之事;更無涉國家給予他的那個「院士」之榮銜的。


退一萬步說,對中研院上千研究人員而言,檢調這樣的搜索何以不會、也無從發生呢?但是、如果他們今日不發生,只要有人一旦將自己的研究和一己的私利掛鉤,同樣的事不也應該同樣地發生在他身上嗎?


是故,根據這個原理,我誠摯的贊同陳院士在公開信首段尾「以免累及諸位(院士及院內同仁)清譽」的用心與誠意。吾人既然了然於國家目前法治的現實,還聲稱法律不夠完備、不足以保護自己,那是會被視為本末倒置,更易遭人疑義的。准此,我給陳院士以及其他自疑處身在類似境遇的同仁們的建議是:效法我們入境報關時的自行走到需要查驗的通道;自發自動的申報自己的狀況,透明化有關原委。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繼續引發未來法律當局的偵詢及搜查;或再次惹來傳媒對中研院及其他同仁的懷疑或貶損。這樣也才可使中研院的研究環境恢復安寧,使中研院在研╱利掛鉤下的學術生態危機得以防治。


 

愛惜羽毛 才是避免自我構陷的辦法

──兼及研/利掛勾下的學術生態危機

(完整版)

 

 

 

丘延亮/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七月二日入夜九時起,至七月三日午夜,連續六次在電郵中接到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轉來陳垣崇所長給院士及全體同仁的公開信,一次次重複閱讀,更加憂慮越發不得心安。以本人為正義公平的知識人權抗爭四十餘年的經驗,當然敏感到它可以是一種手段拙劣的施壓;但既仍身為中研院的研究人員,遂被迫不得不表示一個知識人的認知和看法。

 

中研院是中華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它的任務在官方網頁上明定:「一、人文及科學研究;二、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三、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院方宣復示:「未來,本院仍將秉持良好的學術傳統與研究基礎,開發新的科學知識、培育更多年輕優秀的人才,以及研議良好的政策建議,並持續加強對當代社會、人文與世界的關懷,藉以豐富人類的文明,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自一九二八年六月九日,蔡元培首任院長以來,中研院無疑是以知識與學術為終身志業者的安身立命之處。儘管近年來疾速發展下,研究成員立身處世的認同分化出了向下衍伸的層次:志業到專業、到職業乃至於生業;但單純地認為它是一步步的頹化,也不盡然!

 

中研院中,文、史、哲、理、數、醫無一不備,目前分為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科學三大區塊。同仁們多為真誠的知識探索者,愛惜羽毛、時以學術倫理為念;其生徒與助理以之為專業者亦尊崇專業守則,以之為職業者亦嚴守職業份際;以之為生業者也悉知營生義理。

 

然而,這個長年建立的知識生態體系,卻在近年引入的營利營收「誘因」下、深受衝擊,使得原先各有所從、各有所非、各持有所不為的操守,一一快速貶值崩壞。功利主義與管理主義雙重箝制下、學風驟墮澆薄之世,每下愈況;學問變成爬梯攀貴的工具、知識成為追求短視利益的橋段。

 

儘管如此,所幸、士人之志不撓、多數學人仍能在無欲則剛的自持下、力拒利誘不逮後的折損與怨懟。中研院仍非鐵板一塊的奴工生產線,也非無議無論的噤聲集中營。

 

這個事實集中的表現在反對開放研究主管擔任企業CEO的爭議上。不少遠慮之士屢次諍言萬萬不可造次。他們甚至被譏為手中未曾握有專利,沒有資格發言。但是,大家心知肚明,這次「利益衝突」事件,乃意料之中、遲早必將露頭的冰山一角。

 

這個原理非常簡單,研究的工作與身分,在公帑資助的研發下、是不容與一己的﹝或與一己仍藕斷絲連的前老闆們的﹞利益相掛勾的。CEO的名份也是不可以跟研究機構的行政主管之職責水乳交融的。

 

我們從來未曾疑心陳垣崇院士努力及作為的目標;也從未質疑他的知識良知。但他多重的身分和角色本身就是一種滲雜與混淆──或說是一種自我搆陷下的「一人多窟」困境。檢調機關以搜索之方式進行的偵查、其對象當然不是院士陳垣崇;他們調查的是疑有不法利益掛勾的陳垣崇;這是不容混同的,也是不關中研院作為一個學術機關之事;更無涉國家給予他的那個「院士」之榮銜的。

 

退一萬步說,對中研院上千研究人員而言,檢調這樣的搜索何以不會、也無從發生呢?但是、如果他們今日不發生,只要有人一旦將自己的研究和一己的私利掛勾、同樣的事不也應該同樣地發生在他身上嗎?──不管他們是院士、研究員或是研究助理!

 

是故,根據這個原理,我誠摯的贊同陳院士在公開信首段尾「以免累及諸位﹝院士及院內同仁﹞清譽」的用心與誠意。吾人既然瞭然於國家目前法治的現實,還聲稱法律不夠完備、不足以保護自己;那是會被視為本末倒置、乃事後先見的指馬為鹿行為,是會更易遭人疑義的。

 

準此、我給陳院士──以及其他自疑處身在類似境遇的同仁們──的建議是:效法我們入境報關時的自行走到需要查驗的通道;自發自動的申報自己的狀況,透明化有關原委。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終繼續引發未來法律當局的偵詢及搜查;或再次惹來傳媒對中研院及其他同仁的懷疑或貶損。這樣、也才可使中研院的研究環境恢復安寧,使中研院的學術生態恢復正常。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yersu&aid=4196060

 回應文章

小肉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o Sir Norton
2010/07/08 09:28

小肉球依約,今早來此。

對於中研院的陳君,俺的想法是這樣:

*檢方去搜索偵查陳君,但最終會不了了之,搓湯圓呀,和稀泥呀,因為中研院挺他。

*中研院為何挺他?和中研院的或許腐敗有關係。明明是最高學術研究機構,這些年來,最高學人介入政治和商業。

*陳垣崇享有國際盛譽,據說好萊塢根據他編製電影,但那是他的過去。既然受到中研院招攬,來台灣研究,吃喝拉撒俱出自人民納稅錢,那麼,研究成果商業化的收益應歸之國家和人民。但是陳氏沒這麼做,研究成果私有化,而且中研院或許為包庇他而特別替他設立「防火牆」,即中研院對其私人公司也摻一腳。

真奇怪。拿人民納稅錢做出的研究成果,當然必須商業化,否則不能澤被民眾,中研院變成私人公司,陳氏變成另家私人公司,請問置人民於何處。

按照俺所認識的中研院研究員,俺可以說,台灣多個中研院不多,少個中研院不少。

拆了吧!


名偵探柯南名言:真相只有一個!

小肉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許多人替陳垣崇講話,包括媒體
2010/07/07 05:31
但小肉球對陳垣崇不齒。
名偵探柯南名言:真相只有一個!
大老鷹姐姐(mayersu) 於 2010-07-07 06:25 回覆:

小肉球,我對陳垣崇完全不熟悉。

不過我個人的立場傾向反對中研院開放研究主管擔任企業CEO

規定歸規定,路不轉人會轉,也會造成專利權的學者拍拍屁股走人,離開中研院,轉向企業任職。

但即使如此,我比較能認同後者,學術研究與賺錢發財還是分開比較清爽^^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一點不同情這群寄生蟲
2010/07/06 23:38
上層的有李遠哲之流的寡廉鮮恥, 下邊的如江河日下, 可以預期。
學術什麼的, 多只遮羞布一, 既無力治世, 也無能濟生,只剩口若懸河的心虛。
大老鷹姐姐(mayersu) 於 2010-07-07 04:49 回覆:

不必為了李遠哲,打翻中研院一竿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