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白頭翁
2020/01/09 19:23:32瀏覽1770|回應0|推薦0

白頭翁又名為「白頭鵯」,台灣話 「pe̍h-thâu-khok-á」 也稱作「白頭殼仔」,屬於小型的群居鳥類。牠們大多都會在小樹或灌木叢中活動,個性活潑、好動,而且不太怕人。

1、白頭翁的顏色

白頭翁顏色,頭黑枕部(後頭部)白,背部為黃綠色,胸部大多都是灰褐色,腹部為白色。白頭翁的幼鳥頭部為灰褐色,背部呈現橄欖色,胸為灰褐色,腹部以及尾下覆羽則是灰白色。(白頭翁屬於小型的鳥類,體長大約18公分。)

2、屬於群居鳥類

白頭翁為群居鳥類,大多都是3~5隻至10多隻的小型群體。冬季有時會集結成20~30隻的白頭翁集體行動。牠們大多會在小樹和灌木上活動,個性活潑,不太怕人。

3、短距離的飛行

牠們常會在樹枝間跳躍,或飛翔於鄰近的樹木之間,因此牠們基本上不做長距離的飛行。牠們善於鳴叫,而且聲音婉轉多變化。

4.食物

昆蟲種子水果,屬雜食性,雄鳥胸部灰色較深,雌鳥淺淡,雄鳥枕部(後頭部)白色極為清晰醒目。


5、習性

白頭翁喜歡將巢築在相思樹榕樹上,在都市中常見以枯草或芒草穗築碗形陽台花木、樹叢盆栽之中。

每年春天三月到五月是白頭翁的繁殖期,這段期間,如果見到一隻白頭翁單獨站在突出的枝頭或是樹頂上高聲鳴叫,過不了多久,另一隻白頭翁飛過來,兩隻鳥一唱一和,那多半就是牠們在互唱情歌了。

繁殖期每一對白頭翁會建立牠們的領域,其範圍面積小,巢通常築在離地面不高的雜木林或樹叢上,雌、雄鳥共同育雛,通常一季繁殖1到2次,一窩產3到4枚,繁殖季節幾乎全以昆蟲為食。幼鳥需要經過大約兩個星期的孵化才能破殼而出,再經過大約兩個星期的餵食,就可以出巢。


6、近親

白頭翁有一種長得和牠很像的親戚,叫「烏頭翁」,牠只有頭頂是黑色的,其餘特徵都和白頭翁很類似,是台灣的特有種,只分布在臺東花蓮恆春半島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mabook&aid=13151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