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21.《孫子‧謀攻第三》析譯 葉慶賢 編輯
2013/01/29 15:33:17瀏覽7190|回應2|推薦28

《孫子‧謀攻第三》析譯 2013/1/29

孫武畫像

《孫子謀攻》:論述巧用計謀以征服敵人的戰略和戰術

原文: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或作:不戰而勝),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破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為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禦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視頻連結:

       Video[國寶檔案 2011-05-20 HQ] 孫子兵法 孫臏

1.Video孫子兵法館.wmv

2.Video柴宇球《孫子兵法與謀略》一 上兵伐謀 《孫子謀攻》

3.Video孫子兵法() - 謀攻篇()

4.Video孫子兵法() - 謀攻篇()

主旨:謀是計謀,攻是攻擊。孫子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創謀攻一詞,用以闡述他對軍事學上的卓見。論述巧用計謀征服敵人的戰略和戰術,圍繞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戰略的思想和原則,強調謀攻的重要性,闡述在戰爭中攻破敵人的三個要點:伐謀君帥和諧(君與將帥的關係要擺正)知己知彼。

析譯:孫子說:用兵打仗應遵循如下的法則:整個地制服敵國才是上等的策略全:使動用法,使整個降服;保護使完整不受損。為,動詞,是。表示判斷,而部分地擊破敵國則是次等的策略整個地征服一個軍才是上等的策略而部分地擊破一個軍則是次等的策略整個地征服一個旅(旅:軍隊編制單位,根據〈禮.夏官司馬〉記載,五百人為一旅)才是上等的策略,而部分地征服一個旅則是次等的策略;整個地擊敗一個卒(一百人為一卒)才是上等的策略,而部分地擊敗一個卒則是次等的策略;整個地擊敗一個伍(五人為一伍)才是上等的策略,而部分地擊敗一個伍則是次等的策略(用兵的原則以為上:把「全」與「破」對照,」「對比,闡明求的原則,突出「謀攻」的普遍意義)。因此,即或作戰一百次取勝一百次,也不是最完善的計謀,只有在以強大的戰鬥力為後盾的前提下,巧用計謀,不用武力交戰而征服敵人,就能使敵人屈服(屈:使動用法,使屈服,這才是好中之好的最佳方案推崇最好的用兵之法──全勝的戰略思想:不戰而屈人之兵武裝衝突並非是戰爭的理想形式統兵的將帥若只會從軍事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善於從政治的、謀略的角度三思考問題的話,他只能稱得上是一個彪彪武夫,而不是一個能駕馭戰爭的英明統帥。不戰而屈人之兵,多的是王者之氣,靠的是天道民心。而以戰來屈人,多的是殺人掠地的霸氣。王者之氣能屈人,亦能服人,故能求得長久平安。而霸氣壓人,雖也能迫人順服,但畢竟埋仇恨的火種,時機到,反叛之火又會重燃可見,上等的戰略是在未戰之前就挫敗敵人的計謀推崇最好的用兵之法:及早察明敵之企圖和作戰動向,從智謀上戰勝敵人,即在計謀上勝敵一籌,用計謀使敵人屈服。李筌註:「伐其始謀也。」 杜牧註:「敵欲謀我,伐其未形之謀。」梅堯臣註:「以智勝。」王晰註:「以智謀屈人最為上」其次是從外交上壓服敵人,使它處於孤立無援的困境(聯合盟友,拆散敵國的同盟。戰爭的理想形式是通過謀略和外交手段達到取勝的目的);再便是攻打敵人的軍隊,以武力戰勝敵人;而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這是作戰中不得已而為之的最下等策略(兵戎相加,攻城拔寨,只是不得已而採取的辦法)。因為修造攻城所需的器械大,如盾牌(即巨型長盾牌,其功用在於遮擋敵軍從城牆上拋射的箭雨或擲下的武器、火、石頭等,以掩護前進或攻擊城門的士兵。或言:指裝在車上俯瞰敵人城內情況的望樓)和四輪轒轀(ㄈˊㄣ ㄣ,古代攻城所用以人力推動的四輪兵車。以粗木編排而成,上以生牛皮覆蓋,下可藏數十兵士,往來運土築工事,用以遮擋敵軍從城牆上擲下的武器、火、石頭、箭矢)和準備雲梯之類的攻城器械,需時三個月才能製成;建造距距,原指公雞腳爪後面像腳趾的突出部分,在此為一種攻城器具的名稱,其形制不詳,但由其名稱的原意,多少可以提供想像。《韓非子‧八說》:「幹城距沖,不若堙穴伏橐。」韓非把「距、沖(衝)」合在一起講,而衝則是一種撞擊城門、城牆的大型器具,是由士卒抬起往目標物撞擊而去;因此,距也當是一種相近之物,與衝有相近的功用,是東周時期一種常用的攻城器具撞擊城門城牆構築在敵人城下以登城攻敵的土山ㄧㄣ,係藉由堆高,構築在敵人城下藉以登城的大土堆,讓它與城牆高度相當或更上,可藉此從土堆上直接放下便橋通向敵方城牆進行攻擊,也可在其上使用遠射武器攻擊敵方城牆防禦人員或城內人員,並掩護我軍在敵城下的進攻,是一個耗時耗力但威力也頗大的攻城設施),也需時三個月才能完工(如果)指揮攻城的將領沒等完成以上的攻城準備,就忍不住他的憤怒焦躁情緒,而驅使士卒像螞蟻一樣(蟻:轉品,名詞作狀語,像螞蟻那樣),緣梯攀上城牆攻城,其結果是,士卒傷亡三分之一,而城邑仍攻不下來,這就是強攻城池之法所帶來的災難。(耗時長、費力巨、傷亡眾、收效微,極言攻城之弊,反證伐謀之利。此是東周時期頗為普遍的一種攻城方式,損傷性很大;是可以馬上進行,而不用修建器具並因此耗費大量時間的一種陽春型攻擊方式。因此這裡用「蟻附之」來體現將帥因為憤怒而不顧大局,下令迅速進攻敵城的面貌。※戰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每一場戰爭都必然會造成士兵和百姓的大量死亡,所以一國的君主和將領在決定用兵時必須慎之又慎。孫子由教人善戰,進而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最終教人慎戰,充分表現了作為軍事思想家的孫子所具有的人道主義精神。)

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將領,能使敵人的軍隊屈服卻不是採取用武力交戰的辦法,奪取敵人的城池(拔,拔取。把城牆拔起來就好像把樹木拔起來一樣,連其根本都一起得到了,所以用拔這個字,有非常形象與貼切的效果)是用強攻硬拚的辦法去占領,吞併或滅亡敵國也不是採取久拖不決的消耗戰(正反對比論證謀攻的重要)一定運用全勝的謀略(不用動兵刃就能使敵人全部屈服,讓自己的力量得以保持完整去與列國諸侯爭勝於天下(使敵國完全降服),因此,既能使兵力不受挫折又能取得完全勝利兵器可以不遭到損傷,獲得全面勝利的利益,這就是謀略攻敵降服敵人的法則(論斷、強調如何用謀略攻破敵人;緊扣字,呼應前面的中心論點)

因此,(如果由於各種條件制約必須訴諸武力時,)用兵作戰的法則是: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則:就,連詞)包圍他們吾十於敵,則圍之的省略,這是個表示條件的緊縮複句;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攻他;有兩倍於敵的兵力就設法各個擊破他;同敵人兵力相等要設法分散敵人的兵力,全力以赴亦可得勝能在與敵人進行野戰時取勝他或者敵擋住敵方的攻勢。古代「戰」指「野戰」,「攻」指「攻城」,如果我方兵力少於敵人,那就要盡可能地採取防守的策略如果我方戰鬥力不如敵人,那就要盡可能地避免同敵人交戰(即能打贏就打,打不贏就避開的辦法。闡明「謀攻」的思想和原則在戰術上的具體運用,正面論述的重要。從另一方面論證以「全」為上的中心論點,深化的內容,強調的作用。指揮者不僅要有全勝的戰略思想,而且還要有機動靈活的戰術,應根據雙方的軍事實力來決定具體的戰術。所以,千萬要記住,力量弱小的軍隊倘若魯莽地堅持同強大的敵人硬拼廝殺,不注意或不善於保存自己的力量,就會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反對以弱抗強的匹夫之勇。別解:依循著這些法則,那麼兵力小於敵人,防守仍能堅固;軍隊人數大於敵人,就能擒獲敵人了啊!)

古代車戰想像圖↑↓

說起軍隊的統要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是國家的支柱、君主的助手,輔佐得周詳縝密、協調一致國家必然會強盛起來輔佐得有疏漏失當離心離德、關係疏遠,國勢必然會衰弱下去,以致敗亡(論證將帥在「謀攻」中的重要,將帥是帶兵作戰的具體實施者,應善於輔國,有高深的謀略)(一般來講,)君主在謀攻時,由於君主不瞭解軍隊實際作戰情況,而干預作戰行動的危害行為有三種(列舉謀攻的障礙,強調了不知而謀的危險性。要注意尊重統領軍隊的將領的權威,絕不能憑主觀想像亂加干擾):第一是君不瞭解軍隊不應進攻而強令進攻,不後退卻令後退,這是典型干擾牽制軍隊行動的所謂「縻軍」(縻,ㄇˊㄧ,繫縛、牽絆、牽制。《說文:「牛轡也。」牽引牛的繩子)君主干預軍隊的進退行動已經起到了類似把軍隊綁縛起來的作用,其危害自然很大)行為;第二是君不瞭解三軍古時大國多設三軍,稱中軍、上軍(左軍)、下軍(右軍)。這裡是軍隊的統稱的內部事務(如管理、教育、獎罰等)而亂加干預,這必然引起軍隊上下迷惑不解、而無所適從三是君不甚懂得軍隊戰略戰術的權宜變化,卻參與三軍的任務決策干涉軍隊的指揮這也必然使三軍上下產生各種疑慮軍士,軍隊裡的士人,當時士人主要由貴族組成,負責操作戰車作戰,屬於車士,可以管理附屬於自己戰車的步兵;步兵主要是由庶人、平民所組成,稱為卒。因此軍士的心理狀態也會對軍隊的秩序、運作等產生很大的影響一旦,軍隊上下處於迷惑不解、疑慮重重的境地,那麼列國諸侯定會乘機製造禍難君帥和諧,在規模浩大、持久的戰爭中,君與將帥的關係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將帥的作用不應受到削弱或抑制,否則就會給國家帶來危難,失去戰機,最終招致諸侯乘機進攻管子‧事語》:「(管仲齊桓公說:)且無委致圍,城脆致衝。(城裡沒有糧食將招致敵人包圍,城牆脆弱將招致敵人用衝器攻城。)」《韓非子‧說林上》:「饑召兵,疾召兵,勞召兵,亂召兵。(飢荒招來戰爭,君主殘暴招來戰爭,人民疲勞招來戰爭,國家動亂招來戰爭。)」;〈逸書‧武稱》:「伐亂、伐疾、伐疫,武之順也。(討伐動亂的國家,討伐殘暴的君主,討伐遭受瘟疫的國家,這是武力順應天道的表現啊!)」;《屍子》:「卑牆來盜。榮辱由中出,敬侮由外生。」都有類似的說法以上三種情況就叫做「亂軍引勝」,即君主搞亂了自己的軍事,使敵人有了空隙可鑽,從而導致了敵人的勝利君擾亂了自己的軍隊,喪失勝利契機,成為謀攻的障礙君主不懂軍事卻干預擾亂,將造成軍隊的混亂,並吸引諸侯來攻擊;而諸侯的攻擊行動又因為其對像是已經自我混亂的軍隊,因此諸侯取勝的機會是很大的,所以說「引勝」,好像是說引敵人前來取勝、或引來勝利之師

因此,興兵作戰是可以預測勝利的,但是必須以熟知下面五種情況為前提(列舉可以預見勝利的五種情況:與前兩段的內容相呼應)一是敵我情況瞭如指掌,知道什麼情況下可以打,什麼情況下不可以打,具有了這種準確判斷力的,就會取得勝利。二是既能指揮大部隊作戰,也能夠指揮小部隊作戰(知道根據敵我雙方兵力的多少採取對策),具有這種應戰能力的,就會取得勝利。三全國上下團結一心,三軍上下同仇敵愾,就會取得勝利。四、用有充準備虞,料想、戒備。料想得到,自然會戒備,故引伸有準備之意對付疏漏懈怠的,就會取得勝利。五、將帥具有指揮才能而且君不加掣肘牽制的,就會取得勝利。這五項原則就勝負的依據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既瞭解己方狀況又深知敵方情況,那就常勝不敗,不會處於險境指明了戰爭指導者對敵我雙方情況的瞭解和認識,是戰爭中取勝的先決條件。殆,危險、失敗);雖不瞭解敵人情況,但充分瞭解己方情況,打起仗來就勝負各半,沒有全勝把握;既不瞭解敵方情況,又不熟悉己方情況沒有自知之明那就每次作戰都會處於險境,一定要吃敗仗(層遞修辭。謀,必須知彼知己,這是謀的前提條件。「知」和「戰」的關係是謀攻的核心。畫龍點睛:闡明「知」與不知決定著戰爭的勝負,強調知彼知已的重要,說明「知」是將帥謀攻的基礎)

結構分析:文章先從用兵之法起筆,提出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中心論點,然後緊扣中心,從戰略、戰術、條件等幾個方面層層論證,強調以謀取勝,並揭示了知彼知已,百戰不殆的著名軍事原則。議論氣勢恢弘,筆端富有感情。篇章結構縝密,各段緊扣中心。在論證方面,全文都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論述,說理透徹,令人信服。暢述見解時一瀉千里,問題說完後則戛然而止。既給人以感染,又回味無窮,顯示了高超的寫作技巧。在語言方面,排比、對偶交替使用,使作者的觀點更加明確、有力。如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在議論文中運用排比句,能夠增強語言的氣勢和力量,使意思連貫暢達。同時能夠把同一問題的幾個方面聯繫起來,從而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分段大意:

首段:戰略上論述謀攻的思想和原則:以「全勝」為上,推崇「不戰而屈人之兵」。儘量以最小的代價換得最大的利益,反對濫戰和窮兵黷武。

()用兵的原則(中心論點)以「全」為上:把「全」與「破」對照,「上」「次」對比,連用五個排比句,將國、軍、旅、卒、伍逐項列舉,層層深入地闡明求「全」的原則,突出「謀攻」的普遍意義。觀點明確,語意肯定。

()武裝衝突並非戰爭的理想形式:推崇最好的用兵之法──全勝的戰略思想,不戰而屈人之兵用不流血的鬥爭方法,迫使敵方屈從我方的意志,既不損失我方的兵力物力,也不破壞敵方的兵力物力,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用兵之害

()論「不戰而屈人之兵」之法:主要是「伐謀」,通過層遞列舉例來對比論證謀攻的重要

1.戰爭的理想形式是通過謀略和外交手段達到取勝的目的:上兵伐其次伐

2.兵戎相加,是不得已而採取的辦法

3.拔寨城是最下策運用典型事例,從耗時長、費力巨、傷亡眾、收效微幾個方面,極言攻城之弊,反證「伐謀」之利

孫子由教人善戰,進而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最終教人慎戰,充分表現了作為軍事思想家的孫子所具有的人道主義精神

※統兵的將帥如果只會從軍事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善於從政治的、謀略的角度三思考問題的話,他只能稱得上是一個彪彪武夫,而不是一個能駕馭戰爭的英明統帥。

不戰而屈人之兵,多的是王者之氣,靠的是天道民心。而以戰來屈人,多的是殺人掠地的霸氣。王者之氣能屈人,亦能服人,故能求得長久平安。而霸氣壓人,雖也能迫人順服,但畢竟埋仇恨的火種,時機到,反叛之火又會重燃。

二段:論述如何用謀略攻破敵人:

()正反對比論證謀攻的重要性:善用兵之優秀將領,屈人之/戰、拔人之/攻、毀人之/非久。

()論斷、強調謀攻之法:必以全爭於天下,即不用動兵刃就能使敵人全部屈服。緊扣「全」字,呼應前面的中心論點。

三段:闡明「謀攻」的思想和原則在戰術上的具體運用。戰爭畢竟主要是軍事實力的對抗。

()正面論述「謀」的重要:在戰役中,是圍、攻、還是分、戰、逃、還是避,都應根據雙方的軍事實力來決定具體的戰術

()反對以弱抗強的匹夫之勇:要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而不要以劣勢兵力死守硬拼,才能克敵制勝;否則,就會被動挨打,乃至造成小敵之堅,大敵之擒的嚴重後果。

從另一方面論證中心論點,深化「謀」的內容,強調「謀」的作用。指揮者不僅要有全勝的戰略思想,而且還要有機動靈活的戰術。

四段:論述君與將帥的和諧關係在謀攻中的重要性以及謀攻的障礙

()論證將帥在「謀攻」中的重要:將帥是帶兵作戰的具體實施者,必須有高深的謀略;

()強調將帥應善於輔國:用「輔周」和「輔隙」對比;

()列舉謀攻的障礙:強調了不知而謀的危險性,並提出「知」的問題,將論述推進一層。

1.將帥的作用不應受到削弱或抑制,否則就會給國家帶來危難,失去戰機,最終招致諸侯乘機進攻。

2.孫子稱這為亂軍引勝:國君擾亂了自己的軍隊,喪失勝利契機,成為謀攻的障礙。

五段:總結:列舉「知勝」之道,強調知彼知已的重要,說明「知」是將帥謀攻的基礎。

()列舉可以預見勝利的五種情況:與前兩段的內容相呼應。

1.談戰術問題: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識眾寡之用、以虞待不虞;

2.談內部關係問題:上下同欲、將帥能而君不禦。

()謀,必須知彼知己,這是謀的前提條件。「知」和「戰」的關係是謀攻的核心。知彼知已是謀攻的基礎,百戰不殆是謀攻的目的。

1.戰術宜「變」,而要變好,就要對客觀情況有所知;強調內部關係,使上下團結,國君與將帥配合默契,也必須以「知」為基礎。

2.畫龍點睛:指明戰爭指導者對敵我雙方情況的瞭解和認識,是戰爭中取勝的先決條件「知」與「不知」決定著戰爭的勝負,對「謀攻」思想作科學概括論斷。

天津博物館展覽國家寶藏  陽陵錯金銅虎符是秦始皇調兵用的虎符 

虎符  來自於陝西曆史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

戰國兵包圍,信陵君如姬的幫助下盜走王虎符,從而迫使大將晉鄙發兵援

補充註釋:

虎符:是古代政權調兵遣將用的兵符信物,背刻銘文,由左右兩半合成一隻完整的虎形,兩邊各具紋飾和卡扣,兩半分開製作。其右半由君王掌管,左半發給統領軍隊的將領,調動軍隊時由被授命的官員或使臣執虎符帶往駐地,驗合時要求兩半相符、精確銜接方能後,方可生效、發兵。語中用的「符合」一詞就是因此而來。虎符盛行於戰國,在國統一六國的歷史進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虎符是古代軍事信息傳遞、信息認證的重要形式,它是通信信息早期的認證方式,體現了中國古人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智慧。

天津博物館展覽國家寶藏的「陽陵錯金銅虎符,是秦始皇發給駐防陽陵(今陝西咸陽市東)的將領的調兵憑證,軍事通信專用。虎符中分為二,有錯金銘文12字,意為:此乃調動軍隊的虎符,右半在皇帝處,左半在駐守陽陵的將領處。

信陵君竊符趙。戰國時期,國被兵包圍,信陵君如姬的幫助下,盜走王虎符,從而迫使大將晉鄙發兵援 

中國古代攻城戰孫武認為拔寨城是最下策耗時長、費力巨、傷亡眾、收效微。

如果說春秋攻城技術的發展,是基於攻城手段的貧乏戰國攻城技術的發展,是基於攻城謀略的貧乏,那麼到了魏晉隋唐,在城防日趨森嚴的情況下,攻城技術自然就要向強化威力的方向發展。時至代,床弩和拋石車不但從失落的歷史中重獲新生,其威力亦不可與往日並論,李世民圍攻洛陽時,動用的床弩 8張弩連成,所用之箭粗如車條,箭鏃大如巨斧,拋石車所用的石塊,已重達30公斤。拋石車,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拋射石彈的大型人力遠射兵器,春秋時期已開始使用,隋唐以後成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但代較隋唐更有進一步的發展,不僅用於攻守城,而且用於野戰,不僅拋射石彈,而且拋射燃燒或爆炸彈代拋石車按組成槓桿的桿數劃分輕重級別,幾桿就稱為幾''。重型的五梢和七梢,需要 150 250人拉繩,拋射 450公斤的石彈,多用於守城。中型拋石車有的裝有四輪,可供野戰使用。而最輕型的只需 2人拉放,石彈僅0.25公斤重,甚至可用泥彈代替,雖然簡陋,但擊中人也會致殘,擊中要害也能致命。

到南末年,蒙古攻佔襄陽中,就首次使用半自動投射的襄陽炮了。這種拋石車在槓桿後端掛有一塊巨大的鐵塊或石塊,平時用鐵鉤鉤住槓桿,放時只要把鐵鉤扯開,重物下墜,就能拋出石彈。由於人力需求較少,此炮比舊式前輩威力大得多,射程也更遠,攻襄陽時,曾拋射近90公斤的石彈,將地面砸出 2多深的彈坑。雖然相比洲中世紀巨型投石車動輒數百公斤的石彈,拋石車的威力小得多,但弧線很大的彈道卻使兩者的戰術功能很相似。一場由拋石車導致的攻守變革終於在北末年爆發了。這場變革的發生應該感謝地處帝國之北的國,正是這個塞外藩邦,憑借草原民族的驃悍氣魄,極大的促進了拋石車的應用,使萬炮齊鳴於中原大地。據記載,軍在滅亡北汴京之戰中,一夜之間架設拋石車5000餘座,以汴京長達50里的外牆,每里還要分得 100軍為了搜集足夠的石彈,將汴京附近的石製品洗劫一空。攻城時,先將護城河填平,而後萬炮齊發,再輔以大量強弩,一舉擊潰守城部隊的部署,進而出動與城牆等高、可容納80人的巨型攻城車,對樓展開登城戰。量變到質變,大量拋石車的運用促發了全新戰術的誕生,其流星雨般猛烈的打擊令戒備森嚴的城防完全無法招架。

針對這種新戰術,提出系統城防思想的是初年一位叫做陳規的傑出文官。此人極富謀略,發明過竹竿火槍,更指揮過大量保衛戰,也親身體會到拋石車集群轟擊對攻防雙方的巨大影響。尤其是軍對德安發動的 9次進攻,每次都動用了拋石車,最後一次竟連續轟擊14晝夜,可以想像那是何等的慘烈場面。然而其憑藉著過人的謀略,屢屢在各城挫敗為數眾多的軍,奠定了其作為那個時代城防第一人的歷史地位。其所撰寫的《守城錄》,至今仍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兵書之一

古代攻城之戰

攻城戰車是種古代攻城武器,用于飛速撞開城門,毀壞城牆,但需士兵保護,不然會損失慘重

成吉思汗在指揮攻城

看前人如何攻城奪寨

網路遊戲  雲梯攻城

網路遊戲  雲梯攻城

 

中國古代攻城戰

代拋石車不僅用於攻守城,且用於野戰,不僅拋射石彈,而且拋射燃燒或爆炸彈

赤壁霸者大陸  城門往往是城池的最大弱點,沖車是對城門最大打擊,以衝撞力量破壞城牆

強力摧毀城牆的攻城器械  投石車

弩車,具很長射程的攻城武器,作為攻城前期的遠程打擊力量,可以先聲奪人

 井欄,弓箭部隊常用的攻城工具。該武器對守城士兵造成強力的殺傷力

引言:孫子兵法》,又稱《孫子兵法》,為春秋末期孫武所著。不僅是中國傳統兵學的奠基之作,它還開創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完備的軍事理論體系,是古代第一兵書。其影響又不僅限於軍事領域。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出現了一股將《孫子兵法》運用於非軍事領域的研究熱潮。人們從經濟學、體育競技、系統科學等多個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它,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可以這樣說,經過數千年的文化積澱,《孫子兵法》在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行動和思維。此書魅力無窮,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部分〈謀攻第三〉。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已經形成系統完整的戰略思想,已經對力量的對抗進行了高度的抽像和概括,達到哲學層次,具有十分明顯的辯證和宏觀思維特徵。《孫子兵法》已是戰略理論成熟之作。黃石公《三略》、《淮南子‧兵略訓》,都已遠遠超出軍事範疇,揭示了戰略最深層的一些原理。真正的戰略在中國中國的戰略博大精深。有人對中國大陸經濟迅速發展的奇跡感到驚奇和著迷。其中的奧秘是什麼?當然不能排除高深莫測的中國戰略思想。

孫子兵法》、《論語》、《道德經》,這些中國古代先哲們的智慧正在被老外們研究著,並奉為管理圭臬;當國內的企業家們將「洋管理」神化而趨之若鶩的時候,「洋人」們卻在挖掘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寶藏,他們一個個捧起了《孫子兵法》、《論語》、《道德經》,研究起了中國的諸子百家,並且取得巨大的成功。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如今,當國內企業家們正在津津樂道於西方MBA管理學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時,他們的國外同行正在潛心研究如何將東方古老的哲學思想運用到企業管理和戰略決策中。據《環球時報》近日報道:英國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通過研究《道德經》煥發出新的活力,創出贏利激增200%的不俗業績,引起了英國多家主要媒體的關注。

現在,許多人把孫子兵法降到很低的層次上,將其與一些生活上、官場上的瑣碎之事聯繫起來,甚至將其與夫妻關係聯繫在一起,把這部兵學聖典搞得庸俗不堪。有人認為,這是對孫子兵法最好的應用,這是孫子兵法具有現代應用價值的最好體現,實際上,這是把孫子兵法用歪了,完全扭曲了孫武子的本意,是對《孫子兵法》的玷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這些人根本不懂「戰略」與「謀略」的區別。戰略,是一種著眼全局和長遠的籌劃,是一種在高層理性指導下的運用力量的科學和藝術,是大智慧;而謀略,是一種缺乏理性支撐和道德要求的用詐之術,是小計謀。戰略著眼於「大」,謀劃大事,而謀略無所謂大小,什麼人或什麼層次都可以用;戰略強調「以正合,以奇勝」,奇正統一,而謀略無所謂奇正,只要達成目的,什麼手段或什麼詭計都可以用。由於沒有把「戰略」與「謀略」區分清楚,一些人則用一種微觀實用的「小計謀」的理念去詮釋《孫子兵法》,用一些老百姓民間的經驗之談去解讀《孫子兵法》。例如,有些出版物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混為一談,在一些「借刀殺人」、「笑裡藏刀」、「美人計」、「苦肉計」等一些平常手段上津津樂道。甚至還有人說,現在談《孫子兵法》已經過時,要用所謂「謀略」來替代《孫子兵法》。因此,我們必須明確指出:《孫子兵法》是大智慧,是「統帥之道」,是有著深層哲學底蘊的揭示競爭規律的科學,是一種在戰略層面上理解和使用的學問,與人們常說的所謂「謀略」完全不是一回事,絕對不能夠相提並論。

著作類別定位:哲學/倫理學/文化哲學/軍事謀略哲學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經典性的軍事學著作,是對春秋以前中國古代戰爭經驗的最高的理論總結。它不僅提出了一系列帶有普遍性的軍事規律,而且蘊涵有深邃的哲學思想,所以被學者們稱為是古代東方兵學智慧的結晶。

一、《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

孫子兵法》共13篇,約六千餘字,言簡意賅,回味無窮。從〈計篇〉開始,到〈用間篇〉結束,把用兵中的各個側面,各個環節,論述得細密而周全。特別是由於它使用捨事而言理的敘述方式,將戰爭中的計與戰、力與智、利與害、全與破、迂與直,敗與勝等等的相互衝突又相互連結的辯證關係,分析得鞭辟入。它提出的一些重要的戰略原則,直至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意義。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此是《孫子兵法謀攻篇》中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它指明了戰爭指導者對敵我雙方情況的瞭解和認識,是戰爭中取勝的先決條件。孫子認為,戰爭有客觀的法則,這些法則可以被人認識;從而,戰爭雙方的勝負也可以預知。比如,敵我雙方的軍事實力,作戰的地形和氣候條件等等,這些制約戰爭勝敗的因素,戰前必須有清楚的瞭解

在瞭解敵方的軍事情報方面,孫子強調應採取多種多樣的方法和手段,如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在各種知敵、料敵的方法中,孫子還特別突出使用間諜的重要性。《孫子兵法》的最後一部分專門討論了間諜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除了之外,孫子更強調(計算、謀劃)。他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孫子兵法計篇》)可以看作的提高和延伸。在孫子看來,全面地瞭解敵我雙方情況,只是提供了戰爭中取勝的必要條件,尚不是充分條件。如要最終取勝,還須對瞭解來的實際情況,進行(考察、研究)、,形成具體的戰略、戰術,然後在行動中力求創造各種條件,使敵人處於不利地位,從而戰勝敵人。孫子之所以強調。又同書之〈勢篇〉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敵對雙方的將領都在相互謀算和欺詐,以期獲得出奇制勝的效果。因此,雙方將領智慧謀略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

()道、天、地、將、法

儘管智謀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但戰爭畢竟主要是軍事實力的對抗,所以孫子主張根據雙方的軍事實力來決定具體的戰術: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孫子反對以弱抗強的匹夫之勇。(《孫子兵法謀攻篇》)

孫子主張從多個方面也就是從整體上衡量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如〈形篇〉說,判別一個國家的戰爭實力(包括潛力)時,應捉住度(土地面積的大小)、量(生產糧食的多少)、數(養活兵員的數目)、稱(由上面三項而決定的雙方戰爭力量的強弱)、勝(最後的勝或是敗)五個環節。在〈計篇〉中,孫子提出了著名的五事,即道、天、地、將、法五種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首先是決策者必須使老百姓和他的意願一致,令民與上同意),其次是有利的氣象條件(),其次是便於作戰的地形地貌和有利的地理位置(),其次是有善於指揮作戰的將領(),其次是有良好的軍事紀律及充分的後勤供應(),假若這五方面都勝過對方,便可以興兵作戰,有取勝把握;假如其中一項或兩項不合乎要求,又沒有相應的補償辦法,便不應發兵,即使發兵也難以取勝。

我國當代著名軍事學家劉伯承元帥把孫子的這種思想運用於現代戰爭,指出現代戰爭決策者切忌輕率用兵,必須考慮五忌,即(一)國力不足,不可以興兵;(二)時機不利(國際形勢和周邊國家的動態對我不利),不可以興兵;(三)於兩種或多種作戰的走勢,不可以興兵。劉伯承的論述,說明孫子關於全面估量決定戰爭勝負的多方面因素的思想,對於當今世界的戰略家仍然有重要的啟發。

()先為不可勝

對戰爭的目的,孫子也有一個獨特的看法,那就是自保而全勝(《孫子兵法形篇》),辦法是首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尋找破敵之機,集中優勢兵力,全面打擊敵人。孫子說: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孫子兵法形篇》)孫子認為,使自己不被敵人戰勝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而要戰勝敵人,必須等待敵人露出破綻,這樣主動權就落到敵人手了。根據是否掌握主動權的情況,孫子強調戰爭的目的首先是自保,其次才是為勝。所以孫子又強調說: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孫子兵法九變篇》〉

當代國際上許多學者認為,孫子這種恃吾有所不可攻的戰略思想,在當今核武器的條件下尤其顯出它的價值。例如,學者們認為,80年代美國製定外層空間防禦計劃,把原來那種在核戰爭條件下確保摧毀對方的思路改變為首先確保自己生存的思路,這種戰略思想的重大轉變,就受到了孫子的啟示。

()不戰而屈人之兵

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的一個重要思想。如〈謀攻篇〉開篇說: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即用不流血的鬥爭方法,迫使敵方屈從我方的意志,既不損失我方的兵力物力,也不破壞敵方的兵力物力,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用兵之害。根據這種全勝的戰略思想,武裝衝突並不是戰爭的理想形式。因此《孫子兵法謀攻篇》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戰爭的理想形式是通過謀略和外交手段達到取勝的目的,兵戎相加,攻城拔寨,只是不得已而採取的辦法。

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在當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英國戰略學家利德爾哈特曾任國陸軍大臣顧問,著有《間接路的戰略》、《戰略論》等書。他在《戰略論》一書的扉頁上,引證孫子語錄達15條之多。他說:在《孫子兵法》這部篇幅不長的書中,把我20多部著作中所涉及的戰略和戰術原則幾乎包羅無遺了。他首先把孫子不戰而屈人之兵全勝思想引進現代的核戰略。他說:最完美的戰略,也就是那種不必經過嚴重戰鬥而能達到的戰略──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美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著名戰略學家約翰柯林斯將軍推崇孫子是古代第一個形成戰略思想的偉大人物。他根據孫子的戰略思想,提出大戰略的概念。這一概念,除了軍事因素之外,還包括威脅、談判、經濟詐騙和心理戰等內容。在他看來,這一概念是孫子不戰而屈人之兵思想的新發展。根據這種大戰略的思想,他在70年代初就批評美國政府忽視了孫子上無戰謀的英明忠告,愚蠢地投入了越南戰爭。

和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思想相聯繫,孫子又提出慎戰的思想。孫子認為,戰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每一場戰爭都必然會造成士兵和百姓的大量死亡,所以一國的君主和將領在決定用兵時必須慎之又慎。在《孫子兵法》一開頭,他就強調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孫子兵法計篇》)。在《孫子兵法》的最後兩章,他又不無感慨地說: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費留(白費力氣)。故曰:明主慮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孫子兵法火攻篇》〉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孫子兵法用間篇》〉孫子由教人善戰,進而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最終教人慎戰,充分表現了作為軍事思想家的孫子所具有的人道主義精神。特別是他說的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這幾句話,語重心長,在當今核戰爭的條件下,尤其值得一切掌握核戰爭按紐的決策者記取

二、《孫子兵法》的哲學思維

孫子兵法》不單是一部軍事著作,其中也蘊涵了豐富的哲學思想。中國古代思想家的抽象思維、樸素的整體性思維和辯證思維,在這部軍事專著中得到了集中的體現。由於孫子對瞬息萬變的戰爭規律進行了高度抽象的概括,因此提出的謀略思想,不僅可以適用於軍事活動的領域,而且可以適用於政治、外交、商業等等人類社會生活的其他各種領域。對於這樣一種高度概括和高度哲理化的謀略思想,我們可以稱之為謀略哲學

《孫子兵法》中的許多概念是高度抽象化的,如道、形、勢、奇、正、虛、實、動、靜等,它們蘊涵的思想遠遠超出了戰爭的範圍,是中國哲學的最一般的概念。由於《孫子兵法》是結合具體事實來使用這些概念的,因此中國哲學中有些內涵比較模糊的概念,通過閱讀《孫子兵法》可以得到比較確切的理解。如這個概念,在中國哲學,特別是中國美學中,就是一個常用而模糊的概念。《孫子兵法》把它和對照起來,指看得見的具體的物質形式,指這些物質形式運動起來所產生的力量和效能。由於有了這種對照,特別有了與軍事實踐的結合,的涵義相對清晰多了。這對我們理解中國書法美學中的有極大的啟發意義。

《孫子兵法》不僅運用了高度抽象的理論思維,而且還常常能從整體上來考慮問題,體現了中國古代哲學重視整體思維的特點。上面說過,孫子在概括戰爭的要素時,提出了道、天、地、將、法五項內容,他稱之為五事。這五種要素分別代表了戰爭這一事物整體的五個側面。判斷戰鬥力的強與弱,決定某一場戰爭可以打還是不可以打,打的後果會是什麼,不能單獨地看其中一項或兩項強還是弱,而要看所有要素的強弱及其組合狀況。這表現了孫子在分析問題時特有的一種思維方式,可以叫做樸素的整體性思維。它告訴人們,在研究戰爭力量的強弱狀況時,應把相關因素綜合到一起進行分析和估算;在加強自己的防衛力量時,應側重於整體構思,注重各個要素的增強以及相互協調,建築一個合乎標準的穩定的統一體,不應單打一;在預見戰爭的未來時,應對由於力量對比的強與弱而形成各種可能性作科學論證,避開不好的前景,爭取好的戰爭結局。

孫子兵法》,運用樸素的整體思維除五事外,還有〈形篇〉講的,衡量一個國家的戰爭實力,應綜合考慮度、量、數、稱、勝五個環節。在〈計篇〉,主張對將領應從智、信、仁、勇、嚴五個方面來考察。在〈用間篇〉,指出間諜中包括因間、內間、反間、死間和生間五種不同類型,他們有不同的互補的作用等等。

辯證思維是《孫子兵法》的另一個重要的思維特徵。孫武在〈勢篇〉說過:一切對立的事物是可以互相轉化的,而一切轉化又都是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他舉例說: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這說的,意思就是發生或轉化。這種轉化,同自然界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孫子兵法虛實篇》)是一樣的道理。孫武這種把事物看成活生生的、運動變化的、相互聯結而又彼此對立的觀點,便體現了人們常說的辯證思維。

正是依據這種辯證思考,孫子對戰爭中經常出現的矛盾現象,如敵我、彼己、主客、動靜、進退、攻守、遲速、虛實、奇正、利害、安危、險易、廣狹、遠近、眾寡、勞逸、強弱、勝負等,都作了精當的分析,這成為《孫子兵法》極具哲學智慧的內容。

三、謀略哲學

所謂謀略哲學,就是把克敵取勝的智謀和策略上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方法和原則。由於戰爭是激烈的對抗行為,參戰雙方往往在限定的時間與地域,傾盡人力物力,進行生死較量,這就需要全面規劃和慎重考慮,從這個意義上說,戰爭也是敵我雙方智謀的較量,是謀略哲學的最初發源地。《孫子兵法》作為一本傑出的軍事哲學著作,其中包含的謀略哲學思想尤其為人稱道。一些凝聚了深刻的謀略思想的名言粹語,如兵者詭道多算勝上兵伐謀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乃至齊勇若一吳越同舟不戰而屈人之兵等,已經家喻戶曉,為古今中外之千萬人所傳誦。

長期以來,《孫子兵法》的謀略哲學不僅被人們應用於戰爭中,而且被人們應用於政治鬥爭、外交鬥爭乃至體育競技中,在當代,又特別被人們應用於經濟領域,被應用於現代企業和商戰中

把《孫子兵法》的謀略哲學應用於現代企業和商戰,始於日本的企業家。(《〈子兵法〉的現代社會價值》)日本企業家大橋武夫1951年接管一家瀕臨破產的小石川工廠,後來使它成為一家世界聞名的東洋精密工業株式會社。他在《兵法孫子》、《用兵法經營》等書中指出,他的成功之道就在於運用了《孫子兵法》的神算料敵任將得人發機出奇上下同欲者勝不戰而屈人之兵等謀略。日本索尼電器公司承認,他們所以能在45年之內獲得巨大發展,就在於他們運用了孫子以正合,以奇勝奇正之術,不斷推出質優價廉的新產品。日本豐田日產本田汽車製造企業集團在與歐美同行的競爭中,運用孫子集中兵力後發制人致人而不致於人因敵變化,出其不意知彼知己等戰略、策略思想,取得競爭的勝利。

美國商界也十分重視孫子的謀略哲學。美國漢德森依據《孫子兵法》撰寫的《如何打贏爭奪市場的鬥爭》,被譽為商業領袖的手冊。

學習目標、重點:學習緊扣中心,恰當地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述方法。理解知彼知已,百戰不殆這一著名軍事思想的積極意義。

整體感知、理解:

上兵伐謀:此思想,可以說是軍事戰略學中的大智慧、大謀略。一般的軍事將領,幾乎共同地認定了一個道理:即將軍的功勳應該在戰場上建立,將軍的豐碑只能在屍骨上樹起。這是一個十分偏頗的觀點。一個統兵的將帥如果只會從軍事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善於從政治的、謀略的角度三思考問題的話,他只能稱得上是一個彪彪武夫,而不是一個能駕馭戰爭的英明統帥。不戰而屈人之兵,多的是王者之氣,靠的是天道民心。而以戰來屈人,多的是殺人掠地的霸氣。王者之氣能屈人,亦能服人,故能求得長久平安。而霸氣壓人,雖也能迫人順服,但畢竟埋仇恨的火種,時機到,反叛之火又會重燃。

君帥和諧:在規模浩大、持久的戰爭中,君與將帥的關係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再英明的國君也是君,他不是統兵打仗的將帥,因此,對一些諸如進攻撤退一類的軍事行動,不應該進行過多的干預。作為親臨前線指揮戰爭的將帥,也不應因為君對一場戰爭有什麼要求而拘泥于國君的說詞,而應該根據前線敵情我情的變化來臨機處理一些重大的軍務,不能讓不瞭解前線軍情的君的一些決定干擾了自己的決心。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成為軍事征戰中的格言,揭示了戰爭中一個最為普遍的規律。孫武認為,只瞭解自己的情況而不瞭解敵人,這樣的將帥只能打一半的勝仗;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不明了,兩眼一抹黑,這樣的將帥肯每仗必仗。只有對敵我雙方兵力、火力、地形,天時、後勤保障、乃至將帥本身的性格秉性、愛好等都了然於心,才能打一仗,勝一仗,百戰不殆。

題解:謀是計謀,攻是攻擊。孫子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創謀攻一詞,用以闡述他對軍事學上的卓見。只知兵攻,決勝於鋒刃之下,縱能完全殲滅敵人,也絕不能保證我軍無一傷亡,俗語云:殺賊一萬,自損三千。就是警告我們,戰爭不論勝敗,雙方都會傷亡很大。因此,曹操注曰:欲攻敵必先謀。劉邦也曾對項羽說:吾寧鬥智,不能鬥力。孫子繼「作戰第二」後,提出謀攻問題,做系統的發揮,意義極為重大。謀攻用今語譯出,就是謀劃攻敵,當以全策取勝。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作者為春秋末年的國人孫武(字長卿)。一般認為,《孫子兵法》成書於專諸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王之間,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書分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王的見面禮,事見司馬遷《史記》:「孫子武者,人也,以兵法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有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計》的說法。《孫子兵法》成書於春秋末期,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軍事著作,在中國軍事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其軍事思想對中國歷代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其已被譯成等十幾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享有「兵學聖典」的美譽。

早在《孫子兵法》問世之前,中國已有兵書出現。殷商甲骨文中,就有關於戰爭問題的討論。西時期有《軍政》一書,《孫子兵法》曾引用過它。而《老子》一書的部分思想也影響了《孫子兵法》,並為它所繼承。因此,可以說《孫子兵法》一定程度上借鑒和吸收了前人的思想而寫成。《孫子》十三篇,為春秋末期的孫武所著。它的問世並非出於偶然,而是與當時的社會基礎和孫武的個人背景有關。大凡軍事巨著,都來源於對戰爭經驗的總結孫武所處的春秋末期,列國之間的戰爭非常頻繁,社會動蕩不安,戰爭當中謀略的應用越來越多,據《書》所載:「自春秋至於戰國,出奇設伏、變詐之兵並作。」這些戰爭中積累下來的有關謀略的經驗和教訓,為孫武軍事思想的形成和《孫子兵法》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孫武之所以能寫出這十三篇的巨著,和他出身於兵學世家有很大關係。他出身於當時的氏家族,這個家族曾出現過許多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和將領,如田桓子司馬穰苴,他們都是戰功顯赫、威名遠播的人物。出身於這樣的家族,從小開始接受的言傳身教,使得孫武能夠有條件成為一個軍事大家,寫成《孫子兵法》這部舉世聞名的軍事巨著。

孫子兵法》又稱《兵策》、《吳孫子》和《孫子十三篇》,全書5,900餘字。19724月,在山東臨沂銀雀山發掘的兩座代墓葬中同時發現了用竹簡寫成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自春秋流傳至今,比較重要的版本有兩種:一是簡冊文書,以1972年山東銀雀山出土的簡為代表;一是傳世本 ,以《十一家注孫子》和《武經七書》 本為代表。傳世本《孫子兵法》共十三篇,論述了「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等問題。

十三篇分為五大區塊,用〈計〉篇中孫子提到的「五大比較項目」:「道、天、地、將、法」,做為這五大區塊的象徵概念,如下所示:

 

04.

天系統:指無形的、抽象的概念、法則

 

05.

06.虛實

03.謀攻

將系統:指單純的軍隊運用等

01.

道系統:指規律、計算、精確。此篇有統領、貫通諸系統之意

13.用間

法系統:指戰爭、戰術以外的其他考量

09.行軍

02.作戰

07.軍爭

12.火攻

 

10.地形

地系統:指有形的、具象的概念、法則

 

11.九地

08.九變

道系統:〈計〉,表示規律、計算、精確。此篇有統領、貫通諸系統之意。

天系統:〈形〉、〈勢〉、〈實虛〉。表示無形的、抽象的概念、法則。

地系統:〈地形〉、〈九地〉、〈九變〉。表示有形的、具象的概念、法則。

將系統:〈謀攻〉、〈行軍〉、〈軍爭〉。表示單純的軍隊運用等。

法系統:〈用間〉、〈作戰〉、〈火攻〉。表示戰爭、戰術以外的其他考量。

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出土《孫子兵法》竹簡

孫子兵法》小篆墨書竹簡

孫武發怒時,兩目忽張,聲如駭虎,髮上衝冠,項旁絕纓

孫武故里—齊國樂安,就是現在廣饒縣,孫武祠位於廣饒城西北隅

柏舉之戰戰場遺址,位于湖北麻城東北

中國孫子兵法城孫武塑像

孫子兵法演示城始建於2002年10月,位於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惠民縣城北側

為避禍亂,三十歲的孫武隨父孫憑到南方的國,隱居都郊外穹窿山,務農,潛心鑽研兵書

蘇州穹窿山孫武墓園

縣志》載,孫武穹窿山寫傳世之作《孫子兵法》,一生事業在國展開,死後也葬此地

孫武隱居地

蘇州穹窿山孫武苑孫武塑像

孫武苑孫武起居室模擬

孫武苑孫武塑像

孫武苑內之書法廊↓↑

 魏武帝註孫子》日本語碑

作者:孫子,字長卿,有時又稱孫武子孫子春秋末期人其出生年代據推算在西元前550年至西元前540年之間。出自姓或姓,田完後裔,賜姓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兵聖。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哲學家。相傳,中國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族聯盟首領,曾是國人的祖先,孫武也被視為是的後裔。《吳越春秋》記載,孫武發怒時,兩目忽張,聲如駭虎,髮上衝冠,項旁絕纓」。看來,孫武具有古代驍將的魁梧體魄,而且聲音洪亮。他的性格內向、耿直,語言明快,思想深刻。孫武著的《孫子兵法》不僅總結了前人的軍事經驗,而且也包含了他本人豐富的軍事經驗。他曾經指揮過當時的一場大戰役,並取得以少勝多的輝煌戰果。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柏舉之戰

孫武的祖籍是春秋時一個小國國,位置在現今的河南安徽的交界處。他的七世先祖陳完本是該國國陳厲公的兒子,由於宮廷發生內訌,陳完怕禍及自身,逃到國。其時桓公當政,桓公陳完為工正,掌管國的手工業生產。這時的陳完改姓,原因是音同意通。田完的四世孫無宇有二子,一為,二為田書被當君主齊景公派往討伐國的鄰國今山東國,有戰功,被王室賜姓改名孫書食采於樂安(今山東惠民縣),是氏的始祖。從此,氏一家成為了軍事世家。孫書之子孫憑也成為了國的名將,官職一直做到國的卿時期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級官員),孫憑孫武。依據推算,孫武出生年代大約在西元前550年到540年之間,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出生地是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廣饒縣位於黃河三角洲和東營市的南部,孫武故里齊國樂安就是現在廣饒縣,因與江西樂安縣重名,山東樂安19142月改稱廣饒縣。孫武祠位於廣饒城西北隅。

Google地圖連結:中國山東濱州市惠民縣附近孫子兵法

始建於200210月,位於孫子故里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惠民縣城的西北隅「孫子文化區」內。是以具有千年歷史的代棣州古城牆、護城河遺址為依托而修建的華夏兵學第一聖殿,共分為八大景區,總投資5億元,控制面積達7200畝,建築面積1100畝。以《孫子兵法》為靈魂,以民族化、多元化、國際化的全新理念為旨歸。

孫武所生活的年代是社會動盪加劇、兼併戰爭激烈而頻繁的時代,也是各種學術,思想及流派興起、發展的時代,加之孫武軍事世家出生,使得他從小就受到濃厚的軍事戰爭知識的熏陶,也受到各種先進的社會思潮的影響。這種環境使得孫武從小便酷愛兵法。他渴望探求作戰的制勝之道,以便將來能超越父輩,大有作為。他閱讀古代軍事典籍《軍政》,了解黃帝戰勝四帝的作戰經驗以及古代名相伊尹姜尚管仲的用兵策略。博覽群書,學習黃帝的作戰方法以及商湯、西的一些軍事名家的作戰史實,並從中總結出作戰策略及作戰思想。大約在西元前532年,由於國發生內亂,貴族四族之間發生了較大的矛盾及鬥爭。大約在齊景公三十一年西元前517左右孫憑為避禍亂,率全家到了南方的國。這時的孫武只有三十歲,但鑽研兵法已頗有成就。他藏形不露,過亦耕亦讀的田園生活後來結識了從國而來的,同樣為春秋時期軍事名家的伍子胥,二人十分投機,成為莫逆之交。此後,隱居在(蘇州市郊外)郊外的穹窿山穹窿山被稱為「智慧山」以務農為樂,並在此時一面潛心鑽研兵書,撰寫了十三篇兵法,即《孫子兵法》,它全面闡述了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對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影響極其深遠。時至今日,《孫子兵法》對現代軍事理論的建設和發展仍具有借鑒意義,被尊為世界第一兵書、兵學聖典、兵學經典之首,被定為武學的教範據《縣志》記載,孫武就是在這裡寫下了傳世之作──孫子兵法》。從此,孫武一生的事業就在國展開,死後也葬在此地。所以《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稱孫武為「吳人」。孫武公園就是為紀念這位被譽為「兵家之祖」的偉大軍事家而興建的。

孫武國後,由王闔閭的謀臣伍子胥發現,並引為知己。伍子胥王面前多次舉薦孫武王對孫武的兵學見解至為賞識。經過吳宮教戰王確認孫武是一位能統兵作戰、安邦定國的奇才,遂封孫武為上將軍,令他日夜練兵,準備伐

後與伍子胥同佐闔閭西破國,五戰五勝,攻下都(湖北江陵),北威齊晉,南服國,使顯名諸侯。他指揮這場歷史上有名的「柏舉大戰」,並取得以少勝多的輝煌戰果。這就是。國是春秋時期南方大國。據《傳》記載,楚莊王時,曾北上問鼎中原。當時北方的國採取聯的策略,使得吳楚兩國長期對峙。西元前五世紀楚昭王即位後,國的實力下降,同時和等周邊國家又不斷發生戰爭衝突,闔閭利用這個時機,決定逼國決戰。他打著「興師救蔡的旗號,與伍子胥等率水師溯淮河西上,北繞大別山,會軍。當三國聯軍編制就緒後,孫武突然決定改變沿淮水進軍的路線,在今河南潢川淮河某一彎曲部捨舟登陸,迅即通過大別山桐柏山之間的黃峴關武勝關平靖關三道關口,直插國縱深。孫武先走水路,然後突然改為陸路,是為了麻痺對方,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果然,當聯軍主力集結在湖北麻城東北柏子山一帶後,軍被迫倉促應戰。經過前哨戰和柏舉決戰,楚軍大敗而逃。軍乘勝追擊,11天行軍700里,五戰五捷,佔領國都城楚昭王棄城南逃,軍聲威大振。這次戰役中,軍以3萬人對20萬,出征千里之外,竟取得輝煌戰績,令人不勝感嘆。戰國時期軍事家尉繚子讚賞說有提十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桓公也。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孫武用兵如神推崇備至。

後,謝絕王晉封,固請還山後,不知所終。其所著《孫子兵法》十三篇,為我國最早的兵法,至戰國中期始整理成書,後世被譽為「兵學聖典」,置以《武經七書》之首也。死後亦葬在國,所以《吳越秋‧闔閭內傳》稱孫武為「人」。今日在山東江蘇蘇州等地,尚有祀奉孫武的廟宇,多謂之兵聖廟

戰國時期的吳起吳起,世稱吳子,於戰國時期先後任兩國的將軍和國的令尹,他的軍事思想被整理成《子》一書)並稱「孫吳」,二人同是兵家的代表人物。孫子兵法》和《吳子》從戰國開始就廣泛流傳,被歷代軍事家奉為經典。《韓非子》稱「今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也說「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孫吳」從此並稱。

 

百世兵家之師──孫武

孫武拜將之後,訓練軍隊時使用真正的銳利武器,因而使士兵經受了實戰的考驗,培養出了勇敢頑強的性格;在軍隊的管理方面,孫武接受伍於胥的建議,調整了國軍隊的編制,將軍改編為三軍,加強了陸戰奔襲的訓練,以適應戰爭的要求。西元前511年,闔閭為鞏固自己的政權、清除餘黨,決定將在自己發動政變時投奔鍾吾(今江蘇窗遷縣東北)未回的二位王室公子掩余燭庸追殺掉,闔閭下令讓鍾吾將他們兩人拘捕送給自己發落,但這二個小國沒有完全聽從,而是將二位公子驅逐出境,二位公子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向國。王獲此二人後,如獲至寶,把它們安頓在(今河南沈丘縣東南),同時還為他們築城,並取(城父)(均在之東)的土地給二公子,作為他們的封邑。闔閭十分清楚,國此舉的用意是想利用二位公子,把養作為牽制吳國的戰鬥據點。闔閭孫武為將,下了攻克城的決心。這一仗是孫武初試兵鋒的一場戰鬥,因此,孫武在戰前認真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形勢。孫子認為,邑一戰,闔閭目的一方面是要擒殺掩余燭庸二公子,剪除自己政治統權的隱患;另一方面還在於消滅淮水北岸的軍勢力,為日後破掃清障礙。因此,孫武闔閭提出了「肆、攻克城」的戰略方針,在戰術實施時,孫武將吳軍分編成三支勁旅,先以第一軍兵力佯攻伐,在佯攻不克後,軍便兵鋒一轉,南下渡過淮水,直驅500餘里,攻打二地;當軍的增兵即將到達時,軍便撤退待命,不與軍正面衝突。軍見軍撤走,便將部隊駐紮在南岡(令安徽潛山)孫武這時調動他的第二軍人馬沿淮水而上,疾行軍數百里直撲之戰略要地邑。當軍即將趕到邑時,孫武便命部隊撤退待命。由於軍的兩支部隊成功地調動了敵軍,使軍疲憊不堪,士氣低落。這時,孫武才命令軍的第三軍實施了攻克城的戰鬥。軍一舉攻下城,擒殺了二公子,勝利地結束了這場戰鬥。這時的闔閭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想要一鼓作氣攻克(今湖北江陵紀南)。但孫武認為這樣做不妥,便向王進言道:「軍乃天下勁旅,非國和鍾吾國所能比。我軍巳連滅二國,人困馬乏,軍資消耗甚大,不如暫且收兵,蓄精養銳,再待良機。」王聽從了孫武的勸告,下令班師。這次戰役的勝利為以後大舉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軍回國後,孫武一面命令軍隊抓緊時間休整、訓練,一面與伍子胥等人一起商議如何對付國背後的國。國是國的盟國。在西元前544年,國便開始參加以為首的攻打國的戰爭,三十多年來,只要國發兵攻國便總是出兵配合、呼應國的行動。因此,君臣都十分清楚,國將是國爭奪霸業,攻克國的勁敵。西元前510年,闔閭為早日制服國以消除日後攻的隱患,決定伐。戰前,闔閭派人去國下書越王允常,希望國站在自己一邊,從,但允常拒絕了。同年,根據當時星象學的測定,天上的歲星恰好與地下的吳越兩個相呼應,這種歲星與國家呼應的現象表明,兩國都可受到天命的保佑,但是二國中如有誰先動兵,就會反受其害。鑒於此,闔閭對是否用兵伐舉棋不定。這時,孫武以全樸素的唯物論思想批駁了天命觀。孫武指出:「明群賢將,所以動而勝,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像於事,不可驗於度。心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孫武的觀點,得到了王的認可。於是,闔閭孫武伍子胥等一同率領軍攻,大敗軍,軍的勝利,使的威脅減少到了最低程度。

經過幾年的吳楚戰爭,國已將自己邊境的一些國的勢力剷除或控制。這時,孫武伍子胥便開始策劃大舉攻的計劃。孫武認識到大別山以東江淮之間的豫章地區還在國的控制之下,因而決定先清除這道障礙。豫章地區附近一帶,還存在一些獨立的小諸侯國。這些國家每年都要向交納大量的賦稅,才能獲得國暫時的保護。西元前508年,孫武利用這些小國對國的不滿,先使桐國背叛了,又爭取了舒鳩國,為吳興兵設下了一個誘敵之計。他讓回紇人到國對國人說:「人很害怕國,若是國攻打國,國只能用代替國去討伐叛逆國的方法來討伐好國。」令尹囊瓦果然經不住坐收漁利的誘惑,率領軍去討伐國。軍進入豫章後,便駐紮觀望軍「伐」的行動。孫武見敵人中計,便一方面將水軍派往豫章南部的江面上,作出要討伐國的架勢,繼續迷惑軍;另一方面,孫武暗中指揮軍主力,將其調至豫章地區中段的巢城附近集結,等待有利戰機出現。最後軍駐紮豫章達數月之久,不但征討國沒有任何成果,而且不見軍攻打國,導致士氣喪失,軍心渙散。國主力這時突然進攻豫章,將楚軍包圍,只留一個缺口。楚軍措手不及,拚命朝缺口逃竄,吳軍乘勢掩殺軍,大獲全勝。班師回國時,孫武又指揮軍一舉攻克了巢城這一仗,孫武以其誘敵、驕敵的謀略大獲全勝,幫助王打通了入的通道,為國日後破戰略計劃的順利實施創造了條件。

西元前507年,孫武伍子胥根據交惡,國令尹囊瓦生性貪婪,因索賄得不到滿足而拘留君,兩國對極其怨恨的情況,獻聯合以襲之計。雖是小國,但居於的側背,這就為軍避開軍正面,從其側背作深遠戰略迂迴提供了有利條件。

西元前506年,國大舉攻的條件已經成熟。首先,孫武伍子胥決定用全國的兵力同軍進行決戰,同時聯合國和國,用「三國全謀伐」,以保證戰鬥的勝利;其次,孫武在深入研究了之間的地形之後,以「避實擊虛」為原則,確定了千里破的進軍路線。最後,為避免攻打堅城都,孫武選擇了柏舉(今湖北麻城東北,一說今漢川)為決戰地。當時,國圍攻巳經歸附國的小國──國。孫武率領3萬精兵,乘船逆淮河而上救援。軍見勢不妙,趕忙退兵,在漢水設防。沒想到孫武卻突然棄船登岸,從陸路奔襲國腹地。伍子胥孫武:「軍長於水戰,為何改從陸路進軍呢?」孫武告訴他說:「兵貴神速,應當走別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個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遲緩,軍必然乘機加強防備,那就很難破敵了。」說得伍子胥點頭稱是。但孫武並沒有用全部兵力奔襲,而是精選了3500人做先鋒,披堅執銳,輕裝疾進。等到了漢水東岸,軍迎擊時孫武又領兵後撤,引誘軍追擊。之後,由於軍主帥令尹囊瓦擅自改變預定的夾擊軍的作戰計劃,為了爭功,單獨率軍渡過漢水進攻軍,結果在柏舉之戰中先是被孫武用先發制人的戰術衝亂了的陣腳,然後又在王主力的圍殲下,大敗而逃。軍乘勝追擊,55勝,佔領了的國都郢城。然而,這時國乘吳軍伐之機進攻國,國又出兵幫助國對付軍,這樣,闔閭不得不引兵返。此後,又繼續伐為免亡國,將國都由遷到都(今湖北宜城縣東南)

孫武在幫助闔閭西破強的同時,計劃征服國。西元前496年,闔閭聽說越王允常去世,新即位的越王勾踐年輕稚弱,國國內不大穩定,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便不孫武等人的勸告,不等準備工作全部就緒,就倉猝出兵,想要擊敗。不料,勾踐整頓隊伍,主動迎戰,兩軍相遇於吳越邊境的檇李(今浙江嘉興縣西南)勾踐施展巧計,他派死刑犯首先出陣,排成三行,把劍放在脖子上,一個個陳述表演後,自盡於陣前。國士兵不知那是一個個罪犯,居然看得忘了神,傻了眼,軍乘機發動衝鋒,軍倉皇敗退,闔閭也傷重身亡。

闔閭去世後,由太子夫差繼承王位,孫武伍子胥整頓軍備,以輔佐夫差完成報仇雪恥大業。西元前494年春天,勾踐調集軍隊從水上向國進發,夫差率10萬精兵迎戰於夫椒(今江蘇縣西南太湖邊),在孫武伍子胥的策劃下,軍在夜間佈置了許多詐兵,分為兩翼,高舉火把,只見在黑暗的夜幕中火光連成一片,迅速向軍陣地移動,殺聲震天,軍驚恐萬狀,軍心動搖,軍乘勢總攻,大敗軍,勾踐軍的追擊下帶著5000名甲士跑到會稽(今浙江紹興市東南)上的一個小城中憑險抵抗,由於軍團團包圍,勾踐只得向吳屈辱求和,夫差不聽伍子胥勸阻,同意了勾踐的求和要求。

國的爭霸活動在南方地區取得勝利後,便向北方中原地區進逼,西元前485 年,夫差聯合國,大敗軍。西元前482 年,夫差又率領著數萬精兵,由水路北上,到達黃池(今河南封丘縣南),與諸侯國君會盟夫差在這次盟會上,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爭得霸主的地位。孫武雖沒有直接參加攻取勝、與爭霸兩事,但在此前孫武精心訓練軍隊和制定軍事謀略,對夫差建立霸業有不可抹煞的巨大貢獻。

雖然孫武霸業蒸蒸日上,但夫差取得霸主地位後,漸漸驕奢淫逸,目空一切,自以為是,不納忠言。聽信奸臣的挑拔,不僅不理睬伍子胥的苦諫,反而製造借口,逼其自盡。孫武深知王為人,同夫差的分歧越來越大,遂邀伍子胥一同退隱,伍子胥並未答應,直到死前一刻才後悔沒同孫武離開。史書中對孫武的後期生活並無記載,不過確信的是:孫武深知「飛鳥絕,良弓藏;狐兔盡,走狗烹」的道理,對伍子胥慘死的一幕十分寒心,於是便悄然歸隱,息影深山,根據自己訓練軍隊、指揮作戰的經驗,修訂其兵法13篇,使更臻完善,成為一代鉅著孫武之子孫明王封為富春侯,是為富春孫氏之始。

事情不出伍子胥所料,勾踐屈辱求和後,臥薪嘗膽,立志報復,他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使國富足,越軍精悍。西元前482 年,軍乘軍主力聚集黃池與中原諸侯盟會、國國內兵力空虛之際,發兵襲擊國,攻入國國都,國遭此動難,便一蹶不振,由盛轉衰,延至西元前473年,正式被國滅亡,夫差愧恨交加,自刎而死。孫武的由王統一華夏的夢想,也就成為了泡影吳越秋‧夫差內傳》載:「臣觀王,為數戰伐,士卒不息,大臣內引引退,讒人益眾。」

據《絕書》的記載:「巫門外大塚,王客、齊孫武塚也,去縣十里,善為兵法。」江蘇縣東門外,有武的墳墓。那麼孫武應該是退隱山林,終老其身。但是《書‧刑法志》稱:「之徒,皆誅戮於前,而功滅亡於後。」顏師古注稱「」即孫武。唐李筌《太白陰經‧善師篇》也襲用此說。因此也不能排除孫武被害致死的可能性

孫子之所以被後人尊稱為「兵家之祖」、「兵聖」,除了其赫赫戰功以外,更主要的是他給後人留下了不少珍貴的論兵、論政的篇章,其中尤以流傳下來的《孫子兵法》最著名。《孫子兵法》,不但是我國最早的兵書,也不僅在軍事理論方面達到了前無古人的高度,而且在軍事哲學方面也堪稱民族智慧的結晶。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盛讚《孫子兵法》,他親自整理前人對《孫子兵法》的研究,作成簡明的「略解」,為後人學習運用《孫子兵法》提供方便。北時,《孫子兵法》列為《武經七書》之首,被譽為「兵學聖典」或「兵經」。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毛澤東也曾高度評價說:「孫子的規律,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仍是科學的真理。」

孫子兵法》不但影響了中國,而且被譯為文、文、文、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在1990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將軍斯瓦茨科夫使用最古老的《孫子兵法》中「重將治兵」的原則及名種謀略思想來驅動裝備著最現代化的戰爭武器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斯瓦茨科夫也由此被譽為「將星奇才」。國著名戰略家利德爾.哈特在《孫子兵法》譯本序言中說:「2500多年前中國這位古代兵法家的思想、對於研究核時代的戰爭是很有幫助的」。

現在,《孫子兵法》不僅被運用於軍事領域,還被推廣運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日本將他的兵法用到了商業方面,尤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由此來看,武被古今中外一致尊崇為「兵家之祖」是當之無愧的。

孫武國的地位和作用:孫武雖然無實際統兵權,但卻位尊為國軍事靈魂

從《史記》為數不多的幾段記載可以看到,孫武所任之「將軍」,乃國的最高級軍事智囊,或軍事高參,類似於後世的「軍師」類的「將軍」。孫臏諸葛亮諸葛亮後期也任統帥)之類的「將軍」

一、闔閭三年,王率大軍伐,「拔,殺亡將二公子,謀入,將軍孫武曰:民勞,未可,待之。」這裡孫武敢於和能夠否定王的軍事計劃,並且能使王接受自己的意見,可見孫武地位之重及其意見的權威性。

二、闔閭九年,「闔閭伍子胥孫武曰:『始子之言,未可入,今果如何?』二子對曰:『王必欲大伐,比先得唐蔡乃可』。闔閭從之。」這裡王對自己的屬下臣民用了一個「請」字,「請」字在此作「請教」解,這就把孫武的崇高地位給予了定格;從「今果如何」四字,可以看出王向孫武請教意見的虛心態度;從「闔閭從之」四字,可以看出王對孫武意見的尊重和言聽計從。

三、「當是時,伍子胥孫武之謀,西破強,北威齊晉,南服人」。這裡明確點明,國軍事上的勝利,國成為強國、霸國,都是採用伍子胥孫武之「謀」。孫武的「謀士」(最高級「謀士」)、「軍師」的身份不是再明白不過了嗎?

四、既然司馬遷反覆強調國的強大「孫子與有力焉」,那麼我們就應該把國強國過程中的勝利看成是孫武兵法思想實踐的成功。如前所述,闔閭在國內與民同甘共苦的做法,是孫武「令民與上同意」和「 視卒如嬰兒」兵法內容的實踐;伍員王提出的「疲敵戰術」乃是孫武「疲敵思想」的實踐;豫章之戰的勝利,乃是運用孫武聲東擊西、分合結合戰術的範例;在闔閭九年伐過程中的,如上所述由於國系統運用了孫武的「主孰有道兵眾孰強」、「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窮寇勿迫」、「半濟而擊之」、「智將勿食於敵」等戰術思想,因而能夠取得連續的大勝利,並佔領國國都

孫武國的「將軍」職務──「軍師」,是一種新的(以前沒有過的)、特殊的設置。這個職務的特點是位高、寵榮、尊顯。所謂位高,不是指的爵位高,而是指在社會政治生活中地位高、層次高;所謂寵榮,是指國家最高領導者王對其特別尊重,言聽計從,寵幸有加;所謂尊顯,是指孫武的兵法思想已成為國家軍事活動的指導思想,成為國的國魂、軍魂。正如司馬遷所說「孫武,申明軍約,賞罰必信,卒霸諸侯,兼列邦土……身寵君尊,當世顯揚,可不謂榮焉?」無獨有偶,孫武後代孫臏國也擔任「軍師」職務,祖孫兩代有著基本相似的經歷。孫臏沒擔任過統帥和主將,但國對國的幾次著名的重大戰役,都是作為「軍師」的孫臏協助國統帥田忌指揮的結果。並且孫臏也留下了自己的兵法。孫臏國既不是行政高官,也沒有卿大夫的職官等級。祖孫兩代都對所在國作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兩千多年來,對國統帥田忌知道的人並不多,但作為軍師的孫臏及其事跡卻婦孺皆知、膾炙人口。孫武國事實上的「軍師」這一特殊的將軍職位,絲毫無損於孫武作為中國古代最偉大軍事家的地位和形象。

孫武功高蓋世,但卻因為「名分」而不為外人所知。

孫武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被人們譽為「兵聖」;《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兵學文化最早、最傑出的代表,被當今人們譽為世界軍事理論「瑰寶」。但傳》和《國語》中對孫武和《孫子兵法》卻無隻字述及。在較早的先秦著作如《論語》、《墨子》、《老子》、《孟子》、《莊子》、《管子》等書中也毫無孫武和《孫子兵法》的蹤跡可言。《吳子》、《司馬法》、《尉繚子》、《六韜》等軍事著作僅在字裡行間不同程度反映了孫武的某些軍事思想,遠非對孫子的介紹。到了戰國後期如《韓非子》、《氏春秋》等書中才提到孫武及其兵法。人們更多瞭解孫武和《孫子兵法》,乃是通過很久以後的西漢司馬遷所著《史記》以及東問世的《絕書》、《吳越春秋》等書的記載,而這與孫武所處時代相距已三百多年。引發後世、特別是代以後人們對此問題的諸多猜疑1972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的出土使有些疑問得到澄清,但一個根本問題仍沒有得到解決,這就是「為什麼《傳》對孫武及其兵法沒有任何記載」?

孫武不見於《左傳》《國語》所載並不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一部著作,特別是一部史書,它收錄的人物,都是要有一定的標準的。從孫武的具體情況看,《左傳》不書其名是可以理解的。

一、孫武這一行為,《傳》不書,是因為孫武不是重大政治事件的參與者,也不是為國事或為避難而出奔。且孫武國不僅非卿、非大夫,也沒有參與政治活動。《左傳》不書其名是再正常不過了。

二、孫武國後,直至見王前,「避隱深居」,天下不知有孫武其人。《傳》就更不會書其名了。

三、孫武見吳王「卒以為將」後,是既非卿、非大夫,也無政權機構行政職務;身為將軍而又無直接統兵權,也就是說在所有的國務、軍務正式活動中,孫武只是以吳王的高參,或幕僚,或軍師的身份參與的,在當時的職官稱呼中,並無正式的名分。《傳》不記孫武其人、其事則是可以理解的。而與孫武同時的其他客卿中,伍員為大夫,職務為「行人」;伯嚭為大夫,職務為太宰;徐承為大夫,統領海軍;華登為大夫,與伍員共同訓練甲兵。他們都有正式的名分和具體職權,《左傳》記載他們也同樣是可以理解的。

孫武的相當於「軍師」的「將軍」,是一個無具體所轄的職務。「軍師」這一身份,儘管位尊、顯赫、極為優寵,並且在實際上是國、軍的靈魂,但在當時,其他諸侯國不知道、也不一定承認這一職務,並且孫武的兵法也不是以自己的名字發佈的,所以,孫武的大功和軍事思想也就不為外人所知。《傳》作者在「名」的問題上的重視程度與《春秋》是一致的:「名之不可不慎也」。這種狀況與春秋末期,原來的「正名說」沒有得到徹底破壞有關係。而孫武之後代孫臏所處的時代這一狀況有了根本改變,所以孫臏的「軍師」職務得到各國的共同認可,當然其功績,也就會得到公開承認。

綜上,孫武的功績之大與《左傳》隻字不予記載這種狀況是極不相稱的。孫武春秋時期不顯於世,不為《左傳》《國語》所載,主要原因是:孫武沒擔任過統帥或主將孫武沒有《傳》《國語》已經記載過的伍員等人的地位高、權力大;孫武沒擔任正式的國家機構官職;孫武沒有被封為卿或大夫;孫武相當於「軍師」(或高參)職務位尊、顯赫,但卻是非正式國家或軍隊職務,不為外部世界所知;孫武及其兵法為國強大起了指導性作用,但兵法是為他人而作。這一切,造成了孫武「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的結局。看來,孫武本人對於不被史家記載於冊、名聲不顯於當世,是早有預料並且是有思想準備的。

下接「回應」區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100227459&aid=7265029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3 15:15 【udn】 這裡更便宜!司馬 兵家 筆下 傳奇比價

 回應文章

山水光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精彩又詳盡的介紹
2013/03/13 22:46

尤其回應區中羅列

更是生動萬分

本來認為不能詳盡研讀

實不應回應

但您這準備與用心

是我們所不能比較

有榮幸拜讀  感謝


葉慶賢 岳飛詞〈滿江紅‧寫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上承「主頁」
2013/01/29 15:37
★★★★★★
葉慶賢 岳飛詞〈滿江紅‧寫懷〉(m100227459) 於 2013-01-31 11:31 回覆:

孫子年譜:

1歲:西元前544年,田武一週歲。據《史記》和《新書》所記,田武國公子孫完後裔

2歲:西元前543年,周景王二年,齊景公五年,田武在齊。子產政,鄭國大治。

3歲:西元前542年,周景王三年,齊景公六年,田武人游於鄉校,議執政善否。然朋子產毀鄉校,子產不聽,日:「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

4歲:西元前541年,周景王四年,齊景公七年,田武。晉趙武死,韓宣子政。令尹圍殺王自立,是為楚靈王

5歲:西元前540年,周景王五年,齊景公八年,田武。春,侯使韓宣子,觀書於太史氏,見《易象》與《春秋》,說:「禮盡在矣,吾乃知周公之德與之所以王也。」

6歲:西元前539年,周景王六年,齊景公九年,田武氏放貸,大斗出,小斗進,「民歸之如流水」。

7歲:西元前538年,周景王七年,齊景公十年,田武在齊。

8歲:西元前537年,周景王八年,齊景公十一年,田武廢中軍,四分公室。,敗於鵲岸(今安徽銅陵一帶)

9歲:西元前536年,周景王九年,齊景公十二年,田武人救之,令尹子蕩,敗於房鍾(今安徽省蒙城西南)

10歲:西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齊景公十三年,田武

11歲:西元前534年,周景王十一年,齊景公十四年,田武

12歲:西元前533年,周景王十二年,齊景公十五年,田武

13歲:西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齊景公十六年,田武二氏攻欒施高疆田桓無宇對貧困孤寡者都發給糧食,其勢益大。

14歲:西元前531年,周景王十四年,齊景公十七年,田武。楚靈王十三年,誘殺蔡靈侯,滅,以公子棄疾公。餘祭死,弟餘瞇立。

15歲:西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齊景公十八年,田武。楚靈王十一年,派兵圍以威脅

16歲:西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齊景公十九年,田武公子棄疾(),公子(子干),公子黑肱(子皙,三人均靈王之弟)率陳,蔡,不羹,許,葉之師入楚,靈王西歸自殺,立子比為王。棄疾以靈王將至恐嚇子比,子皙,二人自殺,棄疾即位,名熊居,是為楚平王。吳餘瞇二年,來州(今安徽省鳳台)

17歲:西元前528年,周景王十七年,齊景公二十年,田武在齊。楚平王初立,恐國人及諸侯叛之,乃施惠於民,結好鄰國,息兵五年。

18歲:西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齊景公二十一年,田武。吳王餘瞇死,子立。

19:西元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齊景公二十二年,田武蒙山求學,至蒲遂(今江蘇省睢寧西南)

20歲:西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年,齊景公二十三年,田武蒙山求學。攻楚,戰於長岸(今長江裕溪口一帶),大敗,失王船「余皇」,公子姬光(諸樊子)夜襲軍,奪回「余皇」。

21歲:西元前524年,周景王二十一年,齊景公二十四年,田武漫遊天下,考察歷史古戰場

22歲:西元前523年,周景王二十二年,齊景公二十五年,田武漫遊天下,考察歷史古戰場。少師費無極()平王疏遠太子,請在城父(今河南省平頂山市北)築城,使太子居之,以通北方。州來築城以拒田書因伐功大,景公賜姓,食采於樂安

23歲:西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齊景公二十六年,孫武在齊,博覽群書,研究歷代戰爭兵法理論,作著《兵法》的準備工作費無極譖太子將以方城之外為叛,楚平王召見,奔宋,繼又奔,為人所殺。伍子胥父(伍奢)兄及全家三百餘口,伍子胥太子之子白公勝

24:西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齊景公二十七年,田武,是年與田淑賢成婚

25歲:西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齊景公二十八年,孫武周景王死。國人立長子。子朝猛爭位。出兵助旋死,謚悼公。立其弟,是為周敬王

26歲:西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齊景公二十九年,孫武八年,攻州來之兵往救,戰於雞父(河南固始東南,一說在安徽壽縣西南),楚軍大敗。

27歲:西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齊景公三十年,孫武在齊。楚平王十一年,以舟師與人窺境,楚平王至圖陽(今安徽省巢縣南境)而還。之後,滅鍾離(安徽鳳陽東北)

28歲:西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齊景公三十一年,孫武。魯昭公率師攻伐季孫氏,「三桓」聯兵反抗昭公昭公兵敗奔。孔子因亂帶弟子適,為高昭子家臣。

29歲:西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齊景公三十二年,孫武楚平王死,子立,是為楚昭王

30:西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齊景公三十三年,高昭子聯合,鮑,三家反晏嬰孫憑參與其中,恐遭敗後株連,孫武挈妻子奔,隱於穹窿十二年,攻(今安徽省霍山東北)左尹伯卻宛等絕其後,軍被困不能退。公子利用時機,設宴請赴會,遣專諸刺王公子姬光成功奪回王王位,是為闔廬()卻宛等乘亂大敗師,凱旋而還。費無極鄢將師妒火中燒,設計殺伯卻宛全家,伯卻宛闔閭封為大夫,擔任國太宰

31歲:西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闔廬元年。闔廬闔閭派遣伍子胥推薦的刺客要離刺殺逃亡在外的前王公子慶忌。伍子胥為行人,為大夫。伍子胥闔廬之命,請孫武出山練兵斬姬。闔廬孫武為元帥兼軍師,執掌之國政。六月,六卿用法律規定當藉口,消滅了國最後的公族勢力氏、羊舌氏,六卿瓜分了兩氏的土地,國的王室從此趨於滅亡。六將軍瓜分國的形勢形成。這是闔閭孫武提出六將軍問題的時間上限。

32歲:西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闔廬二年。孫子

33歲:西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吳王闔廬三年。取分兵擾之策,討叛臣,斷翅翼,滅鍾吾515年四月後至前512年八月前,孫武完成了十三篇《兵法》:即《孫子兵法》。伍員將此書獻給了闔閭,做為他推薦孫武的前奏。闔閭對它讚譽有加,最後任命孫武為客卿,帶兵出征,往西大破強大的國,往北威震等大國,使闔閭得以稱霸天下。《孫子兵法》開始展現了它對世界歷史進程的影響力。

34歲:西元前511年,周敬王九年,闔廬四年。開始採納伍員三師疲的大戰略取三師以敝,多方以誤之策,攻軍往救,軍攻軍往救,軍又退。人探知軍確已返國,乃自回軍。軍一退,而之又一軍復出,進攻養邑人救援不及,遂攻克養邑,殺公子掩余燭庸

35歲:西元前510年,周敬王十年,闔廬五年。闔閭命令允常率兵討伐國,允常不聽;,為軍所敗。闔廬使伍子胥增築都城。

36歲:西元前509年,周敬王十一年,闔廬六年。孫子

37歲:西元前508年,周敬王十二年,闔廬七年。為繼續施行多方誤敵之策,誘,投餌釣魚,囊瓦中了王之計,率軍,被軍擊敗於豫章遂取,獲公子以歸。自此役之後,豫章山以東諸邑及附庸,屬國全為所有。

38歲:西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闔廬八年。孫子。楚囊瓦蔡昭侯索裘及佩玉,又向唐成公索馬,兩君不肯,囊瓦無理扣留唐蔡二君。冬季,蔡昭侯唐成公囊瓦釋放回國。兩人開始與國、國圖謀報復國。

39歲:西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闔廬九年。王室名義會十八國諸侯於召陵,謀攻。晉荀寅蔡昭侯求賂,不得,伐夭折。囊瓦冬季,十一月庚午日,闔閭率軍與蔡昭侯唐成公兩國軍隊會合軍至淮納棄舟,越大別山,進攻楚囊瓦軍於柏舉(今湖北省麻城東)庚辰日,國攻入國首都郢城囊瓦昭王逃入雲夢澤中,被「盜」襲擊,又奔伍員楚平王屍,震驚各國。申包胥求救於,哭庭七日,秦哀公乃許出兵。

40歲:西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吳王闔廬十年。申包胥國討到了五百乘的援軍,回國後聯合國殘餘部隊攻軍主將子蒲在與軍對戰前對軍說:「吾未知道。」而使軍先與軍交戰,並率領軍隊從一地與軍會合,於一地大敗闔廬夫概王軍隊。夫概篡位自立,闔廬先回擊走叛變的夫概王奪回王位。軍相繼班師回國。楚昭王

葉慶賢 岳飛詞〈滿江紅‧寫懷〉(m100227459) 於 2013-01-31 11:53 回覆:

41歲:西元前504年,周敬王十六年,闔廬十一年。,敗其舟師,又敗其陸師於繁陽(今河南省新蔡)國上下害怕軍又大舉進攻國,因此令尹子西決定將首都從遷到了此年也是《史記》記載孫武的最後一年

42歲:西元前503年,周敬王十七年,闔廬十二年。孫武闔廬日益專橫,生活糜爛,沉溺於酒色,不納臣諫,遂以回國探親為由,隱遁山林,從此史無所記。有人說他回到了國,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有人說他功成身隱,以盡天年而終。

75歲:西元前470年,終於姑蘇,即今江蘇蘇州市所轄之縣。如此等等,俱都傳說而已,皆無史可考。(來源:大連圖書館資料庫)孫武死後,被葬於國平門西北二里;並與同樣對國軍事有極大功績的前行人巫臣之墳(平門東北三里),作對相望,守護國。司馬遷孫子對於闔閭破楚稱霸、夫差北上爭盟、威嚇兩大國而「顯名諸侯」,「與有力焉」。

孫武功成身隱後之相關事件:

西元497年:氏與中行氏叛逃到朝歌接受保護。應驗了孫子對六將軍的預言。

西元496年:夏季,國討伐國,句踐在檇里一地大敗軍。闔閭傷重不治,在回國路上逝世。夫差繼位為王。

西元493年:夫差率軍討伐國以報殺父之仇,軍大敗軍,句踐投降。

西元485年:伍員夫差賜死。伍員死後則傳下了《水戰兵法》及《伍子胥》兵法。而伍員託孤的鮑牧在前487年逝世,傳有鮑子兵法》

西元479年:回到國的白公勝因為圖謀篡奪國政權而失敗被殺,死後傳下了《公勝子》兵法。

西元473年:王在范蠡文種的協助之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在這一年滅亡了國。差自殺而亡,而伯嚭也被軍殺死。此後上將軍范蠡避世隱居,傳下《范蠡》兵法;宰相文種王賜死,死後傳下《大夫》兵法

西元453年:智伯貪得無厭,最後被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聯手殺掉,再一次應驗了孫子的預言。後來,兼併了氏全部的土地,史稱三家分。一直到前222年,時,除了國政權最終將歸於氏這一預言之外,六將軍的滅亡順序都符合孫子的預言!

西元354年:孫武後裔孫臏藉由桂陵之戰,一戰成名。傳有《孫臏兵法》,書中繼承了許多孫武的兵法思想,並有所發揮。這些家學思想,被孫臏稱為「氏之道」。

 

戰國時期:尉繚子在《尉繚子》中引用了許多《孫子兵法》的文句並首次提到了孫武,而以當時人的習慣尊稱其為「子」。

戰國末期,韓非在(前280至前233年)〈韓非子‧五蠹〉提到當時的社會現象說:「今境內(國境內)皆言兵,藏之書者,家有之。」是關於《孫子兵法》盛行於世的首次記錄。

先秦:醫學經典《黃帝內經》在〈靈樞.逆順〉篇引用〈孫子兵法.軍爭〉篇的理論指導用針施治!是中國醫者首次將兵法運用於醫療理論的相關記錄。

西:史家司馬遷(前135年至前87年)在《史記》中為「孫武孫臏吳起」等兵家立傳,而作〈孫子吳起列傳〉,是銀雀山漢墓出土竹簡以前對孫子其人其事最早的文獻記載。篇中引闔閭稱:「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而太史公也於傳記之後稱:「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都證明瞭《孫子兵法》原本就只有十三篇的事實。

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收錄:「《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但因未能註明《吳孫子兵法》與《孫子兵法》的關係,而使此記載成為千年後疑古者爭相引用以佐證謬論的文獻資料。

末年:隨著王朝的分裂、戰爭的頻繁,眾人對於兵法知識的龐大需求又再次出現;有鑑於朝以來繁瑣註釋的風尚,曹操沈友王淩等人開始為《孫子兵法》創作新的、簡略的註釋,而同時人賈詡更直接了當去除註釋、抄了一份原文《孫子兵法》流傳於世,估計這是由賈詡進行句讀的版本。而曹操為《孫子兵法》所作的《孫子略解》則是其中名氣最大的,同時也是唯一流傳至今的註本。曹操在《孫子略解‧序》稱:「孫子者,人也,名,為闔閭作兵法一十三篇。」不脫司馬遷對孫子其人其書的原本記載。

西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後一、二年內,高誘在《氏春秋‧上德》:「闔廬之教,之兵,不能當矣。」註解說:「吳起孫武也。闔廬之將也,兵法五千言是也。」這是代結束以前有關《孫子兵法》字數的唯一史料。

南朝宋:史學家范曄在《後書‧列傳.馮岑賈列傳(溤異)》中記載:「溤異公孫潁川父城人也。好讀書,通《氏春秋》、《孫子兵法》。」其中孫子所寫的《兵法》十三篇,至此已被稱為《孫子兵法》,這個名字並從此流傳至今。

南朝梁:目錄學家阮孝緒479年~536年,字士宗陳留尉氏(河南尉氏)人)在《七錄》中收錄:「《孫子兵法》三卷。案:十三篇為上卷,又有中下二卷。」

魏徵在《群書治要》中收錄有不少《孫子兵法》的內容,先後是〈謀攻〉、〈實虛〉、〈九變〉、〈行軍〉、〈地形〉、〈火攻〉、〈用間〉,為後人復原《孫子兵法》的部分錯漏提供了一些助益。魏徵也在《書‧經籍志》:「《子兵法》二卷(孫武撰,魏武帝注。梁三卷。)」,再次表明《孫子兵法》與曹操之間的關係從來就只是原著與註釋家的關係而已。

章懷太子李賢654年~684年,唐高宗李治第六子,也是武則天第二子。在其兄李弘死後,一度被封為太子,之後被廢為庶人。召集一批學者,包括張大安、劉訥言、格希元等人,一同注范曄的《後漢書》,書成之後呈奏給高宗,得到許多賞賜。此外,李賢尚有著作《列藩正論》、《春宮要錄》、《修身要覽》。)在〈後漢書‧本紀.光武帝紀上〉注、《後漢書.馮岑賈列傳(溤異)》注中所稱孫子其人其書都與司馬遷相同,往後的《史記》註釋家如張守節司馬貞也都仍然認為《子兵法》從來就只是十三篇。往後的王鍇在〈上主奏記〉中又稱:「(魏武)又注《孫子》十三篇。」仍然未曾脫離事實。

馬總在《意林》中記載有:「《孫子兵法》十卷〔名〕。」為後人瞭解歷代《孫子兵法》流傳之狀況提供了更多的資訊。

杜佑《通典‧兵典.兵序》提到:「以為孫武所著十三篇,旨極斯道。……今輒捃摭與孫武書之義相協,並頗相類者纂之,庶披卷足見成敗在斯矣。」證明瞭杜佑所見《孫子兵法》仍是十三篇的事實。

杜牧803-852)在〈注孫子序〉中首次憑空揣想:「其孫武所著十三篇……所著書凡數十萬言,曹魏武帝削其繁剩,筆其精切,凡十三篇,成為一編。」往後劉昫將此謬論重提於《舊唐書‧列傳.杜佑(從鬱子牧)》,從此《孫子兵法》十三篇是曹操所筆削而成的荒謬論點開始被疑古者大肆炒作、發揚光大。

日本吉備真備693年至775年):在結束留學生涯時將《孫子兵法》等兵書帶回日本。《孫子兵法》在國外的流傳,許多著述都認為以日本最早。據史書記載,在西元734年,也就是處於鼎盛時期的開元二十二年,在中國留學長達17年之久的日本學生吉備真備歷盡艱辛回到自己的祖國。這位兼修文武的飽學之士,在離開繁華的朝都城時並沒有攜帶什麼絲綢珍寶,而是用朝廷賞賜給他的錢來買書,將大批記載中國兵學陣法知識的書籍捆載而歸,回到故鄉後傳授給日本的文士武將。而據日本古書《續日本紀》說:吉備回國後的第26年(西元760年),奈良王朝曾派授刀舍人春日部三關、中衛舍人土師宿彌關城6人到太宰府跟隨吉備學習《孫子‧九地》《諸葛亮八陣》以及結營向背等方面的知識。這說明吉備所帶回的這批典籍中確實包括被人們奉為「兵經」的《孫子兵法》。如果這一記載準確無誤的話,那麼《孫子兵法》傳入日本至少有1200多年的歷史。西元10世紀,當年親耳聆聽吉備授課的土師宿彌關城的後世子孫大江匡房,對朝廷秘藏的《孫子兵法》加以整理。其後歷代兵家將帥都有人對它情有獨鍾。日本戰國末期的著名武將武田信玄,平時就很尊敬孫武這位無法見面的老師,他的案頭總是放著一部《孫子兵法》,他的軍旗上則繡著「風、林、火、山」4個大字,象徵著《孫子兵法》中「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的用兵境界。據統計,從16世紀以來,日本的各種《孫子兵法》注本不下一百六七十種。

神宗元豐間,頒行武學,以《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黃石公《三略》、《尉繚子》、唐太宗《李衛公問對》,號曰七書,合稱「武經七書」。《孫子兵法》作為《武經七書》的第一部,成為科舉中武科考試的理論科目,《孫子兵法》從此在社會上得到廣泛的流傳

張靖仿照《孫子兵法》十三篇著《棋經十三篇》,是《孫子兵法》融入棋藝理論的首次嘗試之作

葉慶賢 岳飛詞〈滿江紅‧寫懷〉(m100227459) 於 2013-01-31 12:13 回覆:

西元196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美國退役准將格里菲思SamuelB.Griffith)翻譯的《孫子兵法》列入《中國代表作系列叢書》之中。

西元1772年:第一本譯本《孫子兵法》由法國巴黎的迪多出版社出版發行。把《孫子兵法》引向洲的第一人是國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約瑟夫‧J‧阿米歐。作為傳教士的約瑟夫‧J‧·阿米歐1750年奉派來,在東方古都北京一住就是43年,這期間除了傳教以外,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研究中國文化上面。他學會了滿文、文,把中國的歷史、語言、儒學、音樂、醫藥等各方面的知識介紹到國去,引起國乃至洲文化界的廣泛關注。約瑟夫‧J‧·阿米歐最有價值的譯介工作,是受國國王路易十五時代的大臣M‧貝爾東的委託翻譯的6中國古代兵書。1772年,巴黎迪多出版社出版了這套名為《中國軍事藝術》的兵學叢書,其中第二部就是《孫子兵法》。這部書的譯本一問世,就引起國公眾的重視,《國精神》等文學刊物紛紛發表評論,有的評論者甚至說,他在《孫子兵法》裡看到了西方名將和軍事著作家色諾芬波利比尤斯薩克斯筆下所表現的「那一偉大藝術的全部真理」,建議將這一「傑作」作為「那些有志於統領我國軍隊的人和普通軍官的教材」。

有趣的是,廖世公所著的《中國為世界文化之源》這部著作中提到,就連叱吒洲的國名將拿破侖也讀過《孫子兵法》。廖氏曾擔任過駐公使,在國政界、軍界有許多朋友,他的說法恐怕不會是空穴來風。從拿破侖個人的身世看,他於1779年進入位於香檳布列納軍校攻讀炮兵專業,1784年進入巴黎皇家軍事學校深造,次年畢業。而18世紀80年代的頭幾年,恰好《孫子兵法》文譯本多次被刊物刊登,引起公眾的矚目。在拿破侖巴黎軍校深造的前兩年,《孫子兵法》作為一套有關中國的叢書第七卷,在國再次出版。照常理推斷,求學期間酷愛讀書,曾大量閱讀過世界各國軍事、歷史和法律書籍的拿破侖受當時巴黎社會上一度盛行的「孫子熱」的影響,瀏覽過《孫子兵法》並不是不可能的。

西元1972年:考古學家在銀雀山漢墓發掘出許多古代兵書,現藏於山東博物館。除了《孫子兵法》之外,尚有《尉繚子》、《六韜》以及失傳二千多年的《孫臏兵法》及《地典》,還有從未聽聞的〈守法〉、〈守令〉十三篇等。其中同時出土的〈四變〉(〈九變〉註解)、〈黃帝伐赤帝〉(〈行軍〉註解)兩篇文章則是目前可見最早對《孫子兵法》進行個別註釋的文獻。其中〈銀雀山漢墓竹簡‧見王〉記載:「若十三扁(篇)所……〔十〕三扁所明道言功也。」更為《孫子兵法》原本就是十三篇此一事實增加了一錦上添花的實證。

西元1979年,考古學家於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115墓發掘出土約400枚木簡,其中有許多兵書竹簡。〈上家寨漢簡‧四〉竹簡則記載有:「孫子曰:夫十三篇……」字樣,此一實物又再次強化了《孫子兵法》原本就是十三篇,也就只有十三篇的歷史事實。

西元199082日至1991228日期間,以美國為首的由34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和伊拉克之間發生的海灣戰爭,以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僅以傷亡79人的代價,斃傷20多萬人。國記者從海灣戰場發來的消息說:有一個「神秘的中國人」親臨海灣前線,指導美軍的作戰行動──他就是2500年前的孫子。報導說,海灣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每個軍官的背包裡,都裝著上級發下來的譯本《孫子兵法》和一盤解釋性的錄音帶國將軍斯瓦茨科夫使用最古老的《孫子兵法》中重將治兵的原則及名種謀略思想來驅動裝備著最現代化的戰爭武器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斯瓦茨科夫也由此被譽為「將星奇才」。國著名戰略家利德爾‧哈特在《孫子兵法》譯本序言中說:「2500多年前中國這位古代兵法家的思想、對於研究核時代的戰爭是很有幫助的。」

西元1999年:8月,新區在位於金山港的原孫武宅、孫武橋遺址處,修建了孫武公園,公園內矗立著的花崗石雕像,以及用金文書寫的《孫子兵法》全文碑、《孫子兵法》今譯全文碑。二塊石碑總面積達144.46平方米,以手工雕刻文字計19599字。

西1999年:8月,新區在位於金山港的原孫武宅、孫武橋遺址處,修建了孫武公園,公園內矗立著的花崗石雕像,以及用金文書寫的《孫子兵法》全文碑、《孫子兵法》今譯全文碑。二塊石碑總面積達144.46平方米,以手工雕刻文字計19599字。

西元2001年:76日,以中國古代著名軍事思想家孫武命名的孫武公園,蘇州新區正式開放。據考證,孫武在春秋末期曾在蘇州留下足跡。孫武告別國,投奔國,隱居在(蘇州市郊外),撰寫了十三篇兵法。孫武一生事業都在國展開,死後也葬在此地。所以《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稱孫武為「人」。孫武公園就是為紀念這位被譽為「兵家之祖」的偉大軍事家而興建的。由於年代久遠,史料記載模糊,孫武究竟葬於何處至今是一歷史之迷。為紀念兵聖孫武中華文化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西元200210月:開工打造「孫子兵法演示城」,位於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濱州惠民縣城西北隅的「孫子文化區」內,此地是孫子故里。是以具有千年歷史的宋代棣州古城牆、護城河遺址為依托而修建的華夏兵學第一聖殿,共分為八大景區,總投資5億元,控制面積達7200畝,建築面積1100畝。以《孫子兵法》為靈魂,以民族化、多元化、國際化的全新理念為旨歸。

2005年相城區初步修建完成了孫武紀念公園,成為市民紀念孫武、傳承孫武文化的載體。

近年來,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歷史文化,相城區專程邀請孫武研究會成員前來論證,201105月,決定在原有孫武紀念公園風格不變的情況下西移100,擴建為孫武公園

1999年:8月,蘇州新區在位於金山港的原孫武宅、孫武橋遺址處,修建了孫武公園

2011年05月,決定在原有孫武紀念公園風格不變的情況下西移100米,擴建為孫武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