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做自己生命中的貴人~無事是貴人
2019/05/24 10:58:51瀏覽1112|回應0|推薦11

心中有長短、好壞、多寡、善惡之分的是忙人。他們牽掛太多、計較太多;已經做了的好事記得牢牢的,若是壞事則想盡辦法掩飾辯護,做多做少都要跟別人比較,有成就即得意,不得志則失意,這些人心中有事,叫作有事的人。有的眾生自怨自艾、自己整自己,明明是火坑,還要往下跳,一邊跳一邊喊救命,還一邊埋怨有火;忙著造業忙著受報,這也是有事的人。有事的人就是窮人,老是不滿足、老是在追求、老是在貪取。而沒有事的人心中經常很滿足、很自在;即使有錢也不會吝嗇驕傲,沒錢也不會自卑喪志,所以氣質高貴。與人相處或獨處時,都不會讓人有壓力,或讓自己捲進是非的漩渦;他是個貴人,也是個自由的人。如果經常斤斤計較自己的利害得失,而不奉獻自己於他人,即使位高權重財多勢大,也是個小人。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臨濟義玄禪師說:「無事是貴人。」侍者文遠在大雄寶殿禮佛,趙州禪師看到,就趨前用拄杖打他:「你在幹什麼?」文遠不明白老師為何要捧打他,大聲答道:「我在禮佛,沒做錯什麼呀!」趙州禪師再追問:「你禮佛是幹什麼呢?」文遠回答說:「禮佛也是好事呀!」趙州禪師拿起拄杖又打了他一下:「好事不如無事。」

在中國傳統各種算命中,不約而同,都會推斷你一生中是否會有許多「貴人」出現。當然是因為遇到人生困難的事,很多人會去算命,心神不寧,感到茫茫渺渺,才會想要求神、問圤,消災解厄,這本為人情之常,無可厚非。不過,如果以為只是求神拜佛消災解厄,一切就順心如意,那就未免太小看神佛了。如果你做人、做事太過失敗,你再怎樣求,都沒用。求神既然無用,你就只能立德行善,這樣才能保有你過去好的因果,也只有這樣才有辦法扭轉你此世的命運。與其盲信求神,不如反求諸己,才是正道。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感歎命運,老天待我不公。所謂命是「天註定」,事實每一個人一出生都帶著一種看不見的「印記」,這個「印記」就是過去的因緣果報;它決定了一個人此生的命或好或壞,人別無選擇,因為是自己造作來的命運,只有自己去面對它、承擔它,同時也因為是自己造作來的命運,所以憑靠自身努力可以來改變它,不是天註定,不要宿命論。要了解自己的一生有沒有貴人,其實有別的方法,那就是去深入體會自己的「因緣果」。如果你這輩子日子過得不錯,便知你前世修來好果,如果你今日境況很差、困難重重,可能顯示你之前種的善因不足。

因緣果是最公平的,而且歷歷不爽,它是一本清清楚楚的帳,任何人不可能靠投機討到便宜,如果你自己不做,只求神保佑、代勞,這是絕無可能的事。唯一的辦法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當你依教奉行,遇到困厄凶險,才有可能峰迴路轉、雨過天晴。但是善惡果報,這是因緣法的事,或早或晚,不能討價還價,身為凡人,千萬不要錯估了因緣果這件事,否則容易被有心人掌控。

理論上人都具有覺性覺知的能力,但是因為明覺度不夠,因此每天面對這個「世間」種種現象,習以為常,成為習慣,習慣就變成自然,自然後就慢慢遲鈍,遲鈍而後就麻痺,麻痺了就不知不覺,因不知不覺而迷惑,當不知不覺的人,本身碰撞到了事情,會覺得說:「我實在很歹運!我實在很衰!天公對我很不公平!怪上司對我不好,同事對我不好,太太、老婆、先生對我不好…」,都是責怪別人,都會怪很多的境界,就從來沒有怪過自己,怎麼辦?於是趕快來祭一祭、趕快來拜一拜,趕快去改運把這些障礙剷除掉…。這樣的情況就是你本身踢到鐵板,還不知道要覺醒、覺知,還在怪東、怪西,就是所謂的「不知不覺」的境界。我們要免於受惑,唯有正視它,明白它、清楚它,不能用習慣的反射來過活,要覺醒、要覺知。然後再從「不知不覺」的層面,慢慢提升到「後知後覺」,也就是從自己及別人踢到鐵板的境界裡面覺醒。

有人曾經名利權勢很高很大,但是一個「無常」轉變,就成為階下囚,當看到一些現象界之後,從中體會當自己在追逐名利,到最後也可能落入同樣的情況。當看到世間的現象之後,了悟到自己也可能會是這樣,不一定是發生在自己的親人,當我看到別人在老、病、死,就像看到我自己一樣,不是別人在老、在病、在死,他會看到別人是在示現,他是天使、貴人啊!

天使在告訴我們真理、佛法。如果會觀照,處處就看到真理、看到佛法,進入「先知先覺」;如果不會觀照,處處看不到法、看不到真理,還會想逃到他方世界去。有的人根本還欠缺修行動力,於是會想說到他方世界去,就可以找到真理、找到法、就可以解脫。我們要回到現在(NOW)、回到當下,你才能夠見到法,如果你真的會看,天使處處都在,老、病、死都是天使、貴人。從別人遇到一些老、病、死,遇到一些波折、挫折裡面慢慢去體會。慢慢就會「後知後覺」,然後再進入到「先知先覺」。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ys8899&aid=12690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