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寒食散」的故事
2011/01/07 19:30:06瀏覽2460|回應1|推薦34

「寒食散」又稱五石散葛洪(晉朝時代的醫學家博物學家和製藥化學家,煉丹術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他在中國哲學史、醫藥學史以及科學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所說:「丹砂、雄黃、白礬、曾青、慈石」。而隋代名醫巢元方則認為是「鐘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黃、赤石脂等五種石藥

屈原《楚辭》裏亦有“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比壽”的句子,由此可知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經開始服用石藥,並一直延續到了漢朝。西漢名醫淳于意的《診籍》來看,最早從扁鵲(中醫鼻祖)開始就已經被用來治病,也提到醫治因服五色散而發疽之事。儘管「五石」配方各不相同,但其藥性皆燥熱酷烈,服後使人全身發熱,並產生一種迷惑人心的短期效應,實際上是一種慢性中毒。

一般認為五石散是由東漢的張仲景發明的。因為最早注明“宜冷食”將息的“侯氏黑散”和最早直呼“寒食”的“紫石寒食散”,都是首見於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中的《傷寒雜病論》一篇,所以隋代的巢元方在他的《諸病源候論》裏引晉名醫皇甫謐語道:“寒食、草石二方出自仲景”。張仲景使用此藥的其主要目的,是用它來治療傷寒(這個傷寒指的是感冒傷風一類的病,也就是古人說的風邪入侵,而不是指現代的傷寒症)。

但是「寒食散」也是一種劇毒的藥,使用後產生巨大的內熱,需要極其細微而繁瑣的方式,將藥中的毒性和體內疾病隨熱毒散發。如果散發不當,將終身殘廢。使用者必須冷食、飲溫酒、冷浴、散步、穿薄垢舊衣,或用藥發之。

三國時代魏晉時期清談、玄學昌盛,傳說何晏(駙馬;曹操女婿)耽聲好色,服了五石散後,頓覺神明開朗,體力增強。在他的帶動下,五石散廣為流傳,貴族名流中相繼服用成為風氣善論陰陽的管略說何宴:魂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謂之鬼幽。可見,服用五石散沒有也決不可能使他長期精力旺盛,反而傷了他的元氣。

因服用寒食散者需多喝熱酒,所以每天飲數次使身體薰薰有酒勢,整天處於微醉狀態。西晉的裴秀即因服藥後飲用冷酒而致命。

歷史上記載很多皇帝或高官都服用「寒食散」,有何晏、裴秀、晉衰帝司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獻文帝拓拔弘等,王羲之、張孝秀、房伯玉、皇甫諡等等人物(不勝枚舉),因服散而成殘疾或喪命。據史學家余錫嘉先生考證,從魏正始到唐天寶之間500多年中,服「寒食散」者可能有數百萬,因此喪生的也可能有數十萬。

「寒食散」無異於慢性自殺,與現代社會中的吸毒現象性質類似,對人體的危害健康程度很嚴重,長期服用的結果,有的舌縮入喉,有的癰疽陷背,有的脊肉爛潰,有的痛苦異常直至死亡,寒石散與成仙無關多稱去病強身,實際上為濟其色欲。(參考資料與圖片來自於維基百科與百度百科)

綜觀所述,21世紀的毒品猖獗,使用的人身分、背景到底哪個階層多?我不知道,但是藥是治病的,卻以副作用而衍生成為毒品,使人墜入萬劫不復之地,更沒想到幾千年前就有人去碰,封建時期皇帝、國王、高官名仕所做愚蠢的事,在歷史上留下蛛絲馬跡,流傳萬年也是他們想不到的..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on2100&aid=4773645

 回應文章

聯合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毒藥與毒品
2011/01/08 23:24

古今有差。

古代是天然礦物組合作強精益壽藥。若因服此仙丹暴斃,應叫毒藥。

現代的是化學合成藥,分二種用途。一是玩濫交性愛強迫賣春。另一是追求狂喜高潮逃避現實。此合成藥由化學品提製,故稱毒品。

毒品令人上癮。毒藥不知是否也是?

古代有數百萬人服過毒藥仙丹,除數十萬人死亡外,其餘的人沒說明清楚,這就無法論斷是毒還是藥。神經細胞死光了,那有啥麼救命仙丹可用呢!

浮雲任游(lion2100) 於 2011-01-11 10:33 回覆:

歷史上的皇帝有權有錢的人要買不死仙丹,所以毒藥出現了,

我想毒藥包括可上癮或摧毀人的藥品

現今社會毒品泛濫方式也很多,非靠治安單位即可滅絕

除了自己也沒有救命仙丹

而存在人性潛意思的墮落,是否要靠著超我的抑制力掌控是值得省思的

也許給與教育與好的環境還是可以作一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