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職場必備的「提要求」技巧
2017/03/12 23:44:42瀏覽2651|回應0|推薦14

洛洛實習期間她的表現還可以,被公司留了下來,大家對她的印象就是聽話、負責。

佈置會議室、影印檔、端茶倒水之類的雜事,洛洛沒有不細心做好的。

入職後,除了原來的雜事,上司還安排了一位師兄帶她熟悉業務。

師兄很嚴厲,洛洛覺得自己彷佛回到中學時代,只得對師兄言聽計從。中午師兄看報表不吃飯,洛洛不敢一個人吃飯。五點下班時間到,師兄不走,她也不敢走。

師兄要洛洛這周做出一個新的報表,下周跟客戶報告。洛洛對報表不熟悉,問了師兄幾次,又問了其他同事,發覺自己實在沒辦法按照進度完成任務。

這週五要陪父親去醫院看病,她想跟師兄商量看看,能否找個人幫幫她,或是給予一點寬限期,卻偏偏不知道該怎麼跟師兄提出這項要求。

§ 搞懂什麼是「好」要求

提要求是職場上的重要課題。對內,我們對自己的情況最瞭解,合理的要求能讓我們在職場中更為自在。

對外,面對客戶或合作方,提出要求的內容與方式,有助雙方在商務溝通更為順暢,甚至可以作為評估彼此實力的參考。

提要求有點類似提問,但提要求可以採取提問的方式,也可以採取命令式的口吻,關鍵在於「如何說服對方,讓對方實現我們的要求。」

具體而言,一個容易被接納的要求有以下特點:

1. 要求的內容要具體:幾月幾號要出報表。

2. 要求背後的立場要清楚:提出越權的要求,基本不可能被採納

3. 要求談的是事務,不是可能性:提要求不是提問,要針對雙方都能認知的課題

4. 要求指向特定結果:方便對方評估利害,做出決定

好比今天一個員工要向老闆提出加薪的意見,首先加薪這件事是一個具體的想法,來自員工本身的主觀意志,並且當員工提問前後,他就已經有一個想像,「老闆可能答應或不答應」。還有對薪水的價碼,心底有一個接受或不接受的標準,甚至還有促使老闆答應的後續策略。

 

§ 讓對方更願意答應的提要求法

要讓對方接受我們,要回到「人」的角度,通過瞭解人心與人性的方式,達成我們的目的。

且能清楚認知想要的是什麼,以此整理出一個讓人聽著覺得能夠接受的要求。

如法學家和心理學家合著的《學會提問》(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一書中,作者揭示什麼是清晰的提問。通過這些提問,我們便能推導出有效提要求的方式:

1. 我提出這個要求的背後動機是什麼

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所有的要求都無法真正達成我們的目的。譬如今天我們想要跟老闆爭取假期,但我們根本不知道放假要幹什麼,得到假期反而無所事事,若因此少領幾天薪水,貌似得不償失。

2. 這個要求之於我的最大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會不會起衝突

多數的工作環境,利益與「資源」密不可分,但資源總是有限的。你休假,別人可能就得加班;你想要進入理想的團隊,元團隊的成員可能就需要踢掉一個人。

因此在提出要求時,我們要事先做好評估,向能夠滿足要求的人清晰說明,儘管這個要求會有代價,但除了滿足個人的需要,還能提升團隊多數人,尤其是關鍵成員的利益。

3. 我要用什麼論據爭持我的立場

受到媒體名嘴效應的影響,容易讓人高估「話術」的影響力,實際上最有影響力的要求,來自充分的論據。希望自己的企劃被採納,提出具體的資料和專家、權威的資料,具體對公司成本與效益的數字,遠比漂亮的PPT、名言錦句連篇的演說更有用。

4. 找出對方拒絕要求的理由

若對方拒絕了我們的要求,我們可以試著傾聽對方的想法。有時長官正在處理其他的事情,她很忙沒仔細聽;有時對方並不是全盤否定我們的要求,我們只需要瞭解哪部分需要修改,就能過關。

5. 用個人表現贏得要求

經常我們難以啟齒,在於我們對自己平常的表現沒有信心,以至於我們認為自己的要求「過分了」。相反地,表現優異的員工能讓公司迎合他的要求。提與不提,只是跑個過場。

§ 結語

要求要合情、合理,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要忘了能滿足我們的,都是某個活生生的人。如果拋去人際交往的基本尊重與禮儀,實現要求的機會便已隨著關係破裂而死去。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95796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