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被討厭的勇氣》,談哲學諮商
2016/08/04 19:24:57瀏覽3298|回應0|推薦18

【前言】一本哲學諮商著作

哲學的心理諮商,又可稱為「哲學諮商」。

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的作品《被討厭的勇氣》這兩年於兩岸都成為暢銷書,帶領讀者進入阿德勒心理學的世界。書中通過哲學家和年輕人的對話,提供讀者了解哲學諮商的機會。對哲學諮商好奇的朋友,不妨從閱讀《被討厭的勇氣》,做為了解哲學諮商的入門磚。

本文先陳述當中的哲學諮商精神與形式,然後解析《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哲學諮商架構。

 

 

§ 哲學諮商師的風格

《被討厭的勇氣》書中,你會見到一個十分煩人的傢伙,他叫「哲學家」,面對「年輕人」充滿敵意的質問、挑釁和不屑,他不厭其煩的保持開放與坦然的態度,引導年輕人面對他提出的問題,回到概念的層次重新思考。好比似乎早就為任何人熟知的「憤怒」、「孤獨」、「勇氣」等詞彙,都在這種反思的過程中有了新的意義。而且哲學家帶有一點教育的意味,介入年輕人的表達,甚至反過來質疑他。

對於熟悉卡爾.羅哲思「無條件接納」的讀者,可能會問:「這是諮商嗎?」

從哲學諮商的角度來說,諮商師接納來談者,但不會排斥在需要的時候,勇敢的質問來談者,讓來談者無法跳開問題,也不會對來談者的攻擊性拿出過份的防衛,而是堅定的陳述自己的立場。

每一位諮商師都有自己的風格,風格背後的目的是哲學與諮商交會的意義 所在,如美國心理學家Peter Bankart在《談話療法:東西方心理治療的歷史》(Talking Cures: A History of Western and Eastern Psychotherapies)中對「談話療法的哲學根柢」所言,心理治療的各種路數是啟蒙運動的產物,因為工業化時代帶來的各種社會競爭,使人們在求生的歷程中付出慘痛的情感、心智代價,進而各個心理學派都試圖對受傷的人們提出合理回應:「在這苦難深重的世界,如何能夠活得像一個人?」

當時各家學派所探尋的問題,承繼千年歷史的哲學血脈與救世精神。

 

 

§ 和心理諮商一同繼往開來

一般對哲學諮商的了解,可以參見John McLeod的著作《心理諮商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Counselling,台灣譯為:《諮商概論》),第三版首次增加〈哲學的心理諮商〉一章,專門談哲學諮商(此書目前國外已出到第五版)

當中談到哲學對後現代的價值引領,「自我敞開」且尊重「每個人的特殊性」。哲學諮商目前幾位大師的諮商方法都帶有後現代的特性,好比Gerd Achenbach認為諮商沒有固有的方法,Peter Raabe則認為每個來談者都會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自癒方法。

這種思維打破固有華山論劍的學派之爭、方法之爭。當少林、武當、華山等門派為了誰是武林第一打得你死我活。哲學諮商師們就像自創黯然消魂掌的楊過,他們相信每個人都能在諮商的過程中,像成長的孩子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創方法,去面對符合自己個性和外在環境的心理自癒良方。

毋寧說,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如果你在《被討厭的勇氣》書中,對哲學家和年輕人的對話,這種自我敞開的談話感受到一股後現代的意味,那麼哲學諮商確實帶著後現代的精神。

當部份哲學家往心理學靠攏,部份心理學家也往哲學回歸。McLeod在《心理諮商導論》所描述的,心理學家羅洛.梅(Rollo May)為起點,法蘭科(Viktor Frankl)、歐文.亞隆(Irvin Yalom)等心理學家們如佛洛伊德、容格等年代的心理學家,他們不把哲學和心理學切割,而是尋求哲學之於心理學的力量。

也因為如此,要理解存在主義或後現代等汲取哲學養分的心理學理論,註定無法繞開哲學,好比羅洛.梅在《愛與意志》(Love and Will)站在現象學與存在主義的觀念行文。[1]

如果沒有對上述兩者哲學思想的理解,那麼在理解上恐怕選擇不多:要不只好繞開哲學的部份,要不就是用日常的想法去套裡頭的概念。結果就是無法真正理解羅洛.梅的想法,只能形成真假難辨的個人解釋。

哲學充滿對話的歷史,早從千年前柏拉圖的《對話錄》,便不斷的修正與演進對話的模式。由於哲學始終存在對話的傳統,而對話也是心理諮商的實踐方法,兩者合一,促使哲學與心理學都擴張了彼此的內涵,使兩著更加豐富。

所以哲學諮商不和心理諮商較勁,或是貶低任何相關學科,而是和所有助人的學科共融、對話、互相學習。

好比當前在大陸廣受推崇的正念減壓(mindfulness),當中所謂的「冥想」(meditation)亦為「沉思」。哲學對冥想這種內在思維的活動,在東西方都有超過千年的體驗和研究。現代醫學和心理學慢慢靠著科學方法證明冥想對心靈的正面作用,這是對冥想的歷史傳承,而不是對過往心靈哲學的否定。

後現代是哲學諮商的特徵,但並不是哲學諮商追求後現代,而是後現代的浪潮本身就是哲學的浪潮。

 

 

§ 哲學諮商的精神與形式

在華人世界,哲學諮商仍然是心理相關工作者陌生的一個區域。實則從1970年代開始,哲學諮商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的展開。就在心理學脫離哲學之後,哲學家們一如既往的保持對於人的積極關注,站在哲學基石上,通過諮商方法和人,同時和心理學展開積極的對話與諮商工作。

以《被討厭的勇氣》為例,哲學諮商的精神與形式,書中隨處可見:

1.      懷疑的精神

2.      追根究底的態度

3.      辯證性反思

 

哲學人的懷疑不是質疑所接觸的到一切,並且偏執的認為一切都是虛假的,生活全是一場謊言,人不可能認識真理。而是抱著一切都需要進一步深究的態度,一種溫和的態度。

從這種態度出發,哲學人對一切人事物都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因為好奇心,故一方面對來談者的陳述認真傾聽,另一方面也不會輕易的滿足於來談者的表面陳述。因為哲學講求的是對真理的追求,在諮商中是對人生真相的探求,幫助來談者「認識自己」,進而找出適合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為了達到認識自己,幫助來談者自行處理問題的目的,哲學諮商和一般諮商一樣都通過對話的方式展開。不同的是,哲學人更著重對話中的辯證邏輯。

每個人表達的背後,都有一套思維邏輯,這套邏輯是一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好比一個從小經受父親家暴,接觸的男性都對女性不忠的環境裡長大的孩子,和男性相處時,就會很自然的表達出他從小建構而成的男性觀。

但為了要達成來談者對自身思維邏輯的理解,哲學諮商師必須能夠承接住來談者說的話,從中理清他的邏輯,尤其是邏輯中的「矛盾」,以及刻意被忽略與強調之處,幫助來談者「澄清」自我。

這種澄清類似照鏡子,但只是照鏡子,並沒有辦法幫助來談者了解自己看見自己時,刻意忽略或扭曲的樣貌。諮商師像是一面魔鏡,來談者能從中梳理出更真實的自己,並以此為前提,重新建立對自己,以及長久建構的世界觀,以此做為解決心理問題的起點。

諮商師積極的參與對話,促使來談者也積極的參與對話;哲學人積極的參與生活,促使年輕人同樣積極的回歸生活。

 

 

§ 被「討厭」的哲學諮商

哲學諮商經常為人所「詬病」之處,就像哲學文章會花很大的篇幅探討思維歷程,事情得來龍去脈,相較現代速食主義的閱讀習慣顯得格格不入。

然而,正是為了使來談者清醒而進行的辯證對談。辯證性的對談如《被討厭的勇氣》書中呈現的模式,諮商師不厭其煩的引導來談者表達,挑戰來談者的信念,從不簡單的將一件事情解釋清楚,而是要來談者通過諮商歷程,自己找出答案。因此,哲學諮商在某些時候似乎得花費更多的時間對談。對於想要快速、一次性得到解答的民眾來說,哲學諮商顯得緩不濟急。

即使如此,哲學諮商的諮商師就像歷史上所有的哲學家,他們擇善固執,因為讓來談者真正的解決根本問題,而不是獲得短暫情緒上的宣洩。就像吃藥,良藥苦口,但如果不給來談者該吃的藥,而是給吃了開心的糖果,這絕非哲學諮商師的本色。

譬如前面提到的羅洛.梅,他認為人的心靈之所以生病,在於人無法真誠的、且完整的做自己。生活的理想樣貌是彰顯一個人的意志,而彰顯意志是自由的表現,而自由就是活出自己:包括已知的,以及未知的自己。

這種自由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正如被討厭的勇氣不是「不在意他人」,而是完全意識到自己要對自己的存在負有責任。這個責任簡言之,就是「好好活著。」

電影《拯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營救瑞恩的米勒上尉在死之前,並沒有要瑞恩為那些營救他而犧牲的士兵償命,或是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僅僅希望他做個好人,好好活著,這就不辜負大家了。

 

 

§ 被討厭的勇氣不是搞自閉:「有容乃大」的諮商前景

儘心理諮商或哲學諮商,都承認來談者的自主性,也很注重一個人在社會中與他人的連結。

好比經常被處理的「孤獨」與「不安」不只是一個內在的失和狀態,同時也反映了一個人與外在之間的不和諧。孤獨是失和狀態的描述,不安是狀態的特性之一。

重返人際關係和諧,是驗證一個人內在和諧的試金石。這就是岸見一郎在《被討厭的勇氣》書中,他眼中阿德勒心理學指向的目標,這個目標有兩個層面,四項特質:

A.    行動面

1.      自立

2.      能與社會和諧生活

B.    支援行動的心理面

1.      我是有能力的

2.      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岸見一郎通過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年輕人一層層剝開覆蓋在真理上的心理誤區,同時也引領讀者打破固有思維,進行一場三階段的哲學諮商之旅:

一階段。見山是山:打破舊思維,顯現真我

起初,年輕人急著要哲學家給他答案,但他基本上的態度充滿攻擊性,抱著哲學家可能回答不出他的問題,給他譏諷的機會。哲學家說:「答案,不是由誰來告訴你,應該自己親手去找。」

當哲學家非但回應問題,還提出他沒想過,或者讓他難堪的觀點,如面對「為什麼改變很難」的問題,哲學家提出反詰:不想改變,不是因為改變很難,而是自己不想改變。

接著推導出「害怕被討厭」的問題,哲學家提出新的切入點:害怕被討厭是因為自卑,結果不知不覺的配合別人,做一個自己都不喜歡的自己。

一步一步的,年輕人固有對自己,和對喜歡、討厭等觀念的想法被一一打破。年輕人原有的攻擊性漸漸消失,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的攻擊性是一種防禦,防禦內心內心的軟弱。但軟弱的另一種表現,就是攻擊看起來更弱的對象。

 

二階段。見山不是山:重建新思維、新關係

「不喜歡自己」的問題,哲學家從廣泛的人性回應個別人的煩惱:不是因為自己多麼不好,而是自己決定不要喜歡自己。

哲學家讓年輕人「重新敞開自己」,進而重新建立起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新觀念。最重要地,年輕人重拾的勇氣並非自我中心,或僅是不在乎別人看法的的自我封閉。

年輕人如柏拉圖《對話錄》中與蘇格拉底對談的雅典人,他們看見自己思維矛盾,從而了解過去自以為是的知識其實只是一些偏見。就如年輕人通過哲學家,了解自己對他人的某些憤怒、厭惡,都是自己給自己造成的,是自己「允許」自己被傷害。當年輕人打破舊觀念,就能從新的、更貼近真實自我與關係的觀念,獲得內心真實面對生活的力量。

接納自己,同時從真實自我為基點,重新和他人建立關係。我們避免為了自己的利益,試圖去操縱別人,或是被別人操縱。好比有些人稱贊他人,是為了控制,就像某些父母稱讚孩子讀書好,目的是為了讓他實現自己對孩子的理想,可能孩子除了讀書,生活其他方面都不顧,卻被父母刻意忽略,反而養出「只會讀書的生活白痴」。

 

三階段。見山是山:展開內在與外在皆和諧的人生

既然對自己有了重新的,貼近真實的認識,那麼對於如何真實的認識他人。哲學家把自己的方法逐漸轉移給年輕人,要他看人要看「存在」,而非只看「行為」。也就是跳脫常人以「利害關係」看待關係,純粹的去看彼此的美好特質。

舉例來說,今天我們幫助一個人,不是因為他的身份、性別或種族,而僅僅因為他需要幫助。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不會因為另一個人的身份條件,看輕他;也不會因為一個人對我有莫大利益,我們就虛偽的對待他。

年輕人重新獲得對自我與關係的認識,同時開始建構起屬於自己的世界觀,這個世界觀跟他過去擁有的相比是新的,同時也是更真實的,故能從真實出發以處理真實的課題,而不是用虛妄的想像來逃避。尤其是那些自怨自艾,對自己內心發動攻擊的負面情緒。

當我們能夠用最真實的方式對待自己,對待他人,自然人際關係就能重歸和諧,因為每個人「都能自在的以最真實的自己待人」

 

 

【結語】 阿德勒的理想國:建構一個勇氣社會

從整個哲學發展的架構來看,哲學家一直有兩種思維傾向:

A.    建立一個烏托邦(理想社會)

B.    追求真理(表象底下的本質)

 

這兩種傾向不可二分,因為絕對真理底下必有一理想社會,現在社會種種問題,在於有太多真理的面紗沒有被揭露,等待哲學與其他學科的共同努力。

岸見一郎所描繪的阿德勒,同樣在《被討厭的勇氣》書中呈現出哲學人的這兩項思維傾向。其結果是一幅理想國的藍圖:

人人接納自我,不因虛妄的恐懼讓自己不安,也不因壓抑而情緒失控,成為社會不安的亂源。同時,從消極逃避走向積極面對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的正向力量之一。

最終形成一張由無數勇者們組織起來的社會,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之道,用真實的面目生活,發揮各自擁有的天賦與理想。在這樣一個彼此尊重的環境中,所有人都能安心做自己。

勇氣會傳染,真實的生活方式會傳遞,人們不再因為恐懼去討好他人,為別人而活,每個人都勇敢的爭取到了屬於自己的自由。

綜觀全書,什麼是「被討厭的勇氣」?

我想就哲學諮商的角度,諮商師通過與來談者的協作,逐步描繪一個心靈無比健康而豐饒的烏托邦。

誠如台灣哲學諮商學會理事長黎建球所言:「哲學從未錯過歷史上的任何一場仗。」[2]

無論遭遇多少其他群體的「討厭」,即使不知何時能臻至絕對真理,但哲學人一代接著一代,永不放棄。

 

 

【備註】想了解更多哲學諮商角度的諮商文章,不妨參考拙作:

《敏感,到底好不好》。如同「被討厭的勇氣」,敏感對你的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由你自己決定。推給敏感,其實是你討厭自己。

《幸福感從何而來》。許多人將幸福感簡單視為一種「感受」,卻忽略了幸福感其實也是一種「能力」。所以幸福感可以學習,變得越來越積極,故幸與不幸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裡。

《心靈馴獸師》。從故事與個案談哲學諮商的方法與意義,以及哲學諮商的CISA法。

 



[1] 若想理解現象學,那麼就得了解德國觀念論,要了解德國觀念論,就得對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辯證有所認識,進而往前對於士林哲學,乃至籠罩整個西方哲學發展的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兩套理論體系,則不能一無所知。

[2] 就像哲學家對正義的討論,可以從蘇格拉底延續至Michael Sandel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68981714